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菇栽培技术规程

来源 :农民致富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sld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花菇是香菇中的珍品,是特定环境条件下的一种形态变异。在香菇生长阶段,当遇到气温昼高夜低、空气湿度昼干夜湿的气候条件下,香菇菌盖表皮细胞分裂变慢,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出现“皮包不住肉”,菌盖表皮开裂,出现不规则裂纹,这种特殊形态的香菇叫做花菇。
  1 品种选择
  选择中低温型、花菇率高的品种。用于保鲜出口的花菇品种,应选择朵型圆整,菇柄正中,柄短,菇肉肥厚,卷边整齐,迟开伞,菇体含水量低的品种。用于脱水加工的花菇品种,要求朵型圆好,菇褶细,菇盖龟裂纹深。
  2 栽培配方
  配方一:木屑78%,麸皮20%,蔗糖1%,石膏1%,料水比为1︰1。
  配方二:木屑78%,麸皮20%,石膏2%,料水比为1︰1。
  3 原料标准
  木屑:木屑一柞木、槐木为最好,桦木、山杨、柳木次之。木材切片晒干,含水量不超过15%,加工后的木屑用麻袋装好,放于干燥处
  麸皮:新鲜、干燥,无霉变、无杂菌、无虫蛀、不结块,注意防潮、防发热、防变酸。
  石膏粉:选择农用石膏粉,生熟均可。
  4 拌料
  严防杂菌污染,把木屑平摊在水泥或地板上,高度在50CM左右,在把麦麸和石膏分别均匀撒在木屑上,使料均匀含水量达到52~58%左右,PH值自然。
  5 装袋
  将培养料按1kg干料的量装于低压聚乙烯塑料袋(15cm×55cm),检查装袋是否紧实,袋头是否扎紧,是否有损伤。
  6 灭菌
  袋装完后立即装入高压灭菌灶内灭菌,摆放时要留有一定间隙。常压下,料袋进灶升温至100℃不超过8h。升温至100℃保持24h,注意严防干锅,要勤加温水。灭菌完毕,温度降至60℃~70℃左右,开灶卸袋。运袋过程中,应严防雨淋和划破袋面。
  7 接种
  消毒:接种前,接种室(箱)内要严格消毒,可采用紫光灯,消灭空气中的杂菌。消毒半小时后,进入接种室(箱),进行接种。接种员的手用清水洗净后在用酒精擦拭,工作服、接种器具都要经过消毒。
  接种:选用优质品種做菌种,接种时,用75%药用酒精先将菌袋接种面擦拭一遍,用接种棒经消毒后插入料袋,形成一个接孔穴,深度2cm左右,直径1cm~1.5cm。接种穴要求种块上紧下松,孔面要平。接种后用胶布马上封好穴口。接种完毕套上外套袋送入发菌室。
  8 发菌期管理
  摆放:将菌袋移至发菌室。于平地“井”字型摆放,每堆4~6层,以利通风发菌。注意搬运及摆放菌棒时应轻拿轻放,以免伤到菌丝。
  翻堆:接种后发菌期间一般第7d进行第一次翻堆,防止“烧菌”。然后21d后进行第二次翻堆,36d~41d后进行第三次翻堆,50d~55d后进行最后一次翻堆。同时,上、中、下均匀调换,尽量使其发菌整齐。翻堆时要轻拿轻放,过程中要认真检查,发现杂菌要及时处理。
  温湿度:室内温度控制在14℃~20℃,空气最佳湿度55%~65%左右,气温高时早、晚通风,低时中午通风。地面绝对不能潮湿,地面潮湿不能形成花菇。
  光照:花菇生长期期内给予充足的直射光,可有效提稿花菇白度,提稿花菇等级。
  增氧措施:根据菌丝生长快慢进行刺孔增氧,以改善培养料的通气条件。当接种处菌丝发育到直径8cm时,用不锈钢针在每个接种穴四周刺4个直径0.2cm~0.3cm、深度1 cm的通气孔,使菌丝正常蔓延。最后一次刺孔是出菇前7d~10d进行,用不锈钢针对全袋刺孔20孔~40孔,直径0.3cm~0.5cm、深度2.5cm~3cm,以刺激菇蕾形成。在整个刺孔增氧培养过程中,每个菌袋刺孔总数在60孔~100孔,温度高于28℃时暂不刺孔。
  转色:菌袋经刺孔增氧后,进入转色,逐渐转为红褐色,全袋转色完成后,即可上架出菇。
  9 出菇期管理
  上架:温度在14℃~20℃范围内上架,菌袋单层摆放。
