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渗透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junshis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既要重视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又要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并逐步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笔者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主要通过整合教材中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素材,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语文教学活动相结合,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G623.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指引着学生思想的成长。语文课堂是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小学教育的对象是小学生,他们正处于培育价值观的关键阶段。因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具有自制力差、活泼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等特点,若在课上对他们进行说教,不但不会收到培育价值观的效果,还会令学生非常排斥,最终造成对语文课的不喜歡。所以,语文教师一定要对学情加以了解,针对学生的特点,与教材相结合,选择丰富、灵活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一、通过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影响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教育是教人化人,化人者也为人所化。”可见,榜样具有无穷的力量,教师的个性心理、教学艺术和品德修养都时时刻刻在影响着学生。学生品德的培养和思想的转变都不是靠说教就能起到效果的,而是需要师生间进行情感交流。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常常会在对老师有了喜欢的情感后才会对老师产生信任,从而对老师传授的知识与技能加以接受。所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在日常行为和教学活动中始终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做好学生的榜样。让学生在获取知识和技能、实现自身能力有效发展的同时,接受自然而生动的思想教育,收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二、对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进行充分发挥,不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习总书记指出,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贯穿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要从娃娃抓起、从学校抓起,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要运用各种文化形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用高质量、高水平的作品向人们形象地阐述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什么东西值得肯定和赞扬,什么东西必须反对和否定。所以,将价值观教育渗透在小学语文课程中,应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为指针,努力寻求小学语文课程实施和价值观教育的结合点和融入点,从中挖掘出价值观的教育资源,让小学生受到积极的情感熏陶与价值导向,从而为小学生形成正确、稳定的价值观奠定良好基础。
  1.从教材中挖掘人格光辉和人性的真善美
  每个人都有追求美和崇尚美的心理特征,特别是儿童,在他们眼中一滴水和一朵花都是美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该让学生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与一颗感悟美的心灵,从中挖掘出人格光辉和人性的真善美。
  语文课本是小学语文教学最大的资源,要想让课本内容更能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教师对课本资源不断进行挖掘和整合。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从语言入手,感受形象,体验情感,体会哲理。如在教学《桥》这篇课文时,文中提到在洪灾突然袭来之时,一位村党支部书记为了安全转移村民,用无私的精神对转移秩序加以维护,而他自己和儿子却被洪水卷走。教学中,应将这位村支书的语言、动作和神态描写抓住,对他维护转移秩序的情景进行想象,让学生从中感受一个共产党人的高尚人格和无私精神。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关键是教师的正确解读、对教材中各种价值观教育元素的挖掘,且要将其有机渗透到课堂的教学中。
  2.对教材中各种价值观的元素进行正确捕捉,远离假恶丑
  人的本性是向善的,向善的源泉是向善之后内心体验到的快乐。教给学生“什么是真善美”要比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假恶丑”更为重要。小学语文教材中对人性弱点进行详细表现的课文并不多。一般描写人性的弱点时,也只是略写,甚至一笔带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认识人性的弱点来体会人性的优点,但不可引导学生去获得负面的体验,让学生远离人性的假恶丑,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如在教学《巨人的花园》一课时,认识巨人的自私,感受到帮助别人才能真正体会到快乐。通过《将相和》的教学让学生认识廉颇的嫉妒心,对廉颇被蔺相如感化的心态变化过程进行重点体会,从中领会到只有对别人有了正确的认识,才能保持一颗平常心。
  事实上,语文教材中还有很多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素材,如感恩、爱国、责任等,这些都需要教师去认真挖掘和整合,以使学生受到感染和打动,从而再用心去感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到教学活动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培育和弘扬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等很多文化元素的核心就是“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集中体现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可和广泛接受的思想品格、道德规范与价值取向,具有非常丰富的思想内涵。习总书记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它凝聚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志,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当前,我们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的营养,有着非常强大的生命力。
  总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渗透到小学语文的教学活动中,既要重视学科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又要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用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影响,通过整合教材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素材,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语文教学活动相结合,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参考文献
  [1]殷忠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9):73-76.
  [2]林世凤.核心价值观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以小学语文教学为例[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4(6):2-5.
  [3]黄元虎.小学语文课程中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及策略[J].中小学德育,2012(10):58-61.
  [4]张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性解读[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38-42.
其他文献
在新的形势下,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只有深入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发挥政治核心作用,进而推进学习型企业建设,不断适应时代和市场要求,提升企业核
网络新闻的评论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传统媒体评论的翻版或延续,另一种形式则是网络媒体论坛。第一种形式的评论脱胎于传统媒体的新闻评论,所以更贴近于传统的新闻评论,所以我所论述的网络新闻评论单指它的第二种形式,即网络中的论坛(BBS)。  网络新闻评论的出现让很多人仿佛都看到了言论自由真正实现的曙光。网络传播交互性与开放性使得网络新闻评论具有了个性、平等、多样的特点。  网络是一个开放的空间,不像传统媒体
大专学生就业指导是一项专业性较强且至关重要的工作,直接关系到学生就业的好坏,应该建立一套系统科学的就业指导体系。笔者针对大专医学生就业指导方面出现的问题,探讨大专学生
目的:探讨内皮素-1在豚鼠乳头肌诱发异常电活动的特征及其离子机制。方法:用常规微电极技术引导并记录心肌细胞内电活动,分析其各参数。结果:ET-1浓度依赖地延长乳头肌细胞的APD,
有效管控群体事件是企业健康发展的需要.文章分析了湛江供电局涉及人事人资的群体性事件的原因,并提出了妥善应对群体性事件的方法和途径,即事前有效沟通、事中细节管理、事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针对当前初中化学在教学方面存在的弊端,将思维导图引入初中化学教学之中,不仅能够有效的记录学生学习的思维过程,还能够更有效的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使的教育教学效率深度提升。本文简要阐述了思维导图的含义,以及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应用存在的意义,并进一步探讨了思维导图在初中化学教与学中的应用,旨在为学生能够得到全面的锻炼和发展,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思维意识,做出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荣辱观已成为新时期政治思想工作的主题。现在人们的经济关系、生
北宋时期,一个叫陈灌的人见到蔡京直视太阳很久而不眨眼,便告诉别人说:“蔡京不怕阳光,直视了许久而不眨眼镜,说明其精神充沛、意志坚强,乃富贵人也。但是他敢与太阳敌对,心
期刊
目的 :研究心房颤动 (atrialfibrillation ,AF)时心房肌的电生理重构。方法 :快速持续起搏犬右心房 8~ 10周 ,制备持续性AF模型。比较对照犬 ( 8只 )与起搏犬 ( 10只 )的有效
G623.5  数学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引导学生自己积极地去学,启发他们怎样去学,我们知道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能够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那么,在他们的眼里,数学将是一门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不再是枯燥乏味的数字游戏。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新人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