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预习本 提高语文预习有效性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51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预习是课堂教学前的准备,是课外到课内的桥梁和纽带,是初步发现问题的阶段,是激发学生求知欲、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手段。巧用预习本,让三年级小学生学会自主预习,提高预习有效性,能更好地培养他们自主预习的好习惯。
  【关键词】预习本;有效性;语文教学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在三年级下册“习惯篇”中明确要求培养学生自主预习的学习习惯。学生只有充分预习,课上才能有效地、主动地参与学习,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一、借助预习本,让学生掌握完成预习作业的正确方法
  “授人以鱼,只供一餐之需;授人以渔,终身受用无穷。”学会预习是学会学习的开始。要提高预习能力,关键在于掌握正确的预习方法。开学初,在教学“习惯篇”时,我为每一个学生准备了一个预习本,并在扉页上贴了一份“小学三年级语文预习指南”。
  开始训练学生预习时,我在课堂教学中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预习,严格督促学生按照预习要求和步骤进行预习,发现错误及时纠正。对有困难的学生更要手把手地教,帮助他们尽快掌握预习的方法。在学生基本掌握预习方法后,逐步把预习活动放到课外进行。
  二、检查预习本,让学生养成预习作业的良好习惯
  良好的预习作业习惯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方法之一。朱熹说过:“读书之法,在于循序渐进。”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气呵成的,是一个根据科学课程阶段性特点,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认知规律,由易到难,由扶到放,循序渐进的过程。
  1.要有严格地检查机制
  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有效促进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就不能把预习工作流于形式。三年级的孩子,要严格督促学生按照预习的要求和步骤进行,发现不当及时纠正。对一些学困生,老师要有足够的耐心,手把手地教。教师要在每一堂课上,通过朗读、提问等方式,切实加强对学生预习作业的检查,让学生明白,你的作业老师看得到,使预习活动切实落实,养成习惯。
  2.预习内容要难易适度
  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弹性要求,才能使中下层学生不至于遇难而退。中年级学生的独立意识逐步增强,如果学生的预习作业,一直是老师所布置的,学生没有自主选择,自由发挥的权力,那么一定会削弱他们预习的积极性,特别是一些优秀、爱动脑的学生更是如此。此时,预习内容自由选择和富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一定会促进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兴趣。无论是自主选择预习作业,还是引导学生学会质疑预习,其目的都是为了激发学生的预习兴趣,促使每一个层次的学生从被动学习走向主动学习,同时学会从不同起点主动走向新的学习之旅。
  3.要合理安排预习时间
  预习可以采用“课内外相结合,以课外为主”的方式,在课内做相应的指导,教会学生如何使用预习作业本。根据学生实际,在课堂上预设一定的时空,进行预习的指导和检查。最后,在学生形成较好的预习习惯后,把预习作业安排在课外进行。
  三、评价预习本,提高学生预习作业的浓厚兴趣
  以往的教学中即使是学生预习了,老师不一定知道,因为没有检查,往往是学生预习了,却得不到老师的肯定,时间一长学生也觉得预习不预习一个样,渐渐失去了对预习的兴趣。所以对学生的预习作业一定要评价,并且要实行过程性评价。
  1.善于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及时地进行表扬
  教师在课堂上检查预习情况时,要多表扬,少批评。对于学生的点滴进步,教师都要把它当成是孩子进步的阶梯,及时地肯定、表扬,还可以联合班主任和家长一起表扬,以使其有成就感,能在进步中树立自信,逐步提升学习激情,以带动成绩的提升。如我班有一位男生基础不太好,平时老是记不住生字词,由于老师鼓励他在家预习多使用查字典的方法,他根据老师要求,在课前对生字词用字典进行查查、读读、记记,初步记下了生字的音、形、义,在课堂上,他学得轻松了,字也记住了。这时,我及时给予表扬,并提议全班同学给予掌声鼓励,使他发现自己的进步,体会到预习的好处,并勉励他继续发扬。这样,他对预习产生了兴趣,成绩也逐步提高了。
  2.褒扬、激励优秀的预习作业
