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心得体会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he10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材料科学基础》是材料科学类、材料类和机械类相关的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学科,为后续的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它主要研究金属材料的成分、组织结构、制备工艺与材料性能和应用的相互关系。它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学科领域,是一门与工业生产和工程技术密不可分的应用科学。该本科课程涵盖内容广泛,知识点繁多且内容并且比较抽象难以记忆和理解。教师授课难免枯燥,学生难以提起兴趣,授课效率不高,因此我们需要采取了一些实际行动来提高授课效率,本文详细阐述了该课程的教学心得体会。
  关键词:本科教育;材料科学基础;教学优化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47-0202-02
  材料科学基础是材料科学类、材料类和机械类相关的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学科。它以数学、物理、化学、材料力学、机械制造原理等为基础,从金属材料的晶体结构、结晶规律、塑性变形规律、合金相图、热处理技术、材料应用等方面全面阐述金属材料的成分、组织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基本规律以及提高材料性能、充分发挥材料性能潜力的途径。华东交通大学是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试点院校。材料科学基础是本校该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首先谈谈该课程的授课方式。华东交通大学材料科学基础是由多位教师轮流讲解完成的,轮流讲课新教师可能会让课堂没那么枯燥,而且不同的教师会分别有自己擅长的领域,可以专门负责讲解自己擅长的部分,但也存在不同的教师会对课程的理解有所不同,讲课重点也会有区别,容易让学生混乱的感觉,所以教师与教师之间需要花费时间沟通。另外,存在教师与学生接触少,缺乏沟通,教师无法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等情况,也就不可能针对学生调整教学方法,从而使课程教学的质量有所下降。
  接下来谈谈对课堂教学建议,华东交通大学《材料科学基础》是一门考察课,很多学生学得比较随意。大学主要靠学生的自学,适当的压力还是有必要的,尤其是对于材料科学基础这门专业基础课程,所以还是需要变更为考试科目来约束学生,给予学生压迫感,有助于提升学生对于本课程的重视程度及掌握力度。平时成绩占30%,对于材料科学基础这门课来说,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提问的考核方式作为平时成绩的依据来提高同学们对于所需记忆的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教师可以通过每天随机抽取几位同学提问不同的知识点。期末教师出一份试卷来考查同学们这一学期的学习成果,考试成绩占70%。
  材料科学基础在讲解的过程中会出现内容抽象,难以理解的现象,例如:合金相图,晶体结构等内容。所以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利用现代化教学工具把多媒体与板书结合起来对课堂内容进行讲解。除了文字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视频、图片等更直观的方法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另外,对于材料科学基础这门课,一般很难让人把课堂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所以教师组织学生参与教学实验也是很有必要的,这有助于同学们对于课程更加直接深入的理解。要求学生参与实验的同时整理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实验结论等。如果教师有项目研究,可以给研究生安排几个本科学生,让他们当助理,一同参与实验研究,让学生有更多加入实践的机会,不仅有助于研究的进行,还能加深同学们对知识的理解。例如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观察到对材料的微观结构、材料性能的了解等,学生的专业能力综合提高,并且也使得学习的过程更加生动,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于课程的热情,对于学生以后的就业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教师除了给学生教授课程之外,与学生的沟通尤为重要,不仅可以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同时也有助于教师及时调整出良好的教学方案,从而提高授课效率。教师可以给听课学生们分配些课下任务,如给每个人分配一个知识点让同学们自己动手查找资料做成PPT拿到课堂上来分析讲解。或每节课抽出时间请部分学生上讲台与同学分享自己所查阅的内容,然后全班参与探讨,交流。
  材料科学基础这门课的枯燥乏味,主要还是因为它很难理解,比较抽象,生活中難以直接接触到,但是教师可以帮助同学们从实际生活中找出与材料科学基础相关联的地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断引入相关的前沿知识,与学生交流讲解,扩充学生的知识面,提出存在的科学问题,让学生掌握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从教师与学生互动情况可以看出,学生对这样的讲授非常感兴趣。主要的事例如下:
  首先,纳米材料。纳米材料是目前科研领域、经济领域、媒体和大众关注的焦点。为使学生对纳米材料有一个全面科学的了解,在讲授晶粒概念的同时,适时地引入纳米晶的概念,介绍纳米晶的由来、纳米晶的特点、物理性能、力学性能、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国内外目前的研究现状和趋势及与微米晶材料的区别等问题,使学生明确了纳米晶与纳米粉同属于纳米材料。通过部分纳米材料屈服强度与晶粒尺寸的反Hall—Petch关系,学生知道了某一规律都有它特定的使用条件;通过超级钢超细化的知识,当碳素结构钢的晶粒尺寸如果小到几个微米,甚至1-2微米时,它的强度就会大幅度提高。这样学生既了解了所学学科专业的前沿知识,又初步明晰了创新的含义。
  其次,材料的强度与导电性。材料的强度与导电性之间,通常是互为矛盾的两个性能指标,两者不可得兼,提高某一指标,必然以牺牲另一个为代价。在讲授材料的导电性时,有意引导学生,在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如果发现了材料的强度和导电性之间同时增加,那将是一个具有较大实际意义的创新性的成果。
  再次,材料的强度与抗腐蚀性,与强度和导电性之间的关系类似,材料的强度与耐腐蚀性之间也互为矛盾。不锈钢的强度往往较低,很难作为受力较大的结构件材料使用,其主要的矛盾在于含碳量,提高材料的强度须增加碳的含量,而提高耐腐蚀性则须降低碳含量。因此,提高不锈钢的强度,降低成本一直是不锈钢领域研究的主要问题。这些问题的提出,明确了材料学科的研究发展现状,提出了学术前沿问题,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对材料科学有了初步的整体的掌握,体现了材料科学的进展与学科的交叉。
  材料科学基础作为材料科学一门基础专业课程,学生有必要把它牢牢掌握,希望在我们的不断探索和创新中使得我们的教学方式越来越精进。让我们能够建立起高效课堂,为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打好基础,同时也让华东交通大学材料学院的材料专业的发展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参考文献:
  [1]吴长军,付猛,刘亚.合上《材料科学基础》课程的实践及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8,(13):203-204.
