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知识在许多学科里有广泛的应用,如会计基础,统计原理,计算机电工基础,建筑、测量程序设计等。数学渗透在生活的各个领域。数学是工科的基石,没有好的数学基础学好工科是不可能的。学好了数学有利于逻辑思维、统筹、剖析等逐能力的提高。数学教育不仅可以让学生学到数学基础知识,还能学到数学的思维方法,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关键词:数学 教学改革 重要性 问题分析 对策
数学是各学科学习的重要基础,对学生素质的提高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功能。随着社会的发展,职业教育的不断深入,人们对数学教育的要求会越来越高。为适应这种要求,各种数学试验教材已在全国试用。数学课程改革也在不断进行之中 。
一职业学校数学教育的重要性
数学知识在许多学科里有广泛的应用,如会计基础,统计原理,计算机电工基础,建筑、测量程序设计等。数学渗透在生活的各个领域。数学是工科的基石,没有好的数学基础学好工科是不可能的。学好了数学有利于逻辑思维、统筹、剖析等逐能力的提高。数学教育不仅可以让学生学到数学基础知识,还能学到数学的思维方法,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通过数学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养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参加就业的学生数学知识不够,就会降低其工作效率,升迁的机会就少。因而数学在职业学校是必不可少的一门学科,而且必须让学生建立起一定数学基础,才有利于今后的学习。
二职业学校的数学教学问题分析
随着普高的扩招,中职学校的生源质量受到了严重影响,来中职就读的学生,大部分是中考分流而来的,数学基础在初中时中等偏下的。很多学生对理论学习的理解、接受能力都比较弱,在小学的学习状况就存在问题,他们既没有最基本的数学基础,又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知识比较零碎,不能把前后的知识点衔接起来,随着教学难度的逐步增加,不懂的内容越积越多,久而久之,对数学的兴趣也越来越淡,形成了恶性循环。这些学生连初中数学最基本的概念、基本的运算都搞不清。这样基础的学生要想让他们来学职业学校的数学难度很大,不太可能吧大部分内容学懂。
另一方面, 学生在思想上的放弃,产生数学无用论。不少学生他们不仅数学成绩差,更为可怕的是他们从进入中职来学习的那天开始,就认为可以不学数学,数学对学习技术没有什么用处。这种思想导致许多学生不用心学数学或根本不学数学。
再者,在教学计划中,数学课与专业课设置界线分明,内容自成体系,缺少学科之间的知识渗透。事实上,专业课中很多地方用到数学知识。学生知识面窄,知识之间不易迁移,束缚了学生的思维,达不到人才培养的目标。数学课程的内容设置沿袭普通中学教育课程的设计或者直接搬用,教师大多数是在为教学而教学,与专业课,与现实生活结合太少,对学生缺乏吸引力。学生不知学以所用,普教色彩较浓,基本是单一的学科性课程,不能体现中职教育的特色,忽略了职业教育的功能。
最后,数学课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以课堂纯理论教授为主,“满堂灌”现象普遍,教学辅助手段缺乏。偏重于传统的教学,注重知识的记忆,依赖于书本教学,强调记题型,背公式,让学生死板地生搬硬套。由于中职学生的生源决定了学生的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对现有基础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产生排斥和惧怕心理,学习被动。学生觉得学习无用,脱离实际,因此,厌学的情况越来越严重。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只好强行灌输。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越发反感,从而使教学效果极不理想。
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改革的对策
1、培养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教育提倡在情境中解决问题,教师要学会创设情境,把教科书的知识转化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帮助学生自己建构知识。例如:在学习“数列”一章中的“等差数列”一节内容时,先给学生创设这样的情景:
情景一:儿歌:1只青蛙4条腿,2只眼睛1张嘴;2只青蛙8条腿,4只眼睛2张嘴;3只青蛙12条腿,6只眼睛3张嘴……那么,1至5只青蛙对应的腿数是:4,8,12,16,20
情景二:有一个储蓄罐,打算从今天起,每天存1元,那么在今后的一个星期内,储蓄罐中的硬币数依次为:1,2,3,4,5,6,7
情景三:小明目前会100个单词,他她打算从今天起不再背单词了,结果不知不觉地每天忘掉2个单词,那么在今后的五天内他的单词量逐日依次递减为: 100,98,96,94,92
观察数列:
1、4,8,12,16,20
2、1,2,3,4,5,6,7
3、100,98,96,94,92
提问:以上三个数列有何规律?
