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女儿不懂装懂之后

来源 :现代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HLOK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女儿读初中时偏科,不喜欢物理和化学,经常遇到难题不敢向别人请教,干脆不懂装懂。
  一天,女儿对我说:“力学太难了,老师讲课时能听懂,但一做题就傻眼了。有的题我真搞不明白,一个看似简单的题却暗藏玄机,这里冒出一个‘力’,那里冒出一个‘力’,哪来那么多‘力’?真被搞糊涂了。”我对女儿说:“说实在话,物理我也不懂,帮不上忙,你可以问问同学和老师。”女儿说:“我才不呢!我怕同学笑我笨,怕老师骂我没认真听讲。”
  我说:“你的想法似乎有理,但是你没问同学,怎么知道同学会笑你呢?也许他们会热情地帮助你,会夸你勤学好问呢!我给你讲个故事。俄国曾经有一个打鱼的青年罗蒙诺索夫,他很想学习,就徒步2000公里到莫斯科求学,因为不是贵族子弟而被学校拒之门外。后来,他乔装成外城贵族的儿子混进斯拉夫-希腊-拉丁学院学习。因为不懂拉丁文,老师让他坐在最后一排。班上大都是十三四岁的孩子,他们笑他:‘二十来岁的大傻瓜来学拉丁文!’罗蒙诺索夫对同学的嘲笑置之不理,专心学习,遇到不懂的问题就向那些比自己年龄小的同学请教,尽管那些孩子嘲笑过他。罗蒙诺索夫仅用一年时间就掌握了拉丁文。正是凭着这种勤学好问的精神,后来他成为俄国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语言学家、哲学家和诗人,被誉为俄国科学史上的彼得大帝。罗蒙诺索夫是俄国科学院的第一个俄国籍院士,创办了俄国第一个化学实验室和第一所大学——莫斯科罗蒙诺索夫国立大学。试想一下,如果他不勤学好问,他会有这样的成就吗?也许会像他的父辈那样成为一个默默无闻的普通渔民。看来,好问与不好问是有区别的。你不妨试试。”
  第二天,女儿鼓足勇气问了同学小丽一道物理题,当时似乎听懂了。然而过了两三天,女儿又不会了。我对女儿说:“这说明当时你没有真正听懂,你现在可以再问一次。”女儿说:“我刚问过,而且当时说听懂了,才过两天又说不懂,人家会笑我笨,我还是不问的好。”我说:“你不问就搞不懂。如果问了,你就会有收获,会弄懂这道题。”女儿说:“如果我问了,也不一定能弄懂,如果不问,至少没有人笑我笨,况且这道题考试也不一定会出。”
  我说:“那万一考试出这道题呢?如果你觉得面子上过不去,你也可以问其他同学或者老师。”女儿答应问老师。过了一天,我向女儿询问这件事,女儿说她问了老师,终于弄明白了这道题。我趁热打铁,说:“如果你不懂装懂,恐怕一辈子也弄不懂这道题。你不妨多问同学,多向老师请教,没人会轻视你的。”
  打那以后,女儿遇到难题就主动问老师。如果老师不在,她就问同学。正是凭借这种不懂就问的精神,她把物理和化学两科难学的东西弄懂了,成绩不断提升。中考时,这两科满分150分,女儿考了近140分,与以前相比有显著进步。
  读高中时的一天,女儿回家整理地理课堂笔记,有一道关于时间计算的难题,想了半天也没想出来。这道题老师上课已经讲解过了,女儿当时觉得听懂了,可是回家又不会做了。老师说过题中的两条经线的夹角是60°,可这60°是怎么证来的,女儿还是不明白。尽管她也尝试用几何知识来证明,但就是证不出来。
  女儿问我:“老爸,这道题你帮我看看。”我拿过题看了一下,说:“我觉得这道题缺少一个条件,可能是你漏掉了。如果不是这样,我也不知道了。”女儿又看了一下题,说:“我也觉得题有点问题,可是我记得题没错,老师就是这样抄的,上课时我已经把黑板上的题全抄下来了。”
  我说:“解铃还须系铃人。老师出的题你不懂,你还是找老师问问。现在不要浪費时间了,把时间用来做其他作业也好。”女儿面露难色,又摇摇头。我很纳闷,问道:“为什么呢?学问学问,边学边问。不懂就问,这是天经地义的。你为什么摇头呢?难道地理老师会吃人吗?”
  女儿说:“你有所不知,我坐在第一排,地理老师上课讲这道题时,我还接过老师的话茬儿。老师问我们有没有听懂,我还点了头。地理老师是刚换的新老师,他提问时,我总是积极回答。老师还表扬了我,还问我在班上平时成绩是不是前几名。我说一般是第一名。现在我说自己没听懂,这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吗?老师会以为我不懂装懂,对我的印象会变坏。”
  我说:“你说得很有道理。当时你表示听懂了,现在又说自己不懂,面子上确实有些挂不住。”女儿说:“地理老师脾气暴躁。有一天,他提问一个女生,那个女生回答不上来,他差点把那个女生训哭了。我有些害怕,如果我不问,他也不知道我不懂。如果告诉他我不懂,那不是自讨苦吃吗?”
