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苍龙教子”紫砂壶的传统文化精神

来源 :江苏陶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gyu0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苍龙教子”是中国传统的吉祥图腾,具有重要的道德教化意义,常通过艺术作品表现出来。紫砂壶创作以此为主题,获得了深厚扎实的传统文化内涵。创作在紫砂壶的清雅之上结合“苍龙教子”图腾,是艺术的突破,展示了紫砂壶极强的可塑性和对传统文化精神的高度关注。
  关键词  紫砂壶;苍龙教子;传统文化;精神
   传统文化是传统艺术创作和发展的基础,纵观那些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并获得长久发展的艺术品都具有文化内核,紫砂壶亦是如此。作为一件与饮茶及茶道活动有关的器具,文化是紫砂壶的关键组成部分之一,是紫砂壶艺术个性与雅致、脱俗、超逸等气质的主要来源。中国悠久多元的文化配合紫砂壶极强的可塑性,使优秀的文化与紫砂壶艺术均获得了进一步发展,延续着中国古典文化艺术之命脉。
  1  “苍龙教子壶”的主题
   此壶以“苍龙教子”为主题(见图1),带有明显的中华传统古典风格。“苍龙教子”源于《三字经》中的:“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传说义士窦燕山生有五子,在他的言传身教下五子皆成才,称“窦氏五龙”。此后“苍龙教子”便象征言传身教和以身作则的重要性,以及望子成龙的美好情感美德。
   “苍龙教子”这一图腾形象,由一大一小两条龙组成,象征父子二人。在此把紫砂壶中,这一图腾形象主要通过雕塑的方式体现出来,立体效果极强,体现出创作者精湛的紫砂壶装饰工艺,形象地表达出作品主题和巧妙地展现出提升工艺品质的重要部分,同时赋予作品以传统文化精神,形成深厚的中华古典文化氛围。
  2  “苍龙教子”紫砂壶的创作
   此把紫砂壶可分为三个大模块进行分析,首先是泥料决定了色彩与质感,烘托传统气韵;其次是简约传统的造型结构,以达到紫砂壶结构的标准化要求,稳定整件作品;最后是图腾雕塑,对主题进行直接形象塑造,升华作品工艺水准,构成创意品质。
   作品选用泥料统一,呈古典气息浓厚的棕红色。红色是能够代表中国古典审美特征的色彩,在紫砂泥料的选择上,运用铁质含量丰富,且色泽呈现为红色的泥料,不仅极适合泡养,运用此种泥料还具有鲜明的中国传统特征,在实用价值与收藏价值上更是优质象征。此种泥料质地细腻润泽,在保持内部清晰的自然纹理的同时,经多番细致打磨后,形成一种盈润且光滑洁净的表面,这种明亮的光泽将作品衬托得更加华美大气,展示了紫砂泥优越的质感,奠定了整件作品自信、典雅、庄重的传统文化精神基调。
   在造型结构的设计上,创作采用“一切从简”的思路,赋予作品以清爽、明快的格局。壶身运用经典圆器造型,体态均衡圆润、和谐典雅,更有玲珑小巧、充满精致之感。弧面均匀地向外凸出,整洁顺畅,自然围成一饱满球体。壶身装饰的线条自壶嘴延伸至壶把,线条整体一气呵成,造型清晰缓和,衬托出壶身结构的紧实标致、简约得体,完美体现紫砂壶设计中线、面结合的特点。
   圆形的壶盖有平整的、较窄的边缘,壶盖中间凸起,设计成半圓形的弧面,从视觉上彰显简洁大方的美感。一弯嘴与环形的把手对称镶嵌在壶身两侧,衬托出壶肩部的短促精悍。壶嘴、把手的线条与壶身线条之间有连续性,如与壶身一体打造而成,不见镶嵌痕迹,强化了作品的工艺细节之美,使壶体在外在结构上更加统一、简洁。经典耳形把手上端镶嵌有“飞”,其弧度与壶嘴上部保持一致,使壶身左右更加平衡。创作从壶嘴经壶身,再到把手上端的“飞”设计了一条流畅的纹线,将这三部分“连接”起来,加强壶身一体的效果,纹线刻度清晰、深浅一致,更是有流动的节奏美感,展示了紫砂壶纹线装饰技法的精妙,为该作品增添了流线型的美感,横向观之更是加强作品的整体空间感。
   壶盖中央的壶钮是此壶创作中的重点部分,也是点明主题的关键部分,极具创意效果,堪称此作品的点睛之处。创作主要运用雕塑技法,在方寸之间精巧地雕塑出这一大一小两个龙头,与传统的龙头图腾相比,此壶中的龙头更有慈祥、可爱之感,象征父亲的慈爱与温柔。龙头上鬃发清晰,根根分明,低垂的眼眸带来无尽的慈爱,嘴部上扬似在微笑,令人心生温暖与幸福。龙身部分采用立体的线条配合而成,大龙与小龙相互环绕构成圆形,传达出父子之间那种深厚感情。壶钮部分的塑造,将父亲对于孩子的慈爱,以及那种言传身教的责任感与望子成龙的美好期待诠释得十分具体,突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严父”形象,说明家庭教育及道德教化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苍龙教子”这件作品不仅带给人极致的艺术享受,更使人获得启发,在紫砂壶的艺术世界中,自觉维护、传承良好家风,不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还展现中国紫砂壶艺术的文化底色与工艺魅力。
