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实验教学 提高学生能力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yan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概念,理解巩固化学知识,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化学教学要重视化学实验的教学,把采取一些措施使实验贯穿于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它在教学中作用,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还会产生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
  【关键词】化学实验 教学 能力
  实验在化学教学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化学教学不能通过让学生死记硬背、机械训练、题海战术等来方式来进行,而应是充分发挥自身的优点——实验,通过它来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勤动手、善思考,培养学生搜寻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等。因此我们在化学教学中必须重视化学实验。
  一、更新化学实验教学理念
  1、充分发挥实验的探究功能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化学概念的形成和定律的建立,离不开实验事实的探讨和论证。新课程改革理念就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化学新课程中把“发展科学探究能力”作为一个重要目标,而“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它既是科学探究的构成要素,又是科学探究其它要素在化学教学中得以实施的重要活动载体。因而,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发展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
  2、始终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新教材把学生动手实验活动融入到学习内容之中,淡化了学生实验和教师演示实验的界限。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应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学生在和谐、宽松、民主的环境中,自主、合作、创造性地学习和实验,让学生尽可能地动手、动脑、动口,让学生玩够、想够、说够,不要强迫学生去说老师钦定的话,或者重复课本上写出的话,充分体现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3、实验当中关注实验过程
  化学实验的目的,不仅在于获得所谓的“正确”实验结果,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经历和体验获得实验结果的探索过程。只有亲身经历了这样的过程,学生才能对什么是科学,什么是科学实验有较为深刻的理解,才能形成科学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不重视过程的实验等于把生动活泼的化学现象变成了静止的某个预期的“结论”,何况这个“结论”学生从教师的演示实验和书本上早已知道,引不起学生的积极思维,没有发现的快乐,感受不到科学的魅力。
  二、加强实验教学改革
  1、加强演示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课堂上的演示实验进行精心的准备,做好每一个演示性实验。可通过课件将错误操作带来的后果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清醒认识规范操作的重要性,养成严谨、一丝不苟的好习惯。观察是人们有效地认识世界的一种极为重要的心理素质,在老师演示实验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全面观察,尽可能多地用多种感官进行全面观察。
  2、运用多媒体开创实验教学新模式
  计算机多媒体可以适时地综合处理声音、文字、图形、图像等多种信息,不仅有静态信息的形式,而且还有动态信息的属性,它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化复杂为简单,完成传统教学所不易或不能完成的教学任务,创造了新的模式。计算机多媒体实验软件还可以用于学生的课后复习,在课下重新观察某些忘记了或者没有看清晰的实验内容,可有效地提高复习效率。
  3、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积极参与,改“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开展实验教学。我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将演示实验设计成探究性的学生实验,把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教师主要起引导作用,给学生提供仪器,检验学生实验方案的可行性,对学生合理的建议及新颖的实验方案给予肯定和支持。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参与了问题的提出、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分析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不仅学习了化学知识,而且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方法。
  4、将分组实验和单人实验相结合。
  分组实验能锻炼同学之间的合作能力,锻炼团队精神。单人实验使每个学生都能亲自动手操作而且独立进行,它有利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们懂得:办任何事情都要有目的、有计划,还要有坚持到底的决心。两种形式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实验发挥出最佳效果。
  5、让化学实验走进生活,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化学实验的生活化,使学生认识到隐藏在生活背后的化学知识,促进学生深刻地思考生活中的化学现象,主动地发现生活中的化学问题,了解化学知识在生活中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使学生养成学以致用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三、加强改进实验,建设“绿色”实验室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中规定必修课程的设计要“体现绿色化学思想”,要让学生了解“在化工生产中遵循‘绿色化学’思想的重要性”,还将“树立绿色化学思想”作为《实验化学》选修模块“化学实验基础”主题的第三条内容标准,并将“形成绿色化学的观念”作为《实验化学》选修模块的课程目标之一。而化学实验室是成为实施绿色化学的一个重要场所。
  1、推广使用微型化学实验,节约药品,减少污染。
  微型化学实验是一种在微型化的条件下对化学实验创新性变革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就是尽可能用少的药品来获取最有效的实验信息。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要严格督促学生按量取用试剂。同时,教师要根据实验教学和仪器设备的现状,因陋就简,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廉价器具、材料或废弃物,制成简易的实验仪器,或替代实验用的化学药品,这样有助于解决实验仪器、药品的短缺问题,弥补实验经费的不足,丰富教学资源,又能增强学生的节约和环保意识。
  2、寻找新试剂来替代有污染、有毒的试剂。
  绿色实验室旨在从源头上消除污染,而不是对污染物的处理,所以我们尽量寻找替代品,来替代化学实验中的一些有污染、有毒的试剂。以往学生在做H2O2的分解实验时,实验室提供的都是MnO2固体,可这种强氧化剂处理不当会产生环境污染。
  3、妥善处理好化学实验中的废弃物。
  化学实验室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等都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如果我们对这些废弃物进行合理利用,不仅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还可以变废为宝。如实验室应建有专门的废酸槽和废碱槽。
  总之,我们要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体会新课改的精神实质,在实验教学中渗透新课程理念,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更要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创新能力和科学素质,使实验教学真正成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环节。做好化学实验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产生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把学生从传统教学中解放出来,培养出更能适应社会需要的新一代。
  【参考文献】
  [1]魏锐 王磊:《实验化学》,陕西师范大学杂志社《中学化学教学参考》总第319期
  [2]刘传友:《以简取胜,改进实验》,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学化学教与学》2010年第4期
  [3]吴泳. 绿色化学———化学教育的新课题[ J ]. 化學教育, 1998(8):4.
  [4]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其他文献
在层次分析法的基础上,通过构造虚拟集合来降低层次因素数量对权值数据确定过程的影响,进而减少权值数据确定过程对专家经验的依赖,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集合的权值数据确定方
【摘要】翻译是高职英语教学的一大重点,同时也是教学中的难点。本文主要是在分析当前高职英语翻译教学的现状的基础上,探讨解决当前实际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提高高职英语翻译教学有效性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高职英语 翻译教学 现状 对策  一、前言  英语是高职院校教育中一门语言学科。翻译教学不仅是英语教学内容中的一个重要板块,而且也是高职英语教学中培养英语应用能力的重要内容[1]。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
针对SOM 神经网络算法复杂度高精度低以及K-Means聚类算法需事先确定聚类(簇)数目和随机选取初始聚类中心的不足,论文提出了一种SOM神经网络与K-M eans相结合的S-K二次聚类算法,
【摘要】良好的英语朗读能力是良好英语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好英语的重要基础。教学中,要全面加强英语朗读能力培养,创设积极的朗读情境,不断创新朗读方式,大力加强朗读技能训练。  【关键词】英语朗读能力 教学策略  提高学生英语朗读能力是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良好英语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的学习是一种语言学习,而语言学习必须加强朗读能力培养,强化朗读训练。《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的学
【摘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得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中国论文网 http://www.xzbu.com/9/view-4470132.htm  【关键词】化学实验 基础学科 教学质量  充分认识实验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切实采取措施加强实验教
【摘要】课堂教学蕴涵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们的 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的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们的培养和教师 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课堂教学是对学生 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和主要形式,而素质教育的核心内涵则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因而,激活课堂,增加教学中的生命意识,探索教学是现代教学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英语课题 教学 激活  一、带着兴趣,带着思索。长期以来,对如何在短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