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MP)肺炎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效果。方法:随机选取30例于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在我院进行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治疗的患者,给予患者阿奇霉素进行治疗,并对其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本案患者30例,其发病年龄平均为(7.81±4.60)岁;其中有24例患者其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发热,有20例患者存在刺激性咳嗽,有14例患者存在喘息现象;进行X线胸片检查发现患者均肺部均有明显阴影,部分患者合并有肝、肾、心等器官及血液和神经系统损害。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多发于学龄其儿童,且该病具有病情重、体征轻、易反复发作等特点,利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关键字】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特点;诊治效果
【中图分类号】R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575-02
支原体肺炎原被称作是原发性非典型肺炎或是冷凝集阳性肺炎,是因支原体感染而引起的[1]。肺炎支原体感染多发于小儿患者,近些年来,肺炎支原体已成为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一大病原体,且此病可引起并发肝脏、肾脏、心脏等肺外多系统损害[2]。现小儿的发病率逐渐上升,病情也慢慢加重,因此,对于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尤其重要。本院选取了30例于我院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患者,给予其阿奇霉素进行治疗,并观察其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案患者30例,有17例男性患者,有13例女性患者;其发病年龄在4个月到15岁零2个月之间;有4例患者年龄处1岁以下,有7例患者其年龄在1岁到3岁之间,有12例患者其年龄在4岁到7岁之间,有16例患者其年龄在8岁到16岁之间;其平均发病年龄为(7.81±4.60)岁。
1.2方法
1.2.1检查方法
利用颗料凝聚法对其血清IgM抗体进行检测[3];对所有患者均行X线胸片、血常规、尿常规及心电图检查。
1.2.2治疗方法
给予所有患者阿奇霉素采取静滴方式进行治疗,其剂量为每天千克含量为10mg,5天为一疗程,进行2到3个疗程后若患者症状明显改善则停药,停药4天以后给予患者阿奇霉素进行口服,5天为一疗程,进行1到2个疗程。同时给予患者常规的止咳、化痰、退热等治疗。若患儿高热不退或刺激性咳嗽比较严重,则给予其布洛芬颗粒、沙丁胺醇等进行口服。
1.3检查评判标准
对于IgM抗体检查评判标准如下:若滴度高于1:40判为阳性,若滴度在1:40以内判为正常。
2 结果
2.1临床特点
经检测所有患者其血清IgM抗体均为阳性。所有患者当中,有24例其主要症状为发热;5例属高热;20例有刺激性咳嗽;14例有喘息现象;9例存在合并肝、肾、心等器官及血液和神经系统方面的损害,其中有4例消化道受损,主要临床临床症状为腹泻、呕吐;有2例血液系统受损,主要临床症状为乏力、神萎、血常规白细胞、血小板减少;有1例精神受损,主要临床症状为精神不振、头疼等;有1例心血管系统受损,主要临床症症状为心悸、胸闷、四肢乏力等。
2.2血尿常规检查结果
所有患者当中有22例其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正常;有19例患者其淋巴细胞有所增加;有8例患者在对其红细胞进行冷凝集试验后结果显示为阳性;有13例患者其PCR-MP呈阳性。
2.3X线胸片检查结果
有20例患者其右侧肺片出现絮状阴影;有5例患者其左侧肺片出现絮状阴影;有3例患者其肺门影浓度加大呈模糊状;有1例患者存在间质性肺炎改变;有7例患有支气管肺炎;有2例患者合并有胸腔积液。
2.4治疗结果
在给予患者阿奇霉素进行治疗后,有25例患者在进行1个疗程的治疗后其症状有所改善且体温恢复正常;有3例患者在进行7天的治疗后其症状有所改善且体温恢复正常;有2例在进行2个疗程的治疗后其症状有所改善且体温恢复正常。患者持续发热的平均时间为(6.18±2.09)天;持续咳嗽的平均时间为(18.73±3.95)天;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9.00±2.4)天。所有患者在疗程结束后均已治愈。
3 讨论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是儿科当中比较常见、发病率也比较高的肺部疾病,据统计,现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发生已遍布全球。气管黏膜纤毛具有清除病毒的作用,而人体的吞噬细胞也具有吞噬病毒细胞的作用[4],但是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发生主要是病毒避开这些优势而释放出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过氧化氢,而使得肺炎发生。患儿患有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持续性发热、肺炎发生时间长、出现刺激性干咳等症状,对患儿行X线胸片会发现其肺部一侧发生改变。
肺炎支原体是属于一种原核性的生物,其比细菌要大,但比病毒要小。肺炎支原体不存在细胞壁,因此,对于可对细菌蛋白质的合成产生影响的抗生素有着极强的敏感性,但其对于可对细胞壁产生作用的抗生素的反应不大[5]。因患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患者多为幼儿,其都处生长发育期,很多抗生素都不能随意使用,因此,在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过程当中,通常来说都是利用大环内酯类的药物来进行治疗。若患者是难治型患儿,那么细胞活化功能障碍以及T细胞数量缺乏將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发病机制。
小儿患肺炎支原体肺炎大多是由支原体感染而引起的,且其发病年龄多处于学龄期,若患者有症状发生,需要及时进行治疗,对其血清IgM进行测定并行X线胸片检查,以确定其发病部位。在本案例中主要是采用了阿奇霉素对患者进行治疗,前期是采用静滴的方式,待患者症状有所改善,体温也恢复正常后再给予患者阿奇霉素进行口服。实践表明,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且其见效快、无副作用,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少,值得在临床治疗当中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 高晓宇,马文艳.不同年龄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特点对比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0(01)
[2] 徐建营,周福军,王云.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168例临床特点回顾性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1(04)
