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我国传统教育模式也在不断地更新。单一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足以满足当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因此教育工作者在研究开发新的教学模式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更正,以推动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九年级化学教学是学生最初系统地接触化学学科的开端,是初中课程体系的重要部分。化学具有较强的理论实践性,主要以化学实验为背景支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加强对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本文主要讨论了趣味性化学实验在初中九年级化学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趣味化学;化学实验;九年级;教学
当前,九年级初中化学教学仍存在许多的问题,趣味性化学实验教学在化学学科中的实践过程中也存在许多的不足。因此,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促进趣味性化学实验教学法在化学学科教学中产生巨大效应,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发挥自己实践经验,结合学生学习习惯特征,提升学科教学有效性。利用趣味性实验教学,可以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轻松愉快活跃的课堂氛围。在实验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培养学生善于自主科研的精神。
一、实验教学的问题所在
第一,初中九年级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首先是要注意学生的安全性保障,在化学实验进行过程中会涉及到各种不同的化学试剂,并且有许多实验药品都有有一定的危险性,如果学生使用不当的话,可能会造成较大的实验室危险事故。因此,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化学实验时,一定要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然而,正是由于涉及到安全问题的原因,许多教师都不愿意将学生带到实验室,让学生进行化学实验的动手操作。大多数教师都采取让学生观看相关教学视频来掌握实验的基本操作,学习相关化学理论知识点[1]。最终导致了学生缺乏实践动手能力,感受不到在实验教学过程中的趣味性,降低了化学实验教学给化学科目学习带来的学习趣味性,降低了教学效率。
第二,由于初中学生也面临着升入高中的学习压力,迫于应试教育的大背景,教师和家长都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为最终目的。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只是关注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采用灌输式的学习方式,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只是一味地听从教师讲解。实践动手能力较差,将本身具有趣味性的化学课程变成了枯燥乏味的记忆类学科。另外,即使学生进入实验室进行化学实验的相关实验练习,也只是让学生按部就班的进行实验步骤演练,在此过程中,很少与学生进行互动和沟通,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降低。
二、趣味性化学实验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利用趣味性化学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初中阶段是学生最初开始接触化学学科的学习阶段,面临着具有一定抽象性的化学知识,容易造成学生心理的排斥。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及时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则会导致学生逐渐产生对化学学科学习的厌倦心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趣味性的化学实验来吸引学生对化学学科的热爱,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化学实验中,培养自身化学核心素养。例如,在学习化学“燃烧条件”的相关内容时,这个化学实验是初中阶段比较有趣的化学实验之一。首先教师在进行化学实验操作之前,要明确实验操作过程,将必备的实验器材准备好,红磷、装有清水的大烧杯,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灯,玻璃导管、导入空气的仪器等等实验用品[2]。在实验操作过程中,一定要保证学生的生命安全,避免发生危险性事件。与此同时,要让学生观察每一步实验操作的步骤以及实验现象,并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总结和描述。实验演示中,观察到红磷的燃烧现象,打破了学生常有的认知习惯,认为水中的物品是不能燃烧的。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化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3]。
(二)分小组进行化学实验,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合作共赢的观念已经成为当前提升自我的重要方法。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实验教学过程中,利用分小组进行实验操作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参与性,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趣味性化学实验的具体实施核心就是要将課堂的核心转变为学生,让学生自我探索标准的实验操作步骤,增加学生在参与实验操作中所获得的成就感和使命感,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例如,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可以为学生布置有关实验的实验目的,然后让学生根据要求来进行实验的具体安排。先将班级内的同学进行合理的分组,以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为例[4]。教师负责为学生准备好实验道具,并交代清楚在实验过程中所要注意的安全问题,保证学生实验过程的顺利进行。由每组同学进行探讨实验过程的具体步骤,查找相关资料,并在组内进行沟通讨论,制定出合理的实验操作方案。在实验之前教师进行每个小组实验方案的核查,并作出相关点评,对不符合实验实际要求和实验操作的方案要进行及时的修正。通过对每个小组实验方案的评价可以对表现优秀的小组同学给予奖励,并对每一组同学给予一定的鼓励,以免打击学生学习积极性。在竞争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变传统的实验教学方式,最大化的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结束语:
初中九年级化学学习在初中教学中占有比较大的学习比例,对学生建立基础化学框架具有重要作用。文中讨论了存在于当前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几点不足,主要包括有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创新的教学理念,难以吸引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学习兴趣,大多数趣味性化学实验都用观看相关教学视频所代替。另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学习积极性,学生和教师之间缺乏沟通,使学生逐渐产生对化学学习的排斥心理。最后文中提出了趣味性化学实验在初中九年级化学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应用,包括利用趣味性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及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
参考文献:
[1]朱宝平.探讨趣味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J].新课程(中),2016(26):128-128.
