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蓝色,成为了朴槿惠访问美国时的穿着主题。浅蓝色长外套,蓝色纽扣,深蓝色西裤和皮鞋,天蓝色的皮包,就连银色的项链上也挂有蓝色的小吊坠,这一切都与奥巴马的蓝色领带形成呼应。会谈时,奥巴马即兴提议,两位元首在白宫玫瑰园的一侧走廊散步十多分钟,没有随员在场。
朴槿惠的巡访编码
会晤后,两人在记者见面会上共同回答了朝鲜威胁话题。奥巴马说:“朝鲜的做法是在走向死胡同,我们将继续保持强大的军事威慑,我们不会再‘奖励’朝鲜的挑衅行为。”而朴槿惠则说:“韩国将和美国一起,努力促使朝鲜作出正确的选择。这些努力有很多层面。比如我上任时说过的同朝‘构建信任’政策。”外界注意到,此时朴槿惠口中的“信任”是对朝鲜所说。她一方面强调朝鲜必须去核,另一方面仍然敞开对话的大门;一边延续李明博的强硬立场,另一边重拾金大中时期的南北对话交流。《华盛顿邮报》认为,朝鲜半岛信任进程表明韩国对朝政策出现积极变化。而信任,正是当下朝韩双方最缺乏的东西。
在朴槿惠访美的前一天,韩美军方开始在韩国西部海域举行非公开联合反潜军演;第二天,朝鲜西南前线司令部表示,如果演习中韩美联军向朝鲜领海发射炮弹,朝军将立即进行反击。对此,在美访问的朴槿惠在接受哥伦比亚广播公司采访时回应:如朝鲜对韩国边境岛屿发射炮弹,朝鲜将为之付出代价。这种形势与2010年11月,韩国射炮演习,朝军炮击延坪岛,引发双方冲突的情形十分相似。
紧张的形势使得韩美同盟60周年纪念有了特别的意义。朴槿惠到访白宫的当天,韩美总统联合发表了《纪念韩美同盟60周年联合宣言》。当晚,身穿韩国传统服饰的朴槿惠出现在庆祝同盟的晚宴上,各种寓意颇为特别。
事实上,在朴槿惠此次出访前,韩国外交部已经为她确立了一个巡访编码:新时代。所谓巡访编码,就是韩国外交部出于安保的考虑,在总统出访时都会起一个代号。这个巡访编码如果不加注意,可能只会被当作一个普通的代码,但是在敏感的国际舞台上,韩国总统的巡访编码都很有意思。以2008年为例,韩国前总统李明博访问美国之时,巡访编码是“太平鼓”,传递出韩国急于加固此前十年陷入低谷的韩美关系。现在回过头来看朴槿惠的“新时代”,可以看出韩国很想重新定义走过60年曲折历史的韩美同盟,而且期望把它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我的女儿已经教过我一首相当不错的《江南Style》。”在和朴槿惠共同面对记者时,奥巴马特意提到了那首去年热遍全球的韩语歌曲。两天之后,歌手朴载相应邀出现在哈佛大学纪念堂,做特别演讲。对此,法新社感叹:“当年依靠韩美同盟生存下来的韩国,如今已经有了向美国输出软实力的资本。”
韩美60年风雨路
回顾60年的历史,韩美同盟经历了曲折复杂的变化。1945年,美苏以三八线为界,分别占领了朝鲜南北。李承晚和他的大韩民国在美国的庇护下建立起来。当时,美国在亚太的防御圈由日本到菲律宾,再到澳大利亚组成,韩国并不在其中。1949年,苏美先后从朝鲜半岛撤军;第二年,朝鲜战争爆发。战争之初,韩军一路溃败,几乎从半岛南端被赶下海去,于是美国决定出兵。
在朝鲜战争中,美韩事实上成为盟军,李承晚自动交出了韩军的全部指挥权。1953年10月,美韩在朝鲜停战后不久就签订了共同防御条约,给两国事实上的同盟关系补发了一张出生证。这种同盟关系事实上是由美国来为韩国提供保护,同时也让美国就此陷入朝鲜半岛事务。从历史来看,最多时有30万美军驻扎在三八线附近,在美国的盾牌下,韩国开始进行西方民主化,创造出有活力的经济体系。
