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霞:爱是永不消逝的电波

来源 :老来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erz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她用积极感恩的人生观,对待周围的一切人、一切事。
  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里,著名演员孙道临扮演的李侠和袁霞扮演的何兰芬给观众留下了永恒记忆。与74岁的袁霞深入访谈,让人不得不钦佩她为人之博大,求艺之精深。
  
  有志事成 谁知命运弄人
  
  袁霞14岁参加革命,喜欢唱歌跳舞的她15岁进入了胶东文协文工团当演员,给老解放区的军队和百姓演出。1956年,她考入八一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入厂一个月后就在影片《激战前夜》中出演了女主角周洁。1958年,25岁的袁霞进入她人生中最具艺术成就的故事片《永不消逝的电波》的拍摄,通过这部影片,成功地从舞台跻身影坛。
  得知出演这个角色时,袁霞刚刚休完产假。面对女主角何兰芬多变的身份,面对陌生的大上海气息,面对所有的压力,袁霞决定提前到上海体验生活。她把刚出生几十天的孩子留给了丈夫。
  何兰芬的原形、李白烈士的夫人裘慧英,作为摄制组成员,不仅为大家作报告,还给袁霞讲述她与李白如何从相识到相知到相爱。但是,只听故事还不够,缫丝厂热气腾腾的水池旁,袁霞和女工们一起用双手从滚烫的碱水中捞蚕茧;她走进关押李白烈士的秘密监狱里,看到墙上挂满了各种沾满血迹的刑具,刑讯室内是当时压断烈士双腿的老虎凳,黄色的泥土上留着一摊摊已经变黑的血迹。袁霞想:烈士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要是演不好这个角色,我对不起烈士,也对不起活着的英雄!
  “演英雄、学英雄”,对何兰芬这个角色,袁霞不单单从理性上有了认识,而且有了真实的体验。在导演的严格要求和不断鼓励下,在孙道临的耐心点拨与配合下,经过自己的刻苦努力,袁霞成功地完成了何兰芬这个角色。电影上映后,被文化部评为当年度优秀影片,袁霞也被评为厂先进生产者。
  “文革”期间,电影停拍,袁霞要求下到野战部队。1971年,她又随中国筑路工程队去了老挝,每天冒着美国飞机的轰炸,过了两年多的战地生活。
  1973年年底,袁霞回国。1977年部队改建,领导要调她到航空兵部队当文化科长。当时她的两个孩子,一个6岁,一个9岁,正在读书。部队基地在半山腰,小学校在县城里,基地距县城有18里路,却没有任何交通工具。为了孩子能正常在北京上学,袁霞忍痛脱了军装。因为按照当时的政策,只有复员才能留北京。就这样,她复员了。一个曾经活跃在银幕上的电影演员到北京住宅公司器材处当起了仓库保管员。即便是当保管员,袁霞也是兢兢业业,领导看到她工作那么认真,一个月后就把她调到办公室当了秘书。那年年终,她被评为先进生产者。1978秋,袁霞正在写总结的时候,走廊里很多人喊“袁师傅,袁师傅”,她不知出了什么事。后来在一张报纸上,她看到这样一条消息:《永不消逝的电波》在南斯拉夫举办的国际电影节上播映,袁霞因饰演何兰芬荣获南斯拉夫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袁霞读后百感交集,悲喜交加,心里如同打翻了五味瓶,甜酸苦辣咸五味俱全。她根本没有想到,距离影片拍摄已过去整整20年,她竟然得到这样的嘉奖!原来,半生的付出没有落空,大家没有忘记她。很快,她就被特批调回了八一厂演员剧团。
  
  离而不休 学画大器晚成
  
  1988年底,袁霞离休了。“离而不休”的她牢记周恩来总理那句话“活到老,学到老。”袁霞说:“人总要干点事情,有一分热就发一分光。”离休至今,不到20年里,她又参加了41部影视剧的拍摄。
  离休的日子,除了拍戏,她还要完成一个心仪已久的愿望。在文工团时,排戏间隙她经常去舞美队看舞美师画布景,由衷地羡慕人家的技艺。学习书画的愿望,终于在离休后实现了!袁霞师从左汉桥、李正、李隆等老师,一年四季,风雨无阻,坚持每周听课,每天画画。功夫不负有心人,袁霞的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参展,并屡获殊荣……她的作品被中国书法艺术研究院收藏,20余幅作品被收入《中国影人书画选集》、《纪念抗美援朝五十周年书画大展选集》等16本画册……总政老干部学院院长称赞道:“袁霞多才多艺,在绘画上是大器晚成!”
  学画路上,袁霞坚持“做什么事都要认认真真、精益求精”的原则。老师称她有灵气,她称自己很努力,两者相加,才有了今天的成绩。书法、绘画对身心保健和延缓智力衰退都起到非常好的作用,袁霞称之为不可多得的养生方式。
  
