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发式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dz4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的教育制度改革,初中语文教学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必须通过创新教学手段,进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当前,启发式教学是一种良好的教学方法,能够推动初中语文教学的发展。因此,本文针对启发式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展开了研究,从而为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提供借鉴。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初中语文;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3
  随着我国的教育制度改革,初中语文教学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初中为了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必须加大初中语文教学的改革力度,将充分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通过将该方法与语文教学内容有机联系在一起,并针对学生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从而积极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知识。
  一、启发式教学概述
  启发式教学指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任务和学习的客观规律,以学生的视角出发,然后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被充分的调动出来,进而正确指导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启发式教学具有一定的教学指导思想,能够促进学生的智力得到发展,培养出具有创造性的学生。教师通过在启发式教学模式下,能够将知识系统与学生智力有机联系在一起,通过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从而使得教学效果有显著提升。
  二、启发式教学对初中语文教学起到的作用
  (一)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
  初中语文教学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是教学主体,然后教师将语文知识向学生灌输,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利用这种方法进行教学,十分不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并积极解决问题。但是,通过利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进行初中语文教学,能够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去思考,激发其学习动机,从而十分有助于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
  (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在进行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心理,在语文知识教学的同时,需要掌握学生的心理变化,继而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初中生由于具有很强的好奇心,通过启发式教学,语文教学采用能够吸引学生认真参与到语文课堂的方法,然后师生互动,并充分运用现代多媒体手段,为学生达到全新的课堂,继而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三)培养学生的思维初中生已经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所以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该单纯的讲授语文知识,而是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以有效的开发出来。因此,教师利用引发式教学法进行语文教学,必须针对不同的语文知识向学生设置问题,然后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从而培养其思维能力。总之,启发式教学对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三、启发式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一)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某初中为了提升学生语文成绩,加大了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应用,并通过运用多媒体进行语文教学,从而最大程度的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首先,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例如,在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方法,提前制作课件,搜集醉翁亭记中景色的图片,对欧阳修予以介绍,并列举其代表作,然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PPT的形式向学生展示,利用多媒体的形式把欧阳修文章中描写的美丽景色表现出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其次,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通过自行分组,进行朗诵,并相互讨论文章的主旨,从而在相互合作的环境下提升其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因此,教师运用启发式教学,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能够有助于学生学习语文知识。
  (二)教学具有层次性
  启发式教学的主要思想是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保证教学环节具有层次性,通过由浅入深的开展语文教学活动,从而促进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并不断提升其逻辑思维能力。由于班级的学生在思维能力、对语文的认知结构上还是有一定差距的,所以教師一定要找到学生的差异性,然后从简单内容展开教学互动,最后向学生讲解复杂的知识点。这样学生通过阶梯式教学,能够对语文知识的难易程度有全面了解。例如,语文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先讲解有关词语知识,然后配合着语法的讲解,使得学生对语文知识结构有一定的掌握。同时,在学习文言文时,不用一味的让学生机械的记忆,而是在向学生介绍作者和文章概况后讲述文言知识的含义和构成,使得学生对文言文文章有深刻了解。因此,教师通过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确保教学具有层次性,从而有利于学生学习语文知识。
  (三)合理设置问题
  语文教学在教学时,需要不断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而使得学生的综合能力有明显的提升。因此,教学在进行《醉翁亭记》教学过程中,应该向学生设置合理问题,然后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继而对文章予以深入的学习。比如,教师可以设置如下问题,第一,全文围绕“乐”字下笔,那么,作者写此文章主要想表达什么中心思想呢?学生通过对文章进行系统的学习,并予以深入思考,能够看出文章表现了作者寄情山水和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第二,“饮少辄醉、颓然乎其间”表现了作者的哪些情感。学生通过通读文章,并且师生间相互探讨,可以了解当时正处于宋仁宗庆历五年,参知政事范仲淹等人遭谗离职,欧阳修上书替他们分辩,被贬到滁州。他内心抑郁,借山水之乐来排谴谪居生活的苦闷。因而语文教师在利用启发式教学过程中,应该设置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结束语:
  语文作为一种语言工具,同时也是也是教学的重点内容,对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初中应该加大语文教学力度,将启发式教学引入进来,通过创新教学模式,从而正确引导学生学习语文。
  参考文献:
  [1]寇昌明.启发式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1(7):53-54.
  [2]宋彩云.初中语文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及思考[J].课外语文(下),2015(3):74-74.
其他文献
根治性膀胱全切并原位肠代膀胱术是临床广泛采用的膀胱癌治疗手段〔1〕,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提高,目前外科医生已逐渐开展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2-3〕。由于该术式存在操作
摘要: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在人的心理深处,都有一种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学生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限于掌握前人积累起来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发展人的认知能力,善于用旧的知识和经验来解决新问题,要解决这些新问题,必须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关键词:语
作为特教老师,面对智障的孩子,上好“和谐轻松、贴近生活”的语文课尤为重要。  和谐轻松的课堂气氛、贴近生活的教学内容和形式,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只有那些来自生活的语文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才赋有吸引力,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才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真正做到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才是学
摘要:在小学数学学习中,产生差生的原因有很多: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学习兴趣不浓、学习方法不当、上课不认真听讲、遇到困难就逃避、家庭教育不重视等等。但是在义务教育阶段,面对差生要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采取有效的方法和策略,重视差生的转化工作。  关键字:小学数学 差生 转化工作  【中图分类号】G623.5  一、找到导致差生的原因  学生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他们的基本素质不同,心理状态也不同,学
【中图分类号】G633.91  《生物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科学·技术·社会”在生物学科中的体现和应用。因此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加强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我认为生物教师课上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联系生物科学发展故事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要求,针对高中地理教学中的現状,探讨情境教学于高中地理教学的意义势在必行。情境教学有利于弥补传统高中地理教学的不足,有利于教学的健康发展和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于实现高中地理课程的总体目标。情境和教学的结合是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探索的方向之一,对情境教学的探讨有利于指导教学实践的不断完善。  关键词:地理;情境;教学;意义  【中图分类号】G633.55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
卫德章是一位优秀的中年山水画家,其画作雄浑,气韵灵动.他以扎实的传统水墨功底构建的山水世界,充盈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人文诗情.卫德章为人热情质朴、谦和淡泊,在绘画创作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