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农业机械的不断普及,相关农机操作人员也逐渐增多,但很大一部分农机驾驶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非常淡薄,操作技能缺乏,导致农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力度不足,农机安全存在较大的隐患,农机生产面临着非常严峻的挑战及压力。为了更好地适应农机事业的快速发展,分析新形势下农机安全监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农业机械;安全监理;新形势
中图分类号:F322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23.068
农机安全监督管理是社会公共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形势下“三农”工作必须重视的内容。农业機械化的持续发展离不开农机安全监督管理的大力支撑,尤其是近些年来,党和政府出台多项惠农强农政策,农业生产中使用农业机械的情况日渐好转,从而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显著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效益。然而,随着各类农机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农机安全监理工作出现了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产生了一些安全隐患,时常见诸新闻端的各类农机安全事故即是具体表现。基于此,结合自身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实践经验,对此类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优化策略。
1 存在的问题
1.1 缺乏必要的资源投入
绝大多数地方政府对农机安全监理工作不够重视,没有深刻认识到农机安全监理工作对我国农业生产及农业经济发展的现实意义。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缺少必要的资金支持,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经费并没有被充分纳入到地方财政的预算中,导致农村农机安全监理工作发展缓慢。缺少足够的经费支持,造成安全监理工作基础设施和设备不足、安全监理工作人员不足;农机安全监管工作缺乏有效宣传,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农机安全监理工作不能充分被群众认可;农村务农人员的配合意愿较低,这也会影响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效率及执行力度[1]。新形势下,我国不断加大对农民购买农机的补贴力度,农机数量快速增长,导致安全监理工作的工作量也随之加大,所以对农村农机购买缺少经费保障的问题要高度重视。
1.2 安全监理队伍不稳定
现阶段,受到农机站机构改革、人员精简等因素的影响,基层农机站中从事安全监理工作的人员不断减少,监理工作呈力量弱化的趋势。另外,基层农机站还需要解决好自身的生存及待遇方面的问题。部分创收性工作在农机站中占据着日益重要的地位,这就导致安全监理人员往往身兼数职,从事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专注性得不到保障。除此之外,基层农机站还会时常更换监理人员,致使其专业性得不到保证,无法准确解答农机机手咨询的问题,影响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顺利进行[2]。
1.3 农机操作者安全意识淡薄
农事季节是农机使用频率最高的时期,部分农机操作者并未形成农机安全生产的正确认知,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以农田作业及运输的兼用拖拉机为例,部分机手对拖拉机年检工作的认识不够深入,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较为淡薄,驾驶脱检、脱险的拖拉机,这就给农业安全生产带来了极大隐患。此外,相关的农机安全生产工作宣传不到位,部分农机操作人员对相关法律法规缺乏了解,出现逃避农机监管的行为,对农机安全监理工作造成阻碍。
1.4 农机安全监理网络不健全
基层农机安全监理工作若要取得成效,不仅需要基层农机站予以支撑,还需要各村、社区的基层工作人员的大力配合与支持。20世纪80年代,各大队邀请专职机工组长指导农机工作,负责农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农机维修和技术辅导等工作,农机安全监督管理网络相对健全。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及农业生产具体情况的变化,现阶段各村、社区已取消了机工组长这一岗位,农机方面的工作多由村、社区安排的农业主任顺带管理,农机安全监理工作不成体系。此外,当前村、社区面临的事务日益繁杂,使得负责人员无法投入充足的时间在农机安全监理相关工作上,专业性亦得不到切实保障,致使基层农机安全监理网络不够健全,最终导致农机安全生产的源头环节出现问题。
2 对策
2.1 加大必要的资源投入
关于经费保障的问题,农机安全监理机构要争取有关领导部门的重视,并且要让领导部门充分意识到农机安全监理工作在农机安全生产及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进而能够为农机安全生产争取到更多的经费。将经费纳入到财政预算中,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扩充安全监理工作基础设施、设备的数量,有利于优化各项监理工作,并且可以扩充安全监理队伍,能够有效提升安全监理工作的效益。农机安全监理部门要加大对安全生产工作的宣传力度,争取获得更多的财政支持及农民的认可,进而提高广大农民的配合度[3]。
2.2 打造专业的农机安全监理队伍
农机安全监理人员的专业素养会对农机安全监理水平起到巨大影响,因而,需要从以下3个方面加强基层农机安全监理队伍的建设。1)严格选用安全监理人员。优先选用农机知识丰富、乐于钻研、具有责任心的年轻人,街道农机站可以前往高校招聘具备扎实专业素养的毕业生进入到安全监理队伍中来。2)加强相关人员的配备。结合农业生产区域的实际情况配备专职从事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人员,弥补安全监理人员配备不足的缺陷,使得安全监理队伍结构更加合理,并切实保障农机安全监理队伍的稳定性。3)重视对农机安全监理人员的后续培养。逐步建立起农机安全监理人员专业素养持续培训机制,让监理人员紧跟法律法规知识的变动,不断加大其安全监理业务知识储备,从而更高效地开展农机安全监理工作[4]。