[2]张娅妮.趣味化学实验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7,000(005):45.
[3]屠艳凤.趣味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8,000(010):94.
[4]庄学强.探讨趣味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6,000(027):184.
关键词:趣味化学;化学实验;九年级;教学
当前,九年级初中化学教学仍存在许多的问题,趣味性化学实验教学在化学学科中的实践过程中也存在许多的不足。因此,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促进趣味性化学实验教学法在化学学科教学中产生巨大效应,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发挥自己实践经验,结合学生学习习惯特征,提升学科教学有效性。利用趣味性实验教学,可以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轻松愉快活跃的课堂氛围。在实验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培养学生善于自主科研的精神。
一、实验教学的问题所在
第一,初中九年级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首先是要注意学生的安全性保障,在化学实验进行过程中会涉及到各种不同的化学试剂,并且有许多实验药品都有有一定的危险性,如果学生使用不当的话,可能会造成较大的实验室危险事故。因此,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化学实验时,一定要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然而,正是由于涉及到安全问题的原因,许多教师都不愿意将学生带到实验室,让学生进行化学实验的动手操作。大多数教师都采取让学生观看相关教学视频来掌握实验的基本操作,学习相关化学理论知识点[1]。最终导致了学生缺乏实践动手能力,感受不到在实验教学过程中的趣味性,降低了化学实验教学给化学科目学习带来的学习趣味性,降低了教学效率。
第二,由于初中学生也面临着升入高中的学习压力,迫于应试教育的大背景,教师和家长都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为最终目的。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只是关注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采用灌输式的学习方式,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只是一味地听从教师讲解。实践动手能力较差,将本身具有趣味性的化学课程变成了枯燥乏味的记忆类学科。另外,即使学生进入实验室进行化学实验的相关实验练习,也只是让学生按部就班的进行实验步骤演练,在此过程中,很少与学生进行互动和沟通,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降低。
二、趣味性化学实验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利用趣味性化学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初中阶段是学生最初开始接触化学学科的学习阶段,面临着具有一定抽象性的化学知识,容易造成学生心理的排斥。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及时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则会导致学生逐渐产生对化学学科学习的厌倦心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趣味性的化学实验来吸引学生对化学学科的热爱,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化学实验中,培养自身化学核心素养。例如,在学习化学“燃烧条件”的相关内容时,这个化学实验是初中阶段比较有趣的化学实验之一。首先教师在进行化学实验操作之前,要明确实验操作过程,将必备的实验器材准备好,红磷、装有清水的大烧杯,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灯,玻璃导管、导入空气的仪器等等实验用品[2]。在实验操作过程中,一定要保证学生的生命安全,避免发生危险性事件。与此同时,要让学生观察每一步实验操作的步骤以及实验现象,并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总结和描述。实验演示中,观察到红磷的燃烧现象,打破了学生常有的认知习惯,认为水中的物品是不能燃烧的。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化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3]。
(二)分小组进行化学实验,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合作共赢的观念已经成为当前提升自我的重要方法。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实验教学过程中,利用分小组进行实验操作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参与性,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趣味性化学实验的具体实施核心就是要将課堂的核心转变为学生,让学生自我探索标准的实验操作步骤,增加学生在参与实验操作中所获得的成就感和使命感,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例如,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可以为学生布置有关实验的实验目的,然后让学生根据要求来进行实验的具体安排。先将班级内的同学进行合理的分组,以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为例[4]。教师负责为学生准备好实验道具,并交代清楚在实验过程中所要注意的安全问题,保证学生实验过程的顺利进行。由每组同学进行探讨实验过程的具体步骤,查找相关资料,并在组内进行沟通讨论,制定出合理的实验操作方案。在实验之前教师进行每个小组实验方案的核查,并作出相关点评,对不符合实验实际要求和实验操作的方案要进行及时的修正。通过对每个小组实验方案的评价可以对表现优秀的小组同学给予奖励,并对每一组同学给予一定的鼓励,以免打击学生学习积极性。在竞争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变传统的实验教学方式,最大化的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结束语:
初中九年级化学学习在初中教学中占有比较大的学习比例,对学生建立基础化学框架具有重要作用。文中讨论了存在于当前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几点不足,主要包括有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创新的教学理念,难以吸引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学习兴趣,大多数趣味性化学实验都用观看相关教学视频所代替。另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学习积极性,学生和教师之间缺乏沟通,使学生逐渐产生对化学学习的排斥心理。最后文中提出了趣味性化学实验在初中九年级化学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应用,包括利用趣味性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及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
参考文献:
[1]朱宝平.探讨趣味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J].新课程(中),2016(26):128-128.
[2]张娅妮.趣味化学实验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7,000(005):45.
[3]屠艳凤.趣味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8,000(010):94.
[4]庄学强.探讨趣味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6,000(027):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