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早期阅读的引导策略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kswi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儿童发展的最初阶段,早期阅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引导幼儿阅读识字,获得有关书面语言的知识,发展想象、思维、表达能力,从而为幼儿的书面语言学习做好准备。本文以早期阅读的现状为出发点,对早期阅读相关问题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幼儿;早期阅读;作用;原则;方法;要求
  早期阅读是指在幼儿园阶段,以图画读物为主,以看、听、说有机结合为主要手段,从兴趣入手,萌发幼儿热爱图书的情感,丰富幼儿阅读经验,提高阅读能力.在幼儿教育日益全面发展的今天,早期阅读作为幼儿教育的一部分,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是中国幼儿早期阅读教育也还存在着许多误区,孩子学会了多少张识字卡片,一本书背下来又认识了多少字,家长们就特别兴奋。其实识字根本不应该成为学前儿童的主要发展任务。在识字之前进行的阅读,孩子可以通过对图画和大人讲述的理解慢慢体会读物的内容。但大多数家长以为买的书字越多越好。所以比较受欢迎的多数是以文字为主的传统图书,而一些国外引进的大图、多图、少字的新型儿童书则略逊一筹。
  一、早期阅读的作用
  3~8岁是儿童学习阅读的关键期。在这个时期,儿童需要养成阅读的习惯,形成自主阅读的能力,从而将阅读的兴趣转变成一生的热爱。从实际生活来看,它至少有以下看得见的好处。
  (一)找到知识钥匙
  小朋友多提问,家长积极、耐心地回答他们的问题。但家长的精力和水平毕竟有限,这时候让孩子向书本发问也许不失为良策,因为书本才是打开知识宝库的万能钥匙。当孩子阅读了一本有关色彩的故事书后,当生活中碰到某种色彩时可能会大声说“红色”,你问他怎么知道是红色时他会告诉你某某故事书中有过。
  (二)培养分析评价能力
  在幼儿文学作品中,温和善良的小白兔、机灵活泼的小松鼠、凶狠残暴的大灰狼等一个个生动的形象深深地吸引着小朋友,牵动着他们的心。因此他们会屏声静息,全神贯注地听,在大图书活动中,一名幼儿讲完故事后,其他幼儿要进行评价,“你认为他讲得好不好?为什么?”这样势必就要求幼儿有目的地听。幼儿在这样的引导下,培养起在听的时候对所听内容进行分析和评价的能力。
  (三)培养幼儿的社会性
  早期阅读能帮助幼儿使用恰当的语言进行交往,幼儿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人,他们的语言发展,包括了对多样化语言的适应力、理解力和运用力。假设一个孩子从小只与自己的父母交往,那么他在打开自己家门后便会处处产生各种可能的“语言障碍”。从小接触各式各样的语言,这才使得他们逐渐地发展语言能力。
  二、幼儿早期阅读对教师的要求
  (一)如何正确引导幼儿早期阅读
  幼儿早期阅读不同于已初具文字阅读能力的小学生的阅读活动。教师的言语指导是幼儿理解读物内容的关键。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作用从根本上来讲也是注重为幼儿提供良好的语言和阅读氛围,引导幼儿与图书中展示的人、事、物之间的交流,积极主动地去感知理解、探索发现、思考迁移。从而真正地提高幼儿语言理解能力,发展想象力、思维力。
  (二)如何引导幼儿全面发展
  早期阅读教学中,幼儿的阅读情感、阅读能力、阅读认知均应得到有益的发展。这是幼儿园早期阅读教学的根本目的。开展早期阅读教学,是为了能更有效地培养幼儿阅读兴趣,提高幼儿阅读能力,促进幼儿良好个性发展。
  三、引导幼儿早期阅读的方法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让学生体验到快乐的情感,才能学得好”。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善于唤起并组织幼儿兴趣,以便激励他们持续地、愉快地、主动地进行阅读学习。那么怎么样才能让幼儿融入早期阅读并得到快乐呢?