这一下子就将所有同学的兴趣调动起来了。
另外,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内容设计一些实践活动,将教学内容融于学生的活动之中,让学生亲自去做,不但能极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排列”这一节课的时候,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
有三名男生和二名女生排成一队,其中一名女生既不站排头也不站排尾,问:共有多少种站法?
让学生按照题目要求自告奋勇出来五名站一下。学生们纷纷要求自己排队亲自站一下,课堂气氛很快就被调动起来了,自然学习该部分内容的兴趣也被激发出来了。
这都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树立“ 以学生为主”的思想,在教学设計方面,尽可能有利于学生参与并创造学生参与机会,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实行分层次教学、精讲多练
中职生“双基”差、底子薄,要注重课堂练习,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认知目标和能力目标上的要求有所不同。在分层次练习中,先提出简单问题并让成绩中下的学生回答或来黑板板演,及时讲评。因为题目简单,正确率高,适时进行表扬,可以激发他们做下一层次的动力。然后,逐渐加大难度.这样可使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教学中要避免大量烦琐的纯数学推导,注重概念、注重结论的应用。
3、把数学知识与专业知识相结合(联系实践)开展教学工作
这就要求教师尽可能了解专业,多结合专业实例讲解数学,让同学们知道了有什么用、用在哪里、怎么用,通过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自觉性。例如,对财会类专业的学生可以着重列举一些买房分期付款、银行利息问题、存款计息、投资收益以及数学在税收、购物决策、保险等领域中的应用等内容。对于其它专业如:化工类、种植类专业的学生在授课时,可列举农药配制问题;对计算机类可列举一些网络公司市场占有率的问题;对机电类学生可列举一些旧设备改造问题等等。将数学的教学内容与专业的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就能让学生体会知识的实用性,让学生知道数学能为我们专业课服务。
通过上述种种做法,就能够使学生在学好数学的同时,还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辅助其它学科的学习,从而使数学教学真正起到了促进其它学科学习的目的。
关键词:数学 教学改革 重要性 问题分析 对策
数学是各学科学习的重要基础,对学生素质的提高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功能。随着社会的发展,职业教育的不断深入,人们对数学教育的要求会越来越高。为适应这种要求,各种数学试验教材已在全国试用。数学课程改革也在不断进行之中 。
一职业学校数学教育的重要性
数学知识在许多学科里有广泛的应用,如会计基础,统计原理,计算机电工基础,建筑、测量程序设计等。数学渗透在生活的各个领域。数学是工科的基石,没有好的数学基础学好工科是不可能的。学好了数学有利于逻辑思维、统筹、剖析等逐能力的提高。数学教育不仅可以让学生学到数学基础知识,还能学到数学的思维方法,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通过数学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养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参加就业的学生数学知识不够,就会降低其工作效率,升迁的机会就少。因而数学在职业学校是必不可少的一门学科,而且必须让学生建立起一定数学基础,才有利于今后的学习。
二职业学校的数学教学问题分析
随着普高的扩招,中职学校的生源质量受到了严重影响,来中职就读的学生,大部分是中考分流而来的,数学基础在初中时中等偏下的。很多学生对理论学习的理解、接受能力都比较弱,在小学的学习状况就存在问题,他们既没有最基本的数学基础,又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知识比较零碎,不能把前后的知识点衔接起来,随着教学难度的逐步增加,不懂的内容越积越多,久而久之,对数学的兴趣也越来越淡,形成了恶性循环。这些学生连初中数学最基本的概念、基本的运算都搞不清。这样基础的学生要想让他们来学职业学校的数学难度很大,不太可能吧大部分内容学懂。
另一方面, 学生在思想上的放弃,产生数学无用论。不少学生他们不仅数学成绩差,更为可怕的是他们从进入中职来学习的那天开始,就认为可以不学数学,数学对学习技术没有什么用处。这种思想导致许多学生不用心学数学或根本不学数学。
再者,在教学计划中,数学课与专业课设置界线分明,内容自成体系,缺少学科之间的知识渗透。事实上,专业课中很多地方用到数学知识。学生知识面窄,知识之间不易迁移,束缚了学生的思维,达不到人才培养的目标。数学课程的内容设置沿袭普通中学教育课程的设计或者直接搬用,教师大多数是在为教学而教学,与专业课,与现实生活结合太少,对学生缺乏吸引力。学生不知学以所用,普教色彩较浓,基本是单一的学科性课程,不能体现中职教育的特色,忽略了职业教育的功能。
