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精准治疗的现状和展望

来源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mo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胰腺癌恶性程度高,预后差,目前群体研究证据所提供的治疗方案对改善胰腺癌的预后效果有限.究其原因,还是由于胰腺癌高度恶性的生物学行为以及个体间的异质性造成了其治疗效果的差异.精准治疗模式在癌症领域的蓬勃发展也为胰腺癌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目前胰腺癌在靶向治疗、分子分型、个体化肿瘤模型等方面都有了一些进展,为精准治疗模式在胰腺癌治疗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基础.胰腺癌的四大驱动突变(KRAS、TP53、CDKN2A、SMAD4)在胰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但目前还缺乏相对应的靶向药物.Ⅱ期临床试验证实AMG510对有KRAS G12C突变的实体瘤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但KRAS G12C突变在胰腺癌患者中占比较低.POLO试验结果提示奥拉帕利可以提高BRCA基因胚系突变的转移性胰腺癌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基于此结果,NCCN指南已推荐奥拉帕利用于BRCA1/2基因胚系突变晚期胰腺癌的维持治疗.此外,KEY-NOTE-158 Ⅱ期临床试验提示存在错配修复缺陷相关基因(MLH1、MSH2等)突变以及高度微卫星不稳定的胰腺癌患者可能从PD-1抑制剂的治疗中获益.总体上看,目前胰腺癌可干预靶点较少,针对四大高频突变及其相关通路靶向药物的研发是胰腺癌精准治疗的重要方向.相对于传统的病理学分型,转录组学分型从胰腺癌患者的基因表达差异对患者进行分型,为精准治疗的实施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从2011年首个胰腺癌转录组学分型被提出后,已有多个研究从不同角度提出了新的转录组学分型标准.综合来看,根据转录组学特征可以将胰腺癌大致分为两型:经典型和基底样型.相对于经典型胰腺癌,基底样型胰腺癌对化疗的反应不佳,预后也更差.未来的研究中,表观遗传学和蛋白组学的发展可能会为胰腺癌的分子分型和临床转化提供新的路径.个体化肿瘤模型可以为癌症患者筛选潜在有效的治疗药物,是胰腺癌个体化治疗的又一重要途径.相对于传统的肿瘤细胞系,人源肿瘤异种移植模型(PDX)和类器官更好地保留了肿瘤的分子特征和生物学行为特征.我中心的研究实践证实了胰腺癌PDX和类器官有相对较高的建模成功率,其中类器官模型可以准确预测患者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但是PDX和类器官在肿瘤微环境上与人体有较大差别,同时建模方法和药敏检测也缺乏统一标准,限制了其推广和应用.总体上看,胰腺癌的精准治疗还处于探索阶段.未来胰腺癌精准治疗的发展应侧重于借助多组学探索胰腺癌治疗的新靶点、建立生物样本库加速药物的临床前研究、开展前瞻性临床试验促进基础研究成果的临床转化.随着基础医学的进步以及精准医疗实践的深入,精准医疗模式一定能为胰腺癌的治疗带来更多的希望.
其他文献
外周神经损伤后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的活化和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a,DRG)内受损感觉神经元周围巨噬细胞的增殖均明显增加.在该研究中证明了DRG内的巨噬细胞而不是神经损伤部位对引起和维持神经病理性疼痛表型特征的机械性超敏反应的重要作用.DRG巨噬细胞耗竭后会导致神经损伤诱导的机械痛超敏减轻和DRG巨噬细胞的扩增,且引起的这种改变并不存在性别差异,这一结果不同于文献报道的小胶质细胞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存在性别差异的结论.感觉神经元内的集落刺激因子1(colony-stimulating
期刊
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科学家大卫·朱利叶斯(David Julius)和阿登·帕塔普蒂安(Ardem Patapoutian)因为发现了“温度和触觉感受器”荣获该奖.作为疼痛领域的研究者,我们早在1999年就开始关注David Julius实验室在1997年克隆成功的辣椒素受体(现在统一命名为TRPV1受体).TRPV1克隆成功以来,本实验室致力于研究TRPV1受体在慢性疼痛中的作用,主要学术贡献为:(1)率先提出了TRPV1受体在慢性炎性痛中的作用;(2)率先提出了TRPV1受体参与内源性
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结果出炉,大卫·朱利叶斯 (David Julius) 教授和阿登·帕塔普蒂安 (Ardem Patapoutian) 教授因先后发现“温度和触觉感受器”共同获奖.他们的突破性发现,为我们对热觉、冷觉和机械刺激感知形成的理解奠定了基础,也开启了全新的研究方向 [1].
期刊
慢性病已成为我国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2012年中国居民慢性病死亡率达533/10万,占全部死亡的86.6%[1].2015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BD 2015)显示,2015年中国慢性病导致的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为2.8亿人年,占总DALY的81.3%[2],慢性病严重吞噬着我国经济发展的成果.因此,加强慢性病防控尤为重要.卫生资源是社会在提供医疗卫生服务过程中占用或消耗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总称,也是实现和维护人群健康的基础和保障,常分为人力、物力、财力、技术和信息[3].卫生资源的拥有量与人群健康水平
目的了解我国成人大骨节病现症患者的口服药物治疗情况,以期为大骨节病治疗药物筛选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为大骨节病临床治疗提供科学指导。方法基于"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地方病防治项目"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地方病防治项目",收集我国11个省(自治区,简称省份)2006 - 2017年成人大骨节病现症患者口服药物治疗信息,分析治疗覆盖情况的时间和地区分布,并对不同病情分度患者的疗效进行评估。结果2006
目的掌握内蒙古自治区扎兰屯市大骨节病病情变化和考核验收情况,为制订大骨节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6、2017年,在扎兰屯市下辖的每个县抽取5个病区乡镇,每个乡镇抽取3个病区村,调查病区村内全部7 ~ 12岁居住6个月以上的常住儿童的大骨节病患病情况。按照《大骨节病诊断》(WS/T 207-2010)标准进行临床和X线诊断,比较2016和2017年扎兰屯市7 ~ 12岁儿童的大骨节病患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