韩国以主权为代价换取安全保障。进入上世纪70年代,在朴正熙执政期间,韩国在经济上开始迅速崛起。不过,随着韩国国家综合国力的增长,韩国的民族情绪也在增长,力图摆脱美国控制的声音开始涌现。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韩国疏远美国的自主倾向一直在增长,到金大中、卢武铉执政时期达到高潮。金大中推行的阳光政策以及北南和解,削弱了韩美同盟的存在基础;一些驻韩美军的胡作非为也引发了民众的强烈不满。2002年6月13日,驻韩美军的一辆装甲车撞死了两名韩国少女,肇事者却没有在韩国法庭受审,而被送回美国,引发韩国民众严重抗议;2004年,当时还不太有名的朴载相在一次反美演唱会上演唱了一首《亲爱的美国人》,还当场砸毁了一辆美国坦克模型。
然而,自2008年李明博上任以来,阳光政策被半岛阴霾所取代。随着朝韩关系的紧张,巩固强化军演不断,这成为李明博执政时期的韩美关系主旋律。随着朝鲜不断发展核力量,而且采取了许多在韩国和美国看来挑衅性的行为,这就使得韩美双方都认为同盟是有存在和加强的必要。而李明博在任时又提出了韩国走向世界,在这样一个大的战略构想中,自然更需要借助美国的力量。
从战略对抗到共建和平
而此次朴槿惠访美,韩国方面更是期望多多,于是在朴槿惠和奥巴马会晤后,韩联社马上做出了一个高调的预言:“以此次首脑会谈为契机,60年的韩美同盟将迎来新时代!”那么究竟什么是新时代,不同的观点会有不同的解读。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在经过60年的发展之后,今天的韩美同盟确实已经远远超越了当年纯粹为了应对朝鲜的暂时性同盟关系。尤其是在今天,东亚复杂的政治环境当中,韩美同盟,作为一个变量因素,作用正变得越来越大。
美国纽约华尔道夫酒店和华盛顿布莱尔国宾馆,是朴槿惠访问美国时下榻的两家酒店,这也是1965年朴槿惠之父朴正熙访美时的下榻之所。朴正熙当年一度企图摆脱美国的控制,发展独立的核武器,由于被美国发现而不得不作罢。既要保证美国的保护伞发挥作用,又要争取韩美之间的平衡,“基于信赖,一起向着未来前进”,这一切既是朴槿惠访美的口号,又是她心中的愿景。
平等与广泛,这是韩国对未来韩美同盟的期许。从原有的仅仅局限于半岛的同盟,开始向着地区同盟迈进,合作领域从军事向政治、经济等综合领域发展。而出于在半岛保持军事灵活性的考虑,近些年来,美国也放松了对韩国的控制。1994年,美国将韩国和平时期指挥权交还给韩国;按计划,战时指挥权也将在2015年移交。2012年10月,美国同意将韩国弹道导弹射程由300公里延长至800公里。2013年5月2日,韩国向美国购买4架全球鹰无人机的申请获得美国国会批准。而在这次访美期间,朴槿惠的对朝构建信任政策首次得到奥巴马的支持。
不过如今的东亚国际环境早已不是60年前美韩日对阵中朝苏的格局,韩国的外交舞步也可能出现美国无法掌控的变化。“访美之后,6月份朴槿惠可能会将中国作为访问的第二站。”5月初,韩国媒体的这一报道令人吃惊,因为依据惯例,韩国总统的出访顺序向来是美日中俄。而在韩美总统记者见面会上,面对奥巴马表态将“加强与韩日合作”,朴槿惠的回应是“与美国携手努力”,故意忽略了日本。
在日本政坛整体右倾化,首相安倍晋三频频否认二战历史的情况下,韩日的疏离让美国十分不安。而另一方面,中国已成为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2012年,韩中贸易额超过了韩美、韩日贸易总和。
韩美共同发表的联合宣言当中,首次就韩美同盟的目标作出了定位:“朝鲜半岛和亚洲的和平安全轴心。”这样的一种定位,究竟是基于当下的一种现实考量,还是对未来的某种期许?目前东北亚局势趋于无法约束之状态,诸多问题悬而未决。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韩美同盟能否真如其所说,以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为己任呢?毕竟,这种同盟关系是冷战的产物,是美国实施战略遏制的一种工具。那么如果要从战略对抗者转变为和平建设者,这必然需要从理念到策略做出根本性的调整。虽然此事不易,但确实值得尝试。
