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转差技巧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ightt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差生”、“后进生”、“学困生”,提起这些名词,老师皱眉,父母叹息,邻居摇头,大家谈“差”色变,骨子里透出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情绪。在教育中,老师、家长常常方法简单,其结果使他们越滑越远,背离了教育的初衷。
  仔细分析后进生“差”的根源:有家庭、社会不良习气的影响,有教育方法不当,也有学生生理上存在缺陷或心理上发生障碍等多方面的原因。针对这些原因,在十六年的教育教学中,我摸索出了一些转差技巧,取得较好的效果,现用拙笔介绍给大家。
  1、分数上暂时降低标准,树立后进生的自信心。
  后进生的一个共性是文化课考试分数低,这也是他们自卑的主要因素之一。如果把他们同优生一样要求,那么他们永远不可能达到我们的标准。我们可以暂时降低要求,优生90分是优秀,后进生只要进步就是优秀,并大张旗鼓地表扬,让他们在考试中尝到甜头。当然,同时必须让他们明确下一步的目标:再进一步,通过一次次地进步,他们有了自信,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就会从后进生变为中等生,甚至优生。
  2、严格要求,使他们稳步前进。
  后进生的意志力较薄弱,自控力较差,身上多多少少有些坏习惯,因此我们除了用校纪班规约束他们外,还要经常关注提醒他们,定期找他们谈心。委婉地提出更高的要求,在作业本上写上饱含希望的话语,上课经常用慈爱的目光和他们交流。在他们犯错误时,老师应用合适的方法及时指出并加以纠正;在他们有点滴进步时,我们应及时鼓励并提出更高的希望。这样,他们才会感觉到自己不是被冷落、同情的弱势群体,才会积极进取,稳步前进。
  3、强化、放大他们的优点,以优补劣。
  每个人身上都有闪光点,后进生也不例外。我们应多看他们的优点,让他们感觉到自己也是一个被重视有前途的人。我曾教过的一个学生,他的学习成绩不行,特别是对数学没有兴趣,但从未迟到过。我在班上大大表扬了他从不迟到的优点,并鼓励他用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去攻克数学一定能有进步。他受到了鼓舞,学数学的劲头加足了,一段时间以后,果然成绩有了提高。还有一个学生暑假以后书写有了进步,我在班上这样表扬了他:“同样要求大家假期练字,张波同学练字的效果最明显,可见只要他想干好一件事就能干成,这才是干大事的人的大气魄,我相信张波同学以后定是能干大事的人!”听了这些话,张波同学如沐春风,意气风发,一改往日慵懒的习惯,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了,各科成绩都在上扬。通过一学年的努力,他从班上的倒数进入了年级200强,这成了老师们津津乐道的事。当然,这样的事例还很多,只要我们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并加以正确引导,我们定能在转差工作中开辟出一片沃野。
  4、不孤立他们,让他们从班集体当中感受到温暖。
  许多后进生由于不被老师重视,被同学们嘲笑而脱离了集体,形成一个小集团。他们下课、放学常在一起,抱成一团,容易互相产生坏的影响,严重的会给社会造成危害。记得有一年我中途接班,发现班上有五位男生常在一起不和班上其他同学交往,他们被同学们戏称为“五大金刚”。我问明了原因,原来前任班主任搞过一次评选,让全班同学投票选出五位最不受欢迎的人,这五位同学被选出以后,感觉老师、同学都不欢迎他们,从此孤立起来,经常违反校纪班规,学习成绩直线下降。针对这个问题,我召开了主题班会“我们欢迎你”。在会上,我让同学们说出他们的优点,同学们居然说出十余条。总结发言时,我说:“有这么多优点的人怎么会是最不受欢迎的人呢?可见上次同学们搞错了,以后可要擦亮眼睛啊,只要他们以后克服缺点,发扬优点,定会成为五位最受欢迎的人!”当时,其中的一位就哭出了声,数日来的屈辱终于释放掉了。这次班会后,这五位同学融入了集体当中,经常为班级做好事,学习成绩也提高了,在老师、同学的帮助下,逐渐甩掉了差生的帽子。
  5、给后进生创造立功的机会,使他们有成就感。
  成就感可以焕发人的精神,增强人的自信心。我常常暗示、帮助后进生去完成班上同学不太关注或者没有能力完成的事情,事后我故设悬念让同学猜是谁做的好人好事,并用夸张的语气和眼神引导学生由衷地发出赞叹,并向他们投去羡慕的眼光。在同学们的赞扬声中,后进生找到了尊严,找到了自信,产生了被人需要和受人重视的成就感,这种感觉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积极向上的热情。
  6、积极争取家长和社区(或居委会)的支持,形成合力,变后进为先进。
  家访是学校和家长沟通的有效方法。在家访中,大多数后进生家长都会数落孩子,列举孩子的“罪状”,流露出无可奈何的情绪,这是后进生畏惧、讨厌老师家访的原因。我在家访中,给家長规定了一条:不准揭孩子老底,给孩子留足面子。我常常先故意让孩子回避到隐隐约约能听到我和家长谈话的地方,然后告诉家长孩子在校的进步表现,指出他们的优点和潜力,并展现他们未来的发展蓝图。这些话语被后进生敏感地捕捉到了,这比当面表扬效果好得多,避免了故意戴高帽子之嫌。和家长谈完后,我会请出孩子,让他谈谈自己的想法,这时的后进生一脸的振奋,浑身上下洋溢着奋发的朝气,这样,家访就达到了最佳效果。除了家访,我还成立了家长协会,定期召开家长会,让进步的后进生代表在会上发言,由家长代表给他们颁发奖品。我还积极和社区(居委会)的领导取得联系,进去喜报、表扬信、感谢信,大力宣传后进生的进步表现,感谢家长、社区(居委会)领导对孩子的关爱、教育,并请求社区开辟宣传栏,张贴这些喜报、表扬信、感谢信,这样,后进生的荣誉感和自豪感被激发起来,他们会更加努力,力争上游。
  朱凌云,教师,现居湖北襄樊。
其他文献
