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算术思维过渡到代数思维的跋涉之旅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xiaoqing1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由算术进入代数,不仅仅是引入了数学符号来处理运算,同时也代表着数学的学习要从具体进入抽象.在“方程”教学中,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辨析,层层递进,体验、感悟、强化代数思想,帮助学生学会数学的思维,更好地体现方程的价值.
  【关键词】小学数学;代数思想;方程;数量关系
  我区开展了一年一度的“柔性一星期”系列活动,我有幸承担了“方程”这一课的教学.通过不断的磨课,让我对“方程”的教学,对“方程”的教学中渗透代数思想,对学生思维由算术方法到代数思想的过渡有了更深入的思考与认识.下面,我就本次“方程”的教学的长途跋涉之旅,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教学片段】
  第一次教学:
  多媒体出示天平图片:天平左边放置两个50克的砝码,右边放置一个100克的砝码,天平平衡.
  师:现在的天平是怎样的?谁能用一个算式来表示吗?
  生:天平平衡,可以用“50 50=100”来表示.
  师:像这样表示左右两边相等的式子就叫等式.
  ……
  (当时,我对于学生的这种回答觉得理所当然,既然天平平衡,左边=右边,这样列式顺理成章,便很快引出了等式的概念.但接下来的几幅情境图,学生列出的式子就漏洞百出了,也让我不知所措,一堂课就这样中途“夭折”了.课后我马上与听课教师进行交流,在交流中找到了问题的症结.很多学生的想法是两个砝码各50克,加起来就是100克,他们的思维还是停留在原有的认识水平——算术思想上,而我却默认了这种思维,以至于接下来学生列式漏洞百出,手足无措)
  第二次教学:
  1.多媒体出示天平图片:天平左边放置两个50克的砝码,右边放置一个100克的砝码,天平平衡.
  师:现在天平平衡吗?天平平衡说明什么呢?
  生:左边=右边.
  师:天平左边有什么?右边呢?
  师:大家能不能根据左边=右边(板书),用一个式子来表示相等关系.
  生:50 50=100.
  师:说说你的想法?
  生:左边有两个50克的砝码,右边有一个100克的砝码,天平左边和右边是一样重的,所以表示为50 50=100.
  师:像这样的,表示左右两边相等的式子,我们就叫它等式.
  ……
  (这一次,学生基本体会到了天平左右两边是等价的关系,思维也不再仅仅停留在原来的算术思想的认识水平,已经有了一定的数学建模的意识)
  2.多媒体课件继续出示天平图片:天平的左边是一个樱桃和一个5克的砝码,右边是一个10克的砝码,天平平衡.
  师:现在天平是什么状态?
  生:平衡.
  师:天平的左边和右边分别是什么呢?
  生:左边是一个樱桃和一个5克的砝码,右边是一个10克的砝码.
  师:那你们能不能根据天平的平衡状态,用一个等式来表示呢?想一想,写在作业纸上.
  (此时,我发现大部分学生都是用“5 5=10”表示,只有少部分学生是用“x 5=10”来表示)
  (于是,课后我又与我的团队进行了交流,并对以上发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与探讨,并有了第三次教学)
  第三次教学:
  1.在认识了等式这一环节后,我依旧出示天平图片:天平的左边是一个樱桃和一个5克的砝码,右边是一个10克的砝码,天平平衡.
  师:现在天平是什么状态?(平衡)
  师:天平的左边和右边分别是什么呢?
  生:左邊是一个樱桃和一个5克的砝码,右边是一个10克的砝码.
  师:那你们能不能根据天平的平衡状态,找出一个相等关系呢?想一想?
  生1:樱桃的质量和小砝码的质量等于大砝码的质量.
  生2:也就是樱桃的质量和5克砝码的质量等于10克砝码的质量.
  师板书:樱桃的质量 5克砝码的质量=10克砝码的质量.
  师:同学们能用一个等式把这个相等关系表示出来吗?写下来并与你的同桌交流.
