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中生语文阅读教学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kjzh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是教育的最终目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要求语文教学“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培养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已被提到了从未有过的高度。想像是创新思维中最具活力的因素之一,正是有了想像,人类才能够超越常规思维的约束,冲破现有知识经验的局限,以大胆、奇特的方式对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创造性的探索,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所以说,想像构成了创新的基础,是一种极其可贵的思维品质。在高中阅读教学中,应从“阅读文本,二度创作”、“架设桥梁,达成共鸣”、“净化领悟,各抒己见”这三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想像力。
  一、阅读文本,二度创作
  语文教材出现在学生眼前的仅仅是一行行文字,如果不展开想像,不懂得进行再创造,那么出现在头脑中的可能只是词语所代表的抽象概念,而无表象组成的生动画面。这样,就不可能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不仅无欣赏乐趣可言,而且难以理解作品的意蕴。科林伍德在《艺术原理》中指出:“真正艺术的作品不是看见的,也不是听到的,而是想像中的某种东西。”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驰骋想像,透过文字看到图画,透过语言看到生活,置身于作品之中,获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如欣赏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第四段:“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我请学生根据画中的荷叶或生活中所见,把荷叶与芭蕾舞女组合起来,想像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满眼繁茂的荷叶,荷叶片片相连;因为出水很高,才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像优美典雅的芭蕾舞中的舞女的裙——于是,静静的荷塘幻化为动态的舞台,舞女们穿着绿色的裙子翩翩起舞,轻盈地旋转。随着想像的驰骋,学生们进入到月光笼罩下的荷塘美景中,作品在想像中得到了复活。
  二、架设桥梁,达成共鸣
  文本的作者与学生,他们的人生阅历、文化底蕴、思考背景、语言修养都不可能在一个层面上,这中间的距离有时简直难以逾越。教学中,需要运用想像在这中间架设心灵的桥梁,让学生走近作者,与文本对话,从而达到心灵上的沟通、内涵上的共鸣。如:李白的《蜀道难》三次出现“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为什么说蜀道的难行比上天还难呢?如果不细想、不想像,恐怕学生很难理解的。这就要让学生明白这是因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被高山峻岭阻挡,由秦入蜀,太白峰首当其冲,只有高飞的鸟儿能从低缺处飞过。太白峰在秦都咸阳西南,是关中一带的最高峰。民谚云:“武公太白,去天三百。”诗人以夸张的笔墨写出了历史上不可逾越的险阻,并融汇了五丁开山的神话,点染了神奇色彩,犹如一部乐章的前奏,具有引人入胜的妙用。下面即着力刻画蜀道的高危难行了,“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咏叹反复出现,像一首乐曲的主旋律一样激荡着读者的心弦。李白之所以描绘得如此动人,还在于融贯其间的浪漫主义激情。诗人就是善于把想象、夸张和神话传说融为一体进行写景抒情:言山之高峻,则曰“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状道之险阻,则曰“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三、净化领悟,各抒己见
  亚里士多德在论述音乐的作用时指出:“某些人特别容易受某种情绪的影响,他们也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受到音乐的激动,受到净化,因而心里感到一种轻松舒畅的快感。因此,具有净化作用的歌曲可以产生一种无害的快感。”孔子有“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的见解,所谓的“兴”就是指文学可以引发读者的想象和联想,使之得到情感的感染和意志的振奋。“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培养鹦鹉学舌的模仿者,而是培养能够自己独立思考的创新者。”语文教材固然是经过精心筛选的名家名篇,但这些名篇所昭示的相对于整个浩瀚而复杂的宇宙来说只是一家之言、一孔之见,教育的重任就在于让更多的学生去超越前人,“长江后浪推前浪,当悟新人换旧人”。所以,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地让学生在文本的基础上展开自己想象的翅膀,尽情想象,然后各抒己见,畅谈真正个人的创造性的解读。如讲授贾岛的诗作《题李凝幽居》,经过想像推理,对朱光潜“推敲之说”的质疑声更是“沸反盈天”。学生们有的认为:用无声的“推”怎么能知道“鸟宿池遍树”?原诗中的“门”该是李凝家门,而不是寺院院门;有的认为“敲”不会打破“岑寂”,反能衬托幽静;还有的认为“推”的動作有些粗鲁,不该发生在讲究礼节的文人雅士身上——显然,第一位学生通过想像把贾岛的《题李凝幽居》还原成生活画面,由生活画面先听到“敲”门声,然后看到树上惊起的宿鸟,从而推断出朱光潜所说的意境不合原诗。第三位学生由诗作联想到古人的礼节,并由此推论出“敲”字比较符合当时意境。只要有适宜的情境,学生所爆发出的想像力、创造力是教师始料不及的。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在充分掌握文本知识的基础上尽情在放飞思绪,展开联想与想像的双翼,迸发创新思维的火花。何时能让学生思维达到了“百家争鸣”的境界,那便是语文教学成功之处。
  参考文献
  [1]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4月,第2版。
  [2]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4月,第2版。
其他文献
