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语境下的现代建筑批判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ior99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消费文化的全球化进程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语境。本文以消费社会为背景,探讨了现代建筑在消费语境影响下的反应。文章试从媒介、表皮策略、明星建筑师等方面作出批判性的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消费文化媒介表皮明星建筑师批判建筑学
  中图分类号:F01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背景
  消费文化指的是社会各个消费层次、消费领域在消费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文化态度。对消费文化理论,波德里亚提出了一种新的解释,认为商品化模式已经发展到使用和交换价值被符号化所代替的程度,他重新界定商品主要是作为一种符号来消费和呈现的。在这一新的消费文化中,符号自身是有价值的,也就是所谓的符号价值。符号价值就构成了这一新的消费文化的核心。消费是一个系统,他维护符号秩序和组织完整,因而它既是一种道德,也是一种沟通体系、一种交换结构。他是一种主动的集体行为是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在消费文化中,消费者的行为不仅仅是单纯的消费,而是把消费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作为体现自己个性的重要手段。[1]
  消费时代是一个使人充满欲望的,并不断鼓励与激发欲望的时代,它强调花哨、占有物质满足欲望和追求享乐,因为只有不断的消费,加快生产循环才能实现经济的增长,才能实现个人的价值。在现代条件下,消费已不再是一件纯粹满足生理需要的东西,实际上,它更多被具有社會意义的符号性的东西所渗透。“消费和语言一样,或和原始社会的亲缘体系一样,是一种含义秩序。” 时尚赋予商品一种社会意义,它成为了一种编码系统,人们在这一系统中分属不同的社会地位。这样,现代消费所消费的已不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商品所蕴涵着的符号价值。人们力图借助于这一符号来展现自己的地位。[2]
  在消费语境下的现代建筑呈现了如下的特征:媒介、表皮策略、明星建筑师.
  1、媒介
  在信息时代,建筑已经不仅是艺术品或者工业产品,同时也是一种媒介。作为媒介的建筑,其意义已经超越传统意义上的建筑学范畴的功能或形式问题,而在于它与公众在之间的信息交流交流是否有效。他不仅反映了当代消费社会的经济与文化,而且还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和审美取向。如果一座建筑取得了成功,其意义绝不仅仅是建筑学上的,而是社会学意义上的。通过这些建筑,一群人向另一群人传递一种生活方式、审美情趣和文化特征。就像加拿大传播家马歇尔麦克卢汉所说,“建筑之所以是传播媒介,首先在于它塑造并重新安排人的组合模式和所属的空间模式”。[3]
  如果说位于资本主义大都市巴黎市中心的蓬皮杜文化中心成为70年代西方社会消费文化的象征,那么弗兰克·盖里的位于西班牙偏僻小城毕尔巴鄂的古根海姆博物馆则是当代都市消费文化的一个标志。
  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有可能成为历史上最被“媒体化”的建筑。在建造过程中,它已经开始被媒体大肆宣扬。1997年,一座“石破天惊”的建筑杰作在西班牙小城毕尔巴鄂横空出世,它以“奇美的造型、特异的结构和崭新的材料”博得举世瞩目,被媒体惊呼为“一个奇迹”,称它为“世界上最美丽的最有意义的博物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前毕尔巴鄂只是一个籍籍无名的欧洲小城(若非该市足球队在西甲联赛占有一席之地,绝大部分人可能终身无缘闻该市知名),为了城市复兴计划,该市决定建一座成为“当代艺术奇迹”的博物馆,而弗兰克·盖里以其前卫、大胆的设计风格赢得毕尔巴鄂市政府的青睐。