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中学美术教育“素描”及改善中“写生”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k2203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义务教育法的不断完善与实施,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已有了较大的改善,又因素质教育的推行,使美术教育成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的途径中美育以要地位已得到大家的共识。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把美育放在教育的首位,在他看来:“没有审美教育就不会有任何教育。”而美术课是中小学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所设置的课程体系的一个重要部分,其目标是以审美教育为主线,以学生的智力和才能培养为核心。不言而喻,中学美术课堂教学方法具有它的整体性和特殊性,其任务不是重受教育者的短期行为和局部把握,而是注重在对受教育者的人格塑造,使其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个体品质高尚的世纪新人。
  一、目前乡镇中学美术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对美术教育的认识不够
  乡村与城市的最大区别也体现在教育氛围的差异上,而教育氛围又包括社会教育环境、学校教育环境和家庭教育氛围几个方面,就美术教育情况来看,城市的学生基本上可以受到较为正式美术教育,而校外的美术辅导班也成了学生的第二课堂了,可乡镇中学一般第一课堂都没有得到保证,更谈不上受到好的美的熏陶和教育了!
  从上级领导到基层教师,从家长到学生本人,都存在着重智育、德育,轻美育的认识,他们往往把眼睛盯在语、数、外等文化课的教学上,而忽视了美育对德育、智育的辅助作用。许多学校的美术课开设不完整,随意性很强,有的既便是开设了也不能正常上课,在多数家长对美育的功能更是一点也不知道,认为学生读书就是为了考大学,美术与考大学无关,学不学无所谓,开了这些课反而会占用学生的学习时间,影响学生的文化课成绩,影响“升学”。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要做好宣传工作,特别是我们美术老师自己要先重视再渗透给学生和家长。
  对哪些痴迷于美术的学生,天真的以为在家里就能拥有一方静土,可是刚刚操起画笔,就听到家长的严厉训斥:“有时间不好好搞学习,总搞这些没有用的东西干什么?你还能成画家不成?”“咔喳!”画笔连同孩子的“美梦”,一同被扔得无影无踪!
  2.美术师资的匮乏与浪费并存
  农村学校,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教师,有些是土生土长的民办教师,甚至还有临时代课教师,他们极少经过艺术教育的培训,就是有这些老师也被安排上其它课了,即使课程表上有美术课也是拿来应付上级检查的,其实是拿来上语文、数学等要统考的课。
  笔者从师范美术教育专业毕业,就是在农村中学工作十几年,而我的不少同学在学校教起了语文,还做了班主任,有的则教起了其它学科,到现在真正从事美术教学的屈指可数的几个了。在很多学校严重缺少美术师资,而另一方面美术专业毕业的又不能从事自己的专业,师资严重浪费?
  试想没有一支合格的师资队伍,如何才能实现美术教育的正常化呢?所以如何把这部分美术教师留下来,稳定下来应引起我们的教育部门重视。
  3.缺少教学工具和教学场所,难以有效开展美术教学
  多年来不少学校虽然有了美术教师,但学校从来就没有配置专门的画室和有关美术教学的用具和材料,教师很难按学科特点进行规范的教学,就是示范也只能用粉笔在黑板上演示罢了,根本就没有起到示范的作用,就像中国画没有宣纸、没有国画颜料、毛笔等怎能去画好国画,岂不是笑话吗?那学生又能怎样知道中国画的博大精深呢?美术教学就是直观教学,需要教师亲自示范,不示范就起不到应有的教学作用。
  二、推动中学美术教育的积极实践
  以上是鲜活的乡镇中学美术状况“素描图”,着实让想有所为的教育同仁们心寒。为了让这幅“素描图”不再单薄,试着变成乡镇中学“写生图”,笔者多年的农村美术教育教学实践探索到以下教学方法,希望能起到“润色”作用,让农村美术教育生动起来。
  1.课堂教学中实施愉快教学
  (1)导入方法新鲜多变。可以让学生在浓厚的猜谜之中,自然导入新课,这样既开发学生智力,又加深学生对所画物体的印象,将收到课伊始趣亦生的效果,还可以对范画或临摹对象进行欣赏、评价、使学生充分感知作品的构图、造型,产生美的向住,激发强烈的作画欲望,在此基础上导入新课,水到渠成,同时、还可以巧设悬念激发兴趣、导入新课,而兴趣被激发所要达到的效果是“似难而易”,可谓出乎意料之外,合乎情理之中。最后,使学生感到:“噢,我也会”的心灵感应。
