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导向教学如何提高教师的实践技能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1490995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人才输送机构,向社会提供大量的专业性技术人才,满足企业单位的招聘需求,通常情况下,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较强。为保证完成这一教学任务,职业技术学院应当革新教学理念,培养教师的实践能力,以便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专业课程。本文简单说明了当前国内职业技术类院中教师队伍的不足之处,其中实践技能缺乏问题尤为引人注目,在此基础上,阐述了行动导向理念应用于职业学院中的意义,最后进一步分析了基于行动导向提高职业技术院院教师实践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 行动导向 实践技能 培养方法
  职业技术学院与普通学院之间存在显著区别,不仅要教授学生理论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此能够提高学生毕业后就业率。由于职业技术学院的这一定位,要求学院教师能够对学生的专业技术进行指导,也就是所说的“双师型”教师,这一特点已经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逐渐成为职业技术学院衡量教师的一项标准。但就现阶段而言,国内大部分职业技术学院的师资队伍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为改变这一现象,应当大力推进行动导向模式,全面提高教师实践技能。
  一、职业技术学院教师队伍现状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教育事业的愈发重视,职业类院校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与此同时,教师队伍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凸显,如教学质量不高,课堂缺乏特色等,其中教师实践能力的欠缺是不容忽视的矛盾之一。受职业技术院的特点限制,教师不仅应具备充分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应有充分的经验和能力,这正是很大一部分教师缺少的。据调查数据显示,国内大部分职业技术学院中,教师学历以本科和硕士应届毕业生为主,“双师型”教师占据极少一部分[1]。很多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师虽然具备职业技师证,但缺乏丰富的实践经验积累。由此可见,现阶段国内职业技师学院教师队伍缺乏实践,无法利用行动导向教学法的优势,积极展开课堂教学。
  二、行动导向理念应用于职业技术学院中的意义
  行动导向这一教学模式指的是以行动导向作为驱动,在课堂内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起到辅助作用,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此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具有显著的优势,尤其适用于职业技术类学院教学中,效果更显著。在教学实践中,要求教师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详细了解教材内容和教学大纲,在课堂上向学生下达任务书[2]。行动导向教学方法中,教师主要起到引导作用,对学生完成的任务作品进行点评,其中最关键的是教师要把握住下达任务的难度,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又在学生的能力范围内。因此,教师必须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以此才能够满足行动导向模式的要求。
  三、基于行动导向提高教师实践能力的策略
  (一)确立正确的教育目标,实施科学的教师评级体系。
  为提高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的实践能力,学院必须积极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目标,只有教师明确了职业技术学院的整体规划和发展方向,才能够找到精准的自我定位。由此,教师逐渐建立正确的职业规划,并重视对自身实践能力的锻炼,从而满足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学要求。其次,学院要实施科学的教师评价体系,为行动导向的实施提供制度保障。在具体实践中,可以根据教学专业未来的职业方向为标准,对教师的能力进行考查,如国际商务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涉及外贸专员、货运代理等,因此对该技术专业教师的考核内容可参考涉及的岗位要求与标准。
  (二)创新行动导向下的职业学院教师培训机制。
  首先,由于当前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的教师中应届毕业生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因此要创新基于行动导向的培训机制,从而提高行动导向在职业技术学院中的使用率,优化教师知识结构组成。依照行动导向的要求,教师需要提高教学设计能力,并创设教学情境,这不仅是对教师教学技能的要求,而且是对其个人实践能力的检验[3]。教师接受定期的培训后,能够不断吸收全新的教学理念,并将先进的专业知识逐渐带入到课堂中,因此对教师课堂教授和学生学习都存在较大益处。
  其次,尽管教师接受定期的培训能够一定程度上改善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经验不足的劣势,但是这样的模式效果相对缓慢,因此部分学院应改变教师招聘制度,增加职业经验丰富的教师比例。学院所聘请的具有丰富职业经验的专业人员作为授课教师,其专业技能过硬,但要注意的是,这部分教师群体相对缺乏教学技能,可能会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对此不仅要对其展开岗前培训,而且要密切经验丰富的教师和经验缺乏的教师两个群体之间的联系,吸取对方的优点,弥补自身不足。
  (三)为教师提供锻炼实践技能的机会。
  为完成行动导向教学,学院应当积极寻求与企业之间的合作,通过学院企业合作办学的模式,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经验。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人才培训基地,输出的人才相对动手能力较强,专业具有对口性,因此必须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保证教学内容能够满足招聘单位的最新标准。通过院企合作的模式,不仅学生能得到实践的机会,教师也能随之提高个人专业素养和实践技能。在行动导向的要求下,教师的实践能力得到了充分锻炼,师资力量整体水平得到了提升。
  综上所述,行动导向是极为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实践能力,为实现行动导向目标,教师的实践技能同样受到考验。在教学实践中,职业技术学院和教师必须认识到当前教学中的不足,并了解到行动导向在提高教师实践技能中的影响和应用。具体实施中,学院要引导教师树立全新教育理念,接受定期培训练习,从而优化行动导向在职业技术学院教学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肖德钧.基于行动导向的ESP教师职业发展成长轨迹[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6,01(02):27-30.