该馆建成之后,毕尔巴鄂迅速成为欧洲最负盛名的建筑圣地与艺术殿堂,一时间冠盖云集,游客如织,成为欧洲文化界人必躬逢之盛。参观人数达到每年400万人次,带动的相关收入占该市年收入的20%以上,毕尔巴鄂一夜之间成为欧洲家喻户晓之城、一个新的旅游热点。然而从建筑学的角度来看除却其看起来激进、复杂、动感、极富表现力的外部造型外,其内部空间组织结构几近静态和保守。首先,各个具不同雕塑感的分博物馆体量围绕一根中心垂直轴线(中庭空间)被组织起来,然后各分博物馆内部展示空间再沿一组放射状的水平轴线被加以布置。尽管每个分博物馆的平面经过扭曲、变形而具“动态感”,但这种中心式构图甚至比40 年代莱特的纽约古根汉姆美术馆还要静态和古典。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另一特色是其外墙面大量覆盖的钛金属板,其色彩光泽随天气、日光状况不同而千变万化,蔚为壮观。但由于外墙面多为复杂三维曲面,为覆盖成一个光滑的金属表面,钛金属挂板背后的支撑结构足足占据了近207的室内空间,不能为展览使用。[4]
  毕尔巴鄂的成功更多的体现在社会意义上,通过一种奇特的策略,它作为一种媒介与明星建筑师一起完成了城市复兴的计划。从局部出发,赢得了整个世界文化和市场的注目。一个单一的建筑物居然具备如此强大的潜能,同时影响了当地及全球的想象力,这实在是当代建筑学的一个巨大的惊喜。如今,“毕尔巴鄂效应”已成为开发商、政客和学者们一致喝彩的模式。每一个城市都开始构想,通过一个新的、性感、新颖的艺术博物馆来吸引游客,刺激当地的经济发展,提升自身的文化地位,一夜之间从默默无闻变成大红大紫。
  2、表皮策略
  早在1967年,法国社会学家盖·德堡(Gay Debord)便宣称:伴随新型图像工业(摄影、电影、电视、广告)的兴起,西方社会开始进入一个“奇观的社会”。这是一个通过图像定义现实,视“外观”优于“存在”,视“看起来”优于“是什么”的社会。在这样的图像都市文化中,人类的本质走向了异化。盖·德堡认为图像社会是与消费主义文化密切相连的。
  “空间”作为现代建筑的重要标志,其创新和变化几乎成了整个二十世纪前半叶的全部建筑话题。体量、空间是整个时代的话题,其重要性远远高于表皮。一代现代主义建筑大师柯布西耶在他的《走向新建筑》一书中给建筑师提出三项备忘录:体量、表皮和平面。尽管他给表皮一定的重视,但认为表皮最多只是为体量服务的。
  建筑表皮从被用于空间分界或关注材料的真实性表现的现代主义时期到作为一个自主的符号的后现代主义的转换很大程度上是美国建筑师文丘里带来的。1966年,文丘里在他的《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中将建筑问题分解为空间问题与表皮问题,指出在有限的空间创造之外,还有无限丰富的表皮创造的可能。在《后现代主义或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一书中,詹姆士指出随着精神上的能指的高度自治,建筑的这种精神功能仿佛创造了一个即时的世界,并因此而被当作商品来消费。[5]实际上,这种情况下的建筑表皮已经提供了一个自我表达的仿真,并参与到消费文化中去。
  赫尔佐格&德梅隆被看作是当代这方面的重要例子,如他们所言,他们的作品是为了创造一种新的材料语言,一种新的真实性。“当我们想要将人们的注意力引向建筑表皮的时候,我们总是选择简单的建筑形体。”他们认为时尚与流行并非一部分人认为的是“肤浅的”,相反,“时尚是塑造我们的感觉的实践,是时尚表达了我们的时代”。Prada青山店就是对这一观点的印证。Prada的这座旗舰店位于日本东京南青山区的青山大街,与著名的表参道相连。这座建筑最引人注目的特征是通体覆盖的网状表皮,他由840块菱形玻璃组成,其中205块是向建筑外侧弯曲的凸形,16块为凹形。整座建筑没有传统意义上的窗,整个建筑表皮自身就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窗体。在不同的时间和位置,由于光线的照射角度的不同,玻璃凹凸不平的表面呈现了奇特的光影变换效果。特别是在夜晚,室内光线将店铺内部及其商业气氛一同呈现在城市之中,室内外有了很好的交流。在这座建筑中,结构的概念被弱化了,表皮成了建筑的主角。[6]
  在国内,很多建筑师的作品也呈现出消费文化下的时尚表皮。马清运设计的宁波天一广场也是一个很好的例证。据统计,天一广场共有107个立面,主要材料有17种,而这所有的仅仅是一种背景,是一种肌理。在其之上,二次立面,即商业广告和标示系统,以灯箱、织物、显示屏、LED、投影等形式才是建筑物的最终外表状态。其前卫、现代、荷兰式的建筑风格被认为是“赤裸裸的抄袭”“库哈斯式的标签设计”。在这里建筑表皮完全变成了一种消费社会所需要的彻头彻尾的广告立面。[7]