最后,数学课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以课堂纯理论教授为主,“满堂灌”现象普遍,教学辅助手段缺乏。偏重于传统的教学,注重知识的记忆,依赖于书本教学,强调记题型,背公式,让学生死板地生搬硬套。由于中职学生的生源决定了学生的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对现有基础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产生排斥和惧怕心理,学习被动。学生觉得学习无用,脱离实际,因此,厌学的情况越来越严重。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只好强行灌输。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越发反感,从而使教学效果极不理想。
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改革的对策
1、培养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教育提倡在情境中解决问题,教师要学会创设情境,把教科书的知识转化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帮助学生自己建构知识。例如:在学习“数列”一章中的“等差数列”一节内容时,先给学生创设这样的情景:
情景一:儿歌:1只青蛙4条腿,2只眼睛1张嘴;2只青蛙8条腿,4只眼睛2张嘴;3只青蛙12条腿,6只眼睛3张嘴……那么,1至5只青蛙对应的腿数是:4,8,12,16,20
情景二:有一个储蓄罐,打算从今天起,每天存1元,那么在今后的一个星期内,储蓄罐中的硬币数依次为:1,2,3,4,5,6,7
情景三:小明目前会100个单词,他她打算从今天起不再背单词了,结果不知不觉地每天忘掉2个单词,那么在今后的五天内他的单词量逐日依次递减为: 100,98,96,94,92
观察数列:
1、4,8,12,16,20
2、1,2,3,4,5,6,7
3、100,98,96,94,92
提问:以上三个数列有何规律?
这一下子就将所有同学的兴趣调动起来了。
另外,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内容设计一些实践活动,将教学内容融于学生的活动之中,让学生亲自去做,不但能极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排列”这一节课的时候,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
有三名男生和二名女生排成一队,其中一名女生既不站排头也不站排尾,问:共有多少种站法?
让学生按照题目要求自告奋勇出来五名站一下。学生们纷纷要求自己排队亲自站一下,课堂气氛很快就被调动起来了,自然学习该部分内容的兴趣也被激发出来了。
这都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树立“ 以学生为主”的思想,在教学设計方面,尽可能有利于学生参与并创造学生参与机会,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实行分层次教学、精讲多练
中职生“双基”差、底子薄,要注重课堂练习,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认知目标和能力目标上的要求有所不同。在分层次练习中,先提出简单问题并让成绩中下的学生回答或来黑板板演,及时讲评。因为题目简单,正确率高,适时进行表扬,可以激发他们做下一层次的动力。然后,逐渐加大难度.这样可使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教学中要避免大量烦琐的纯数学推导,注重概念、注重结论的应用。
3、把数学知识与专业知识相结合(联系实践)开展教学工作
这就要求教师尽可能了解专业,多结合专业实例讲解数学,让同学们知道了有什么用、用在哪里、怎么用,通过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自觉性。例如,对财会类专业的学生可以着重列举一些买房分期付款、银行利息问题、存款计息、投资收益以及数学在税收、购物决策、保险等领域中的应用等内容。对于其它专业如:化工类、种植类专业的学生在授课时,可列举农药配制问题;对计算机类可列举一些网络公司市场占有率的问题;对机电类学生可列举一些旧设备改造问题等等。将数学的教学内容与专业的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就能让学生体会知识的实用性,让学生知道数学能为我们专业课服务。
通过上述种种做法,就能够使学生在学好数学的同时,还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辅助其它学科的学习,从而使数学教学真正起到了促进其它学科学习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