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来源 :江西教育·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d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在问题解决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1.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解决问题实际上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景中不断进行探索活动的过程。《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教学要求,从学生熟悉的情境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对教材进行适当的调整,开展教学活动。”因此,在教学中应重视数学问题的“原型”,不断创设情境,设计探索性和开发性的问题。例如,在教学“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让学生随意说数字,教师很快判断出此数能否被2、5、3整除,学生感到非常惊奇,兴趣盎然。此时,教师不要急于把结论抛给学生,而是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引导学生观察这些数的特点,分组讨论,归纳出能被2、5、3整除的数有那些特征。让每个学生都处于惊奇、探索和发现的学习过程中,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2.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与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要从培养他们的积极思维、学会提出疑问开始。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好问的心理特点,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发表自己的见解。尤其是当学生产生新奇大胆的念头、别出心裁的想象时,教师不但要给予适当的赞扬肯定,还要及时地引导,使其迸发出创新的火花。例如,在教学“求18和30的最小公倍数”时,用短除法求解为2×3×3×5=90,有个学生竟提出能否用18×5=90或30×3=90,问题一提出,学生们纷纷议论;教师及时表扬了学生勇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做法,然后引导学生结合短除法分析、验证,结果是正确的。这样,通过引导学生质疑、讨论、验证,增强了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使他们逐渐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与创新思维。
  
  二、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实践出真知。对于从生活实际引发出新知识的教学,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际活动,探索发现新知识,培养创造性思维。学生参与实际操作,不仅掌握了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例如,在“认识图形”一课中,笔者设计让学生看一看、画一画、剪一剪、拼一拼、说一说等一系列活动内容。画一画是让学生用立体学具画长方体、正方体、圆柱或用直尺画出长方形、正方形、圆。通过画一画,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立体图形各个表象的特征和平面图形的联系。拼一拼是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的想象力,让学生用剪出来的图形自由拼组图形,让每位学生都成为探索者。经过短时间的思考和操作,一个个富有创意的图形就拼出来了,在学生眼前展现了一幅幅美丽的拼图。在认识图形之后,笔者设计一个活动环节——围出钉子板上的图形。要求围出的图形可以是课本上学过的,也可以是生活中见过的图形,让每个学生自己操作、发挥想象力。结果许多学生拼出的图形出乎意料,连平行四边形、梯形(包括直角梯形、等腰梯形)、菱形都围出来了。学生的思维成果展示出来,课堂学习气氛高涨。◆(作者单位:吉林省桦甸市红石镇白山学校)
  □责任编辑:周瑜芽
其他文献
目的以深圳市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为基本研究单位,在对目标社区健康服务中心高血压防治状况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系统、全面的社区高血压综合防治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
一、要重视物理概念的学习    初中物理将学习大量重要的物理概念、规律,在解答物理试题和解释各类物理现象时都必须依赖这些概念、规律,它是解决各类问题的基础,因此掌握这些物理概念、规律是学好物理的前提条件。对物理概念、规律的掌握要做到:能熟记并正确地叙述概念、规律的内容;明确概念、规律的表达公式及公式中每个符号的物理意义;能掌握公式的应用范围和使用条件,会对公式进行正确变形,并理解变形后的含义;会用
在互联网日渐普及的今天,改革传统教育教学手段的条件越来越成熟。利用网络资源,实行主体性作文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笔者就学校的“未来作家明星网”(即“作文教学网”)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利用网络资源,创设作文学习情境    1.创建“资源区”,丰富写作素材  利用网络信息建立起来的学校“未来作家明星网”(即“作文教学网”)可以承担加速扩展学生的知识面,稳步提高
回忆前几年的教学生涯,最棘手的事莫过于作文教学了。一提到作文,学生们往往兴趣索然,望而生畏。作文难,难在哪里呢?难在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无情可抒。目睹这一困境,为了使学生在写作文时能做到“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在作文教学中,我做了如下几个方面的尝试:    一、自主拟题,奋笔疾书    我遇到过这样的现象:有的学生在写命题作文时唉声叹气,冥思苦想,而平时写的日记却妙趣横生,异彩纷呈。这是为什么
音乐新课程改革中明确指出,要“建立以人为本的音乐发展观”,摒弃过去陈旧的“师教生学,师讲生听,师灌生受”的教学模式,给学生营造一个多样化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走进音乐,领悟音乐,健康发展,丰富人生。因此,音乐活动课就成为新课程体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下面,我就音乐活动课的教学谈谈自己的认识和做法。  首先,要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气氛,体现“活动”二字。高中阶段的青少年个性凸显、精力充沛、活
【目的】通过开展以碘盐销售点为依托的预防碘缺乏病的健康促进研究,探索在边远、贫困农村地区开展预防碘缺乏病健康促进的新模式,为制定和推广有效的干预对策与措施提供科学
美术教育是中小学的基本课程,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自主、高效的美术课堂,势必要求广大从事美术教育的教师们不断学习、探索和总结,让课堂转化为一种寓教于乐、激发想象、张扬个性、自主探究、开发潜能的过程。立足课堂,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调节变换自己的教学行为,从而适应美术新课程的变化,与新课程一道前行。  实践证明,教师在落实好教学任务的同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能力,使学生真
一、有效创设数学情境    有效的教学首先要建立在教师准确把握教学起点的基础之上。有的教师在执教“5的倍数的特征”时,并没有创设一个数学情境,而是直接出示课本上例题1至100的数字,要求学生从1至100这些数中找出5的倍数。有的教师有疑问:这么一个数学问题,学生有学习兴趣吗?何不来个情境设计呢?事实上,教师的担心是多余的。学生在没有教师任何提示的情况下,有的口算,有的列式解答,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