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热心读者杨潇字:去年4月,笔者在电脑城以170元的价格购买了一块某品牌(以下称A品牌)电视卡,作为在电脑城闯荡多年的老手,本以为“艺高胆大”,但我又一次栽倒在商家的阴谋之下。事情的原委,请听我慢慢道来。
当时市场报价199元的A品牌电视卡,销售价只要170元。这是笔者在电脑城找到的一家“A品牌电视卡代理商的报价”。(在出发之前,笔者已经从官方网站查到了A品牌电视卡所有官方指定经销商。)
经销商猫腻之一:低价诱惑
“想买电视卡,A品牌的,推荐你用这个型号吧,过去卖299元的,现在报价199元,我这里给你算170元吧。”热情的老板看上去比较厚道。
“行,我不跟你讲价了,”我说,“我知道你们现在生意竞争激烈,一块卡也挣不到多少钱!”
老板说:“你这个买家爽快,我也不多说。”
“好的,170元。”
于是老板从货架上拿出了一套已经准备好的A品牌的电视卡。
经销商猫腻之二:不开票据
“你要不要开发票啊?开发票要多加10元。”
“您给我开个收据吧,我不要发票,质保没问题吧?”我说。
老板:“没事的,有问题来找我就可以了”。老板继续说:“我给你盖个章就是了”。(到后来笔者才发现,老板盖的竟然是别的经销商的章)。
经销商猫腻之三:不给测试
我问老板:“我能在这里测试一下么?”
“我们这里的电脑正在录入数据,实在抱歉啊!”
于是,笔者付了钱,拿着电视卡回家了。到家之后,笔者安装好电视卡,成功开机,安装驱动,一切正常。但好景不长,6个月之后,故障便出现了。
经销商猫腻之四:掺杂次品
笔者从机箱中拿出电视卡,才发现出厂标签是:2005年3月。(距我购买电视卡的日期有一年多的时间,经过我反复推测,这极有可能是其他人退回来的产品)。
经销商之最后杀手锏:死不认帐
我抱着“遇到仁慈经销商”的一线希望找到原经销商,结果发现了“不为人知的陷阱”。因为盖的印章不是他自己店铺的,所以他理直气壮地说这块卡不是从他这儿买的,当然也不给质保了。之后我打电话到A品牌的电视卡客服,因为没有发票和质保凭证,他们也不能为我提供质保。
文中读者虽然在购买之前撤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但在购买时由于经销商的低价诱惑和甜言蜜语就忘乎所以,觉得自己遇到了大好人。其实每款产品的降价都是有原因的,可能是出于市场竞争的需要,也可能是清空库存等,也不排除有掺杂假货、次品的可能。这位读者的教训总结下来有三点:1 购买时没有开正规发票;2 没看清产品的出厂日期和经销商的印章;3 没有进行相关测试。
小编提醒大家:在购买低份产品时更要小心。由于产品价格低,利润也低,有些不法经销商就会将库存积压货、返修货、甚至二手货等混入其中销售以提高利润。所以在购买时注意几点:一、不要过分贪图便宜货,俗话说: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二、购买任何商品时都要索取有效购买凭证,出现问题时才有据可依;三、购买时最好在现场进行测试,确保硬件无质量问题。四、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听了商家的一翻花言巧而忽略了对产品的仔细鉴别和对出货单的查看。
当时市场报价199元的A品牌电视卡,销售价只要170元。这是笔者在电脑城找到的一家“A品牌电视卡代理商的报价”。(在出发之前,笔者已经从官方网站查到了A品牌电视卡所有官方指定经销商。)
经销商猫腻之一:低价诱惑
“想买电视卡,A品牌的,推荐你用这个型号吧,过去卖299元的,现在报价199元,我这里给你算170元吧。”热情的老板看上去比较厚道。
“行,我不跟你讲价了,”我说,“我知道你们现在生意竞争激烈,一块卡也挣不到多少钱!”
老板说:“你这个买家爽快,我也不多说。”
“好的,170元。”
于是老板从货架上拿出了一套已经准备好的A品牌的电视卡。
经销商猫腻之二:不开票据
“你要不要开发票啊?开发票要多加10元。”
“您给我开个收据吧,我不要发票,质保没问题吧?”我说。
老板:“没事的,有问题来找我就可以了”。老板继续说:“我给你盖个章就是了”。(到后来笔者才发现,老板盖的竟然是别的经销商的章)。
经销商猫腻之三:不给测试
我问老板:“我能在这里测试一下么?”
“我们这里的电脑正在录入数据,实在抱歉啊!”
于是,笔者付了钱,拿着电视卡回家了。到家之后,笔者安装好电视卡,成功开机,安装驱动,一切正常。但好景不长,6个月之后,故障便出现了。
经销商猫腻之四:掺杂次品
笔者从机箱中拿出电视卡,才发现出厂标签是:2005年3月。(距我购买电视卡的日期有一年多的时间,经过我反复推测,这极有可能是其他人退回来的产品)。
经销商之最后杀手锏:死不认帐
我抱着“遇到仁慈经销商”的一线希望找到原经销商,结果发现了“不为人知的陷阱”。因为盖的印章不是他自己店铺的,所以他理直气壮地说这块卡不是从他这儿买的,当然也不给质保了。之后我打电话到A品牌的电视卡客服,因为没有发票和质保凭证,他们也不能为我提供质保。
文中读者虽然在购买之前撤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但在购买时由于经销商的低价诱惑和甜言蜜语就忘乎所以,觉得自己遇到了大好人。其实每款产品的降价都是有原因的,可能是出于市场竞争的需要,也可能是清空库存等,也不排除有掺杂假货、次品的可能。这位读者的教训总结下来有三点:1 购买时没有开正规发票;2 没看清产品的出厂日期和经销商的印章;3 没有进行相关测试。
小编提醒大家:在购买低份产品时更要小心。由于产品价格低,利润也低,有些不法经销商就会将库存积压货、返修货、甚至二手货等混入其中销售以提高利润。所以在购买时注意几点:一、不要过分贪图便宜货,俗话说: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二、购买任何商品时都要索取有效购买凭证,出现问题时才有据可依;三、购买时最好在现场进行测试,确保硬件无质量问题。四、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听了商家的一翻花言巧而忽略了对产品的仔细鉴别和对出货单的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