  [2]龚闻芳.基于行动导向教学理念下高职教师能力构建研究[J].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1(01):53-55.
  [3]周晓皎.构建以加强实践技能为导向的中职教师培训模式[J].中国城市经济,2011,11(26):166-167.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前我国医学生职业精神培育处于起步阶段,仍需要不断地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完善医学生职业精神培育有关的教学安排、师资建设和评价制度,以培养出具有较好职业精神的高级医疗卫生人才。  关键词: 医学生 职业精神 教育研究  职业精神是一种态度,一种对待工作、对待社会的态度,它蕴藏着的是使命感、责任感、敬业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医学职业精神是指从医者表现在医学行为中的精彩的主观世界,是其在医
摘 要: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我院电力工程系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专业教学情况及主要存在的问题,从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课程设置原则、专业师资与实训条件配置等方面对专业改革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电力系统 继电保护 人才培养模式  一、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专业教学情况及主要存在的问题  专业设置的6门专业核心课程:电力系
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就业指导这个概念逐渐流行于校园之中。然而,多数在校大学生仍然只知道职业生涯规划或就业指导课程,但没有充分理解它的含义和发挥的指导性作用,主要原因在于就业指导课程的内容和实效性作用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导致学生在主动寻求职业生涯规划的各种理论知识、评估其自身目标、途径和决策方法时感到迷茫,学校应该加强就业指导课程的建设,考虑其作用,有效帮助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方面
期刊
摘 要: 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推进,很多少数民族学生在国家政策的帮助和支持下到全国各地的高校学习。但是由于我国少数民族学生有着不同的特点和习俗,以及关于国家政策的不完善等,导致在管理过程中存在各种问题。本文主要基于对少数民族学生管理现状的分析和研究,并对此提出应对策略,促进教育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关键词: 少数民族 学生管理工作 现状 应对策略  我国是一个少数民族众多的国家,少数民族教育问
摘 要: 本文目的是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五年制高职护理新生心理健康的影响。采取随机抽取50名学生为实验组,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对照组52名学生不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团体辅导前后均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评。结果发现,团体心理辅导前,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SCL-90各维度比较均无显著差异。团体心理辅导后,实验组的抑郁、焦虑、恐怖、人际敏感、精神病性维度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得出结论
摘 要: 科技创新教学是培养青少年创新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自我效能感是培养青少年创新能力不可忽视的内在主体因素。本文以班杜拉自我效能理论为基础,分析自我效能的基本内涵和形成原因,并对职校生科技创新教学的必要性进行说明,同时分析自我效能感在科技创新教学中运用的原则和方法。  关键词: 自我效能 科技创新 职校生  一、自我效能感的基本理论  1.自我效能理论的内涵及本质  自我效能理论是班杜拉社会学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通过去进行生产和投资所能够获得的财产在不断的增多,因此受财产的保护,对于公民利益的维护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出来,虽然在我国的经济发布权法等相关的法律政策当中相应的涉及到了对公民私有财产的保护,但仅仅是明确了私有财产和共同财产平等的法律地位。而在民商法中有明确的去规定了相应的法律条例对私有财产进行保护,对公民私有财产的保护有更强的适用性。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当前民商法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