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成语教学的体会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fj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成语是汉语言所独有的一种文学现象,是中华母语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凝结而成的最富魅力的瑰宝。随着时代的发展,成语越来越显现出它绚丽多姿的色彩。现在各种版本的语文教材都十分重视成语教学,特别是苏教版语文教材尤其关注成语的积累和运用。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都把成语教学放在一个很重要的地位,但事实上多数是一种缺少文化、缺乏生动的简单抄写记忆,教学效果欠佳。怎样提高成语教学效率,使小学生多、快、好、省地掌握汉语成语,丰富文化底蕴,应该作为一个课题来研究。下面,我就自己在小学成语教学过程中的做法谈谈感受。
  一、以人为本,让学生长期保持学习成语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小学生自始至终地保持学习成语的兴趣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为了帮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反复让学生背诵和默写教材中要求掌握的成语,最终分数上去了,但是学生最珍贵的兴趣在机械性的训练中渐渐没有了,失去了可持续发展的活力。如果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多采用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结果可能就大不一样了。我以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六册练习中的成语教学为例来谈谈自己的做法。
  1.读成语
  成语是汉语言长期以来的积淀,读起来朗朗上口,如诗如歌,很有韵味。苏教版语文教材在每个练习中都安排了一定量的成语,而且排列有序,注重压韵,非常适合学生诵读。我常常引领学生像品味古诗一样采用不同形式的朗读,读出它的美,读出它的内涵,读出它的滋味……不但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朗读,而且利用一切机会让学生去读,最终既帮助学生达到自然成诵的效果,又使他们感受到成语的魅力,不断激发学习兴趣。
  2.画成语
  一个成语往往就是一幅画,一组成语常常是学生大脑中最动人的画卷。在指导学生大概弄清成语的意思后,让他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把这些成语所表现的画面画下来,会更好地帮助他们理解成语、记忆成语、感悟成语。例如,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六册中有这么一组成语:烟波浩渺、一碧万顷、游人如织、谈笑风生、一帆风顺、风平浪静、鸥水相依、海波不惊。这些成语理解起来很简单,不必逐字逐词地去讲解,如果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把它们描写的画面用七彩的笔画一画,我们就会看到一颗颗闪亮的童心。
  3.说成语
  有时一个成语就是一个动人的故事。苏教版语文教材中编排了许多故事性的成语,非常适合学生讲故事。例如第六册第八单元有这么一组成语:揠苗助长、杯弓蛇影、螳螂捕蝉、鹬蚌相争、郑人买履、叶公好龙、狐假虎威、黔驴技穷。这些成语都是有趣的寓言故事,如果教师引领学生讲一讲,就会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当然教材中还编排了许多历史故事成语、神话故事成语,都可以采用谈故事的方法开展教学。
  二、立足教材,集中教学和分散教学相结合
  苏教版语文教材的每个单元练习都安排了一定量的成语,这些成语一般与本单元的课文有一定的关系,因此,我们可以巧妙地利用课文资源帮助学生采取分散学习与集中学习相结合的方法降低学习难度,达到理解和运用的目的。
  1.把单元练习中的成语渗透在课文教学中
  在教学一个单元之前,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看看练习中的成语分别与哪些课文有关系,在教学课文时以什么方法帮助学生学习这些成语。例如,在教学《少年王勃》这篇课文时,我结合课文的内容帮助学生理解了单元练习中的这一组成语:风华正茂、出类拔萃、才思敏捷、后生可畏、文思如泉、手不停挥、笔下生花、力透纸背。由于是有针对性的学习,每一个成语都能在课文中找到相关的内容,因此学生学得很轻松、很扎实。等到单元集中学习时,学生已经很自然地熟读成诵。
  2.从成语出发寻找课文中的相关内容
  在教学单元练习中的成语时,先指导学生读好成语,然后分别从前面的课文中找出与之相关联的课文内容,感性地理解成语的意思。由于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已经有了较为充分的理解,因此对成语的内涵领悟得非常深刻。例如在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这样一组成语:精妙绝伦、炉火纯青、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梦笔生花、浑然天成、斗酒百篇、鬼斧神工。我让学生结合本单元的古诗《望庐山瀑布》的作者李白的生平来理解成语,使古诗所蕴涵的内涵与成语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学生很快就懂得了这些成语的意思,并且对诗仙李白也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三、注重实际,上好成语活动课