  建筑师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表皮策略,场地条件的限制只是一个客观原因。商业利益的驱使才是这些建筑选择表皮展示的内在原因。在象Prada这样的奢侈品牌的旗舰店建筑来说,建筑内部空间没有明显差别的情况下,表皮自然就成了建筑个性体现的选择。各种贴上建筑师个人标签的表皮成了很好的商业广告,与奢侈品牌一同构成了消费的对象。这种潮流的后果就是表皮与建筑空间关系的逐渐弱化,体量也变成了次要元素。表皮作为一个独立的概念在消费社会中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而且正倾向于流行化和波普化。表皮正在超越传统意义的建筑学,进入一种消费社会复杂的语境之中。
  然而同样是选择对建筑表皮进行研究的托马斯·赫尔佐格(德国著名建筑师和建筑学教授),針对的不只是风格与时尚,而关注的是形式的表达是要能够符合社会环境的需要。他以关注工艺,注重生态享誉国际建筑界。他所设计的建筑,一方面要能够有灵活的空间,另一方面尽量避免了对可利用资源的浪费,体现了当代建筑师的价值标准、创造力和社会责任感。1999年落成的汉诺威博览会公司总部大楼使用了双层皮立面系统。在该办公楼设计中,使用空间的舒适性是建筑设计的出发点。由此需要解决一系列高层办公建筑经常面临的问题:缺少自然采光和通风、空调消耗过高、结构对空间使用的影响等等。双层皮立面系统成功解决了上述功能问题,改善了办公空间的舒适性,并大大降低了建筑的能耗。具体表现为:外立面的玻璃幕墙对内部空间起到了防护作用,有效阻挡了高层的高速气流;内立面安装可开启的大面积推拉窗,使用者可以获得自然通风;结构柱在两层立面之间,避免对内部空间的使用和划分的影响;双层立面之间的夹层内侧安装自动遮阳百叶,遮阳效果显著并且便于维护和清理。间层还能起到缓冲空间的作用,使用者打开内层推拉窗即获得凉爽的新鲜空气。由此可见,托马斯·赫尔佐格从生态节能,太阳能利用,人的舒适度等功能角度出发使建筑表皮设计因双层皮立面系统外立面生态功能而精彩。[8]
  3、明星建筑师
  在消费时代,消费主义对很多人来说成为了一种宗教、一种文化活动和一种新的社交方式。“不仅是购物活动里融入了各种事件成分,且各种事件最终也都融汇成了购物活动 ”,购物生活成为城市不可缺少的部分。而且一般的消费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人们要求更多的体验,以进入一种超级消费情境。“好的生意是最好的艺术“。安迪·沃霍尔的话说明商业和艺术的关系是如此的亲密,有时甚至是可以互相取代的。
  普拉达为何选中了库哈斯?缪科雅·普拉达这位41岁的时尚亿万富翁与库哈斯有点志趣相投。据说,一次库哈斯给缪科雅·普拉达看了他的新书《哈佛购物指南》之后不久,便拿到了这些设计委托。库哈斯在他的《哈佛购物指南》里深入的研究了消费对于当代都市生活的影响,其中的观点大概与缪科雅·普拉达试图在当代文化背景下冲重新定义购物概念的想法不谋而和,于是双方展开了一系列旗舰店项目的合作。Prada通过这种建筑师策略成功的把明星建筑师的身份作为一种商业符号被市场所接受,创造了一种以旗舰店带动新时尚的浪潮。在这里明星建筑师就行精致闪耀的建筑表皮一样,帮助奢侈品牌实现了新的商业价值,作为一种社会身份的建筑师非常符合消费社会下的超级体验式消费需求。最终建筑师的身份转化作为了一种消费符号。对于建筑师而言.这样的机构提供了最大的自由度.成为他们最好的客户对于商业机构来说.明星建筑师明星设计师明星艺术家以及来购物的明星们给普罗大众带来美轮美免的设计和足够的幻想、刺激更多的消费,这里的消费不但是你购买的物品,还有你在这里获得的体验和娱乐而这一切打包在商品里.一并收费。商业需要艺术的新体验来刺激购买欲而明星设计师或者艺术家的个人魅力,围绕这个产品的相关消息,都将提高商品的话题性,从而提高销售额。艺术或者设计成为销售一件商品的重要武器越艺术越商业。如库哈斯指出的购物取代礼拜.商场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教堂而博物馆正在成为新的购物中心。艺术与商业的关系如同原来那个思想和肉体的问题现在两者互相消解.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普世娱乐的一部分。[9]