  3  结  语
   古有“苍龙教子”,今有新时代家风建设与传承。此件“苍龙教子”紫砂壶以传统文化精神作为支撑,与时代精神相接轨,创作发挥紫砂壶艺术传统优势,结合纹线、雕刻工艺,打造艺术个性,实现传统图腾的创新发展,展示出中国紫砂壶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不朽魅力。
其他文献
摘 要 宜兴的紫砂艺人在千百年的紫砂传承中,把紫砂技艺演绎成为了包罗万象的艺术形式,同时集合了书法、绘画、篆刻等等的手法,使得一件原本简单的实用器,逐渐演变成为了精神层面的寄托,引起我们心灵深处的共鸣,用紫砂壶喝茶品茗,在长时间的把玩摩挲之中修身养性,可以提高我们的艺术审美。从整体上来看这件紫砂作品“山林清幽”,充分地利用了紫砂良好的陶刻载体性质,把我们耳熟能详的古文《兰亭集序》之中的内容抽象概括
摘 要 紫砂壶因饮茶方式的改变而诞生,它产于素以生产陶器而闻名的江苏宜兴,宜兴人杰地灵、山清水秀,具有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许是受到其环境的浸染和熏陶,紫砂壶自诞生起就散发着与众不同的气质,它自然淳朴、风格古雅,深得人们喜爱,迅速从众多茶器中脱颖而出,同时,它又因文人雅士的参与设计和推广而被赋予更多的文化价值和精神意蕴,几百年来得到人们普遍的珍爱与青睐,可谓长盛不衰。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摘 要 紫砂这种看起来非常质朴、内敛的泥料在宜兴紫砂艺人手中爆发出了惊人的艺术魅力,延续了陶器、青铜器、瓷器等等艺术的精髓,又不拘一格地大力创新,为我们带来华丽的视觉体验和文化大餐。从整体上来看这件紫砂艺术作品“悟莲壶”,作者把多年的紫砂实践经验和传统的制作技艺结合起来,把圆器、花器、雕塑等等艺术手法都巧妙地融入这把壶中,使其看起来更加具有浓郁的设计感和创意性,同时更多地展示出江南特有的风格特征和
摘 要 紫砂艺术已经成为了宜兴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名片,同时也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紫砂艺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创作出更多、更好的艺术作品。紫砂作品“倾竹半月壶”正是在宜兴竹海穿梭游玩的收获,感受到万倾竹林郁郁葱葱的美景,回到家中晚上抬头望月,感慨于竹子的顽强和岁月的四季变换,在阴晴圆缺之中度过一生的光年,于是欣然设计草图,以半月和竹器为灵感,几经修改终于成型,在制作的过程之中特别注意细节的处理和实用的
摘 要 宜兴紫砂在中国陶瓷史乃至世界陶瓷艺术之林都是独一无二的,有实用价值的适茶性,它又是一个很好的艺术载体。艺人们只有接受了中华文脉的滋润,才能够使自己的作品表达出更多的文化内涵,也才能够和更多的爱壶者达到一种情感、思想和艺术上的共鸣,这才能够让自己的作品充满更顽强的生命力,流传久远。  关键词 紫砂;汲泉壶;文化内涵;审美意蕴   宜兴紫砂在中国陶瓷史乃至世界陶瓷艺术之林都是独一无二的,作为茶
摘 要 宜兴的紫砂艺人们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之中,把紫砂艺术当成了自己安身立命的基础,从小在泥凳边长大的一代,接受了系统的艺术理念教育之后又反哺紫砂行业,潜心做壶,让我们广大的壶友可以欣赏到蕴含丰富的紫砂艺术作品,在喝茶品茗的过程中还能够感受到浓浓的人文气息,引起我们的共鸣。从整体上来看這件紫砂作品“杨梅吐气壶”,可以说很接地气。宜兴的杨梅受到了许多朋友的喜爱,杨梅不仅是食用的好水果,也是泡酒的好材料
摘 要 紫砂壶既具有使用价值,又具有艺术价值,是两者兼备的艺术品,一把紫砂壶所体现出来的不仅是制壶艺人精湛的制作手艺,更是其中所蕴含的美好祝愿和希望。本文便主要以紫砂壶“桃青”为例,谈谈它的造型特征以及其中的艺术魅力和人文价值。  关键词 紫砂;桃青;美好寓意  1 紫砂壶“桃青”所使用的泥料   宜兴所产的紫砂泥料,是紫砂壶制作中十分的珍贵原料,有“紫玉金砂”的美誉,这是因为这些泥料在烧制之后会
摘 要 紫砂良好的可塑性和肌理特征,比较容易捏塑成为各种各样的形态,还可以在上面进行陶刻装饰,集书法、绘画等等艺术形式为一体,既具有实用的功能,又具有欣赏的价值,让我们在禅茶一味的氛围之中,体会到东方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我们国人的艺术审美。在设计和创作此壶的过程之中,有感于紫砂艺术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完美结合,于是想把方器赋予更多的艺术内涵和文化品位,而陶刻装饰是最为直接有效的方式之一。从整体上来看这件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