  与人相处 常常心怀感恩
  
  袁霞10岁时,母亲去世,紧接着,她有了继母。“继母对我不错,我还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妹妹,我们之间的关系很好。” 袁霞到北京后,继母和妹妹年年都来她家住上几个月。
  1948年15岁时,袁霞想去考胶东文协文工团,而那时父亲在东北敌占区,袁霞和继母在山东解放区,交通通讯万分困难。无法取得父亲允许,继母哭着不肯让袁霞去,她担心人家说是她给袁霞气受,把袁霞气跑的。看继母哭得委屈,袁霞说:“好了好了,我不去考了。”结果第二天凌晨,她还是偷偷和同学一起走了。但继母从没因此而责怪过她。后来的几十年,她与继母之间一直保持着一种亲密的感情,胜似亲生母女。
  在生活中,大家都说袁霞是贤妻良母。对于家庭,袁霞却总有一种深深的愧疚。拍《永不消逝的电波》时,孩子只有几十天大,家里只有一间房子,白天保姆带孩子,晚上丈夫带,一个大男人伺候小婴儿,太难了。后来婆婆闻讯从贵阳赶到北京,把孩子带回了老家。袁霞的四个孩子都是婆婆毫无怨言带大的。
  1986年,袁霞正在外地拍戏,丈夫打来电话,问她什么时候拍完,说婆婆已经病危,天天念叨着“袁霞还不回来啊?”那时没有手机,袁霞无法与婆婆通话。抢拍完戏,她往回赶的路上,婆婆永远地走了,她们最终没能见上一面。袁霞和婆婆的感情,不像婆媳,更像母女。
  袁霞说:“我这辈子多亏婆婆和丈夫,要是没有他们,我不知什么样。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更何况这不是滴水之恩,是像海一样深的恩情,我一辈子都报答不完。”
  她一直心存感激:感激导演,感激家人,感激观众,感激命运。她用积极感恩的人生观,对待周围的一切人、一切事。袁霞拥有着美好而灿烂的人生,因为在她的生命中,始终贯穿着热情、真爱。
  