  在消费社会中,建筑师的身份也作为一种商品被市场化被消费了。这些明星建筑师在现代消费社会中已经不仅仅受到年轻学子和建筑师的青睐与追逐,而且对整个建筑市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虽然他们的影响无论是好是坏,但都应当受到重视。
  结语
  建筑寄托了建筑师个人的理想、审美与探索。在消费社会中这些好像都被打碎了,当他需要成功的把自己推销出去的时候,就已经参与到了整个消费系统中了。现代建筑在消费语境下产生了一些新的策略,但在这些策略的背后我们看到是商业利益的驱动,无论建筑本身还是建筑师都呈现了商品的特征。建筑要为消费提供场所,建筑师要为满足这一商业目标提供个性化的产品,从而使人们借助于这一符号来展现自己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传统的建筑学正在面临巨大的考验,在当代建筑无法抵御消费文化影响的情况下,建筑师应当保持独立的判断力与自信心,从而保证自己的工作和思考不是完全被市场和媒体左右,避免走进片面的迎合消费时代商业意志的诸多困境。
  
  【参考文献】
  1. 杨 魁,董雅丽.消费文化——从现代到后现代[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5.
  2.王成兵.略论消费文化语境中的认同危机问题[J].学术论坛. 2004. (02)
  3. [加] 马歇尔·麦克卢汉.人的延伸---媒介通论[M] .河道宽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142.
  4.朱 涛.信息消费时代的都市奇观——世纪之交的当代西方建筑思潮[J].建筑学报. 2000(10):21
  5. [美]罗伯特·文丘里.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M].周卜颐译.北京:中国水利电力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86
  6.樊 可.消费世界的都市奇观——简析旗舰店建筑形象[J].建筑学报. 2006. (08):76-78
  7.马清运,卜 冰.都市巨构——宁波中心商业广场[J] .时代建筑.2002. (5):75.
  8. 张凌云,宋晔皓. 托马斯·赫尔佐格的建筑技术[J] .建筑创作 , 2004,(01):41-47
  9. 荆哲璐. 城市消费空间的生与死——《哈佛设计学院购物指南》评述[J].时代建筑. 2005. (01)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市政工程对城市人们的生活影响越来越大,加强市政工程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介绍了市政工程管理的意义,分析了市政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市政工程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市政工程;管理;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TU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在我国的城市建设中,市政工程建设是城市基础建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随着市政工程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
摘要: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高层建筑在城市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探讨在高层建筑施工管理存在的普遍问题及对策对提高建筑质量至关重要作用。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U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人口密度的激增,高层建筑逐渐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高层建筑的结构复杂、规模量大、功能齐全、系统复杂、建设标准高,对其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