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师专业素质的构成及发展

来源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oyuan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专业化是教师按照工作岗位的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与训练,获得学科专业知识与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逐步提高从教素质,取得相应的专业地位的过程。体育教学的质量不仅同体育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有关,更重要的是同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紧密相关,而教师的专业素质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师专业素质是指体育教师在从事体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决定其教育教学效果,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直接而显著影响的心理品质的总和。只有体育教师专业素质的不断提高,而且具有多层复合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具有与时代精神相通的教育理念,先进的体育理念才能最终落实到课堂。
  一、体育教师专业素质的内涵
  体育教师首先是教师,必须具有一名普通教师最基本的素质。作为体育教师,又必须具备与体育特点有关的知识和品格。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必须具备一个任何普通教师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还必须具备自身的专门素质,更应具备适应体育教学这一特殊学科的专门素质。因此,体育教师素质是指具备普通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以及具备适应体育教学这一学科所需的各种素养和应用能力的总和。体育教师的素质包括政治思想素质、心理素质和能力素质。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应该是指体育教师在从事体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决定其教育教学效果,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直接而显著影响的心理品质的总和。
  二、体育教师专业素质的构成因素
  1.专业能力。随着知识的不断增加、积累、选择、更新、综合和创造,教师需要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能力,服务于教师对学生的教育。能力是指能胜任某项任务的主观条件,即完成一定活动的本领。教师的专业能力是指教师在完成教育教学和管理活动过程中的实际本领。在教师专业素质诸要素中,最重要的就是建立在教师优化的知识结构和丰富的实践基础之上的专业能力。专业能力和专业素质的形成与发展走着同一条道路,它们都是在人的活动(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过程中形成与发展的;而专业能力必须以专业素质为基础,专业素质的特点是“内凝”,是人在其活动过程中非对象化的结晶,专业能力是“外显”,是人在其活动过程中对象化的呈现。体育教师的专业能力表现在体育教学能力、体育评价能力、体育科学研究能力和体育活动组织指导能力四个方面。
  2.态度和价值观。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对象和现象的刺激所产生的或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应,在教学过程中,应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完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渲染教学氛围,提高学习兴趣。态度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或事物的发展过程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指向,包含对于事情的基本观点和采取的相应行动。价值观是和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是人们对客观世界所持的判断标准。态度、价值观是体现教师专业特征的重要保证。知识、技能与态度、价值观这三方面是相互交融的,从某种程度上说,态度、价值观比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更为重要。因为相对于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强调的会不会、能不能来说,态度、价值观强调的是愿不愿的问题。它比一般意义上的愿意、喜欢、向往有更深的含义和更高的境界。它是基于对所从事的专业的价值、意义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形成的奋斗不息、追求不止的精神。与传统意义上强调教师的知识与能力的倾向相反,在教师的专业素质的情感领域,人们越来越重视教师的自我意识或自我价值。
  3.专业知识。知识是客观事物的固有属性或内在联系在人们头脑中的一种主观反映,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将专业知识作为教师专业素质的第一指标,主要是因为知识与素质之间的关系。素质是指人的品质、质量,即人的总体发展水平,是由人的各种品质构成的一个整体结构。知识是形成素质的教育,素质则为知识引导方向——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知识与日俱增,就其总量来说浩如烟海。人们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识都学到手,需要通过选择,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专业知识是一个教师业务水平的标志;专业知识是一个教师有效发挥影响力的重要保障;专业知识也是一个教师自我价值实现的重要条件之一。所以,教师一定要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它也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
  三、当前体育教师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