  袁霞简介:
  袁霞,八一电影制片厂一级演员。1933年2月出生于山东省黄县,1956年考入八一电影制片厂当演员。在她风华正茂的50年代,在影片《永不消逝的电波》中,成功地塑造了地下工作者何兰芬这一角色。1978年《永不消逝的电波》在南斯拉夫荣获国际电影节大奖,袁霞摘取了“最佳女主角”桂冠。从艺50余年,袁霞共参加影、视、剧的演出和拍摄高达90多部。
其他文献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手里的闲钱多了,社会上出现了收藏热。  从收藏的内容来说,大部分人都是收藏钱币、邮票、瓷器、古玩、名人字画,主要是冲着收藏品的增值功能。收藏者们虽然也关心藏品的造型、质地、构图、艺术价值等,但很明显地感觉到人们最为关注的是“这件藏品的升值空间有多少”“这件瓷器现在值多少钱”。其实,正是这种过于功利的思想,让收藏进入了误区,导致赝品的泛滥和收藏市场的混乱。  听马未都先生谈他
期刊
一、应重点选择有助于心脑血管健康的体育运动,如慢跑、散步等。每次运动时间约为30至60分钟,每周3至5次,不宜过于剧烈。年龄大些或体质较差的人可以适当减少运动时间和强度。   二、老年人仍须注意重量训练。重量训练对减缓骨质流失,防止肌肉萎缩,维持器官功能都会起到积极作用。老年人应选择轻量、安全的重量训练,如举小沙袋,握小杠铃,拉轻型弹簧等,每次锻炼时间不要过长。   三、须注意维持体能运动的“平衡
期刊
在民国史上,张作霖无疑是个风云人物。1927年6月18日,张作霖在北京就任北洋军政府陆海军大元帅,代表中华民国行使统治权,成为国家最高统治者,并组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第三十二届,也是最后一届内阁,成为北洋军政权最后一个统治者。  1928年4月,在蒋、冯、阎、桂四大集团军的攻击下,奉军全线崩溃。6月,张作霖退出北京,回到了东北的白山黑水之间。  张作霖雄踞东北时,对日本人的各种要求均拒不合作。他对付
期刊
村里的一个热心人推着李传汉回家。老家已物是人非,面对大马路和砖瓦房,坐在轮椅上的老人一脸默然。  为了谋生他离开老家齐河去山西阳泉挖煤,后来找不到工作,他捡破烂、 打零工四处流浪。他比“犀利哥”更幸运,老板吴桂武发现了他并收留了他,和他朝夕相处,如今把他送回了家。  “齐河县焦庙乡(镇)王庄村……”在山西流浪半个多世纪、蜗居洞穴23年、被人收养6年的老人舞着手大喊,激动的神情让在场的人无不动容。 
期刊
如今已经6月份,这天气只要一出太阳就有点热,那么饮食方面就要尽量以清淡的菜肴为主。  今天就用爽口的青皮小南瓜搭配低脂的鸡胸肉来做一道快手小炒,既清爽美味又不用担心长胖。  南瓜鸡片  【主料】  青皮小南瓜1颗;鸡胸肉200克。  【鸡肉腌料】   洋葱1/4颗;料酒1大勺;酱油1小勺;粗粒黑胡椒粉适量;干淀粉1/2大勺。  【调味料】   盐少许;蚝油1大勺;香草末少许。  【做法】  1.鸡
期刊
袁隆平喜欢下象棋,也喜欢看人下棋。   闲暇时,两个人下棋,周围十几个人围着指手画脚,其中就有袁隆平。袁隆平输了,会一巴掌拍在出招人的脑袋上:"臭小子,乱支招!"然后仰面大笑,笑声穿透房间在走廊中回响,满屋的人情不自禁地会被感染着浮现出笑容。下棋时,没有人把袁隆平当大科学家。他的学生说,对别的大专家是敬畏,对袁隆平是  敬爱。但,谁都知道,这位受人敬爱的、笑得如同老顽童的人,心里装着的,不仅仅是小
期刊
很多人在吃完涮羊肉后还要习惯性地喝些汤,不少饭店还特意为喝汤者配备了葱花、香菜、酱油、醋等调味品。但有专家指出:涮羊肉汤不能喝。  一些人认为涮羊肉火锅里集中了羊肉、海鲜、蔬菜等食品的精华,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其实恰恰相反。同一锅汤经过高温反复煮沸,有的营养物质不仅已经被破坏了,而且还能形成一些对身体有害的物质。经过多次沸腾的汤实际如同蒸馒头的蒸锅水一样,而不能喝蒸锅水这是大家早就知道的常识。 
期刊
食物妙用的小偏方,你不一定都知道,就让本文为你解答。  1.视线模糊和绿色蔬菜  眼睛只要睁着,就随时有被感染的可能。绿色蔬菜可以补充足够的抗氧化素,因此可以保护眼睛的健康,让眼睛免受外界的侵害。所以不妨在每日的饭桌上多一点绿色蔬菜,例如芹菜、黄瓜等等都对健康大有益处。  2.鱼治疗哮喘  最新的研究发现,多吃鱼类可以润肺、补肺,从而缓解哮喘病的症状。这是因为鱼肉中含有丰富的镁元素,难怪急诊室的医
期刊
我是她的男人和情人的私生女  我8岁那年,被我的妈妈扔在她家门口。这个生了我的女人说,你若跟着我,只有死路一条。你爸爸死了,我连自己都养活不了。  那天,风很大,雨也很大,我妈紫色的衣裙在拐角消失的时候,我已经连泪都流不出来了。我在雨里大喊着追她,跑了好几条马路,筋疲力尽的时候,我便站在马路中央,期望着有哪辆车把我撞倒,让我离开这个世界……  傍晚的时候,我还是坐在了这个叫李春花的女人家门口,她回
期刊
五味最早记载于《吕氏春秋》一书中,书中伊尹向商汤进言中,即有“调和之事,必以甘酸苦辛咸,先后多少”之说。  伊尹是商初重臣之一,今莘县人。出仕前,曾在“有莘之野”躬耕务农。他知行合一,从烹饪的水、火、味的运用中,他领悟到了法律秩序的重要性;从五味调和的关系中,他领悟到了正确处理社会各阶层矛盾的重要性;从夏朝由盛而衰的过程中,他领悟到了宽以待民、民心所向的重要性。  之所以在这里提到他,不仅是因为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