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五)

来源 :考试·高考语文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816411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雾霭 船坞 毋庸置疑 好高骛远
  B.犄角 稽首 缉拿归案 畸轻畸重
  C.赦免 慑服 跋山涉水 退避三舍
  D.屏障 棋枰 暴虎冯河 贫嘴薄舌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弛懈 粼次栉比 风餐露宿 艳如桃李,冷若冰霜
  B.嘉奖 飞蛾投火 踟躇不前 禁酒不吃吃罚酒
  C.坍圮 精诚合作 寥若晨星 解铃还须系铃人
  D.嘻闹 浮想联翩 匪夷所思 前世不忘,后世之师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能力是在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形成的,而具备一定的能力又能够知识。
  ②由于公司上下精打细算,仅第一季度就经费近百万元。
  ③即使在老年时,托尔斯泰也比所有的同龄人, 比许多年轻人更充满生命力。
  A.增殖节余甚至 B.增殖结余尤其
  C.增值结余甚至 D.增值节余尤其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 )
  A.时下,一些娱乐新闻成了“愚乐新闻”,有些娱乐记者被视为“狗仔队”,人们不禁要问我们需要怎样的娱乐新闻?
  B.出版社在2005年第一季度社科新书征订单上提醒邮购者:务必在汇款单上写清姓名及详细地址。(汇款单附言栏内注明所购的书名、册数。)
  C.中国农大博士刘红霞在青海省人才招聘会上留下了简历。她说,她是甘肃人,喜欢西部;还认为只要摆脱掉“大城市、高薪水、舒适岗位”等想法的局限,就业空间还是很大的。
  D.有人说傅雷“孤傲如云间鹤。”傅雷却不止一次地在钱钟书和我面前自比为“墙洞里的小老鼠”——是否因为莫罗阿曾把王尔德比作“一头在窟中的野兔”,他就这样滑稽地自比?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盗版是把双刃剑,在墨西哥著名的特比多区跳蚤市场里,视听产品的盗版问题十分严重,给国内演艺界造成了损失,也使外国投资人望而却步。
  B.在《幻城》和它的作者已经被炒得甚嚣尘上的时候,再来谈论就难免有些狗尾续貂的尴尬。
  C.中国计划于2010年以无人探测器登月。无巧不成书,不久前,美国总统布什也宣布了美国的登月计划。
  D.下半场,釜底抽薪的曼城队突然发威,迪斯丁·博斯威尔特和菲利浦斯各进一球,将比分扳平。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为了总结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经验,王老师近几年来几乎无时无刻不忘搜集、整理有关“研究性学习”的材料,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素材。
  B.我们提出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是对一种学生主体发展的尊重,是为了腾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发展各自特长。
  C..新教材在练习题的设计上用力甚多、改动颇大,因为设计练习题是为了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的非常重要的途径。
  D.2004年高考扩大分省组织命题的范围,是高考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也是各地实施素质教育、推进高中课程改革的需要。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10题。
  在生物进化中,脊椎动物大脑两半球中间生成了特殊的生理调节器——松果体。它与动物的昼夜活动节律密切相关。而人们通常把生物体内激发生物节律并使之稳定维持的内部定时机制称为生物钟。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每到夜晚,身体各器官的活动相对减缓,产生的热量变少,体温也跟着下降,人就变得迷糊起来。到了清晨,器官系统的活动加快,体温开始升高,精神随之振奋。这就是生物钟调节的结果,如果人的活动经常不按生物钟的节律运行,就会感到身体不适。
  那么,能否像拨动时钟一样调节生物钟,重新安排人的活动节律呢?这正是生物学家一直在研究的课题。
  15年前,有人把小鼠的松果体暴露在12小时黑暗与12小时光亮交替的条件下,褪黑激素(松果体的分泌物质)的数量便随着黑暗与光亮交替上升或下降,这说明生物钟对生物节律的调节与褪黑激素密切相关。1987年,美国科学家阿尔利维用大约相当于日出后1小时的阳光强度的光治疗“季节性失调症”,不但缓解了病人的抑郁症状,还改变了褪黑激素的分泌。