  1.错误的价值理念造成错误的职业观。教书先要教会学生做人的观点是当今教育工作者普遍认可的教书育人观。作为教育工作者的体育教师,其人格行为对学生起潜移默化的作用,要把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的人才首先要使自己成为一个品格高尚的,学生可以效仿的楷模。作为体育教师,要不断地塑造自身形象,提高自身修养,通过对学生的健康教育,在增强他们的体质的过程中,培养他们如何尊敬师长,重视同学之间的友谊;在体育活动中如何讲礼貌,尊重他人;在激烈的竞赛活动中如何遵守规则,体现个人的良好的体育风尚,并表现出顽强拼搏、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和体育精神。教师的神圣职责是教书育人。从本质上讲,教师的教学活动是一种创造性劳动,要求每个教师都具有创新精神。但从实际情况看,能够把教学作为科学工作来看待的教师并不多。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教师要根据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和人的成长发展的需要,有计划、有组织、创造性地把价值观念、科学文化知识、思维方法、劳动技术、审美情趣、人生信仰等传递给学生,创造性地提高其素质,开发其潜能,发展其个性。我们既承认教育具有继承性,同时更重视教育具有创新性。
  2.教师素质构成与教学实际严重脱节。终身学习是教育事业发展的要求,时代的要求。体育教师作为人才的培育者,必须率先投入终身学习、加快知识更新。要适应知识发展和教育改革的要求,创新的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应是动态的、开放的系统,即对一切有用的新知识开放,通过对新的知识的不断接纳和吸收,使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取得改造和更新,善于主动选择那些与创新有密切相关的知识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十分重视增加能力方面的知识及方法、思维方面的知识在其系统中的比重,从而体现了知识和能力、体力与智力的高度统一。教育的变化必然要求教师重视终身学习,开阔自己的知识视野。这是因为当今的任何一本教科书和一种教学模式都无法把一门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概括和吸收进去,更不用说描绘清楚该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
  四、体育教师专业素质发展的建议
  教师专业素质作为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对教师职业的认识与深入而发展,教师专业素质是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
  1.加强专业知识渗透,扩大教师的专业知识面
  学科性知识是基础性知识,教师不能将此停留在一般水平,应通过不断学习体育基础理论知识弥补教师专业知识的缺乏。另外,教师要根据教育对象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因此,教师对受教育者的相关知识就需要加强,不明白学生的身心与学习情况,就无法对症下药。最后,教师应通过自学或教师在职、职后培训进行心理学知识的补充,为科学的教学和训练提供有力保障。
  2.突出教师专业能力训练,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优秀教师和有经验的教师应发挥模范作用,指导专业水平一般的教师进行能力训练;教学中不能忽略细小的问题,应将教学因素考虑全面;多元化教学,避免教学单一性;加强自我反思能力,促进教学高质量顺利进行。体育活动组织指导能力要稳中有升,教师在课上和课外多实践。科学研究能力要消除高枕无忧的心理状态,利用自学或培训加强科学研究方面知识的学习,锻炼运用先进科学手段进行研究的能力,目的是加快教师自身专业素质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3.提倡态度、价值观教育,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态度、价值观教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教师正确的价值观、积极的工作态度、对学生良好的情感都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催化剂。提倡态度、价值观教育,首先学校领导和学生要对教师的态度、价值观进行正确评价,利用各种方法与手段进行奖励与处罚;其次,要加强教师与学生间、教师与教师间、教师与领导间、教师与家长间的交流与沟通,为情感教育创造条件;再有,利用媒体传播途径和定期活动,学习、加强教师这方面的意识。做一个新时代的称职教师,教师需要不断地充实自己,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在学习的基础上进行自我反思,不断更新知识,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在学习工作中不断修正自己的价值观,培养自己对学生良好的态度。因此,体育教师要想取得深厚的学养、扎实的专业技能、渊博的知识,应注意终身学习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加强教师的专业素质。
  
  参考文献
  [1] 傅道春.教师的成长与发展.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刘永庆)
其他文献
一、英语选词填空题简介  语法对语言学习的重要性不容忽视,虽然在许多高中英语考试中语法知识有单独的考试题型,但事实上,将语法知识的考查融入到了各种题型中,仍然是高中英语考試的重要部分。选词填空是一种测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题型,它要求学生根据短文(长度一般为200~250词)内容从备选词汇中挑选单词进行填空(每词用一次),使文章意思通顺、前后连贯、语法正确、结构完整。该题型综合性很强,虽然属于阅
一、中学生“富贵病”的表现  中学生的“富贵病”,特指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为提高的基础上,一部分中学生身上表现出来的以高消费为主要特征的时髦病症。之所以我们说它是一种消费上的病态,是因为它既不符合我国国情,更不利于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实际上是一种不健康心理的外在反映,具体有如下几种表现。  1.畸形消费,挥霍浪费。一些中学生追求“吃要高档,衣要时尚,花钱要大方”的理念。外出郊游,衣帽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