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根据已筛选到的手掌参(Gymnadnia conopsea)中赤霉酸诱导的富含半胱氨酸蛋白部分cDNA序列,设计带有EcoRⅠ和HindⅢ酶切位点的引物,对编码区全长(gcgasa)及信号肽缺失的片段(Δgcga
【机 构】
:
电子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四川农业大学植物遗传育种省级重点实验室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已筛选到的手掌参(Gymnadnia conopsea)中赤霉酸诱导的富含半胱氨酸蛋白部分cDNA序列,设计带有EcoRⅠ和HindⅢ酶切位点的引物,对编码区全长(gcgasa)及信号肽缺失的片段(Δgcgasa)进行扩增,获得大小约319和238bp的片段。克隆到表达载体pET-32a,转化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BL21(DE3),经1mmol/LIPTG诱导后,在分子量约26.0和25.2kD出现融合蛋白条带。SDS-PAGE和细胞透射电镜结果表明:含有信号肽的外源基因在大肠
其他文献
根据7种转基因玉米(Zea mays)Bt11、Bt176、Mon810、Mon863、TC1507、GA21和NK603的重组DNA结构分别设计转化体特异性引物,并对引物特异性及灵敏度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设计引
将缩胆囊素33基因四串体片段(4·CCK33)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BCX,成功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pBCX-4·CCK33。将其转入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BL21中表达,SDS-PAGE检测到
为研究一个可能的干扰素应答基因(interferon responsive gene15,Ifrg15)所编码蛋白质的生物学功能,对昆明小鼠(Mus musculus)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获得Ifrg15(393bp),并将其克隆到
采用质粒pCM20进行青枯病生防菌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ANTI-8098A)的电击转化,对电击转化条件的优化结果表明,当电击条件为2.5kV,200Ω,25μF时,转化的最佳条件为质粒D
利用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品种烟农15与中间偃麦草(Thinopyrum intermedium)杂交、回交和多代自交,从BC3F6中选育出一个矮秆、早熟新种质山农0057-2。综合应用形态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