  催蕾:加大温湿差,保持散射光照增温,昼夜温差宜保持10℃以上,促进菇蕾生长。
  疏蕾:挑蕾选优,每袋留6个~8个为宜。
  催花:当幼菇长至2cm~2.5cm时,抚摸菇盖表面,柔软有弹性,可实时摧花。
  10 采收
  采收时间:在幼蕾表皮开始出现微小裂纹、形成纹理时,继续维持3d~5d,菌盖裂纹增多加深,纹理变白,花菇即可形成,根据商品标准进行分批采收。
  采收技术:采收时一手按住菌袋,一手捏住菇柄基部左右摇动,向上轻拔,注意不要把菇根留在菌袋内。
  11 病虫害防治
  木霉 :应注意选择无杂菌纯种。 用具应灭菌彻底。料袋必须蒸熟、蒸透,杜绝夹生料。接种时严格按技术规程操作。
  链孢霉:料严格按本标准采集。一旦发现链孢霉应火烧、土埋。防止鼠患,防微孔,严格控温控湿,接种严格按技术规程操作。
  曲霉:可用75%酒精注射患处,同时加强通风,降低温湿度。
  青霉:可用75%酒精注射患处,在低温处发菌,利用花菇菌丝生长速度控制其生长。
  虫害:主要是菇蝇危害,可采用防虫网进行物理防治,也可采用黑光灯诱杀。
  (作者单位:255000山东省淄博市蔬菜办公室)
其他文献
顺承企业核心刚性理论,以集群企业为研究对象,明晰了处于产业集群层面的共享性资源、共享性资源刚性以及集群企业竞争优势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而构建出基于共享性资源刚性的集群企
目的 探讨精神康复训练护理干预方案应用于精神分裂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来我院治疗精神分裂症的126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
企业自主创新政策机制是企业能够享受到自主创新政策推动作用的保障,“机制”的好坏又决定着自主创新政策的效果。首先,选取具有代表性的20项指标构建了企业自主创新政策机制的
服务业创新流程与制造业创新流程有很大区别。首先分析了服务业创新与制造业创新的主要区别,然后分析了制造业创新流程发展模型,最后与制造业创新流程模型在战略计划、企业活
猪肉是人们生活中的常见肉食品之一,市场需求较大,在养猪过程中,养猪场的疫病防控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是防止各种疾病产生和传播的重要途径。在养殖业发展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养猪场管理人员的教育,畜牧兽医站作为疫病防控的主要部门,要发挥相应地监督作用,积极加强对养猪场疫病防控监管,杜绝带有疫病的病猪进行市场,同时,工作人员要加强对养殖户的安全教育,引導他们在日常养殖过程中做好养猪场疫病防控管理,确保养殖行
水稻纹枯病,俗称云纹病、花脚秆,属真菌性病害。是近年来南方水稻经常发生的主要水稻病害之一,主要危害叶鞘、叶片,严重时可侵入茎秆并蔓延至穗部。  1 发病症状  叶鞘发病先在近水面处出现水渍状暗绿色小点,逐渐扩大后呈椭圆形或云形病斑,叶片病斑与叶鞘病斑相似。一般造成减产1至2成,严重发生时,减产超过3成或更多。随着水稻分蘖后、禾苗封行、温度开始升高后,水稻开始发生纹枯病、并不断扩展;进入拔节、孕穗期
1 定义  猪乙型脑炎(Porcine epidemic encephalitis B) 又称日本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一种人兽共患、虫媒传播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该病属自然疫源性疾病,多种动物均可感染,其中人、猴、马和驴感染后出现明显的脑炎症状、病死率较高,猪群感染最为普遍,其他动物呈隐性感染。猪乙脑的特征是:妊娠母猪流产和产死胎,公猪发生睾丸炎,育肥猪持续高热和新生仔猪呈现典型脑炎症状。本病在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