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年头,已经没有人讲道义了。”
香港影片《喋血双雄》其实就是对这句话的建构及解构的过程。在片中,吴宇森表达了对道义美的愿景(其独特的吴氏暴力美学),也许真的像小庄对四哥说的,“这个世界变了,我们都不再适合这个江湖,我们太念旧了。”但不管道义是否还存在,我们都需要一个心灵的支撑,抱有对世间道义的一线希望。
当最后李警探在一群警察面前开枪打死黑帮老大时,道理,甚至是法理已经被抛诸脑后,但我们惊奇地发现,虽然悲情色彩在所难免,但道义在这一刻竟得到了升华,观众的压抑也在这一刻得到释放。
毛头和小宝两人职业与性情的冲突,以及他们之间建立起的不被世间常理所接受的朋友关系,显然都是出乎道理之外的,但道义却在这种对立的环境下显得更加突出和可贵。小庄,一个职业杀手,却有着一颗不与他的职业匹配的同情心,所以才会一次次因为受到感情的羁绊而身处险境。李鹰,一名警探,却与杀手惺惺相惜,并最终与其结成生死之交,看似怪诞,却体现了他的真性情,和对正义与道义的坚守。
小庄和四哥间的感情更是曲折,甚至是悲壮,因为他们之间关系的发展总是伴随着生死的考验,而这恰恰就是道义最直接的表现。先是四哥被迫出卖小庄,但小庄却以大气凛然的道义原谅了他。四哥为了完成自己对朋友许下的诺言,孤身涉险,最终拿回了小庄赢得的钱。而在两人关系的终结之处,为了不让四哥死得没有尊严,小庄竟亲手结束了他的生命,情义,道义,在这一刻都化作了愤怒的火焰,将一切燃烧殆尽。
纵观影片我们发现,所有的道义似乎都伴随着道理及常规的打破,也许道义总是伴随着一定的牺牲,但这又有什么呢,就像小马哥说的:“朋友之间无所谓谁欠谁,不然要朋友来干什么?”
【责编/九月】
香港影片《喋血双雄》其实就是对这句话的建构及解构的过程。在片中,吴宇森表达了对道义美的愿景(其独特的吴氏暴力美学),也许真的像小庄对四哥说的,“这个世界变了,我们都不再适合这个江湖,我们太念旧了。”但不管道义是否还存在,我们都需要一个心灵的支撑,抱有对世间道义的一线希望。
当最后李警探在一群警察面前开枪打死黑帮老大时,道理,甚至是法理已经被抛诸脑后,但我们惊奇地发现,虽然悲情色彩在所难免,但道义在这一刻竟得到了升华,观众的压抑也在这一刻得到释放。
毛头和小宝两人职业与性情的冲突,以及他们之间建立起的不被世间常理所接受的朋友关系,显然都是出乎道理之外的,但道义却在这种对立的环境下显得更加突出和可贵。小庄,一个职业杀手,却有着一颗不与他的职业匹配的同情心,所以才会一次次因为受到感情的羁绊而身处险境。李鹰,一名警探,却与杀手惺惺相惜,并最终与其结成生死之交,看似怪诞,却体现了他的真性情,和对正义与道义的坚守。
小庄和四哥间的感情更是曲折,甚至是悲壮,因为他们之间关系的发展总是伴随着生死的考验,而这恰恰就是道义最直接的表现。先是四哥被迫出卖小庄,但小庄却以大气凛然的道义原谅了他。四哥为了完成自己对朋友许下的诺言,孤身涉险,最终拿回了小庄赢得的钱。而在两人关系的终结之处,为了不让四哥死得没有尊严,小庄竟亲手结束了他的生命,情义,道义,在这一刻都化作了愤怒的火焰,将一切燃烧殆尽。
纵观影片我们发现,所有的道义似乎都伴随着道理及常规的打破,也许道义总是伴随着一定的牺牲,但这又有什么呢,就像小马哥说的:“朋友之间无所谓谁欠谁,不然要朋友来干什么?”
【责编/九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