2.3 开展农机安全宣传教育
新形势下,农机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工作需要进行思路上、实施方式上的创新,与时俱进。不断开创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新局面,为广大农机操作者营造出一个浓郁的安全作业氛围,具体从以下4个方面进行宣传。1)在例行的农机集中检审、“三夏”和“三秋”等关键时期加大农机安全生产宣传力度,协同广播、电视、报纸、“两微一端”和短视频平台等手段进行全方位的宣传覆盖。2)在农闲时期,相关部门应积极组织农机操作人员进行农机安全生产集中培训,具体可以结合所在区域的实际情况,采取集中办班、持续授课等方式进行。此外,应结合典型事故案例来加深农机操作人员对安全生产的重视。3)扩大农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范围,由只针对农机操作人员逐步扩大为机主、农户和村干部等人员,共促农机安全监理工作成效的提升。4)扩大农机安全生产教育宣传在当地的影响力,把宣传教育工作推进到村庄、社区乃至农家,让全社会深刻认识到农机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2.4 建立、健全安全监督管理网络
农机安全监督管理成效提升的关键在于抓好农机安全生产的源头监管,而这部分工作内容的重点则在于逐步建立起“立足于村、社区”的基层农机安全监督管理网络。具体而言,需要从以下3个方面开展相关工作。1)健全村级网络,各村及社区应委派专门人员从事农机协管工作,通过与农机站的深度配合为辖区内农业机械的高效管理提供便利,促进协管工作与农机站工作的有效衔接,各村、社区的领导干部应及时、尽可能详实地向农机协管员传递农机安全生产动态信息。2)强化责任落实,基层农机站每年都应与各村、社区签订相应的农机安全生产责任协议,并在每个自然村建立起层层传导的农机安全生产责任体系。3)充分发挥监管作用,各村、社区农机协管员及领导干部应深度发掘自身在农机运行动态信息上的优势,积极开展相应工作,排查相关问题[5]。
3 结语
农机安全监理工作在农业生产及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地方政府应加大农机安全监理工作必要的资源投入,为农机发展提供财政支持,并打造一支专业素养过硬的农机安全监理队伍,采用多样化的创新方式开展农机安全宣传教育,建立、健全基层农机安全监督管理网络,促进基层农机安全监理工作成效的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 朱理徽.当前农机安全监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改善对策[J].南方农机,2016(3):21.
[2] 刘礼龙.论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规范化管理[J].时代农机,2016(5):20.
[3] 邓政春.新形势下做好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对策[J].农业与技术,2017,37(2):76.
[4] 王爱实,孙成军,杜传锟.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农机安全监理工作[J].农业装备技术,2016,42(3):26-27.
[5] 黄江春.农机安全监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8(4):148.
(责任编辑:刘宁宁)
关键词 农业机械;安全监理;新形势
中图分类号:F322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23.068
农机安全监督管理是社会公共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形势下“三农”工作必须重视的内容。农业機械化的持续发展离不开农机安全监督管理的大力支撑,尤其是近些年来,党和政府出台多项惠农强农政策,农业生产中使用农业机械的情况日渐好转,从而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显著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效益。然而,随着各类农机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农机安全监理工作出现了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产生了一些安全隐患,时常见诸新闻端的各类农机安全事故即是具体表现。基于此,结合自身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实践经验,对此类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优化策略。
1 存在的问题
1.1 缺乏必要的资源投入
绝大多数地方政府对农机安全监理工作不够重视,没有深刻认识到农机安全监理工作对我国农业生产及农业经济发展的现实意义。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缺少必要的资金支持,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经费并没有被充分纳入到地方财政的预算中,导致农村农机安全监理工作发展缓慢。缺少足够的经费支持,造成安全监理工作基础设施和设备不足、安全监理工作人员不足;农机安全监管工作缺乏有效宣传,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农机安全监理工作不能充分被群众认可;农村务农人员的配合意愿较低,这也会影响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效率及执行力度[1]。新形势下,我国不断加大对农民购买农机的补贴力度,农机数量快速增长,导致安全监理工作的工作量也随之加大,所以对农村农机购买缺少经费保障的问题要高度重视。
1.2 安全监理队伍不稳定
现阶段,受到农机站机构改革、人员精简等因素的影响,基层农机站中从事安全监理工作的人员不断减少,监理工作呈力量弱化的趋势。另外,基层农机站还需要解决好自身的生存及待遇方面的问题。部分创收性工作在农机站中占据着日益重要的地位,这就导致安全监理人员往往身兼数职,从事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专注性得不到保障。除此之外,基层农机站还会时常更换监理人员,致使其专业性得不到保证,无法准确解答农机机手咨询的问题,影响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顺利进行[2]。
