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一、引言“花”是现代汉语常用词,其常用义为花朵,通过查检古代文献,笔者发现表示花朵义的本字当作“■”,它是象形字,其金文字形为“■”“■”,表示下有花蒂上有层层花瓣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引言“花”是现代汉语常用词,其常用义为花朵,通过查检古代文献,笔者发现表示花朵义的本字当作“■”,它是象形字,其金文字形为“■”“■”,表示下有花蒂上有层层花瓣的花朵之形,《说文解字》小篆作“■”,下部讹为“亏”。后在象形字“”基础上加“艹”义符,而原来的象形字变为其声符,用来标记读音。另“”亦作“華(华)[1],《汉语大字典》(以下简称《大字典》):
其他文献
语料库对词典研编的价值是不言而喻的,在词典编纂的实际过程中,不仅配例依赖于语料,语料对提高释义的效率和科学性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语料驱动也有一些明显缺陷,处理不
同义并列复合是双音化过程中的重要形式之一,以此形成的复合词很早就受到学术界的关注,但是大型辞书在训释这些词语的时候还存在常见的三种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辞书训诂
理论实体与实际实体的比较及实体型面三维误差的获得 ,是建立在理论实体和实际实体“最佳匹配”状态基础上的 ,提出以不重合度为评判依据 ,采用一种新型参数迭代法实现理论与实际型面的最优重叠
文章讨论异式状态词的词形结构、语音特征和表义特点,并分析《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所收异式状态词之奇少及其误注误释的问题。
一说到“庵”,我们就会想到“尼姑庵”,女性佛教徒出家修行的地方。《汉语大字典》释为:“僧尼奉佛的小寺庙。”《汉语大词典》释为:“寺院。多指尼姑所居。”但在汉语史上,“庵”与道教也息息相关。如: (1) 豫章曾有一刘道人,尝居一山顶结菴。(宋《朱子语类》卷三) (2) 即出道家冠服一袭以示,曰:“妾之志决矣,请从此辞。”……自是出居一女道菴,戒行严谨,人未尝能见其面。(元《南村辍耕录》卷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