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0年来洞庭湖地区水稻种植面积演变的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 :自然资源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reverfreedom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多熟制水稻面积时空演变及驱动机制对保障我国粮食生产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综合运用Nich指数和地理探测器模型,探讨了洞庭湖地区1987-2017年一季稻和双季稻种植面积的时空动态变化及主要影响因素.结果 表明:(1)近30年来,位于丘岗山地区的一季稻面积比例大于中部平原地区,整体呈上升的变化趋势;武陵区、沅江市等地在2007-2017年呈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2)1987-2002年间一季稻和双季稻面积相对变化率呈西高东低的梯度型变化模式;2002-2017年间一季稻呈高—低—高的条带状变化模式,双季稻呈北高南低的变化发展模式.(3)1987年和2017年地理探测模型结果表明,有效灌溉面积、工业从业人员、农业从业人员、农林牧渔总产值对水稻面积影响程度不断加深.研究结果可为水稻种植结构调整提供参考依据.
其他文献
在不完全要素市场和农户分化背景下,探索不同类型农户、耕地保护技术约束与技术选择之间内在行为逻辑,以期为保障我国耕地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利用Probit和Logit方法,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