  (2)示范指导力求浅显易懂。美术课的示范是指导学生学习,帮助学生理解描绘对象,掌握作业要领的重要手段。示范引路要事半功倍,其方法很多,如播放些动画片,多适应于低年级某些技法难以掌握的中国画等,教师可一边讲解、一边做技法动作的示范,一边让学生在自备画纸上学着画。这样学生自练就不难了。
  (3)媒体语言形象具体。媒体语言指的是教学中常用的图片,实物、模型、音响、幻灯、语言描述等一些“辅助工具”。教学中媒体的使用,能使绘画内容变笼统为具体,变抽象为形象,变模糊为清晰,变难为易。如透视规律是比较抽象和复杂的,仅靠语言的描述很难理解,利用演变教具不仅让学生发现规律,理解规律,而且使美术课摆脱了理论知识教学中的枯燥说教。学生在心情愉快中积极思维,进入其境,接受美的教育。
  (4)习作评价进课堂且“宽”一点。分数是无声的语言表达、给学生一个较高的分数、或写一、二句简单评语:“真棒!”“构图准确!”、“大有进步!”诸如此类,都能使学生增加绘画的信心和热情,培养了学习兴趣,激发绘画欲望,为下一次作业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2.鼓励教学方法贯穿教学的全过程
  (1)鼓励审美个性,培养审美意识。在教学中,不能事先就给某一审美材料规定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而是充分地发挥学生的审美感受,鼓励学生用自己独特的视觉感受看艺术作品,使学生的情感与对象产生共鸣,审美的想象力自然会得到自由的发展。如:在欣赏梵高的《向日葵》时,我仅仅介绍了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情况,便让学生看画,自己感受一下作品的气氛,并要求学生看画的同时思考下面的问题:画的是什么?怎么画?色彩、用笔有什么特色?哪个地方给你感触最深?然后,鼓励每个同学都说出自己的看法:有的看到的是单纯而明快的色彩;有的感受到的是强烈的色彩和扭曲的笔触形成的视觉冲击力;有的领略到的是一种震撼人心的激情;有的则从作品中体会到生命被压抑而发出的呐喊;有的则感到每朵花就象一团火焰,这是爱的最强光。可见,鼓励学生的审美个性,可以启发同学们对审美意境理解的多元性、复杂性和深远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2)鼓励艺术表现,激发艺术创造。教学中,我十分注意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艺术才华的空间,以提高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在教学中我从来不随意扼杀学生作品里所体现的与众不同的东西,因为美术不同于某道数学题只能有一个答案,美术作品的美具有多样性,需要从不同的视觉角度去欣赏和评判,否则条条框框太多会限制学生的创作思路,使学生的作品显得千篇一律,缺乏个性与活力。所以,不管学生的作品显得夸张还是平淡,细腻还是粗犷,热情还是宁静,奔放还是含蓄,它都是有其内在的含义,是学生思维创造性的结晶,是学生心灵的反映。作业评价时我注意多讲优点,多肯定学生具创造性的一面,激发学生创造、表现美的欲望,这样做,同学们自然会变得更大胆、更充分、更主动地用自己的绘画语言与外界交流,这样才会给学生的艺术表现提供一个有利的条件。
  因此,教师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还要以一份真诚的心与学生交流思想、交流意见。让同学们的艺术表现热情培养起来,并留一个空间,让学生的艺术个性表现出来。
  (3)鼓励自我体验,激发参与意识。在美术工艺课里,我从来不要求学生依照范画样本制作,用什么形式,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怎样粘贴?不作统一规定,而是让学生自己对材料进行反复触摸、把玩、琢磨、探索,要求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试验,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和理解:步骤不但可以是这样的,还可以是那样的;不但可以采用这种方法,还可以采用那种方法。注意鼓励学生亲自动手,从初次作画的失败到反复尝试练习后掌握技能,在体验中去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总之,在美术教学中注意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对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教师应以真诚的态度和热情对待学生,对学生的每一件作品、每一次尝试都怀着浓厚的兴趣和真诚的关注,特别注意在教学中巧妙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表现积极性,从而达到美育的“写生图”新景象!