朴槿惠的巡访编码
会晤后,两人在记者见面会上共同回答了朝鲜威胁话题。奥巴马说:“朝鲜的做法是在走向死胡同,我们将继续保持强大的军事威慑,我们不会再‘奖励’朝鲜的挑衅行为。”而朴槿惠则说:“韩国将和美国一起,努力促使朝鲜作出正确的选择。这些努力有很多层面。比如我上任时说过的同朝‘构建信任’政策。”外界注意到,此时朴槿惠口中的“信任”是对朝鲜所说。她一方面强调朝鲜必须去核,另一方面仍然敞开对话的大门;一边延续李明博的强硬立场,另一边重拾金大中时期的南北对话交流。《华盛顿邮报》认为,朝鲜半岛信任进程表明韩国对朝政策出现积极变化。而信任,正是当下朝韩双方最缺乏的东西。
在朴槿惠访美的前一天,韩美军方开始在韩国西部海域举行非公开联合反潜军演;第二天,朝鲜西南前线司令部表示,如果演习中韩美联军向朝鲜领海发射炮弹,朝军将立即进行反击。对此,在美访问的朴槿惠在接受哥伦比亚广播公司采访时回应:如朝鲜对韩国边境岛屿发射炮弹,朝鲜将为之付出代价。这种形势与2010年11月,韩国射炮演习,朝军炮击延坪岛,引发双方冲突的情形十分相似。
紧张的形势使得韩美同盟60周年纪念有了特别的意义。朴槿惠到访白宫的当天,韩美总统联合发表了《纪念韩美同盟60周年联合宣言》。当晚,身穿韩国传统服饰的朴槿惠出现在庆祝同盟的晚宴上,各种寓意颇为特别。
事实上,在朴槿惠此次出访前,韩国外交部已经为她确立了一个巡访编码:新时代。所谓巡访编码,就是韩国外交部出于安保的考虑,在总统出访时都会起一个代号。这个巡访编码如果不加注意,可能只会被当作一个普通的代码,但是在敏感的国际舞台上,韩国总统的巡访编码都很有意思。以2008年为例,韩国前总统李明博访问美国之时,巡访编码是“太平鼓”,传递出韩国急于加固此前十年陷入低谷的韩美关系。现在回过头来看朴槿惠的“新时代”,可以看出韩国很想重新定义走过60年曲折历史的韩美同盟,而且期望把它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我的女儿已经教过我一首相当不错的《江南Style》。”在和朴槿惠共同面对记者时,奥巴马特意提到了那首去年热遍全球的韩语歌曲。两天之后,歌手朴载相应邀出现在哈佛大学纪念堂,做特别演讲。对此,法新社感叹:“当年依靠韩美同盟生存下来的韩国,如今已经有了向美国输出软实力的资本。”
韩美60年风雨路
回顾60年的历史,韩美同盟经历了曲折复杂的变化。1945年,美苏以三八线为界,分别占领了朝鲜南北。李承晚和他的大韩民国在美国的庇护下建立起来。当时,美国在亚太的防御圈由日本到菲律宾,再到澳大利亚组成,韩国并不在其中。1949年,苏美先后从朝鲜半岛撤军;第二年,朝鲜战争爆发。战争之初,韩军一路溃败,几乎从半岛南端被赶下海去,于是美国决定出兵。
在朝鲜战争中,美韩事实上成为盟军,李承晚自动交出了韩军的全部指挥权。1953年10月,美韩在朝鲜停战后不久就签订了共同防御条约,给两国事实上的同盟关系补发了一张出生证。这种同盟关系事实上是由美国来为韩国提供保护,同时也让美国就此陷入朝鲜半岛事务。从历史来看,最多时有30万美军驻扎在三八线附近,在美国的盾牌下,韩国开始进行西方民主化,创造出有活力的经济体系。
韩国以主权为代价换取安全保障。进入上世纪70年代,在朴正熙执政期间,韩国在经济上开始迅速崛起。不过,随着韩国国家综合国力的增长,韩国的民族情绪也在增长,力图摆脱美国控制的声音开始涌现。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韩国疏远美国的自主倾向一直在增长,到金大中、卢武铉执政时期达到高潮。金大中推行的阳光政策以及北南和解,削弱了韩美同盟的存在基础;一些驻韩美军的胡作非为也引发了民众的强烈不满。2002年6月13日,驻韩美军的一辆装甲车撞死了两名韩国少女,肇事者却没有在韩国法庭受审,而被送回美国,引发韩国民众严重抗议;2004年,当时还不太有名的朴载相在一次反美演唱会上演唱了一首《亲爱的美国人》,还当场砸毁了一辆美国坦克模型。
