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体育新课标教学感受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yaya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全面发展学生的知识、技能、思维与情感,同时能够有效地体现体育教学知识体系的连续、严谨、规范的特点,注重培训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使学生在现有的社会化评价体系面前能够从容应对,因此,这是摆在每一位中学体育教师面前的大课题。
  【关键词】新课标 体育教学 评价
  通过四年来的初中体育课改实践,针对新旧教材(分别指新课程标准教材和原教学大纲教材)在某些方面的差异做了一些比较,在此谈一谈自己的一点感受。
  一、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主要差异
  体育课程标准与体育教学大纲,既有一定的联系,又有明显的差异。作为规范体育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它们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内容、结构和功能等方面。
  旧教材注重教学内容的连续性和系统性。(以跳跃单元的教学为例)在初一第二学期,从跨越式跳高的助跑与起跳开始,主要练习以单脚起跳,头触高物,初步完成跨越横杆的简单方法;初二第一学期,则加强了助跑、起跳、腾空、过杆和落地动作的连贯协调性练习;初二第二学期,则回忆跨越式跳高的动作要领及跳高比赛的简单规则:用“走步法”确定自己的跳高助跑步点,试跳、考核。这样可以使学生对一项技能的学习保持一定的连续性,其联系和巩固也是持续的。但这样的教材安排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失去新鲜感和兴趣。而新版教材(鲁教版)在跳跃内容的教学中,内容选择相对比较灵活,大部分以发展学生各种跳跃能力的练习为主,而对立定跳远、蹲距式跳远、跨越式跳高等项目的技术细节要求相对来说则不是太严,新教材重视的是参与,确保每个学生都受益。教材意图是从一开始就让学生初步感受:即将在初中阶段所要学习的内容、知识点分散到每一学期,降低学习难度,使学习形式呈螺旋形式上升,让学生始终接触到的都是新知识,这样能够调动学生的思维转换,保持兴奋。但笔者以为这样安排的结果却使得教与学思维均不连续,刚刚弄懂一点知识,学会一点技能,却又要放下去学新的与此不关联的内容,等到再回来,原来学的已经忘了,难教难学难复习。
  二、科学性与实用性的协调
  旧教材注重体育知识技能的科学性、系统性,而实用性与趣味性不足,教学中强调锻炼思维严谨、严密、严格,这样容易使学生陷入技术技能机械化的练习中,教师相对好讲而学生普遍反映难学;而新教材更注重体育技术、技能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实践。强调培养发散活跃型思维,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但却不太注重练习过程、步骤和练习方法的应用,反映在教学中就是学生觉得在课堂上轻松、好学、有意思,但技术技能等方面能力下降,练习动作不规范;而教师觉得不好把握教学内容和深度,担心学生是否能够真正掌握好知识和技能。
  如何在新课程标准下适当加强科学严谨的体育思维方式和提高运动技术、技能等方面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
  三、教学手段的更新
  新课程强调“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需要教师围绕教材开发展示新的教学资源,这就需要教师在完成日常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要去搜寻、编整新的教学资源,学习运用新的教学手段和体育器械来配合。如日常生活中蕴含体育知识的事例---初一前滚翻的教学时,用方和圆两种不同形状的物体滚动演示或利用多媒体制作课件,展示前滚翻在实践中的应用------当身体重心向前脚下被迫静止时(绊倒时),为了保护自己不受伤,此时就可以应用我们学过的前滚翻技术进行自我保护。而这些工作,教学手段和工具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物力,这方面的实现对教师和学校来说都是比较沉重的负担,难以保证持续有效。
  四、学生个性发展与班级教学模式的冲突
  新课程强调培养学生个性思维能力,教学目标只设定最低标准,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特点因材施教,而学生则量力而行,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有所选择。但实际教学中,班级教学模式较难照顾到每一个学生,教浅了,有能力的学生吃不饱;深入了,身体技能差的学生又接受不了。一些自学性差的学生基本不会主动学习,在课堂上进行小组讨论和学期《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中尤其明显地显现出这种差别。为达到传授知识的目的,教学中教师也多以讲授与引导方式并用进行,而较少以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辅助的形式出现。
  按学生水平分班,针对不同学生群体因材施教或者叫做层次讲学方式,从一个侧面来说应该也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个方法。
  五、体育学习中精练与多练的关系
  新课标教材的课堂练习注重的是理解基础上的基本练习,主要以辅助理解性记忆掌握,因此在内容选择、练习次数等方面都较少。一方面确实极大的减轻了学生课堂上的心理负担,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合作交流,发展思维与情感;但另一方面,体育技术技能水平的提高,必须经过一定量的训练才能达到的。学生练习次数少了,而教师对个别学生进行辅导的时间相对就长了,这样很难照顾到“面”上的问题。当进行单元测试时,就会出现个别同学根本不会做或完不成考核动作,而且其他同学熟练程度也相对较差。而多做些练习,能够强化训练,提高考试成绩,使学生和教师都得到较好的社会评价,但绝对是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这是新课标要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另一方面也加重了教师单独指导学生练习的工作量,这样不能全面有效的带动全班学生整体发展。