  经过广大科研人员的不断努力,现在已初步搞清,生物钟改变的量和方向取决于每天光脉冲照射的时间,人体温达到最低点前后(约早晨5点)是关键,紧随最低点之后照射可使生物钟提前,在最低点之前照射则使生物钟推后,在体温接近峰值时(16—17点之间)照射,对生物钟不产生影响。光线与生物钟之间是怎样相互作用的呢?一般认为光线通过视网膜与松果体之间的神经直接调节生物钟的活动,光照可以通过调节褪黑激素的分泌,使生物钟周期朝光线影响的相反方向变化。
  但是,目前很多科学家认为事情并不那么简单,因为人的生活环境十分复杂,一年有季节变化,一天有阴晴雨雪,各种人造光的刺激随处可见,生产、科研、社交活动丰富多彩,都可能对生物钟的运转产生影响,因而对生物钟的理论还必须深入探讨。
  7.下列对“生物钟”这一概念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A.指在生物进化中,在脊椎动物大脑两半球中间生成的与动物的昼夜活动节律密切相关的特殊的生理调节器——松果体。
  B.指生物体内激发生物节律并使之稳定维持的内部定时机制。
  C.指能随昼夜变化对人身体各器官活动、产生的热量、体温及精神进行调节的内部定时机制。
  D.指如果人的活动经常不按其节律运行,就会使人感到身体不适的内部定时机制。
  8.下列对第四段中画线句子含义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光线的影响在夜里尤其明显,此时光照大脑兴奋,生物钟提前,而更强光线的照射强化了兴奋,反而使生物钟推后了。
  B.人们在体温达到最低点(约早晨5点)之后,接受光照可使生物钟提前,而在最低点之前照射反而使生物钟推后。
  C.光线照射既可抑制褪黑激素的分泌,又可刺激褪黑激素的分泌,生物钟的周期可以朝两个不同的方向发展。
  D.生物钟受自然光影响,人们夙兴夜寐,人为的光亮照射可使生物钟周期发生变化,使人的昼夜活动颠倒。
  9.下面的说法与原文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
  A.实验证明,生物钟决定着人体活动的节律。
  B.除脊椎动物外的其他生物不能通过调节褪黑激素分泌的方式来改变其生物钟。
  C.光亮的刺激,能使褪黑激素分泌增多,从而抑制睡眠。
  D.一般情况下,正常人的褪黑激素分泌量的变化呈现昼夜周期性。
  10.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美国科学家曾利用光照缓解了病人的抑郁症状,可见对生物钟进行调节还具有医疗价值。
  B.生物钟改变的量和方向取决于每天光脉冲照射的时机,因此把握好照射时机是调节生物钟的关键一环。
  C.因为人的生活环境十分复杂,对生物钟产生影响的因素多种多样,因此,人为调节生物钟,重新安排人的活动节律的设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D.假如人能够对生物钟进行调节,那么人们就可以根据需要对自身的精神状态进行调节,而不再受昼夜变化的限制。
  
  三、(15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5题。
  晁错者,颍川人也。错为人峭直刻深。孝文帝时,诏以为太子舍人、门大夫、家令。以其辩得幸太子,太子家号曰“智囊”。数上书孝文时,言削诸侯事,及法令可更定者。书数十上,孝文不听,然奇其材,迁为中大夫。当是时,太子善错计策,袁盎诸大功臣多不好错。
  景帝即位,以错为内史。错常数请间言事,辄听,宠幸倾九卿,法令多所更定。丞相申屠嘉心弗便,力未有以伤。内史府居太上庙壖①中,门东出,不便,错乃穿两门南出,凿庙壖垣。丞相嘉闻,大怒。欲因此过为奏请诛错。错闻之,即夜请间,具为上言之。丞相奏事,因言错擅凿庙垣为门,请下廷尉诛。上曰:“此非庙垣,乃壖中垣,不致于法。”丞相谢。罢朝,怒谓长史曰:“吾当先斩以闻,乃先请,为儿所卖,固误。”丞相遂发病死。错以此愈贵。
  迁为御史大夫,请诸侯之罪过,削其地,收其枝郡。奏上,上令公卿列侯宗室集议,莫敢难,独窦婴争之,由此与错有郤。错所更令三十章,诸侯皆喧哗疾晁错。错父闻之,从颍川来,谓错曰:“上初即位,公为政用事,侵削诸侯,别疏人骨肉,人口议多怨公者,何也?”晁错曰:“固也。不如此,天子不尊,宗庙不安。”错父曰:“刘氏安矣,而晁氏危矣,吾去公归矣!”遂饮药死,曰:“吾不忍见祸及吾身。”死十余日,吴楚七国果反,以诛错为名。及窦婴、袁盎进说,上令晁错衣朝衣斩东市。
  晁错已死,谒者仆射邓公为校尉,击吴楚军为将。还,上书言军事,谒见上。上问曰:“道军所来,闻晁错死,吴楚罢不?”邓公曰:“吴王为反数十年矣,发怒削地,以诛错为名,其意非在错也。且臣恐天下之士噤口,不敢复言也!”上曰:“何哉?”邓公曰:“夫晁错患诸侯强大不可制,故请削地以尊京师,万世之利也。计划始行,卒受大戮,内杜忠臣之口,外为诸侯报仇,臣窃为陛下不取也。”于是景帝默然良久,曰:“公言善,吾亦恨之。”乃拜邓公为城阳中尉。
  太史公曰:晁错为家令时,数言事不用;后擅权,多所变更。诸侯发难,不急匡救,欲报私仇,反以亡躯。②语曰“变古乱常,不死则亡”,岂错等谓邪!