  (作者单位:江西省余干县瑞洪中学)
其他文献
Outline:  Ⅰ. Introduction  Ⅱ. Some principles in teaching reading comprehension  1. Student-centered principle  2. Teach the reading material as a whole  3. A balance principle  (1)A balance between t
【内容摘要】现代信息技术的介入,为自主学习的实施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这势必加速教师和学生以及教和学的角色的转变。本文主要对网络环境下高中英语教学进行一些探讨,与大家分享。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 高中英语 教学模式  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领域的应用,已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毫无疑问,这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也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它不仅是教学手段的改革,同时还促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基于建构主义的一种教学模式,它倡导“以学致用”,教师把体验“任务”作为学生学习的主线,把相关的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于任务之中,学生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使下,利用学习资源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在老师的指导和点拨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任务的完成建构知识体系。虽然任务驱动教学被越来越多的信息技术教师所接受,但由于“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受诸因素的制约,还存在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内容摘要】探究教学作为一种现代教学模式,其本质是使学生通过问题探究过程获取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以及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化学探究性试验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升,有利于体现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特征。  【关键词】探究教学 化学试验 主体性  教学形式单一,化学试验以教师课堂演示为主,学生亲身实践少是当前阶段我国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通病。而化
汉字输入和文字处理是中小学计算机学科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掌握文字的处理,是中小学生学习的初步的信息技术应用技能。由于人数众多,而学习汉字输入技能的时间有限,为他们设计和选择理想的汉字输入法,是一个导向性很强、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  最近经常有一些学生问我到底学习哪一种汉字输入法好。要较好地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就要对各种汉字输入法的特点有所了解。常见的汉字输入法把它们分类大致有取形、取音和形音结合三种
【内容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强制学习,必然扼杀探求真理的欲望”,也就是说,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因此,化学课堂中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师要充分运用各种方式调动学生的兴趣。  【关键词】学习兴趣 学生心理 化学实验 创设情境 联系生活 口诀记忆  实践证明,当学生对所学的课程兴趣油然而生时,就会使之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学生就愿学、爱学、乐学,而且学得活、学得好、易获
【内容摘要】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的学习方法以及教师的教学模式均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在我国新颁布的英语课程新标准中,明确指出初中英语教学目标为让学生学会用英语,这对英语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本文从英语教学理念、教学评价体系、教学方法等三个方面,提出了创新措施,为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英语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新课程 初中英语教学方法  引言  实践性强为英语课程的主要特征。新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传统的课堂教学,受应试教育的桎梏,学生学习的时空较为逼仄,学生在课堂上较少有自主的发挥空间,因而语文课堂缺乏生机与活力,导致学生对语文的学习缺少兴趣,语文学习成为了学生的一种负担,一项苦差使。而新课程理念则鼓励学生,走进生活大课堂,轻松、快乐地学语文。因为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生活处处皆语文,生活处处用语文。生活是语文的根基。  美国的教育学家华特·科勒斯涅克说:“语
【内容摘要】中国古代文言文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文言难教,学生难学的现状令人担忧。文言教学陷入机械、枯燥的尴尬境地。“美读”在课堂中的使用率和实效性都不尽人意。本文力求从美读的概念、在文言文的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进行美读、美读过程中的原则和误区等方面进行阐述,就古代文言教学中“美读”的有效性进行初步探究。  【关键词】美读 入境 悟情  文言难教,这是许多老师的共识。文言文中的表达习惯、字词意义
【内容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教育体制改革日趋深入。在新课程标准下,课堂教学不仅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还需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实践过程中逐渐暴露出一系列的问题和不足,这就需要采取探究式实验教学的方法。本文简要分析了探究式实验教学在高中物理中的应用,希望可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探究式实验教学 高中物理 应用  物理是一门自然学科,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