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冬春季节谨慎应对的猪病

来源 :科学种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ter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主要介绍了猪病毒性腹泻和蓝耳病的症状与防治措施,以为猪病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冬季;春季;猪病;病毒性腹泻;蓝耳病
  据专家预测,今冬明春,病毒性腹泻、蓝耳病等将严重威胁养猪业。因此,提醒养猪场户要设法谨慎应对。
  1 病毒性腹泻
  仔猪腹泻并不是一种独立的病,而是由消化系统障碍引起的一个症候群。从去年冬季开始的一波猪群爆发性腹泻,其流行范围之广、影响之大,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与此同时,各个阶段的猪群都有易感性,主要从肥育猪开始,逐步传染到保育猪、母猪群和仔猪,尤其是1~5日龄仔猪发病后死亡率高。
  猪群没有接种疫苗,或虽然接种了相关疫苗,但部分疫苗抗原含量不足,或没有做到全群免疫;有其他疫病流行,造成猪的免疫能力下降;过度使用消毒药物,导致猪群消化道常在有益菌群被破坏;保温措施不及时等,都可能成为诱发本病的直接或间接因素。
  粪——口是腹泻性疫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母乳也可能是相关病原的传播途径;病原可能会通过运输车辆、饲养人员的衣帽、鞋子或其他交叉传播途径进行感染。
  临床上,肥育猪群、母猪群以黄色、黑色、水泥色、“喷水”样粪便为主,一般一周时间耐过,保育猪前期以黄色水样腹泻为主,后期呈现水泥色和黑色粪便,处理及时可显著降低死亡率。新生仔猪早期奶酪样腹泻;中期灰色水样腹泻;中后期胶冻样“肠内容物”。腹泻仔猪2~5d整窝死亡,胃胀、小肠变薄、透明、膨胀、充气,肺脏无明显病变。哺乳仔猪感染后拉黄色“喷水”样腹泻,有的产房仔猪伴有呕吐,并迅速脱水、死亡,其发病、死亡率高,爆发期很多猪场中的2~5日龄仔猪死亡率高达80%~100%,有的甚至全军覆没;即使妊娠母猪发生腹泻,新生仔猪也会爆发、死亡。猪群腹泻持续时间一般为15~30d,但区域持续时间长,控制不力的猪场有的可持续数月,且容易并发与其他病原的混合感染。
  育肥猪、母猪7~15d耐过,保育猪通过补水、补盐和药物治疗有部分效果,但产房仔猪使用药物治疗无效,疫苗防控效果也不显著,目前暂无有效防控办法。要通过药物或疫苗控制本病,难度很大,根本还是要回到饲养管理上来。
  1.1 保温、保暖、干燥是关键
  产房要用高压水枪从上到下、墙壁、地面都要彻底冲洗,待自然干燥后,用1%~3%的烧碱,从上到下、墙壁、地面彻底喷洒一遍,自然干燥;然后预温到22~24℃,这个温度对母猪是最舒适的;同时要把保育箱的温度升高到32~34℃,这个温度对仔猪是最合适的,但是对病毒复制极端不利。
  1.2 可以应用返饲
  返饲一定要在进产房1个月以前。1个月之内的,小猪一吃奶就拉稀,因为奶是血液中来的,1个月之内还是病毒血症。同时,应用高免血清也必须是在产前1个月的病猪才能用,不然越用越糟糕。因为要1个月机体才能够靠自己把病毒清理掉,这样才安全。
  另外,把淘汰的老母猪或者是发病1个月以上的猪的血清,注射2~3ml,口服3~5ml。
  对于母猪群体,更具体的要求是:后备母猪一定要做好基础免疫,后备母猪配种前要与经产母猪混饲;妊娠80d以内的母猪一刀切,可以在限位栏内返饲,剂量为1~3头母猪饲喂一头仔猪肠系内容物(捣碎,用四层纱布过滤除渣,取上清,添加双抗即青、链霉素),连喂2~3d;妊娠80d以内的母猪不允许返饲,同时建议在产前30d向饲料中添加优质黄芪多糖,添加时间20d,期间配合磺胺类药物保健5~7d;妊娠80d以后的母猪,在产前30d肌肉注射本场仔猪肠系内容物腹泻特制苗3~4ml/头,产前15d在加强1次;产前7d饲喂τ-p二联微生态制剂3~5份/头,添加前、后,添加当天共3d不允许添加药物;母猪产后1~3d用头孢 鱼腥草 清开灵静脉注射消炎。
  1.3 生物安全措施有待提高
  加强护理,做好防寒保温,提供充足的饮水,最好在饮水中添加电解质和营养物;做好隔离、消毒等管理工作。
  1.4 原料把控不能忽视,霉菌毒素可通过乳汁传递