  反馈:x 5=10,5 5=10,10-5=5(师板书).
  师:同一个相等关系得到了这么多等式,到底哪个等式更适合呢?为什么?
  生1:“x 5=10”最合适,因为樱桃的质量不知道,而前面我们已经学过不知道的数可以用字母来表示,所以“x 5=10”最合适.
  生2:“10-5=5”是求出了樱桃的质量,不是表示我们刚才所找到的相等关系,所以“x 5=10”最合适.
  师小结:在列等式的过程中,可以用字母表示不知道的数,这个不知道的数就是未知数.
  2.多媒体继续出示:台秤上称了4个月饼,月饼质量一共是380克.
  师:你能从图中找出相等关系吗?
  生:4个月饼的质量是380克.
  师:换句话说,每个月饼的质量×4=380克.在纸上写一写等式,写好的同学和同桌说说你所写等式的意义.
  学生列式并汇报:4x=380,4y=380,….
  3.出示:倒开水的情境图.
  师:从图中你能找出它们的相等关系吗?
  师:你能根据这个相等关系列出等式吗?
  生:2x 200=2 000.
  师:你是怎么想的?
  ……
  4.揭示什么是方程.
  观察这些式子,他们有何相同点与不同点?
  ……
  揭示概念:像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作方程,在这句话中哪些词是比较重要的.请大家一起来读一读.
  (通过让学生找、说相等关系,再用等式来表示,全班90%的学生都能够用含有字母的等式来表示这个相等关系.这样一步一步,学生顺利地认识了方程,并在其中逐步的渗透了代数思想)
  【对比与思考】
  代数,是数学学习的关键点.由算术进入代数,不仅仅是引入了数学符号来处理运算,同时也代表着数学的学习要从具体直观进入抽象.作为数学教师,我们都清楚方程教学以及代数思想的渗透在学生思维由算术思想过渡到代数思想的重要价值.它可以说是学生思维从算术方法过渡到代数思想的重要桥梁,是学生数学学习的转折点.
  纵观三次教学实践,前两次的失败源于我对学生认知水平的认识不到位,直到第三次教学,通过让学生寻找数量关系,分析数量关系,体验感悟代数思想,然后通过对比含有未知数的等式与不含未知数的等式哪个表示天平左右两边的相等关系最合适,让学生充分认可用含有字母的等式表示等量关系的优越性,通过对比,方程这一数学模型已在学生心中扎根,这一过程也无形地渗透了代数思想,有效实现了学生从算术思想向代数思想的初步过渡.
  一堂“方程”课,让我受益匪浅:教学目标要达成,就要更好地确定学生的认知起点,以学定教,为学而教,才能帮助学生学会数学的思维,从而更好地体现数学的价值.
  【參考文献】
  [1]孙政.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方程思想的策略探微[J].教育观察(中下旬刊),2015(12):109-110.
  [2]张转梅,李文铭.对小学数学中简易方程教学的思考[J].基础教育研究,2014(15):42-43.
  [3]蔡金法,江春莲,聂必凯.我国小学课程中代数概念的渗透、引入和发展:中美数学教材比较[J].课程·教材·教法,2013(06):57-61.