   (节选自《史记·袁盎晁错列传》)
  【注】①壖:宫庙内墙以外、外墙以内的空地。庙壖:庙门外的隙地。②此文段未选晁错欲除袁盎,而景帝采纳袁盎诛晁错以谢天下的建议等内容。
  1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太子善错计策 善:使……善,改进
  B.错乃穿两门南出 穿:越过
  C.上令公卿列侯宗室集议,莫敢难 难:反对
  D.道军所来,闻晁错死,吴楚罢不 道:路过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①欲因此过为奏请诛错
   ②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
   ①错所更令三十章
   ②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①欲报私仇,反以亡躯
   ②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①臣窃为不取也
   ②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篇传记的中心线索是晁错削地收郡,这一改革举措震荡朝野,影响深远。丞相悔、公卿畏、窦婴争、诸侯疾、老父死、七国反、自身亡,皆因此举措而发。
  B.晁父为保全家族反对儿子削地收郡,邓公从国家利益出发赞同削地郡。两人立场截然不同,但他们能认识到晁错之策有利于巩固中央皇权,却是相同的。
  C.晁错深得文帝和景帝信任,两代皇帝都重其才识,他提出的治国建议多被采纳;在其他朝臣反对晁错时,景帝总是信任他;但最后终为保全大局而诛杀晁错。
  D.汉景帝在杀了晁错之后,仍对削藩造成七国之乱耿耿于怀,后悔不已;但听了邓公一席话后,明白了诛晁错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为自己一时的错误决定懊悔不已。
  14.下列对这篇传记的写作手法和太史公赞语的分析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善用衬托手法刻画人物。晁父坚决反对儿子削藩,劝说不果而自尽,反衬了晃错政治改革的坚定;邓公为之辩护,更突显了晁错竭诚为君的忠心。
  B.作者围绕晁错“峭直刻深”的性格特点,选择多个材料加以表现。其中最具表现力的是晁错始终坚持“削地收郡”的改革主张、遭受再大阻力也不退缩的情节。
  C.作者对晁错其人并不赞赏,但在传文中仍然对晁错出众的才能和改革的坚定决心作了如实记述,体现出作者“秉笔直书”“不溢美,不隐恶”的史家风范。
  D.太史公赞语中对晁错颇有微辞,主要是批评他专权自用、欲报私仇,认为正是因为晁错执意削藩才酿成七国之乱,而他“反以亡躯”,则是势所必然。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08分)
  四、(18分)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数上书孝文时,言削诸侯事,及法令可更定者(3分)
  译文:
  (2)内杜忠臣之口,外为诸侯报仇(2分)
  译文:
  (3)语曰“变古乱常,不死则亡”,岂错等谓邪(3分)
   译文:
  16.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6分)
  幽居初夏
  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注】箨龙,就是笋。木笔,又名辛夷花。两者都是初夏常见之物。
  (1)诗人写景是从哪几方面突出表现一个“幽”字的?试作简要分析。
  答: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思想感情?