[3] 裘敬竹.小儿支原体肺炎56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1(13)
[4] 吴岚.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观察[J].中外医疗.2011(01)
[5] 李权.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治疗[J].中国当代医药.2009(10)
【关键字】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特点;诊治效果
【中图分类号】R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575-02
支原体肺炎原被称作是原发性非典型肺炎或是冷凝集阳性肺炎,是因支原体感染而引起的[1]。肺炎支原体感染多发于小儿患者,近些年来,肺炎支原体已成为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一大病原体,且此病可引起并发肝脏、肾脏、心脏等肺外多系统损害[2]。现小儿的发病率逐渐上升,病情也慢慢加重,因此,对于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尤其重要。本院选取了30例于我院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患者,给予其阿奇霉素进行治疗,并观察其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案患者30例,有17例男性患者,有13例女性患者;其发病年龄在4个月到15岁零2个月之间;有4例患者年龄处1岁以下,有7例患者其年龄在1岁到3岁之间,有12例患者其年龄在4岁到7岁之间,有16例患者其年龄在8岁到16岁之间;其平均发病年龄为(7.81±4.60)岁。
1.2方法
1.2.1检查方法
利用颗料凝聚法对其血清IgM抗体进行检测[3];对所有患者均行X线胸片、血常规、尿常规及心电图检查。
1.2.2治疗方法
给予所有患者阿奇霉素采取静滴方式进行治疗,其剂量为每天千克含量为10mg,5天为一疗程,进行2到3个疗程后若患者症状明显改善则停药,停药4天以后给予患者阿奇霉素进行口服,5天为一疗程,进行1到2个疗程。同时给予患者常规的止咳、化痰、退热等治疗。若患儿高热不退或刺激性咳嗽比较严重,则给予其布洛芬颗粒、沙丁胺醇等进行口服。
1.3检查评判标准
对于IgM抗体检查评判标准如下:若滴度高于1:40判为阳性,若滴度在1:40以内判为正常。
2 结果
2.1临床特点
经检测所有患者其血清IgM抗体均为阳性。所有患者当中,有24例其主要症状为发热;5例属高热;20例有刺激性咳嗽;14例有喘息现象;9例存在合并肝、肾、心等器官及血液和神经系统方面的损害,其中有4例消化道受损,主要临床临床症状为腹泻、呕吐;有2例血液系统受损,主要临床症状为乏力、神萎、血常规白细胞、血小板减少;有1例精神受损,主要临床症状为精神不振、头疼等;有1例心血管系统受损,主要临床症症状为心悸、胸闷、四肢乏力等。
2.2血尿常规检查结果
所有患者当中有22例其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正常;有19例患者其淋巴细胞有所增加;有8例患者在对其红细胞进行冷凝集试验后结果显示为阳性;有13例患者其PCR-MP呈阳性。
2.3X线胸片检查结果
有20例患者其右侧肺片出现絮状阴影;有5例患者其左侧肺片出现絮状阴影;有3例患者其肺门影浓度加大呈模糊状;有1例患者存在间质性肺炎改变;有7例患有支气管肺炎;有2例患者合并有胸腔积液。
2.4治疗结果
在给予患者阿奇霉素进行治疗后,有25例患者在进行1个疗程的治疗后其症状有所改善且体温恢复正常;有3例患者在进行7天的治疗后其症状有所改善且体温恢复正常;有2例在进行2个疗程的治疗后其症状有所改善且体温恢复正常。患者持续发热的平均时间为(6.18±2.09)天;持续咳嗽的平均时间为(18.73±3.95)天;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9.00±2.4)天。所有患者在疗程结束后均已治愈。
3 讨论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是儿科当中比较常见、发病率也比较高的肺部疾病,据统计,现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发生已遍布全球。气管黏膜纤毛具有清除病毒的作用,而人体的吞噬细胞也具有吞噬病毒细胞的作用[4],但是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发生主要是病毒避开这些优势而释放出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过氧化氢,而使得肺炎发生。患儿患有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持续性发热、肺炎发生时间长、出现刺激性干咳等症状,对患儿行X线胸片会发现其肺部一侧发生改变。
肺炎支原体是属于一种原核性的生物,其比细菌要大,但比病毒要小。肺炎支原体不存在细胞壁,因此,对于可对细菌蛋白质的合成产生影响的抗生素有着极强的敏感性,但其对于可对细胞壁产生作用的抗生素的反应不大[5]。因患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患者多为幼儿,其都处生长发育期,很多抗生素都不能随意使用,因此,在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过程当中,通常来说都是利用大环内酯类的药物来进行治疗。若患者是难治型患儿,那么细胞活化功能障碍以及T细胞数量缺乏將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发病机制。
小儿患肺炎支原体肺炎大多是由支原体感染而引起的,且其发病年龄多处于学龄期,若患者有症状发生,需要及时进行治疗,对其血清IgM进行测定并行X线胸片检查,以确定其发病部位。在本案例中主要是采用了阿奇霉素对患者进行治疗,前期是采用静滴的方式,待患者症状有所改善,体温也恢复正常后再给予患者阿奇霉素进行口服。实践表明,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且其见效快、无副作用,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少,值得在临床治疗当中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 高晓宇,马文艳.不同年龄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特点对比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0(01)
[2] 徐建营,周福军,王云.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168例临床特点回顾性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1(04)
[3] 裘敬竹.小儿支原体肺炎56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1(13)
[4] 吴岚.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观察[J].中外医疗.2011(01)
[5] 李权.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治疗[J].中国当代医药.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