  研究发现,情绪、情感是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重要变量,及时的、中肯的评价,鼓励性的语言能给予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动力和愉悦。朱小蔓教授在《情感教育论纲要》这本著述中,就以全部热情向全社会发出了注重情感教育的呼吁。老师在预习本上批注,进行情感交流,这种无声的交流有时作用远远大于与学生的一次面谈。同时,每次作业的评价,也是对学生作业劳动的一种肯定,学生因此会产生进一步学习科学的意向和内驱力。定期公布学生的预习作业情况,展览优秀的学生预习作业本。
  3.课堂上展示预习成果
  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具有强烈的表现欲望,每位学生在展示学习成果的过程都会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有新的收获,所以,让学生充分展示学习成果,展示自己生成的东西,同学之间进行思维的碰撞,产生激情的火花。展示中,不仅学生会倾听,教师也要学会倾听。倾听受教育者的叙说是教师的道德责任。提高课堂教学行为的有效性,教师更应成为学生的忠实听众,在课堂中善于倾听,关注课堂生成,不断引导和激发学生去发现,去思考,推进教学过程。
  预习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培养学生真正意义上主动学习的一种有效方法。学生通过有效预习作业,强化学习的动机,掌握了自学技能,提高了自学能力。教师通过学生的有效预习作业反馈,发现学生的个性特点,捕捉到课堂教学设计的灵感,避免了教学的盲目性,从而使课堂教学有效,真正体现学生主体性。因此,让学生的预习作业有效,并在学生心头“开花”,是我们教师必须重视的!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清浦小学)
其他文献
商务英语词汇不仅具有日常英语词汇的一般特点,而且具有自身专业性的特点。本文从翻译的角度,用举例、分析、对比等方法探究翻译商务英语中确定词汇意思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台励福公司创立于1973年,自1975年开始生产摇臂钻床之后,着手研发叉车与CNC转塔式数控冲床,目前是台湾地区最大的叉车生产厂,在全球叉车销量排行榜上位居前20名。台励福机器设刨
保(山)龙(陵)高速公路镇保隧道左幅进口端偏压浅埋段塌方冒顶,采取洞外地表加固、洞内加强超前支护,以及开挖预留核心土等综合处治方案,有效地控制了塌方加剧并顺利渡过塌方地段。
【摘 要】纵观整个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中,初中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学生各自的性格、学习态度、习惯、方法及智力水平的个性差异等多方面的影响,导致了学生在英语学习上的严重分化。这往往影响着学生在中学阶段的英语成绩,与此同时也阻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如何抑制分化,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在初中阶段获得好的成绩,是我们值得去研究、讨论并着手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分化原因;抑制分化  一、分析出现分
对双语教学的现实意义以及必要性、当前农科院校双语教学现状、农科院校双语教学的功能等问题进行科学的分析和阐述,并在此基础上找出实现双语教学功能的有效方法,探索实践双
以兰武二线龙沟3号特大桥墩身混凝土施工为背景,探讨墩身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温度控制及混凝土表面开裂等问题,提出大体积墩身混凝土裂缝控制措施.实践证明,采取这些措施可取得
【摘 要】演示实验有很强的直观性,是高中物理电学教学中常用的途径。它不仅降低了学习的难度,而且提高了课堂中学生的参与度,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本文浅略地就高中物理电学的演示实验教学作些探究。  【关键词】高中物理;电学;演示实验;探究  高中的物理学习主要以实验为基础,通过教师课堂演示实验的手段和形式,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能力等。以此为目的,本文对高中物理电学学习中教师演示实验作一定的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一些新教育理念也逐渐被教师熟知并认可,并很好地落实到教学实践中,最终使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发生了重大的改革。教学中,教师更倾向于从学生的心理出发,以学生为中心,优化教学方法,力求实现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深入了解物理,根据物理学科自身的特点,寻找更加有效的教学途径。  【关键词】初中物理;有效途径;课堂教学  初中阶段是学生初步接触物理的阶段,有很强的基础性,
由于受应试教育负面影响和学校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致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存在诸多的缺陷或不足,这削弱了这些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要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