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面积转移矩阵的龙川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研究

来源 :人民长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yla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时期的土地利用变化研究有利于提高对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变化动态过程的认识。基于1982年和2016年龙川江流域遥感影像及地理信息软件,将该流域土地利用类型主要分成9类,即暖温性针叶林、常绿阔叶林、人工林、暖温性石灰岩灌丛、干热河谷稀树灌木草丛、水田、旱地、水域和居民区。基于Arcmap10. 1软件的分类统计功能,从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变化、时空动态变化、动态度变化以及面积转移矩阵四个方面对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以暖温性针叶林、常绿阔叶林、暖温性石灰岩灌丛、干热河谷稀树灌木草丛为主。1982~2016年,暖温性针叶林、暖温性石灰岩灌丛以及旱地面积呈下降趋势,面积减少最多的是暖温性针叶林;常绿阔叶林、人工林、干热河谷稀树灌木草丛、水田、水域和居民区面积呈增加趋势,但是水域面积增加不多。动态度最大的是人工林,其变化幅度也是最大,面积大幅增加;干热河谷稀树灌木草丛和水域的动态度最小,其增幅也不大。研究成果对该流域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在城乡水美景美的建设步伐下,小型双向抽水工程的应用已日趋广泛。有关双向抽水工程方面的研究,以往大多是针对大型双向泵站在城市主要河口节点的应用方面,而对于小型简易双
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会给生产生活带来诸多影响。本文从二氧化碳浓度变化对植物光合作用、生物量、形态、种子、根系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简要介绍。
传统水文数据的对外服务存在人工处理过程复杂、耗时长、申请和审批流程繁琐等问题,极大影响了水文数据的服务能力。针对该问题,结合Web服务技术对水文数据服务的业务流程进
目的:观察中国健康志愿者静脉滴注注射用头孢呋辛钠他唑巴坦钠后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方法:单次给药40例受试者分为7个剂量组,分别给予注射用头孢呋辛钠他唑巴坦钠0.75,1.5,3.0
倾倒变形是河谷地区层状岩质边坡一种典型的变形破坏方式。星光三组倾倒变形岩体位于溪洛渡水电站库区,变形体范围内地层从寒武系筇竹寺组至志留系连续分布,碎屑岩与碳酸盐岩
自开展“职工创新示范点”建设以来,到10中旬顺利通过冀北公司验收,继而接受各级领导的检查、指导和兄弟单位的参观学习,一路走来,我们付出了艰辛的汗水,同时也收获了许许多多的体
报纸
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的研究,包括离子通道机制、血管内皮功能舒缩因子失衡机制、炎症机制以及遗传基因学机制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由此,开发了一系列针对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