  答:
  17.在下面各项的空缺处,补写上相应的句子。(完成两项即可)(4分)
  ①李白《将进酒》一诗中,悲叹人生短暂,人生易老的句子是:。
  ②《蜀相》一诗中,杜甫将自己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与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成千古名句:。
  ③杜牧诗云“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写出了扬州歌舞升平的景象;姜夔的《扬州慢》中说“, , ”,一派冷清沉寂的景象。
  ④孟子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名句,在欧阳修《伶官传序》中与之意思相近的一句话是: 。
  
  五、(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8—21题。
  生命的灯
  ①一个漆黑的夜晚,一个远行寻佛的苦行僧走到一个荒僻的村落中。漆黑的街道上,络绎的村民们在默默地你来我往。
  ②苦行僧转过一条巷道,他看到一团晕黄的灯从巷道的深处静静地亮过来。身旁的一位村民说:“孙瞎子过来了。”
  ③苦行僧百思不得其解。一个双目失明的盲人,他没有白天和黑夜的一丝概念,他看不到鸟语花香,看不到高山流水,看不到柳绿桃红的世界万物,他甚至不知道灯光是什么样子的,他挑一盏灯笼岂不令人迷惘和可笑?那灯笼渐渐近了,晕黄的灯光渐渐从深巷移游到了僧人的草鞋上。百思不得其解的僧人问道:“敢问施主真的是一位盲者吗?”那挑灯笼的盲人告诉他:“是的,从踏进这个世界,我就一直双眼混沌。”
  ④僧人问:“既然你什么都看不见,那你为何挑一盏灯笼呢?”盲者说:“现在是黑夜吧?我听说在黑夜里没有灯光的映照,那么世界上的人都和我一样是盲人,所以我就点燃了一盏灯笼。”僧人若有所悟地说:“原来您是为别人照明了?”但那盲人却说:“不,我是为自己!”
  ⑤为你自己?僧人又愣了。盲人缓缓问僧人说:“你是否因为夜色漆黑而被其他人碰撞过?”僧人说:“是的,就在刚才,还被两个人不留心碰撞过。”盲人听了,就得意地说:“但我就没有。虽说我是盲人,我什么也看不见,但我挑了这灯笼,既为别人照亮,也更让别人看到我自己,这样,他们就不会因为看不见而碰撞我了。”
  ⑥苦行僧听了,顿有所悟。他仰天长叹说:“我天涯海角奔波寻觅我佛,没想到佛就在我的身边哦!人的佛性就像一盏灯,只要我点亮了,即使我看不见佛,但佛会看到我自己的。”
  ⑦是的,点亮属于你自己的那盏生命之灯,既照亮了别人,更照亮了你自己,只有先照亮别人,才能够照亮我们自己。为别人点燃我们自己的生命之灯吧!这样,在生命的夜色里,我们才能找到自己的平安和灿烂!
  ⑧只有为别人点燃一盏灯,才能照亮我们自己。
  18.第⑤段开头写到:“为你自己?僧人又愣了。”请简述僧人第一次“愣”的原因。(4分)
  答: (不超过12个字)
  19.苦行僧说:“我天涯海角奔波寻觅我佛,没想到佛就在我的身边哦!”他所悟出的“佛”的内涵包括哪些?请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语言分三个层次概括。(6分)
  答:(1)
  (2)
  (3)
  20.本文在表现主旨时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法?请分点作简要分析。(4分)
  答:
  21.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A.作者善于叙事,精心构思情节,将一个平常简单的生活故事演绎得曲折起伏、耐人寻味。
  B.第②段中“静静地”一词表现盲者安然的心态,是他对佛的透彻的参悟、对佛性的透彻理解的表现。
  C.第①段中“荒僻”一词与第⑥段中“天涯海角”一词相呼应,突出苦行僧寻觅的艰苦。
  D.第①段里,作者用“漆黑的夜晚”“漆黑的街道”来象征黑暗的社会,表达形象,寓意深刻。
  E.本文题为“生命的灯”,作者借想象中的灯表达对于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
  
  六、(12分)
  22.某中学针对学生乱倒饭、乱花钱等浪费行为进行教育,准备写一副对联贴在学生宿舍门口。现已拟出上联,请你拟写下联。(4分)
  倒掉半碗饭菜,忘却了父母苦心、农民汗水;
  答:
  23.下面是一则消息,请对主要信息加以概括,不超过32个字。(4分)