  选用优质饲料原料,减少饲料中霉菌毒素和重金属中毒的可能性。
  1.5 做好肠道健康的维护与加强
  养猪就是养肠道。酶制剂、益生菌、益生元、合生元和酸化剂等都是养肠道的好产品。
  2 蓝耳病
  2.1 病原学
  猪繁殖呼吸综合征即蓝耳病,是由PRRSV病毒引起,主要表现为发热、厌食、呼吸困难、怀孕猪发生流产、产死胎和木乃伊胎。
  2.2 流行特点
  本病传染性强,传播迅速。平均死亡率一般可控制在30%以下,多为乳猪和保育猪。猪场卫生条件差、气候恶劣、饲养密度大,可促进本病的流行。不分季节性,四季均发。常见继发感染和混合感染,如非典型猪瘟、圆环病毒病、伪狂犬、细小病毒、附红细胞体、链球菌、传染性胸膜肺炎、大肠杆菌等。可以是双重感染,也可以是多重感染。
  2.3 临床症状
  感染蓝耳病的病猪多见呼吸困难、卧地不起、耳部发绀、神经症状、流产胎儿和木乃伊胎;病死猪皮肤充血、出血,呈典型的败血症变化,肺脏严重实变,全身淋巴结肿大、出血。目前,蓝耳病的临床分为急性型、慢性型和亚临诊型。
  2.4 潜伏期
  急性型在潜伏期以及母猪、仔猪上的表现:潜伏期,人工感染2~7d,自然感染约为14d。母猪,病初精神倦怠、厌食、发热。妊娠后期发生早产、流产、死胎、木乃伊胎及弱胎仔。仔猪,以2~28日龄感染后症状明显,死亡率高达80%,早产母猪在出生后当时或几天内死亡,大多数出生仔猪表现体温升高、呼吸困难、肌肉震颤后肢麻痹、共济失调、耳部及躯体末端皮肤发绀。
  慢性型是目前在规模化猪场PRRSV表现的主要形式。慢性型主要表现为猪群的生产性能下降,生长缓慢,母猪群的繁殖性能下降,猪群免疫功能下降,容易继发感染其他细菌性和病毒性疾病。猪群的呼吸道疾病(如支原体感染、传染性胸膜肺炎、链球菌病、附红细胞体病)发病率上升。
  亚临诊型的感染猪不发病,表现为PRRSV的持续感染,猪群的血清学抗体阳性,阳性率一般在10%~88%。为此,对猪群进行定期血清学监测在如今规模化、现代化养猪体系中的作用已经成为猪场生物安全体系下不可或缺的组成成分。
  2.5 防治措施
  猪场爆发后,隔离淘汰病猪,饮水中添加抗生素及电解多维,替米考星及中药,没有发病的接种疫苗;要根据不同猪场制定不同的免疫程序;只适用一种弱毒疫苗,禁止使用两种;有抗体的可不用免疫、不用活疫苗;配合抗生素控制继发感染。
  作者简介:
  李克仁,男,汉族,籍贯,山东金乡县,1963年1月22日出生。大学本科,高级兽医师,单位:鸡西市畜牧兽医站。
  通讯作者:
  王守君,男,满族,(1957.10.07),兽医大专学历,鸡西市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研究员。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作者结合多年的林业工作实践较详细地介绍了科尔沁嫩江沙地樟子松育苗方法并对其种植栽培技术进行了系统论述,在创优当前林业六大工程乃至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实践有一定指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樟子松;苗木培育;种植方法  樟子松为常绿针叶乔木,树高可达30m。樟子松喜光、耐寒性强;耐旱、对土壤水分要求不严,根系发达,可充分利用土壤水分;适应性强,耐干燥瘠薄土壤;碳酸盐含量超过0.1%,pH
【摘要】贵州春季气候变化大、空气湿度高,是许多病毒和细菌的滋生和传播期,这给养鸡带来了许多的影响。本文主要是依据现状提出的一些技术上的建议,以期有所帮助。  【关键词】贵州南部;春季;养鸡;关键技术  贵州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促进了家禽规模化的养殖。而地处贵州南部的许多适宜家禽养殖的山区得到了很好的利用,加之历来有饲养挑花鸡的习惯,因而春季是繁殖与引进鸡苗的集中时期,同时也是因气候多变造成养鸡遇到较
【摘要】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推土造田和大搞植树造林在市、县闻名的顺宁镇,就开始着手抓大棚种植,但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发展的红红火火。随着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的大力实施,这个辖18个行政村,人口在1.02万余人的农业大镇,担当起了全省山川秀美示范镇的重任,成为领跑流域治理的典范,使全镇山绿了、水清了、天蓝了,但是人均耕地面积的大量减少,仅仅依靠3400公顷耕地,如何让万余农民尽快富裕起来,成为该镇党政一班
