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改后的生物教材中增加了大量的图像资源,教师在教学中采取恰当策略利用图像资源,引导学生有效学习图像资源,能够更好地达到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关键词生物教材 图像资源 生物科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A
作为浓缩和承载生物科学基本成就的生物教材,图像系统愈来愈显示出文字系统不可替代的作用。图像系统是教材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形象、直观、资源丰富、信息量大等特点,研究教材中的图像系统,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图像资源,能够促进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发展,进而更好地实现新课程目标。
1 教材图像资源的运用策略
新课改后的人教版生物教材与旧教材相比增加了大量的图像资源,面对这些设计精美的图像,如何充分利用是生物教师面临的首要问题。
1.1 以图导入
教师在讲授新课时,用图像设置疑问导入新课,创设乐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发展学生思维。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在课堂开始的10分钟内,学生的思维逐渐集中。①教师利用图像和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产生急于解疑的心情,整节课在轻松的互动氛围中顺利进行。
1.2 以图结课
教师可以运用图像来结束一部分、一节新课或一章的教学内容,对知识和技能进行及时的系统化、巩固和运用,使其有效纳入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中。微观生物学部分,只靠文字描述、凭空想象是达不到教学效果的,必须有直观的视觉感受,教师可用图像再次说明,看似重复的过程恰恰加深了学生的印象。例如细胞器一节,教师在讲完各种细胞器之后,可分别用植物和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来概括各个细胞器,让学生从整体上对细胞器有进一步的认识。
1.3 以图复习
近几年的高考命题情况表明,图像题的考察越来越占突出地位,在复习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对各种图像内涵的理解。概念图是生物新教材特有的,能帮助教师诊断学生的前概念,帮助学生抓住知识的内在联系与要领,对知识进行整合,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还可以有效评价学生对概念的掌握程度,反映学生学习进展,鼓励学生有意义学习。②
2 教材图像资源的学习形式
教师在利用图像教学时还要注意引导学生有效地学习图像,积极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培养生物科学素养。
2.1 识图
认识和观察图像是学习图像的最基本环节,也是最简单的形式。由于年龄的限制,学生接触图像时注意力往往被无关部分吸引,分不清主次、轻重,教师在指导学生识图时明确目标,有目的地去看,把注意力集中在主要方面。观察图像还应遵循一定的顺序。有了一定的观察顺序,学生的思维便不会混乱,也不会造成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现象。
2.2 读图
读图也称看图说话。此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各抒己见,避免机械记忆,在读、思、议、疑中咀嚼玩味,理解内涵。③教材中大量图像资源也为学生创造了崭新的自主学习情境,学生通过读图尝试“说话”是一个积极思维的过程,不仅强化了语言表达能力,更有助于思维品质的提高。
2.3 析图
读图后可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化分析、挖掘图像资源隐含的信息,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更深、更广的层次。例如学习氨基酸脱水缩合的过程,不能把问题只停留在n个氨基酸脱水形成一条肽链的层次,要趁势追问如果n个氨基酸形成m条肽链会脱去多少个水分子,这些肽链又是怎样形成错综复杂的蛋白质等等。如此一来,把学生们研究图像的热情引入高潮,激发他们探索生命奥秘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乐于学习、学会学习,同时为后面内容做好铺垫。
2.4 用图
用图是识图、读图、析图后的最终极目的。通过前面的几个环节,学生们对生命科学知识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在此基础上,关注图像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用图提高获取新知识、分析和处理实际问题、交流和合作的能力,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务实的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主义情感,进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生物教材中的图像资源是浓缩的科学结晶,它们以其鲜明的直观性,强烈的系统性,高度的概括性及独特的能力培养作用在生物教学中有着无法比拟的优势,注重了对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培养。适时合理地运用图像资源,采取有效的形式学习图像资源,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注释
①孙仁恣,张秀芹.谈生物图像教学[J].生物学教学,2001.26(5):12~13.
②袁维新.概念图及其在生物学教学中的运用[J].生物学教学,2003.28(9):24~25.