做老师难,做好教师难,做让学生喜欢的教师更难。为了学生,我力争做学生喜爱的教师,让学生爱上英语课。我潜心阅读《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受益匪浅。书中的建议和劝告看似浅显,实际上是苏霍姆林斯基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涉及教师经常遇到的棘手问题。书中用了很多的事例和体会,把枯燥的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观点阐述得生动、明白,读来令人倍感亲切、深受启发。而今细细地品读这本书,颇有感触。  一、做一个有爱心的人  
期刊
摘 要:信息技术授课是打开农村孩子视野的窗口,农村孩子由于与城市孩子相比较缺少信息技术学习的时间,这就要求教师采取多种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作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农村 中学生 信息技术  陈至立部长指出:“信息技术教育的过程,是学生动手实践的过程,也是学生的一个创造过程。在学生完成一件作品、利用计算机进行学习的过程中,都需要学生开动脑筋、大胆想象、自己动手
期刊
摘 要: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领导者和组织者,也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因而其工作方法十分重要。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职业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种重要教育形式,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务实高效地开展班主任工作,使班集体建设卓有成效,为社会输送大批合格的中等专业技术人才。  关键词:中职 班主任 班级管理 工作艺术等  一、以学生为中心,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  热爱学生是班主任热爱教育事业的具体
期刊
小学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发挥了其它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但当前农村寄宿制小学受经费、硬件设施、师资力量等因素的制约及其它种种原因的影响,学生难以接受正规的美术学习。作为农村小学教师不仅要上好语数等学科,同时应上好美术、音乐等学科,使学生从小就会审美,改变美的观念,提高对美的欣赏能力。因此,上好美术课是我们教师不可忽视的问题。  目前我们偏远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的现状是:除了部分寄宿
期刊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是要改变教育观念,改变传统的教育手段,尤其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为主。那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是摆在每一个数学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值得很好地进行研究。就此谈谈自己浅显的认识:  一、优化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
期刊
当前是信息时代,信息技术成为我们必须具备的技术之一。计算机与网络逐步渗透于各行各业,并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贴近,电脑要从娃娃抓起,信息技术学科教育已成为中小学的必修课之一。  信息技术属于新兴学科,加上各地实际情况千差万别,所以信息技术教学没有既定的教学教法,如何教好这门课程,是所有从事这门课程的老师要努力研究的。现我就12年来从事信息技术教学进行的一些尝试,谈谈自己对信息技术教学的几点建议。 
期刊
评价活动是美术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学生作品起着小结作用,对学生起着激励的作用,直接关系到小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激情、自信,关系到学生人格的健康成长。新的美术课程标准指出:“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精神是社会成员最重要的心理品质之一,美术教学过程的情趣性、表现活动的自由性和评价标准的多样性提供了创造活动最适宜的环境。”因此,改革教学评价,才能为新时期的美术教育撑起一片晴空。多年来,我结合现代教
期刊
2007年底,我县各校派骨干教师进行“农远”项目的专业培训,随即将项目设备配发到各校,这意味着“农远”项目资源如同一粒种子落户在农村,扎根在学校,但作为农村学校的教师,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更重了,形势更加严峻了。怎样去合理地利用它,讓它充分发挥效益,也就是怎样才能使这里希望的种子发芽、开花、结果?  一、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发芽  学校领导的认识切实影响着该校教师认识水平的高低。因此,校领导首先要
期刊
摘 要:随着国家对教育的关注,我国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当前的学校教育是以学生为中心开展一切教学活动。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要对学生的自学习惯、乐学习惯进行培养,尤其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因为年龄、兴趣等特性,他们会将大部分时间花费在其他事情上。为了提升低年级学生的教学质量,对低年级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进行培养非常有必要。  关键词:低年级学生 自学习惯 重要性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习惯会影响学生今
期刊
《生物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突出能力培养,特别是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随着科学技术的加速发展、社会生活的剧烈变革、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为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成为当前教育的重点,应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创新教育,已逐渐深入人心,而代表能力发展最高水平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应积极转变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