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编码RNA在结直肠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来源 :国际肿瘤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hhe123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编码RNA(ncRNA)是一类不具有编码蛋白质功能的RNA。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显示结直肠癌(CRC)的发生发展与ncRNA的异常表达密切相关,可作为一种无创性检测生物标志物用于CRC的早期诊断。对目前ncRNA在CRC早期诊断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总结ncRNA检测的潜在临床价值,可为提高CRC的早期诊断率提供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基于多序列磁共振成像(MRI)影像组学和临床特征的模型对儿童髓母细胞瘤(MB)分子亚型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20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00例原发性MB患儿的MRI及临床资料,简单随机抽样选出50例患儿作为训练集,另外50例患儿作为测试集。训练集包括5例WNT激活型MB(WNT),5例SHH激活型MB(SHH),28例非WNT/SHH激活型Group3型MB(G
喉返神经旁淋巴结(RLN LN)不仅是食管鳞状细胞癌转移的最常见部位,而且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关键因素。RLN LN是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可靠预测指标,其状态决定是否进行颈部淋巴结清扫。但由于其手术范围广、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等不利因素,因此筛选出获益人群非常重要。
目的探讨不同抗体类型的幽门螺杆菌(Hp)感染者的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发病率和胃功能指标的表达水平。方法连续性纳入2019年3月至2020年6月东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60例CAG患者作为CAG组,同期纳入172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CNAG)患者作为CNAG组。所有患者均采用14 C呼气试验诊断Hp感染,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Hp的毒力因子及抗体类型,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Ⅰ)、PGⅡ、胃泌素-17(G-17)、抗Hp IgG抗体的表达水平。比较CAG组与CNAG组的Hp感染率、不同毒力
近年来,免疫治疗被更加频繁地用于化疗后进展的转移性胃癌,其中使用最多的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然而ICI在不同患者中的疗效差别较大,所以越来越多地开展了关于预测ICI疗效的生物标志物的研究。微卫星不稳定及EB病毒亚型是目前预测ICI治疗反应率相对确切的生物标志物;程序性死亡配体1及肿瘤突变负荷的预测作用仍存在争议;肿瘤浸润淋巴细胞、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纤维蛋白样蛋白1、选择性启动子以及其他一些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研究CXCL13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作用。方法利用Gepia数据库分析CXCL13在NSCLC患者中mRNA表达。利用Proteinatlas数据库分析CXCL13在NSCLC患者肺中蛋白表达水平并对肺腺癌(LUAD)与肺鳞癌(LUSC)中检测进行比较。通过网页工具TIMER研究CXCL13在NSCLC患者免疫浸润中的作用。CancerSEA分析CXCL13在不同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