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下漏斗部室间隔缺损的外科治疗

来源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smf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46例干下漏斗部室间隔缺损,占同期室缺手术治疗的23.2%(46/198)。缺损位于肺动脉瓣下34例,漏斗部12例。用带垫片褥式缝合修补21例,补片修补25例。全组无死亡。术后直接缝合组有主动脉关闭不全2例、残余分流2例、残留杂音3例。笔者认为:适时手术、选择适当的进路、应用补片修补、正确判断和处理主动脉瓣病变及对合并肺动脉狭窄者予以流出道补片加宽,是提高本病手术疗效的关键。

其他文献
1988年7月至1991年7月,我们在不用体外循环情况下做了70条犬胸内异位并列心脏移植实验。术后供心总复跳率91.42%,犬最长存活13天。供心植入28h后,以多普勒相控阵超声显象诊断仪检查,可见自体心与供心功能均正常。8kg重犬的供心植入后,每分钟排血1.2L,左室收缩增厚率20%。移植后存活13天的供心组织学检查见有明显急性排斥反应改变。
冷浸泡法保存成年猪心2.50~6.08h,利用体外循环装置使11个心脏离体复苏并测试心功能。在心脏复苏前用温血心停搏液灌注以减轻再灌注损伤。结果表明在灌注温血心停搏液时,心脏无电机械活动,MVO2为1.50±0.93%。11个离体心脏经灌注氧合血后7个自动复跳,4个需电击除颤。测试心输出量为1500~4250ml/min,平均2725±875ml/min;其中1个心脏保存6.08h,心输出量为42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对37例病人采用深低温停循环或其它方法,在直视下施行多种根治矫正手术,其中3例加做内支架。作者认为在直视下施矫正术对清除腔静脉和肝静脉阻塞性病变更为彻底,必要时可自下腔静脉腔内作部分肝组织切除,以恢复肝静脉血流,实现门静脉的向肝性血流动力学,故在适当病例值得推荐。
随访1978年9月~1983年3月期间136例国产侧倾碟瓣二尖瓣替换10年以上结果。早期死亡率为6.6%。早期存活127例累计随访时间1141病人—年,术后5、10年存活率分别为89.8%和81.7%,晚期死亡率为1.7%病人—年。血栓栓塞、抗凝相关的出血、瓣膜衰坏、人工瓣心内膜炎和瓣周漏等发生率分别为0.4、0.8、0.1、0.1、0%病人—年。术后5、10年无死亡和瓣膜相关并发症概率分别为88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