  准确把握密度与程度,精练与多练的关系,也是关系体育课能否教好与学好的一个重要因素。
  六、结语
  虽然本文仅是笔者针对新课改以来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感受,提出的一些问题,未总结出如何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新教材的优势搞好教学活动的思想方法,但笔者认为如何贯彻新课标的理念,在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同时,全面发展学生的知识、技能、思维与情感,同时也能够有效保证体育知识体系的连续、严谨、规范的特点,使学生在现有的社会化评价体系面前也能够从容应对,是摆在每一位中学体育教师面前的大课题。
  参考文献:
  [1]柳菊兴.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健康课程标准教师解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7
  [2]义务教育山东省四年制初级中学试用课本《体育教学参考》,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12
  [3]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体育与健康》,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7
其他文献
在世界政治、经济一体化进程逐步加快的今天,英语不仅作为一门课程来讲授,更应该融入到国际化、全球化的具体内容中去.因此就要求我们在英语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学习
【摘要】美术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具有较大的社会职能及社会作用,他们既包含人民教师职业劳动的共同性,又包含教育的特殊性:即体现美术讲究情趣性、注重想象力、强调创造性及追求个性等。全面审视美术教育的现状,从美术教师队伍建设、智能结构、教学管理等方面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以适应美术教师社会职能的需要。本文将进一步明确现代学校美术教师担负的社会责任,从而就如何促进学校美术教育的发展提出一些想法,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人们的物质水平日益提高,社会不断进步,但相应的文化教育水平却未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或至少发展乏力.从国家层面来说,技术创新和科技发展已成为制
【摘要】芦笙是苗族人民自古以来最喜爱的民族乐器,它与苗族人民的社会历史、生活习俗、文化艺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它在历史上曾起到了聚集苗族人民进行战斗和劳动生产的积极作用,同时也丰富了没有文字的苗族人民的文化艺术生活。然而,随着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入,外出打工的男女青年越来越多了,再加上农村电器的普及,所以很少有人愿再学芦笙了,现在吹奏芦笙的只有一些中老年人了。要改变这一状况,最主要的是千方百计地激发年轻
要让学生学好英语、掌握英语,英语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以趣导学,才能产生较大的后劲力量.在学生进入英语后,教师应适时传授学习方法,使学生学习方法达到事半功倍,
【摘 要】近些年来,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加快了工业生产的步伐,很多兴建时间较长的工业厂房都或多或少出现了一些问题,同时由于相关的技术资料不够齐全,所以在结构构件等方面无法进行有效的修补。其中较为常见的吊车梁的损坏问题,为了使其能够适应不断增大的生产规模,经常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对吊车梁进行改造,基于此,本文就主要针对吊车梁改造工程的相关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主梁下桡;角钢加固;2吨吊
【摘 要】本文分析论述了洗衣机用铜线电机和铝线电机的性能区别。  【关键词】电机;铜线;铝线;电阻;温升;效率  目前国内市场上流行的洗衣机主要有波轮式洗衣机和滚筒式洗衣机。无论哪种洗衣机,它的基本原理都是通过电机驱动波轮或者滚筒转动从而产生水流,再由水流及波轮、滚筒产生力来洗涤衣物。因此,电机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洗衣机的运行状态、洗涤甩干质量、噪声、震动大小及能耗等。作为洗衣机的关键零部件,
【摘 要】本文主要简单的介绍了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实施自主教学与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重要性,探讨了实施小学体育自主教学与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有效措施,以提高小学体育教学的质量。据此,可充分调动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加强学生合作意识,以体现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从而实现小学体育教学最佳效益。  【关键词】小学体育 自主教学 小组合作 教学模式  随着现代素质教育事业的不断
笔者通过对山东四个方言分区内各调类汉字的调值分析,并在《中国民歌集成·山东卷》中甄选出各调类汉字的对应旋律,通过两者的对比分析,揭示山东单字调对当地民歌旋律走向的
【摘 要】本文探讨了化学物相分析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主要介绍了化学物相分析在土壤、水体沉积物及工业废弃物三个方面的分析与评价应用,希望对相关行业有所借鉴。  【关键词】环境科学;化学物相分析;应用  在环境科学中,化学物相分析又叫做化学形态分析,指的是利用化学物相分析的相关原理,通过选择性溶剂选择合理科学的溶解方法,从而分离样品及测量样品中各相的含量。在化学物相分析刚出现的时候,其主要应用在地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