  学生学习成语的渠道很多,语文教材所提供的成语毕竟是非常有限的,应该针对学生的实际状况机动灵活地上好成语活动课,使他们能从多方面轻松地搜集和积累成语。
  1.从课外阅读中学习成语
  每周安排学生一定量的课外阅读,要求他们有意识地从书本中摘录成语,或者用成语概括所读文章的内容及人物。在每周一次的课外阅读汇报课上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当然这样的交流应形式多样,确保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在学生阅读完《三国演义》时,结合书中的人物让学生积累成语,从而懂得三顾茅庐、望梅止渴等成语的意思。
  2.从游戏中学习成语
  经常开展成语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既紧张又活泼的氛围中积极地学习和积累成语。例如,让学生说一说有关动物、植物的成语,写一写有关一年四季的成语,读一读含有某个字的成语,背一背有关勤奋学习的成语,认一认有关特殊结构的成语等,以数量多者为胜。也可以开展成语接龙活动,学生一定会兴趣盎然,受益匪浅。
  3.从生活中学成语
  在语文综合实践课上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学习成语,结合自然和社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用查“无字词典”的方法学习和积累成语。例如,下雨时,要求学生说一说有关雨的成语;天气炎热时,要求学生说一说有关天气炎热的成语;适逢佳节时,要求学生说一说有关亲人团聚的成语……由于学生有切身的生活经历,往往学得非常扎实,做到学以致用。
其他文献
摘 要: 高效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统一,是“学”与“思”的统一,是“接受”与“探究”的统一。语文教师要用正确的观念指导教学行为,落实在课堂中,并在实践教学中检验正确性。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 高效课堂 “教” “学” “思”    高效课堂是指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这也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孜孜以求、不断探索的最高境界。对教师而言,高效课堂就是“教”与“学
当前职业教育的症结在于遮蔽了对教育本体的追问,因而向本真教育回归是职业教育最重要的使命。  “本真教育”是倡导务实求真的教育,是对教育规律的真正认同与接纳,是摒弃传统的教师中心论,是本色的教育、生本的教育和活的教育。职业教育的本真就是培养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级专门人才,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具有必要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比较熟练的专业技能,具有继续学习和适应职
你知道司马他吗?  进出写字楼却不识司马他?糟糕!你又落伍了……司马他是和杜拉拉一样有名的职场领军人物,他有一套被“80后”职场人士奉为经典、竞相效仿的职场生存之道。白领们不仅精辟地总结了司马他法则,更群策群力创作网络轻喜剧《司马TA呀》,图文并茂地进行阐释。(《新快报》2009年10月17日)  看完上面的文字,如果你上网搜索一下“司马他”和“司马TA呀”,你将可以分享搜狐呈现的首部网络职场轻喜
浙江省特级教师唐懋龙曾这样描述时下一些语文课:“一个傻乎乎的老师带着一群傻乎乎的学生,在上着一堂傻乎乎的语文课……为分析而分析的语文课就是把课文中的一个个句号变成问号,再让学生把一个个问号变回句号。”犀利的观点道出了语文课的困境——教课文,不教语言;教知识,不教思维。《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的同时,要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语文课堂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教给学生必要的知识,更重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时代。以因特网为核心内容的信息技术的大规模发展和普及,给曾经沉闷的教学拓展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现代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对事物的认识过程包括观察、记忆、想象、思维等几个重要环节,而整个认识过程有一定的规律——由开始的感性认识上升到最后的理性认识。作为认识的高级阶段——思维,它实现着从现象到本质、从直观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转化,也就是说,提高学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