作文评语是对学生完成写作训练后的一个评价环节。笔者认为,真正的好评语应该因类施“评”,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让老师良好的语言熏陶学生,这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会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1、少点全面性,多些针对性  面面俱到,学生很难一下子改掉所有的问题。多些针对性,就是要求教师在评改时要抓住学生习作中的主要同题进行点评,针对性强。首先评语要能体现本次训练的重点。一篇评语,可以从大处落笔,如文章的中心、
在阅读教学中,老师的作用不仅是把自己理解的结果教给学生,而是要启发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积累与经验出发,通过自己的思考与感受去理解文章所反映的生活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与情感,进而通过阅读,获得一定的思想启发与情感陶冶,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与语文能力。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在阅读教学中,老师就必须引导学生实现二次跨越:即从生活到书本的跨越以及从书本到生活的再跨越。  所谓从生活到书本的跨越,就是在阅读教学中,老
语文新课程标准规范着高中语文教学。老师的教学无论是宏观还是微观,都要围绕新课标的要求设计,作文教学探索也不例外。笔者学习了广东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认为把握新课标理念,弄清语文课程的性质是进行高中作文探索的关键。我们需要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树立整体性的观念,把作文教学跟学生的人格构建,情感态度、价值观、审美观,及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使作文教学活动与学生个体、社会生活充分结合,摆脱
教学中,由于受外界环境多侧面、多层次、多样化地相互作用的影响,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偶发“事件”发生,学生的学习表现“出格”,尤其是在新课改的过程中,注重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培养,因此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出格”更为突出,作为教者,如果能灵活妥当地去处理,就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1、面对“天真”的问题,鼓励引导  有位老师在上《乡下孩子》一课时,让才上二年级的学生用“曾是妈妈怀里”一句中的“
挂在故乡的灯笼,有些年头了   它高出老屋好儿寸   天太冷,会变成冰凌里的玉石掉下来   砸碎提心吊胆的深夜   天空,极度干燥,风吹地摇   这些细节的刻画   它有可能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结局   而母親照例扫雪,看预报   干净院子仍是旧址   让回家的人,不至于迷失在门外或路上   守候   行迹于江湖的人,刀起刀落   有悬念上的果   即使,你用双手劈开生死路的大山   却砍不断东去的
吴启茂,中共党员,1975年参加工作,1983年任教湖北省利川市柏杨初中,1992年任利川市龙船初中校长,2004年任利川市柏杨初中校长。1985年9月被评为利川市优秀教师,1989年9月被评为湖北省优秀教师。    初见吴启茂校长,你可能很难将理想的字眼联系在他的身上,他随时都可能从自己的口袋里拿出一个笔记本来记着什么。数学教师职业带来他周密严谨的思维模式;但随着谈话的深入,你会发现他充涨的激情
2020年7月25日,中国传媒大学黑匣子剧场里,戏剧影视学院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话剧《天黑别闭眼》上演了。容纳200人的剧场挤得满满当当,连过道上都坐满了同学。这部剧演了两个小时,没有一个人中途离场。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的戏剧博导李胜利、王婧两位老师说:“这部剧是我校近年来,学生自创剧中最成功的!”  编剧:采访身边同学,感知细腻的情感  这部剧取材于同学身边发生的两件真实故事。第一件发生在
桂雅丽,男,1963年生于禅宗文化兴盛地湖北省黄梅县。毕业于湖北师范学院,中学高级教师,湖北省教育学会会员,黄冈市中学语文学会会员。1991年荣获“湖北省优秀青年教师”称号。主持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研究会课题“作文三级训练”研究,该课题荣获实验优秀奖。主编《语文知识趣味百则》、《揣摩·理解·训练》等,在《语文教学与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10余篇,并有多篇论文获省市级奖。    湖北黄冈是一片神奇的
在鄂西北武当山脉的崇山峻岭中,在碧水潺流的沮水河畔,坐落着一所历史悠久的学校——这就是2006年4月被教育部通报表彰为“国家示范性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的保康县教师进修学校。学校在38年的发展历程中,为保康教育和社会各界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被人们誉为保康教育的“黄埔军校”和“人才的摇篮”。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于石榴花开的五月走访了该校校长——熊正柱。  袁:保康县教师进修学校已走过了38年的风雨历程,
书包装矿石,悔!  在求学生涯里,我们都经历过太多分离,重新分班、转学、毕业、升学等,我们都不得不和同窗分离。但是,有一种更让人感到无奈甚至无力的同窗分离:上周五你们还一起背着书包放学回家,下周一却被班主任告知,某位同学决定不再上学了,想出去打工,或者家里不支持他上学,觉得读书没有什么用。  我来自四川省大凉山的一个小山村,坐落在半山腰的家,离最近的学校也要走上两个小时,离县里的高中更加遥远。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