  (一)设置问题情景,激发幼儿阅读兴趣
  教师通过“导读引入”或“定向设疑”创设认识冲突,使幼儿在问题情景中产生兴趣、求知欲,以此引导着幼儿去观察图书,发现问题。让幼儿带着问题去观察、思考、讨论、解疑。在活动过程中,幼儿始终保持浓厚的阅读兴趣。如:我在早期阅读《星星警察》中出示图片(图片上有一只偷米的小老鼠)提问到小老鼠在干什么?小朋友们都说小老鼠在偷米,那么偷米的小老鼠会发生什么事呢?这时我让孩子带着问题进了故事,孩子们听得很认真,因为对故事产生了兴趣。
  (二)讲究教学艺术,吸引幼儿阅读兴趣
  一堂生动活泼、形象有趣的课,必然能调动幼儿学习兴趣。要做到这一点,追求教师言语、动作、表情在教学方法上的适度运用。寓乐于学,寓学于乐。从而使幼儿在模仿体验中快乐地开展阅读学习,使幼儿阅读中动静交替,从“不愿读”到“愿意读”,“被动学”到“主动学”,开启了主动阅读的大门。在教学上我们可以用到角色扮演的方法,让孩子或者是和老师一起扮演角色串联整个教学;改编故事或续编故事情节在阅读中鼓励孩子积极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思想对故事中原有的情节进行改编或者续编;猜猜認认的方法让孩子通过观察故事书的封面或是老师出示的一个实物猜猜故事的题目故事的内容。
  (三)注重阅读活动的过程
  早期阅读中一条重要的目标是帮助幼儿理解图书画面,理解文字与口语对应的关系,获得早期识字的经验。早期阅读的意义不在于“书”,而在于阅读的过程。不在于阅读的数量,而在于阅读的质量。在阅读活动过程中,我们可以借助于教师示范、指认图片、动作模仿等来帮助幼儿把具体形象的图画与抽象概括的语词连接起来,进而使幼儿在获得图画、口语信息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书面语言的信息增强理解、想象、创造与思维能力。在早期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应给幼儿充裕的阅读时间,在师生交流中、生生交流中理解内容,体验阅读带来的成功与失败,并有时间去自我纠正、完善,帮助幼儿克服阅读中“自怯”心理,提高阅读的自信心。
  早期阅读是幼儿认识世界、解释世界、融入社会、发展自我的重要过程,对幼儿的一生都将产生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教师,我们应多方位激发孩子学习的动机和阅读的兴趣,培养幼儿的早期阅读能力,为他们学习书面语言和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周兢.学前儿童语言教育[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崔同华.幼儿全语言教学理论与实践[M].科学出版社,2002.
  [3]陈国眉.学前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林剑萍.幼儿早期阅读与实践一一上海市浦南幼儿园特色教育透视[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其他文献
《<红楼梦>评论》是红学的一本经典作品,虽然它将焦点定格在《红楼梦》,但实际上王国维在这部作品中并未对《红楼梦》的内容、情节等做多少细致的点评或分析,而是去研究其精神价值及其美学、哲学内涵,这对于读者阅读分析这部作品增加了一些难度,其次它是用半白话体来写作的,其遣词造句可谓诘屈聱牙,因而对于读者又有一定的接受障碍。下面本文将从文本内容、结构等方面对《<红楼梦>评论》这部作品进行粗略分析。  首先在
期刊
摘 要: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幼儿间经常会发生一些交往冲突。在长期的观察与记录中发现,矛盾的发生最频的是在自主性较强的区域活动中。活动中因能力的个体差异出现矛盾、因认知差异出现的矛盾、因主观意识强弱产生的矛盾,当这些矛盾冲突发生的时候,幼儿园老师以什么样的角色及方式、态度介入,直接影响孩子对行为的认识。  关键词:幼儿;区域活动;矛盾;解决策略  区域活动是幼儿在幼儿园的重要部分,是幼儿学习和游戏的
摘 要:“分享”是指将自己喜欢的物品、美好的情感以及劳动成果与他人共享的过程。本文从小班幼儿分享现状及原因分析,树立正确分享意识、渗透分享内容、建立分享规则、家园合作四个方面来对小班幼儿进行分享培养。  关键词:分享意识;分享规则;策略  一、分享行为对幼儿发展的意义  分享行为作为一种亲社会行为,在幼儿发展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明确提出:幼儿学会分享是社会领域的教
鲁迅先生说过:“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不必洞穿古往今来,走遍天涯海角,简简单单的日常生活就能见证祖国的成长。  早晨,我匆匆忙忙的赶到学校早读。“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一首首诗歌在唇齿间流淌,心绪也随之飘向远方。我仿佛来到霍去病为之奋斗过的西北草原,周瑜大破曹军的赤壁,杜甫登栏眺望的岳阳楼;我仿佛品尝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