文化差异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

来源 :校园英语·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rdflylove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西方由于历史发展、文化风俗以及地理位置等差异,导致其文化也存在巨大的差异。在我国英语教学中,学生了解西方文化对学好英语具有关键作用,其对学生的英语文化分析以及英语运用能力提高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针对《跨文化大学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一书进行评价和分析,希望给予我国教育行业以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文化差异 跨文化大学英语教学 理论与实践 评价
  每种语言都代表了一种文化载体,而不同文化以及不同地区的语言,则体现了当地的风俗习惯以及文化传承。当前,世界经济逐渐呈现多元化以及全球化,世界正在逐渐变小,不同民族以及不同国家的文化、经济以及政治的合作和交流不断增加。在跨文化合作以及交流中,影响合作和交流的关键因素就是语言的差异性,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由于中西文化存在严重的差异,导致学生对西方文化经常出现一定误解,为学习带来了很大程度的困难。因此,让学生充分了解西方文化,并且理解英语国家的民风习俗以及语言习惯,对学好英语具有关键作用。《跨文化大学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一书以教育为立足点,针对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出现的教学难点以及教学疑惑进行分析和阐述,并且提出相关指导意见,为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给予科学指导。
  一、当前大学英语教学现状
  由于我国大学英语受到等级考试的影响,很多高校在进行英语教学过程中,都将精力投入到应对考试以及语言形式等各方面,强调语言以及词汇等语言技能教学,片面的教授阅读、词汇以及听力等考试技巧。忽视对英语文化背景的教授,不注重英语知识的运用,导致学生虽然可以通过英语等级考试,但是却缺乏英语知识的实际应用。在与人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过程中,经常出现语病以及误解,学生不具备英语文化知识,在交流以及阅读中都存在障碍。在阅读英语文章的时候,无法真正理解作者意图和观点,翻译断章取义,虽然词汇储备量比较丰富,但是单纯的词意累积会对学生的英语应用造成严重影响。
  二、中西文化的几点差异
  1.日常用语差异。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五千年的文化传承,我国深受道家以及儒家的文化影响,强调仁爱廉政、以人为本。我国人民与人见面后,通常会用回来了、去哪了以及吃饭没等用语作为问候语,拉近两人之间的距离,让人们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随意和亲切。但是英语国家人打招呼通常会以兴趣、体育、运动、交通、服饰、明星以及天气等作为问候语。上述生活风俗的差异,也直接体现了语言上。
  2.传统文化差异。我国具有丰富的传统文化,例如表达爱情的七夕节、祭奠故人的清明节、纪念伟大爱国人士屈原的端午节、家庭团圆的中秋节等,这些节日都体现了我国的传统文化。但是在英语国家中,更加重视愚人节、万圣节、复活节以及圣诞节等,这对其宗教信仰以及国家文化有关,不同国家拥有不同的历史、不同的信仰,文化也各不相同,各具优势。因此,教师要科学的引导学生,积极吸收英语国家的优秀文化,但是也要注意不能存在崇洋媚外的心理。
  3.思想观念差异。英语国家虽然在思想方面比我国更加开放,但是却忌讳别人询问自己的收入以及年龄等隐私问题。在英语国家中,人们将年龄视为个人最重要的隐私,而收入也是在人际交流中要避免讨论的话题,特别针对女士,更加忌讳询问自己的年龄。在我国,人们如果看见老人过马路,会主动进行搀扶,表示对老人的一种尊重,但是在英语国家,如果扶老人过马路会被视为一种藐视。同时,在英语国家晚辈可以直呼长辈姓名,但是在我国要讲究辈分长幼,不同的人称呼也不相同。
  三、培养学生了解西方文化的几点措施
  1.加强文化阅读。了解西方文化对提高学生英语运用能力具有积极影响,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合理选择一些英语文化的著作以及代表作进行阅读。同时,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扩宽教学资源,在课本知识的基础上,为学生讲述英语文化知识,进而培养学生的英语文化意识。
  2.教学与文化统一。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要注重教学与文化的统一,提高学生作文、翻译、句法、语法以及词汇等方面的能力,提高学生对英语文化的理解,引导学生开展英语知识和文化的学习,加强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实现学生文化水平和人格修养全面提高。
  3.创新教学理念。英语教学要做到与时俱进,摒弃传统的教学方式和理念,重视学生英语文化知识,摆脱母语的思想束缚。学生要对英语国家文化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索,从中国式英语中解脱出来。当前,大学英语不仅要满足研究学习以及应付考试的需要,同时还要积极培养学生的英语文化意识,并且将其运用到生活中,满足学生生活以及工作需要,进而为国家输送可以满足时代需要的英语专业人才。
  四、结语
  《跨文化大学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一书详细以及系统的在跨文化背景下,对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阐述,并且将实践和理论充分结合,提出相关改进对策,其是一本具有研究价值、指导意义以及综合性强的教学著作。
  参考文献:
  [1]蔡亮.中国外语教学环境下的服务型英语学习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
  [2]陈桂琴.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
  [3]孔德亮,栾述文.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的模式构建——研究现状与理论思考[J].外语界,2012,02:17-26.