然而,自2008年李明博上任以来,阳光政策被半岛阴霾所取代。随着朝韩关系的紧张,巩固强化军演不断,这成为李明博执政时期的韩美关系主旋律。随着朝鲜不断发展核力量,而且采取了许多在韩国和美国看来挑衅性的行为,这就使得韩美双方都认为同盟是有存在和加强的必要。而李明博在任时又提出了韩国走向世界,在这样一个大的战略构想中,自然更需要借助美国的力量。
从战略对抗到共建和平
而此次朴槿惠访美,韩国方面更是期望多多,于是在朴槿惠和奥巴马会晤后,韩联社马上做出了一个高调的预言:“以此次首脑会谈为契机,60年的韩美同盟将迎来新时代!”那么究竟什么是新时代,不同的观点会有不同的解读。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在经过60年的发展之后,今天的韩美同盟确实已经远远超越了当年纯粹为了应对朝鲜的暂时性同盟关系。尤其是在今天,东亚复杂的政治环境当中,韩美同盟,作为一个变量因素,作用正变得越来越大。
美国纽约华尔道夫酒店和华盛顿布莱尔国宾馆,是朴槿惠访问美国时下榻的两家酒店,这也是1965年朴槿惠之父朴正熙访美时的下榻之所。朴正熙当年一度企图摆脱美国的控制,发展独立的核武器,由于被美国发现而不得不作罢。既要保证美国的保护伞发挥作用,又要争取韩美之间的平衡,“基于信赖,一起向着未来前进”,这一切既是朴槿惠访美的口号,又是她心中的愿景。
平等与广泛,这是韩国对未来韩美同盟的期许。从原有的仅仅局限于半岛的同盟,开始向着地区同盟迈进,合作领域从军事向政治、经济等综合领域发展。而出于在半岛保持军事灵活性的考虑,近些年来,美国也放松了对韩国的控制。1994年,美国将韩国和平时期指挥权交还给韩国;按计划,战时指挥权也将在2015年移交。2012年10月,美国同意将韩国弹道导弹射程由300公里延长至800公里。2013年5月2日,韩国向美国购买4架全球鹰无人机的申请获得美国国会批准。而在这次访美期间,朴槿惠的对朝构建信任政策首次得到奥巴马的支持。
不过如今的东亚国际环境早已不是60年前美韩日对阵中朝苏的格局,韩国的外交舞步也可能出现美国无法掌控的变化。“访美之后,6月份朴槿惠可能会将中国作为访问的第二站。”5月初,韩国媒体的这一报道令人吃惊,因为依据惯例,韩国总统的出访顺序向来是美日中俄。而在韩美总统记者见面会上,面对奥巴马表态将“加强与韩日合作”,朴槿惠的回应是“与美国携手努力”,故意忽略了日本。
在日本政坛整体右倾化,首相安倍晋三频频否认二战历史的情况下,韩日的疏离让美国十分不安。而另一方面,中国已成为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2012年,韩中贸易额超过了韩美、韩日贸易总和。
韩美共同发表的联合宣言当中,首次就韩美同盟的目标作出了定位:“朝鲜半岛和亚洲的和平安全轴心。”这样的一种定位,究竟是基于当下的一种现实考量,还是对未来的某种期许?目前东北亚局势趋于无法约束之状态,诸多问题悬而未决。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韩美同盟能否真如其所说,以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为己任呢?毕竟,这种同盟关系是冷战的产物,是美国实施战略遏制的一种工具。那么如果要从战略对抗者转变为和平建设者,这必然需要从理念到策略做出根本性的调整。虽然此事不易,但确实值得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