其他文献
【摘要】“当”字型问题是初中数学常见的一类题型.由于其提问方式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解题过程中容易出现两种逻辑错误:1.把“求证的结论”当作“已知条件”;2.把结论的必要条件当作充要条件.本文以两道题为例,通过对比错误的解法与正确的解法,分析出错的原因,并总结正确解法的表述方式.  【关键词】逻辑;分析过程;证明过程  在初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一类问题:当为何值时,可以得到给定的结
做数学题当然希望步步都是等价变形,但是做某些题目实在难以达到要求时,可以想办法降低要求,先研究必须满足的基本条件,即先研究必要条件,让情况变得简单一些,减少讨论和计算量,从而能够快速便捷解题.  题1 (江淮十校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科,16)若不等式|ax3-lnx|≥1对x∈(0,1]恒成立,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分析 一般情况,先去绝对值,这样就变成ax3-lnx≥1或ax3-lnx≤-1对x
【摘要】根据鲍建生提出的习题综合难度模型,结合小学数学教材的实际特点,对每个难度因素水平进行调整.根据调整后的模型对人教版“数学广角”与青岛版“智慧广场”习题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数学广角”与“智慧广场”在背景、数学认知、知识综合方面无明显差异,在运算方面,“智慧广场”习题难度高于“数学广角”,在推理方面,“数学广角”习题难度高于“智慧广场”.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材;数学广角;智慧广场;习题难度
【摘要】随着现代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课堂的教学形式越来越丰富.雨课堂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教学App,教师可以借助雨课堂完成整个线上教学活动.相比传统教学,线上教学有很多优点,如课程回放,教学过程完整记录等,但是在课堂监督、学习环境、学习氛围方面传统教学有着不可比拟的优点.实践表明最有效的教学方式是将雨课堂应用到传统教学中进行混合式教学.  【关键词】雨课堂;线上教学;传统教学  1 引言  信息化教学手
【摘要】在初中阶段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材是至关重要的,教材的編写汇聚着制作人的智慧与结晶,认识教材是有效运用教材的首要条件,如何去理解教材?怎样运用好教材?是作为初中数学教师优先需要思考的问题,正确认识教材内容的编辑体系,懂得数学概念的实际含义,把握几何图形之间存在的关联,深度开发例题、练习题的作用,能够更好地帮助教师正确掌握教材,有效使用教材.因此,文章根据教师如何有效使用教材展开了一系列的分析
【摘要】“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若想使“初中数学教学”之舟越过教学中的“万重山”,并顺利地抵达“趣味性”课堂的彼岸,那么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当以“趣”为帆,驾驶初中数学教学之舟.为此,本文立足于新课改时代背景,就“初中数学趣味性课堂的构建”的这一课题进行探究.  【关键词】初中数学;趣味课堂;新课改  数学是一门集逻辑性、抽象性及理性思维为一体的学科.传统教学模式使初中数学教学氛围变得死
【摘要】课程思政是指充分挖掘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在向学生传授教材知识的同时进行德育方面的培养.课堂是课程思政实施的主要阵地.线性代数在大学数学教学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具有学习人数多,学习主体年龄偏小的特点,但由于其理论性强且抽象难懂,教学中兼顾“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实非易事.本文立足線性代数内容,从数学史的嵌入、数学美的发现、数学应用的广泛性及数学哲学思想的体现四个维度例谈如何在线
【摘要】一年级的小学生在理解同一个数字放在不同数位上表示不同的数时存在一定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经历亲自动手操作才能更好地理解.本文针对“摆一摆,想一想”的教学设计进行分析,希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的知识点.  【关键词】一年级学生;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一、设计说明  综合与实践“摆一摆,想一想”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中的内容.本节课安排在学生学习了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和第四单元
【摘要】直观想象是指借助几何直观和空间想象感知事物的形态与变化.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具备直观想象素养的学生,能够将复杂的言语信息图像化,也能够从几何图形中找到不变量及变量,数学学习成绩突出.因此,发展初中生直观想象能力的教学实践研究很有必要.笔者选取现行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教材与直观想象能力直接相关的“菱形的判定”这一节内容,就初中数学教学对学生直观想象能力的培养提出自己的思考和教学建议.  【关键词】
【摘要】平面向量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个重要工具,在利用平面向量解决实际问题时,可借助三角函数工具和三角函数运算,并根据严谨的数学逻辑推理解决问题.本文是对一道平面向量实际问题的深入研究,并给出这类问题的推广形式的结论,从而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和推理能力.  【关键词】平面向量;三角函数;旋转角;和差化积  本文是根据高中数学必修4“平面向量加法运算”这一节的教辅资料中的一道题而来的,由于这道题答案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