  农业部4日接到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鉴定报告,已确诊在云南省自贡县发生的疑似高致病性禽流感为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农业部当日还接到报告,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甘肃皋兰县各发生一起疑似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当地政府已经采取了扑杀和紧急强制免疫措施,并向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送交了病料,疫情已得到控制,尚未发现人员感染。
  答:
  
  24.仿照示例,为下面两个词语分别写一段幽默、有趣味的解释。(4分)
  示例一:餐厅
  解释:将万物献给一种动物的悲惨场所
  示例二:分期付款
  解释:买的时候像是不要钱,以后的日子像是白交钱不给东西。
  词语:保险
  答:
  词语:蔬菜
  答:
  
  七、(60分)
  2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曾祖父是名好木匠。他有一句口头禅:“注意了,留一道缝隙!”木工讲究疏密有致,粘合贴切,该疏则疏,不然易散落。时下,许多人家装修房子,常常出现木地板开裂,或挤压拱起的现象,这就是太“丰满”的缘故。高明的装修师傅则懂得恰到好处地留一道缝隙,给组合材料留足吻合的空间,便可避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想来,我那曾祖父的木匠绝活肯定是在这一点上下足了功夫。
  其实,做人与处世和木匠的工艺原理一样,讲究“留一道缝隙”。请以“留一道缝隙”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的范围之内。试题提供的材料,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一、
  1.C (均为shè;A“毋”为wú,其余为wù;B“稽”为qǐ,其余为jī;D“贫”为pín,其余为píng。)
  2.C (A“粼”应为“鳞”;B“禁”应为“敬”;D“嘻”应为“嬉”,“世”应为“事”。)
  3.A (“增值”,增加产值或价值;“增殖”,增生,知识应是增生,故句①选择“增殖”。“结余”,结算后余下;“节余”,因节约而省下,据句中语境,前有“公司上下精打细算”,故用“节余”。“甚至”,提出突出的事例,有更进一层的意思;“尤其”,表示更进一步。)
  4.C (A该句为陈述句,句末不应用问号;B后括号前的句号应去掉;D“孤傲”一句中的句号应当在引号外面。)
  5.C (A双刃剑,指事物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而句中只说了一个方面,故错。B“狗尾续貂”比喻拿不好的东西接到好的东西后面,显得好坏不相称,用在此处有误。D“釜底抽薪”比喻从根本上解决,用在此处不当,宜改用“背水一战”。)
  6.D (A“无时无刻”是“没有哪一个时刻”之意,只能算一重否定,“不忘”是一重否定,全句有二重否定,语意搞反了,可将“不忘”改为“不在”;B语序不当,应将“一种”放在“尊重”前;C句式杂糅,可改为“因为练习是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的非常重要的途径”)二、
  7.B(“生物钟”应是指生物体内的一种内部定时机制。“松果体”并不是生物钟,生物钟也并非单纯存在于人体内。)
  8.D (A“光线的影响在夜里尤其明显”不对,原文的说法是“人体温达到最低点前后(约早晨5点)是关键”;B应该是“紧随最低点之后照射可使生物钟提前”,“紧随”一词不能遗漏;C根据原文第三段,光线照射只会抑制褪黑激素的分泌。)
  9.C (根据原文,光亮的刺激应是使褪黑激素的分泌减少。)
  10.C (原文说“对生物钟的理论还必须深入探讨”,并不等于“调节生物钟,重新安排人的活动节律的设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三、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晁错,颍川郡人。晁错为人严峻刚直,酷烈苛刻。孝文帝的时候,下诏先后任命他做太子舍人、门大夫、家令。因他善于论辩,得到太子宠幸,太子家号称他是“智囊”。在孝文帝时多次上书,论述削弱诸侯的事情,以及法令可以改定的地方,上了几十次书,孝文帝虽然没有听取他的建议,但称赞他的才能,提升他做中大夫,当时,太子称许晁错的计策,而袁盎等各个大功臣多不喜欢晁错。