1.3 农机操作者安全意识淡薄
农事季节是农机使用频率最高的时期,部分农机操作者并未形成农机安全生产的正确认知,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以农田作业及运输的兼用拖拉机为例,部分机手对拖拉机年检工作的认识不够深入,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较为淡薄,驾驶脱检、脱险的拖拉机,这就给农业安全生产带来了极大隐患。此外,相关的农机安全生产工作宣传不到位,部分农机操作人员对相关法律法规缺乏了解,出现逃避农机监管的行为,对农机安全监理工作造成阻碍。
1.4 农机安全监理网络不健全
基层农机安全监理工作若要取得成效,不仅需要基层农机站予以支撑,还需要各村、社区的基层工作人员的大力配合与支持。20世纪80年代,各大队邀请专职机工组长指导农机工作,负责农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农机维修和技术辅导等工作,农机安全监督管理网络相对健全。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及农业生产具体情况的变化,现阶段各村、社区已取消了机工组长这一岗位,农机方面的工作多由村、社区安排的农业主任顺带管理,农机安全监理工作不成体系。此外,当前村、社区面临的事务日益繁杂,使得负责人员无法投入充足的时间在农机安全监理相关工作上,专业性亦得不到切实保障,致使基层农机安全监理网络不够健全,最终导致农机安全生产的源头环节出现问题。
2 对策
2.1 加大必要的资源投入
关于经费保障的问题,农机安全监理机构要争取有关领导部门的重视,并且要让领导部门充分意识到农机安全监理工作在农机安全生产及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进而能够为农机安全生产争取到更多的经费。将经费纳入到财政预算中,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扩充安全监理工作基础设施、设备的数量,有利于优化各项监理工作,并且可以扩充安全监理队伍,能够有效提升安全监理工作的效益。农机安全监理部门要加大对安全生产工作的宣传力度,争取获得更多的财政支持及农民的认可,进而提高广大农民的配合度[3]。
2.2 打造专业的农机安全监理队伍
农机安全监理人员的专业素养会对农机安全监理水平起到巨大影响,因而,需要从以下3个方面加强基层农机安全监理队伍的建设。1)严格选用安全监理人员。优先选用农机知识丰富、乐于钻研、具有责任心的年轻人,街道农机站可以前往高校招聘具备扎实专业素养的毕业生进入到安全监理队伍中来。2)加强相关人员的配备。结合农业生产区域的实际情况配备专职从事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人员,弥补安全监理人员配备不足的缺陷,使得安全监理队伍结构更加合理,并切实保障农机安全监理队伍的稳定性。3)重视对农机安全监理人员的后续培养。逐步建立起农机安全监理人员专业素养持续培训机制,让监理人员紧跟法律法规知识的变动,不断加大其安全监理业务知识储备,从而更高效地开展农机安全监理工作[4]。
2.3 开展农机安全宣传教育
新形势下,农机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工作需要进行思路上、实施方式上的创新,与时俱进。不断开创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新局面,为广大农机操作者营造出一个浓郁的安全作业氛围,具体从以下4个方面进行宣传。1)在例行的农机集中检审、“三夏”和“三秋”等关键时期加大农机安全生产宣传力度,协同广播、电视、报纸、“两微一端”和短视频平台等手段进行全方位的宣传覆盖。2)在农闲时期,相关部门应积极组织农机操作人员进行农机安全生产集中培训,具体可以结合所在区域的实际情况,采取集中办班、持续授课等方式进行。此外,应结合典型事故案例来加深农机操作人员对安全生产的重视。3)扩大农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范围,由只针对农机操作人员逐步扩大为机主、农户和村干部等人员,共促农机安全监理工作成效的提升。4)扩大农机安全生产教育宣传在当地的影响力,把宣传教育工作推进到村庄、社区乃至农家,让全社会深刻认识到农机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2.4 建立、健全安全监督管理网络
农机安全监督管理成效提升的关键在于抓好农机安全生产的源头监管,而这部分工作内容的重点则在于逐步建立起“立足于村、社区”的基层农机安全监督管理网络。具体而言,需要从以下3个方面开展相关工作。1)健全村级网络,各村及社区应委派专门人员从事农机协管工作,通过与农机站的深度配合为辖区内农业机械的高效管理提供便利,促进协管工作与农机站工作的有效衔接,各村、社区的领导干部应及时、尽可能详实地向农机协管员传递农机安全生产动态信息。2)强化责任落实,基层农机站每年都应与各村、社区签订相应的农机安全生产责任协议,并在每个自然村建立起层层传导的农机安全生产责任体系。3)充分发挥监管作用,各村、社区农机协管员及领导干部应深度发掘自身在农机运行动态信息上的优势,积极开展相应工作,排查相关问题[5]。
3 结语
农机安全监理工作在农业生产及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地方政府应加大农机安全监理工作必要的资源投入,为农机发展提供财政支持,并打造一支专业素养过硬的农机安全监理队伍,采用多样化的创新方式开展农机安全宣传教育,建立、健全基层农机安全监督管理网络,促进基层农机安全监理工作成效的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 朱理徽.当前农机安全监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改善对策[J].南方农机,2016(3):21.
[2] 刘礼龙.论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规范化管理[J].时代农机,2016(5):20.
[3] 邓政春.新形势下做好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对策[J].农业与技术,2017,37(2):76.
[4] 王爱实,孙成军,杜传锟.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农机安全监理工作[J].农业装备技术,2016,42(3):26-27.
[5] 黄江春.农机安全监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8(4):148.
(责任编辑:刘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