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篇主角:沃伦·巴菲特
神奇咒语:我喜欢过简单的生活。
行动故事:
1. 运用玩具学数学
1930年,沃伦·巴菲特出生时,他的父亲是一位股票经纪人,由于股市崩溃而苦恼。巴菲特的第一个玩具,是一个绑在手腕上的金属货币兑换器。他喜欢四处走动用它兑换零钱,数这些零钱对他来说是最早的数学练习。后来,做数学计算题,特别是用极快的速度计算复利利息,成为他非常喜欢的一种消遣娱乐方式。
2.推销可口可乐
沃伦·巴菲特6岁开始推销可口可乐。他花25美分从爷爷的杂货店购买装有6瓶一箱的可乐,然后以每瓶5美分的价钱在附近兜售。这种零售方式,使他了解到商品流通产生利润的秘密。他的朋友回忆说:“大多数孩子都心满意足地喝着从机器里倒出来的汽水,他们从来不去多想什么,只有巴菲特捡起汽水机旁被人们丢弃的瓶盖,把它们分门别类并数一下各种瓶盖的个数,看看哪种牌子的汽水卖得快。”
3.没有一分钱遗产
巴菲特的父亲后来成为有钱人,还当选为美国国会议员。巴菲特20岁时父亲去世了,没有给他留下一分钱。因为他的父亲相信,巴菲特有能力致富。巴菲特很自信,认为自己到30岁时一定会成为百万富翁。他在11岁开始用自己的零花钱购买了3股股票,赚了5美元。他对股市投资有着特殊的的兴趣和独特的理解。后来,他成立自己的投资公司,迈开了神话般的创业之路。
惊喜收获:
沃伦·巴菲特成为极富传奇色彩的股市投资奇才。在他的精心运作下,他的公司净资产从1964年的2288万美元,增长到2001年底的1620亿美元。他的名字在2003年《福布斯》全球财富榜上排在第二位,他以305亿美元的身价排在身价为407亿美元的比尔·盖茨之后。
主持人语:
巴菲特说:“我对物质方面的要求不太强烈,我喜欢过简单的生活。”他心态平和,穿着普通,生活简朴,最喜欢喝廉价的樱桃可乐,对社交聚会兴趣不大,极力回避进高档饭店。他做事的风格,一是认为事情要亲自处理,二是崇尚简单明白。他一生收购过很多企业,都是在双方自愿互利的前提下进行收购的,他的原则是绝不参与有敌意的收购。他业余喜欢阅读书报,喜欢和身边的人开开玩笑,喜欢体育运动。有人向他请教投资的智慧,他认为与其事后设法摆脱困境,不如事先避开困境。巴菲特说:“简单的行为往往更有效。”他善于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认为这样有利于抓住事物的根本,提高成功的可能性。他崇尚简朴的生活,是为了让自己减少各种干扰,集中精力思考问题。巴菲特热心公益事业,2006年他将自己90%的财产,交给世界首富比尔·盖茨的慈善基金会,让自己的财富为世界公益事业发挥作用。
(责任编辑 邓湘子)
神奇咒语:我喜欢过简单的生活。
行动故事:
1. 运用玩具学数学
1930年,沃伦·巴菲特出生时,他的父亲是一位股票经纪人,由于股市崩溃而苦恼。巴菲特的第一个玩具,是一个绑在手腕上的金属货币兑换器。他喜欢四处走动用它兑换零钱,数这些零钱对他来说是最早的数学练习。后来,做数学计算题,特别是用极快的速度计算复利利息,成为他非常喜欢的一种消遣娱乐方式。
2.推销可口可乐
沃伦·巴菲特6岁开始推销可口可乐。他花25美分从爷爷的杂货店购买装有6瓶一箱的可乐,然后以每瓶5美分的价钱在附近兜售。这种零售方式,使他了解到商品流通产生利润的秘密。他的朋友回忆说:“大多数孩子都心满意足地喝着从机器里倒出来的汽水,他们从来不去多想什么,只有巴菲特捡起汽水机旁被人们丢弃的瓶盖,把它们分门别类并数一下各种瓶盖的个数,看看哪种牌子的汽水卖得快。”
3.没有一分钱遗产
巴菲特的父亲后来成为有钱人,还当选为美国国会议员。巴菲特20岁时父亲去世了,没有给他留下一分钱。因为他的父亲相信,巴菲特有能力致富。巴菲特很自信,认为自己到30岁时一定会成为百万富翁。他在11岁开始用自己的零花钱购买了3股股票,赚了5美元。他对股市投资有着特殊的的兴趣和独特的理解。后来,他成立自己的投资公司,迈开了神话般的创业之路。
惊喜收获:
沃伦·巴菲特成为极富传奇色彩的股市投资奇才。在他的精心运作下,他的公司净资产从1964年的2288万美元,增长到2001年底的1620亿美元。他的名字在2003年《福布斯》全球财富榜上排在第二位,他以305亿美元的身价排在身价为407亿美元的比尔·盖茨之后。
主持人语:
巴菲特说:“我对物质方面的要求不太强烈,我喜欢过简单的生活。”他心态平和,穿着普通,生活简朴,最喜欢喝廉价的樱桃可乐,对社交聚会兴趣不大,极力回避进高档饭店。他做事的风格,一是认为事情要亲自处理,二是崇尚简单明白。他一生收购过很多企业,都是在双方自愿互利的前提下进行收购的,他的原则是绝不参与有敌意的收购。他业余喜欢阅读书报,喜欢和身边的人开开玩笑,喜欢体育运动。有人向他请教投资的智慧,他认为与其事后设法摆脱困境,不如事先避开困境。巴菲特说:“简单的行为往往更有效。”他善于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认为这样有利于抓住事物的根本,提高成功的可能性。他崇尚简朴的生活,是为了让自己减少各种干扰,集中精力思考问题。巴菲特热心公益事业,2006年他将自己90%的财产,交给世界首富比尔·盖茨的慈善基金会,让自己的财富为世界公益事业发挥作用。
(责任编辑 邓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