  我对女儿说:“初中时你不懂就问,理化两科进步明显,你不也尝到了勤学好问的甜头吗?现在到了高中,你胆子越来越大,更应该向老师请教,为什么还要不懂装懂呢?”女儿说:“以前我是初中生,脸皮厚,不怕别人批评。现在我是高中生,怕丢面子,不会轻易告诉别人自己不懂的东西,装作很博学的样子,反正别人也不知道。”我马上从网上搜到一个关于孙中山的故事,拿给女儿看。
  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读书。那时候上课,先生念,学生跟着念,咿咿呀呀,像唱歌一样。学生读熟了,先生就让他们一个一个地背诵。至于书里的意思,先生从来不讲。一天,孙中山来到学校,照例把书放到先生面前,流利地背出昨天所学的功课。先生听了连连点头。接着,先生在孙中山的书上又圈了一段,他念一句,叫孙中山念一句。孙中山会读了,就回到座位上练习背诵。孙中山读了几遍,就背下来了。可是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也不懂。孙中山心想,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于是,他壮着胆子站起来问:“先生,您刚才让我背的这段文章是什么意思?请您给我讲讲吧!”这一问,把正在摇头晃脑高声念书的同学们惊呆了,教室里霎时变得鸦雀无声。
  先生拿着戒尺走到孙中山跟前,厉声问道:“你会背了吗?”“会背了。”孙中山说着,就把那段文章一字不漏地背了出来。先生收起戒尺,摆摆手让孙中山坐下,说:“我原想,书中的道理等你们长大了自然会知道的,现在既然你们想听,那我就讲讲吧!”先生讲得很详细,大家听得很认真。后来,有个同学问孙中山:“你向先生提问题不怕挨打吗?”孙中山笑了笑,说:“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等女儿看完这个故事,我问她:“这个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女儿说:“那个先生和我们的地理老师一样严厉,看起来很吓人,学生都不敢问问题。”我接着问女儿:“但你和孙中山对待问题的方式不一样。孙中山不懂就问,不会不懂装懂,而且敢提问;而你不懂不敢问,怕挨骂,怕丢面子。其实,你不妨向孙中山学习,只要弄懂了道理,别怕丢面子。你比孙中山幸运,那个时代老师打骂学生是家常便饭,而你的老师不会打人,至多骂一顿。孙中山向老师问问题,老师是怎样对待的?打了他骂了他吗?”女儿说:“打骂都没有,老师详细地把道理讲给他听了。”
  我说:“如果你是孙中山的同学,当他向先生问问题时,你是不是为他捏了一把汗?”女儿点点头。我接着说:“有些事情不能仅凭经验来判断,以为先生严厉会批评好问问题的学生,其实不然。你没问老师,又怎么知道老师会批评你、嘲笑你呢?我也是一名老师,我从来不会批评主动问问题的学生。相反,我会觉得这种好问的精神是可贵的。孙中山那个时代的学生不敢向先生问问题,而孙中山问了,老师没有为难他,实际上在心里是很佩服他的勇气,很赞赏他的好问精神的。即使有的问题老师上课讲过,你没听懂也很正常。如果老师上课讲的内容所有学生都能听懂,那么考试时每个同学都会考高分。而事实恰恰相反。所以,学生课下向老师请教上课没听懂的问题,在老师看来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你的老师也可能像那位先生一样,看起来吓人,等你真的向他请教时他却很温和,讲解也很具体。他可能还会赞扬你勤学好问的精神呢!你不妨一试,如果老师批评你,我负责!”
  女儿笑着说:“老爸,你说的貌似有道理,我就把我的这张老脸豁出去了,反正我买了你的保险。我数学上有些难题还没弄懂,我也想问数学老师,又怕他骂我。”我笑着说:“我再卖一份保险给你,你向数学老师问问题时,如果数学老师骂你,我一次给你50元奖金,奖励你好问的精神,补偿你的精神损失。如果你坚持下去,你的成绩还会大幅提升。”
  女儿和我勾了手指,笑道:“好,一言为定,成交!我要像初中时那样,做个勤学好问的好学生!”
