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语法纠错任务旨在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自动检测并纠正文本中的语序、拼写等语法错误.当前许多针对汉语的语法纠错方法已取得较好的效果,但往往忽略了学习者的个性化特征,如二语等级、母语背景等.因此,该文面向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提出个性化语法纠错,对不同特征的学习者所犯的错误分别进行纠正,并构建了不同领域汉语学习者的数据集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将语法纠错模型适应到学习者的各个领域后,性能得到明显提升.
【机 构】
:
北京交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北京100044;北京语言大学语言资源高精尖创新中心,北京100083;北京语言大学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平面媒体中心,北京100083;北京语言大学语言资源高精尖创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法纠错任务旨在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自动检测并纠正文本中的语序、拼写等语法错误.当前许多针对汉语的语法纠错方法已取得较好的效果,但往往忽略了学习者的个性化特征,如二语等级、母语背景等.因此,该文面向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提出个性化语法纠错,对不同特征的学习者所犯的错误分别进行纠正,并构建了不同领域汉语学习者的数据集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将语法纠错模型适应到学习者的各个领域后,性能得到明显提升.
其他文献
综述了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部分应用,分析了当前公共建筑结构健康监测中的一些重点难点.在此基础上,从智能建筑发展的角度提出了一套大型公共建筑健康监测系统的设计流程,其中强调了以传感器布置、损伤识别和安全评估作为当前研究重点,使整个结构的监测与安全评估有机结合,从而为智慧城市的发展奠定基础,为智慧城市的发展奠定基础.
“数字孪生”技术在传统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基础上,结合建设行业的BIM建模技术,以数据和模型为内核和基础,共同致力于智慧城市的全面构建.智慧城市背景下的“数字孪生”+BIM是实现虚拟世界深度认知的重要手段.基于建设项目全过程数字仿真不仅包含项目建设本身,更要纳入生产设备、工艺、人员、工期、质量记录等各种信息.论文对BIM技术的应用现状和深度应用目标进行了分析,对BIM+数字孪生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实践应用在规划、设计、施工和运维全过程的探讨,提出了以信息数据为核心,以模型为基础,进行模拟仿真、动态可视、协
现代化的剧院对声学有着极高的要求,其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产生及传播的噪声和振动会影响剧院工程使用功能的实现.文章通过对机电系统噪声及振动产生的源头、传播方式、传播途径、受影响因素及产生的后果等进行细致分析,对机电系统进行二次深化设计,制定消声减振应对方案,优化其中的关键环节,实现对机电系统噪声和振动的控制.
能源消耗的增加导致环保碳排放的压力,制约了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绿色建筑的出现使这种现状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BIM技术在绿色建筑方面的应用使这些优势更加突出.文章在阐述绿色建筑和BIM概念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中,BIM技术对其不同阶段的集成管理与高效整合应用,对我国建筑行业利用BIM技术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和促进BIM技术在绿色建筑中更长远深入的应用起到推动作用.
本试验旨在研究米糠和乳酸菌制剂对柠条锦鸡儿青贮发酵品质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以期为改善柠条锦鸡儿青贮发酵品质和解决干旱地区饲草料短缺问题提供科学依据.试验设4个处理,分别为无添加(对照组)、添加5%米糠(RB组)、添加5%米糠+105 CFU/g商业植物乳杆菌(RB+LP组)和添加5%米糠+105 CFU/g植物乳杆菌LP694(RB+LP694组).发酵60 d后,测定柠条锦鸡儿青贮的营养成分、发酵品质及微生物多样性.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RB、RB+LP和RB+LP694组青贮饲料中性洗涤纤维和
本试验采用猪乳腺上皮细胞作为体外模型探讨亮氨酸对乳成分合成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分别用0(对照组)、1、5和10 mmol/L的亮氨酸处理猪乳腺上皮细胞24和48 h后,检测细胞活力,分析乳蛋白、氨基酸转运载体、葡萄糖转运载体及脂肪酸转运载体的基因表达情况,并进一步检测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中关键蛋白mTOR和核糖体蛋白S6激酶1(S6K1)的表达和磷酸化情况以期探索体外亮氨酸调控乳成分合成的机制.结果显示:不同浓度亮氨酸处理48 h后细胞活力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且以亮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