③师哲.新课程下生物课学习的有效形式——挖掘图表资源[J].中学生物学,2008.24(5):62~63.
关键词生物教材 图像资源 生物科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A
作为浓缩和承载生物科学基本成就的生物教材,图像系统愈来愈显示出文字系统不可替代的作用。图像系统是教材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形象、直观、资源丰富、信息量大等特点,研究教材中的图像系统,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图像资源,能够促进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发展,进而更好地实现新课程目标。
1 教材图像资源的运用策略
新课改后的人教版生物教材与旧教材相比增加了大量的图像资源,面对这些设计精美的图像,如何充分利用是生物教师面临的首要问题。
1.1 以图导入
教师在讲授新课时,用图像设置疑问导入新课,创设乐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发展学生思维。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在课堂开始的10分钟内,学生的思维逐渐集中。①教师利用图像和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产生急于解疑的心情,整节课在轻松的互动氛围中顺利进行。
1.2 以图结课
教师可以运用图像来结束一部分、一节新课或一章的教学内容,对知识和技能进行及时的系统化、巩固和运用,使其有效纳入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中。微观生物学部分,只靠文字描述、凭空想象是达不到教学效果的,必须有直观的视觉感受,教师可用图像再次说明,看似重复的过程恰恰加深了学生的印象。例如细胞器一节,教师在讲完各种细胞器之后,可分别用植物和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来概括各个细胞器,让学生从整体上对细胞器有进一步的认识。
1.3 以图复习
近几年的高考命题情况表明,图像题的考察越来越占突出地位,在复习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对各种图像内涵的理解。概念图是生物新教材特有的,能帮助教师诊断学生的前概念,帮助学生抓住知识的内在联系与要领,对知识进行整合,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还可以有效评价学生对概念的掌握程度,反映学生学习进展,鼓励学生有意义学习。②
2 教材图像资源的学习形式
教师在利用图像教学时还要注意引导学生有效地学习图像,积极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培养生物科学素养。
2.1 识图
认识和观察图像是学习图像的最基本环节,也是最简单的形式。由于年龄的限制,学生接触图像时注意力往往被无关部分吸引,分不清主次、轻重,教师在指导学生识图时明确目标,有目的地去看,把注意力集中在主要方面。观察图像还应遵循一定的顺序。有了一定的观察顺序,学生的思维便不会混乱,也不会造成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现象。
2.2 读图
读图也称看图说话。此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各抒己见,避免机械记忆,在读、思、议、疑中咀嚼玩味,理解内涵。③教材中大量图像资源也为学生创造了崭新的自主学习情境,学生通过读图尝试“说话”是一个积极思维的过程,不仅强化了语言表达能力,更有助于思维品质的提高。
2.3 析图
读图后可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化分析、挖掘图像资源隐含的信息,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更深、更广的层次。例如学习氨基酸脱水缩合的过程,不能把问题只停留在n个氨基酸脱水形成一条肽链的层次,要趁势追问如果n个氨基酸形成m条肽链会脱去多少个水分子,这些肽链又是怎样形成错综复杂的蛋白质等等。如此一来,把学生们研究图像的热情引入高潮,激发他们探索生命奥秘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乐于学习、学会学习,同时为后面内容做好铺垫。
2.4 用图
用图是识图、读图、析图后的最终极目的。通过前面的几个环节,学生们对生命科学知识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在此基础上,关注图像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用图提高获取新知识、分析和处理实际问题、交流和合作的能力,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务实的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主义情感,进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生物教材中的图像资源是浓缩的科学结晶,它们以其鲜明的直观性,强烈的系统性,高度的概括性及独特的能力培养作用在生物教学中有着无法比拟的优势,注重了对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培养。适时合理地运用图像资源,采取有效的形式学习图像资源,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注释
①孙仁恣,张秀芹.谈生物图像教学[J].生物学教学,2001.26(5):12~13.
②袁维新.概念图及其在生物学教学中的运用[J].生物学教学,2003.28(9):24~25.
③师哲.新课程下生物课学习的有效形式——挖掘图表资源[J].中学生物学,2008.24(5):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