  景帝登位,任命晁错为内史,晁错经常请求皇帝别听取他的进言,皇帝总是听取,宠幸晁错胜过九卿,法令多由他修改敲定。丞相申屠嘉心里不满,却无力加以伤害。内史府处于太上庙内墙外的隙地上,门在东边,出入不大方便,晁错就在太上庙南面的外墙上开了两个门,由南面出入。丞相申屠嘉知道后,非常愤怒,想以这个过错写成奏疏,请求诛杀晁错。晁错听到风声,当夜请求皇帝单独召见,详细地说明情况。丞相奏上这事,陈述晁错擅自凿开庙垣为门,请求交给廷尉杀掉。皇帝说:“这不是庙垣,而是外墙,不算犯法。”丞相谢罪。退朝后愤怒地对长史说:“我本当先斩后奏,却先奏请,被这小子出卖,实在错误。”丞相很快发病而死。晁错因此更加显贵。
  晁错升任为御史大夫,请求根据诸侯王的罪过,削弱他们的封地,收回他们的枝郡。上奏之后,皇帝命公卿、列侯、宗室集合议论,谁也不敢反对,只有窦婴争议,因此同晁错有了矛盾。晁错所改定的法令有三十章,诸侯都喧哗疾恨晁错。晁错的父亲听到了消息,从颍川赶来,对晁错说:“皇帝刚刚即位,你当政办事,侵削诸侯势力,疏远人家骨肉,人们纷纷议论而多埋怨你,为什么呢?”晁错说;“本当这样。不这样,皇帝不被尊敬,国家不得安宁。”晁错的父亲说:“这个样子,刘家的天下安定了,而晁家就危险了,我离开你回去了!”随即饮药自杀,临死时说:“我不忍看着大祸殃及到我。”死了十多天,吴楚七国果然以诛晁错为名举兵反叛,等到窦婴和袁盎进宫,奏请皇帝就命令将晁错穿着朝服斩于东市。
  晁错已死,谒者仆射邓公做了校尉,讨伐吴楚军时任将军。回朝来,上书报告军事情况,进见皇帝。皇帝问:“你从军事前线回来,听到晁错已死的消息,吴楚罢兵了没有?”邓公说:“吴王谋反已几十年了,因被削封地而恼怒,以诛晁错为名,他的本意并不在晁错。况且我担心天下的人都将闭口不言,不敢再进言了。”皇帝问:“为什么呢?”邓公答:“晁错担忧诸侯强大不能控制,所以建议削弱诸侯的封地,以尊崇京师,这是万世的利益。计划刚刚实行,竟然遭受斩杀,对内杜塞了忠臣之口,对外替诸侯报了仇,我个人以为陛下不该这样。”景帝沉默了好久,说:“你说的对,我也为这事悔恨。”就任命邓公做城阳中尉。
  太史公说:晁错在做太子家令的时候,屡次进言奏事不被采用;后来掌握大权,进行不少变革。诸侯发动叛乱的时候,不赶紧挽救国家的危局,却企图报个人的私仇,反而送了性命。俗话说:“改变古法,扰乱常理,不是断命也要垮台。”也许是说的晁错这种人吧!
  11.C (A认为……好,称许;B开凿;D取道、从。)
  12.C (A依据、借乘/由于、因为;B助词/名词;C因;D动词,以为,认为/介词,替。)
  13.B (A丞相悔何不先杀晁错为的是“穿门”,是在“削地”之前。B错父言“刘氏安矣”、邓公言“削地以安京师”,故认识同。C“治国建议多被采纳”错。文中有“孝文不听”。D“耿耿于怀,后悔不已”无依据。)
  14.D(错在“专权自用”,文中“擅权”只是“执掌权柄”的意思;“认为正是因为晁错执意削藩才酿成七国之乱”,也不符合原意。)
  四、
  15.(1)(晁错)在孝文帝时多次呈上奏章,论述削弱诸候(或:削减诸侯封地)的事,以及法令中可以修改、确定的地方。(省略的主语要补上。)
  (2)对内杜塞了忠臣(进谏)的嘴巴(或:的言路),对外替诸侯报了仇。(“内”“外”名词作状语。)
  (3)俗话说:“改变古法,扰乱常理(或:伦常、伦理),即使不死也要垮台(或:不是死就是败逃)”,是否就是说的晁错这些人呢?(“不死则亡”可灵活译出,意思对即可。末句译成定语后置句。“岂”译成“恐怕”“也许”等皆可。)
  16.(1)①以景写“幽”(“湖山胜处”“槐柳阴”“野径斜”“水满”“草深”等意象写出环境之幽静、初夏景色之幽美)
  ②以动衬“幽”(“下鹭”)
  ③以声衬“幽”(“鸣蛙”)(3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思路不清楚,语句不通顺,酌情扣分。)
  (2)①前六句借“幽居初夏”之景,抒发了怡然自得之乐(或:怡然自得闲适之情),(1分)
其他文献
经济的发展和政策的倾斜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才向西部流动。考生在志愿填报时选择一些看似冷门的远景专业,不仅可以在分数上“占便宜”,而且在就业上更是“薪薪向荣”。那么,对于有意到西部发展的考生,以下五个专业应该引起你的关注。    水利水电工程——力挽狂澜  一说到水利水电工程,大家一定会想到三峡水电站这一举世闻名的浩大工程。西部是一个水资源丰富的地方,我国众多知名的大江大河流经这里,为水利水电工程的发