  【编辑:刘波】
其他文献
数学成绩上不去,归根结底与学习习惯有很大关系。这里,我就和大家说说,妨碍孩子数学成绩提高的15个坏习惯。  1.不认真听课  孩子的基础知识主要来自于课堂學习,而课堂效率高不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孩子是否认真听课。倘若上课开小差,就很容易错过某个重点知识的讲解,导致下课花费很多时间去理解。  建议孩子:  (1)同一时间只做一件事,不要一心二用。  (2)学习要有计划、有目标,并围绕计划和目标展开学
学校里,经常会出现学生钱物丢失的现象。  几乎每个班主任都有处理这种事情的经历。对老师来说,如何巧妙地教育拿了别人钱物的学生,是一项考验智慧的工作。因为犯错的对象是孩子,他身处集体当中,老师的做法稍有不慎就会伤害他的自尊心,影响周围人对他的态度,对他今后的成长不利。在这种情况下,老师要本着育人育心的原则,小心对待犯错学生,让他有尊严地改正错误。  我当一年级班主任时,就处理过学生丢文具的事。  我
一  从小,我就是大家羡慕的对象。  镇上的人大多不富裕,只有我爸做生意挣钱多。别人还在埋头种地、穿土布衣服的时候,我爸已经开上桑塔纳轿车,而我也穿上了Nike,并跟着我妈四处旅游。  上学之后,我明显感觉到了某种异样。调皮的男同学想玩某个玩具又买不起,就找到我,拐弯抹角地告诉我某个玩具如何如何吸引人。我回家找我妈一说,玩具就买来了。然后,我把玩具带到学校。下课了,男生们都会主动来和我玩,顺便来玩
周末,儿子从学校回来时,我的心情会特别好,买各种美食,打扫房间,努力让儿子一踏进家门就获得一份惊喜。他也给力,每次一回来都会给我一个大大的拥抱。  这天,我从超市回到家,刚放下采购的东西,儿子就进门了。有些反常的是,他没给我拥抱,而是一脸沮丧地径直进了自己房间。  我追进去关切地问他:“怎么了,遇到什么事了?”儿子嘟囔道:“这周学得不好,被老师批评了。”  我向来认为,孩子学习上遇到困难不可怕,只
李丽的宝宝4岁8个月,之前宝宝一直和父母睡,上个月才和父母分床。但自从分床后,宝宝每晚都尿床,这让李丽很无奈。宝宝分床后,为啥频频尿床呢?  儿童心理专家认为:孩子在和父母睡时不尿床,分床后开始尿床,这是儿童常见的一种压力反应方式,也和行为习惯的改变有关。比如,宝宝以前睡觉的时候身边有父母,有尿意醒来后可以推醒父母,但是现在这些行为习惯被改变了,没有了,宝宝还不能适应。  父母可以采取这样的处理方
2017年《现代家长》读者问卷调查活动已圆满结束。  从读者反馈的情况看,最受欢迎的栏目为:家教故事(100%)、父母必读(99.61%)、指点迷津(99.53)、亲情空间(99.31%)、专家热线(99.26%)。其他栏目,读者表示非常喜欢和喜欢的比例超过了85%。  我们历来重视读者的意见,将结合读者评价,对栏目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力争期期有精彩,篇篇是精品。  除了对杂志栏目进行投票外,很多
女孩受虐变“白痴”  8岁的方玲玲是一个遭受过老师暴力对待的女孩。  6岁之前,因父母长年在外务工,她由爷爷奶奶带。读幼儿园大班时,她被乡镇幼儿园的一名老师当众连扇数个耳光。此后,她出现了厌学、抑郁、尿裤子、做噩梦等不良状况。  读小学的时候,方玲玲的父母将她接到了自己所在的省城,然而她却变得表情木然,越来越沉默。进入小学之后,她的学习表现就像一个“弱智”,根本听不懂老师讲什么,也不会做作业。同学
问:我骑电动摩托车撞伤了闯红灯的赵某,后者花费医疗费两万余元。交警部门认定,我负事故的主要责任,赵某负事故的次要责任。现在赵某找到我,要求我在交强险范围内承担全部医疗费,赔偿其他损失,共计3万元,理由是我所骑的电动摩托车超标,应该按机动车算。请问,电摩超标真的算机动车吗?  陈永春(山西大同)  律师意见:电动摩托车不能等同于机动车,你不用承担全部的赔偿责任,而应按一般侵权行为,根据各自的过错承担
周末的傍晚,我下班回家,一进小区就看见一群孩子在疯玩,却不见我儿子涵涵。正好我家楼下的凯凯从旁边跑过,我拦住他问:“咋没看见涵涵呢?”他转头看了我一眼,说声“不知道”就跑开了。  我有点奇怪,平时这俩孩子形影不离,这是怎么了?上楼开门一看,吓我一跳:儿子在家,正趴在窗户边往楼下看呢!我随口问道:“看什么呢,咋不下去玩啊?”  儿子冲我“嘘”了一声,压低声音说:“妈妈,凯凯这回考试数学不及格,我奶奶
谨防快乐的误区  杜月明(8岁男孩的妈妈):前几年,社会上流行赏识教育,提倡多表扬孩子,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家长们茅塞顿开,纷纷效仿。不久前,又流行“虎妈”“鹰爸”式教育,鼓励家长严格管理孩子,甚至可以动手打孩子,家长们幡然醒悟,原来还是老祖宗的办法管用,“棍棒之下出孝子”。还有人提出“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著名口号,但是很快有专家出来说,给孩子一个快乐童年更重要,否则孩子长大后可能心理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