其他文献
【摘要】新课改理念下,为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强化学生综合素质,应该践行新课改教学理念中的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关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挖掘学生潜力,鼓励学生从各方面得到提升。结合我国小学英语教学实际情况,得出现阶段英语教学效果不尽理想。而导入是小学英语教学的基础和初步阶段,导入教学策略的运用直接影响到小学英语教学效果。本文从悬念导入、故事导入、情境导入、游戏导入这几个方面探索了小学英语科学
【摘要】本文通过采用查阅以往研究资料的方式,辅以对相关研究对象的访谈及日常教学管理的观察,对广西某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质量现状进行研究,从高职院校和学生两方面着手分析,归纳出导致就业现状令人堪忧的原因,如:就业指导部门未能充分发挥作用;校企合作项目和创业基地未能惠及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课程设置与毕业生和市场的需求脱节;学生英语基础不扎实,专业知识不过关;学习意识和危机意识淡薄等。针对上
【Abstract】This paper presents the view that linguistic competence isn’t equal to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language and culture are closely related to each other.Language learning is not only the proce
【摘要】中式英语是英语写作中的一种客观存在。它存在于本科生、高职生英语文本中。本文通过对西安翻译学院高职英语专业大二学生写作文本的研究,试图从词汇、句法、语篇等层面找出中式英语在写作中的表现特征,分析其原因,并提出避免中式英语现象的策略,旨在帮助高职生在写作中避免运用中式英语,从而提高高职生的英语写作水平。  【关键词】高职生 英语写作 中式英语 现象 策略  引言  目前,各高职院校对口语教学比
他静静地坐在那儿,等着。他的背轻轻地靠在椅背上,摆在桌子上的双手交叉成金字塔的形状。他的眼睛盯着墙上的单向透明镜,冲透过镜子向里监视的警察微笑着,想要他们看到他的自信和优势。  侦探马库斯·奎尔坐在桌子对面,仔细打量着这个被拘押的犯罪嫌疑人。那种想要证明自己是最坚强的、能够控制住自己的表情,他见过无数次了。每次看到嫌疑人表现出这种妄想的心态,试图把自己当成审讯室的主人时,奎尔都会忍不住想笑。  奎
【Abstract】Needs analysis is an important link in the process of course designs,and it is the important basis for teachers to organize teaching and evaluate teaching results.Based on the theory of need
【摘要】文章通过分析目前旅游英语教学过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笔者在教学改革过程当中的实践经验,浅谈对高职旅游英语课程改革思考。  【关键词】旅游英语 课程改革 实践  一、引言  改革开放后,我国旅游行业得到了迅猛发展,随之而来的是旅游人才大量缺乏。2011年发布的《海南省旅游人才发展状况调研报告》(简称《报告》)指出,在未来10年,海南旅游行业人才需求缺口超过20万人。各大院校的旅游英语专业如
【摘要】文章立足于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哑巴英语现象,提出论题:说出来的英语才是真正的英语。论述了小学英语教学中,口语训练的主要策略:激发兴趣,爱说英语;情景创设,多说英语,使“说”英语成为一种习惯。  【关键词】小学英语 口语 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之母”。新课程标准也把兴趣的激发放在首位,强调了兴趣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下面从兴趣的激发、情境的创设等方面论述激发学生说英语的积极性,
【摘要】探索型實践是由英国著名语言学家Dick Allwright在行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其宗旨在于理解课堂生活质量。该理论在国内外的影响正逐步扩大,探索型实践使教师的教学生涯变得更加有内涵,教师能从根本上转变对教学的态度,使自己的职业能力得到可持续发展。本文首先介绍了探索型实践的内涵,随后从交际层面对其作进一步的探讨。  【关键词】探索型实践 生活质量 交际层面 教师发展  一、引言  “探索
笔者在学习习主席的重要讲话时发现,习大大妙语连珠,古诗文、大白话交想呼应;通俗的比喻、文艺的排比相映成趣。再对照英文译文进行鉴赏、学习,发现译文既准确地传递出了原文的信息、韵味,又照顾到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和语言习惯,对文中逻辑关系的把握和处理更是可圈可点,做得非常到位。  本文试以习主席在蒙古国、塔吉克斯坦以及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的闭幕式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为例,从中英两种语言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