期刊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驱除 躯壳 屈服 趋炎附势 曲尽其妙  B.濯洗 着急 酌情 擢发难数 精雕细琢  C.邂逅 亵渎 解送 不屑一顾 歌台舞榭  D.间断 栈道 蜜饯 从谏如流 直栏横槛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
期刊
2005年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计划为475万人,比上年实际增长8%左右,竞争依然激烈, 考生面临的形势亦有明显的变化。  考生人数肯定增加 升学比率可能下降  我国高校是从1999年开始扩招的。1998年录取新生108万,1999年剧增到195万。随着计划增加,考生人数也大幅增加。2001年比2000年增加考生77万,2002年增加了62万,2003年增加了86万,2004年增加了110万,按年平均
期刊
高考进入了倒计时,在最后的冲刺阶段,考生应做些什么呢?专家提醒广大考生,应做好以下三个准备,冲刺高考。  应试准备要全面  在距高考的前几个星期,考生不要再进行“题海战术”了,而应多进行应试技巧的训练。要全面掌握每个科目的考试时间和考试顺序;对照以往的高考试卷,熟悉每一科目的题量和类型。这样才不至于对高考试卷觉得陌生。心理上放松了,才有利于正常水平的发挥。   特别提示:每年高考都有考生遗漏题目,
期刊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良莠不齐(yǒu) 表情呆板(dāi)    强词夺理(qiáng)尔虞我诈(yú)  B.咬文嚼字(jué)一暴十寒(pù)   惝恍迷离(tǎng)穿凿附会(záo)  C.心广体胖(pán)
期刊
从国家就业指导中心就业推荐部了解到,就目前的数据显示,有几个职业拥有巨大就业空间:  教师据教育部公布的首份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指出,我国目前仍处于教育欠发达国家行列,我国的高中阶段入学率不到43%,高等教育入学率只有13%,而师资不足是教育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按照“十五”计划的发展要求,高中阶段教育要达到60%的毛入学率,以学生老师比18:1测算,教师队伍的缺
期刊
一、思考不仔细,匆匆读过  少数考生读题不仔细,常常看错选项内容,犯粗心大意的毛病,复查时也不能看出错误所在,往往到考试结束后和同学对答案时才会发现,后悔莫及。如2003年高考语文试题(全国卷,下同)第1题,正确答案是B,有些同学看出“戾”“吏”“沥”“栗”四个字读音相同,都是“lì”;但对“莅临”的“莅”就不再仔细推敲,误以为读“wèi”,结果误选了其它项。  二、思考不全面,择一而止  答题时
期刊
考生们在平时的高考备考演练中,常常把拟写一句话新闻和拟写新闻标题混为一谈,导致该考点严重失分。据此,有必要谈一下怎样拟写一句话新闻和新闻标题。  一、一句话新闻和新闻标题的区别  一句话新闻,就是运用一句话,采用新闻标题的语言表达形式,最大限度地完成报道任务的新闻。它又叫标题新闻,却不等同于新闻标题。  1.新闻标题通常有正题、引题、副题等形式   正题,常用于概括和提示新闻中最主要的新闻事实和思
期刊
1.下列各句中标点无误的一项是 ()  A.林则徐宣称:“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表示决心禁绝鸦片。  B.林锦屏、郭凤女、李池湘、苏春梅这四位“翠莲”,也各有特色。“初遇诉情”委婉深沉,“柴房自叹”声情并茂,“书房相会”唱做细腻,无一不教人难忘。  C. 正要找地方睡,突然看见一家人家的墙上有四个巨大的字,还我河山。  D.他同东江游击队紧密合作,舍生取义
期刊
心理学  学科特点:运用科学的方法,探究人的心理,分析人的心理发展、人的各种情感与行为,探究和帮助人获得精神上的健康,这都是心理学的研究范畴。  毕业后从事一切与人相关的工作,前景非常的广阔,可以成为:心理咨询师———帮助人们解决心理的困扰,起薪一般在1000-2000元/月;教师或儿童顾问———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起薪一般在1000-1500元/月;企业人力资源专家———发挥自己对人与职业的了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