  [2]辛国祥,宋金玲,蔡颖,胡锋,关丽丽,董忠平,肖淑艳,张羊换,赵鑫.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设计研究——以“材料科学基础”为例[J].价值工程,2018,37(02):256-257.
  [3]黄俊俊,丁明,张全争,赵娣芳,韩成良,李明华,谢劲松.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实践与教学改革[J].广州化工,2017,45(03):122-123.
  [4]乔秀清,赵君,孙小华.《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广州化工,2017,45(06):193-194.
  [5]付晓燕.材料科学基础有效教学探究[J].中国冶金教育,2017,(06):8-9.
  [6]瞿腾飞,范一由.材料科学基础教学实践过程中的思考[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06):211.
  [7]孙青竹,王海波.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冶金教育,2012,(05):21-23.
  [8]吴进怡,曹阳,李建保.材料科学基础教学过程中如何做到师生间的互动[J].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0(03):288-292.
其他文献
摘要:实践教学对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意义重大。旅游资源调查作为人文地理学实践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了使学生掌握其调查的基本方法且得到思维方式的训练。本文以吉林大学兴城教学基地周边旅游资源为例,为地理科学专业学生设计了三条旅游资源调查实习路线。  关键词:地理科学专业;旅游资源调查;实践教学;路线设计;兴城教学基地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
摘要:在日本的传统社会中,有“七岁以前的孩子都是神”的说法。反映了日本人非常重视七岁以前的婴幼儿。过去由于医疗水平的落后,婴儿的出生死亡率一直很高。人们将新生婴儿视作从灵界来到人间的使者,魂魄尚处于极不安宁的状态,所以家长对待七岁以前的孩子格外小心翼翼。为了保全孩子的生命,他们进行了各种人生礼仪。而七岁对于孩子来说有着特别的意义,标志着他的灵魂从神的世界彻底来到了人间,是人生成长的另一个起点。故本
摘要:认为从岗位工作能力角度凝炼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核心能力存在障碍与不足。通过分析文化产业链的三种形态,认为文化产业链的核心环节涵盖原始研发、生产制造与商业运营三个主要方面,与三个环节相关联建构文化产业管理三项专业核心能力,即创意能力、文化产品生产制造能力及文化产品商业运营能力,并分析三项专业核心能力的基本能力构成。  关键词:文化产业链;专业核心能力;构成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摘要:现如今,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人口的性别比失调问题日益严重。人口性别比是反映人口性别结构的重要指标,它表示人口中男性人数与女性人数之比。根据统计对象不同,人口性别比可以划分为:总人口性别比、出生人口性别比、婴儿性别比、结婚年龄性别比。以上五种类型都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反映了我国日益严重的“光棍问题”。  关键词:人口;性别比;失调;成因  中图分类号:C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
摘要:采用文献计量法和内容分析法对2006—2015年间收录于中国期刊网的225篇有关心理委员研究的文献进行统计和分析,包括发表年代、研究主题、作者发文情况、基金资助情况和研究地区等方面,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该领域研究存在的不足以及未来研究趋向。  关键词:心理委员;文献计量法;内容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B84-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1-0129-02  自
摘要:本论文以案例教学的基本概念为出发点,首先介绍了军队院校在教育改革大潮中、培养新型军事人才的形势下,有必要改变教学模式,培养主导—主体精神;而案例教学法是培养学员主导—主体精神的一种非常有效的、创新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学员发挥主动积极性,培养多种能力;随后重点分析了案例教学需要教员在教学准备、教学实施、教学总结等方面的工作较传统教学法更周密、翔实,积极引导,积极参与,需要设计的环节增多,不可控的
摘要:随着社会对于生态环境认识水平和需求的逐步提升,生态学思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生态学课程的设置与学习有利于学生逐步形成生态观,有利于满足社会对于生态学知识的需求。本文以安徽农业大学非生态学本科专业为例,分析了生态学课程设置的现状,旨在为非生态学专业的生态学课程体系构建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从而能够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提高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关键词:生态学;生
摘要:本文通过对合肥某高中学校学生生涯规划调查问卷的结果分析,论述了高中学生在生涯规划方面的认知程度、现状及存有的问题,在深入思考的基础上,提出了多措并举的生涯规划教育实施方案,以此助力学生发现自我、唤醒潜能,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向人生梦想进发。  关键词:高中生;生涯规划;现状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40-0109-03  一、問题
摘要:本校自动化系自2014年11月起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有兴趣、素质较高并通过系部举办的“智慧校园”科技创新设计大赛,从中选出综合实践能力较好的学生作为“电子创新设计”小组成员。在系部指导教师的辛勤指导下,以项目为引导,自主学习、创新实践、以赛促学,增强学生主动学习和自觉学习的兴趣,经过刻苦努力和实践锻炼,同学们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有了显著提高。在这样的基础上,同学们在各类大赛中才取得了可喜成绩
(南京中医药大学 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摘要:为提升中药制药专业综合实验课程的教学效果,以丹参注射液开放性设计实验为例,从学生的文献查阅、课题方案设计与实施、学科间的互动、实施效果及其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分析,发现了开放性实验对启发大学生的潜力与创造性,培养科研思维、质疑精神及动手能力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也为中药制药专业综合实验的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關键词:中药制药;综合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