目前,国内养殖娃娃鱼的人不在少数,但能够繁育出双胞胎、三胞胎娃娃鱼的只有他一人,他的成果博得世界著名两栖爬行动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尔宓教授的肯定。只有小学文化的他,从一个小木匠华丽转身,在皖南大山中开凿出3000平方米深洞养育出6万尾娃娃鱼。可有谁知道,他养娃娃鱼最初的梦想只是为了保护物种,维护“三江源”(新安江、富春江、钱塘江)生态平衡。如今,他已身价过亿,开办的珍稀水生动物研究所成为国家农
桃拉综合征由桃拉病毒引起,在所有对虾种类中,南美白对虾对桃拉病毒最为敏感。虽然桃拉综合征在南美白对虾养殖全程均可发生,但其主要危害体重小于5克的幼虾,多发生急性感染,死亡率高。急性感染的病虾绝大部分表现为红须、红尾,尾扇边缘体色变成茶红色,用解剖镜或10倍放大镜观察腹肢或尾扇边缘可发现上皮细胞坏死。病虾不摄食或少摄食,在池边或水面缓慢游动;壳较软,蜕壳后多数死亡。急性感染后转入过渡期,过渡期虽只延
摘要:研究各种水稻品种对飞虱的生理抗性这对控制褐飞虱为害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阐述了这一研究的重要性,接着从抗褐飞虱水稻品种的培育现状预示着研究的迫切性,然后从材料的准备和各个时期的水稻抗性鑒定方法两个方面提出了具体做法。通过本文的探讨,望读者能对不同水稻品种对褐飞虱的抗性鉴定有更为全面的认识。  关键词:水稻品种;褐飞虱;生理抗性  近年来,尽管水稻研究方面的专家们在水稻抗虫基因的鉴定、褐飞虱
【摘要】本文主要是依据我国动物食品安全的现状提出了提高我国动物食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控制措施,以确保动物食品质量安全。  【关键词】动物食品;安全;控制措施  随着广大消费者对食品质量安全认识程度的不断提高和自我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食品质量安全,特别是动物食品质量安全已成为各阶层和全社会极为关注的热点。加强动物保健,提高动物食品的质量安全已成为广大消费者的共同愿望和心声。为此应从多方面入手,采取各种措
【摘 要】包装贮藏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造林苗木活力,对造林成活率和初期生长量均有很大影响,但生产上对这一工作的重要性认识还很不够,很多情况就是因为包装贮藏不严而导致苗木活力丧失。本文作者就有关问题做了详细探讨,对进一步做好造林绿化工作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与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造林苗木;包装;贮藏;活力保护  苗木分级以后,通常是按级别,以一定数量捆扎、包装、贮藏或运输。包装或贮藏过程,实际上
摘要:种植生姜经济价值较高,丰产田每667m 2产量可达到5000kg,经济效益在万元以上。但生姜栽培除科学管理外,病虫发生为害是影响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因此,搞好病虫害防治十分重要。  关键词:生姜;病虫害;防治技术  生姜(Zingiber officinaleosc)为姜科植物,别名姜、大姜、白姜。 以根茎入药,味辛,性温,归肺、胃、脾经,具有散寒解表、降逆止呕、化痰止咳、解毒之功效,既是
由于我國南北方气温差别较大,北方种蔗不同于南方,若想完全达到南方果蔗的商品效果,生产上必须采取人工育苗,这是北方种蔗获得成功的先决条件之一。人工育苗技术简便、易于操作、成本低廉、效果好,不仅可以大量节约蔗种,保证苗齐苗壮,而且能有效提前和延长北方蜜蔗的生长期,完全可以达到转色早熟和高产高糖的目的。北方蜜蔗人工育苗可根据当地自然环境气候条件和种植习惯,适时采取“温室双膜育苗”、“大棚双膜育苗”或“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