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舰频繁出没南海,在国际法意义上图个什么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cb999999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月17日晚,美国海军“霍珀”号导弹驱逐舰未经中国政府允许,擅自进入中国黄岩岛12海里内海域。中国海军依法对美舰进行了识别查证,予以警告驱离。这已是特朗普总统执政一年来,美军第五次在南海针对中国公开开展“航行自由宣示行动”;而奥巴马执政八年间,美国海军进入南海开展针对中国的“航行自由宣示行动”公开的也不过五次。

美军2017年以来在南海“航行自由宣示行动”回顾


  此次进入黄岩岛海域行动之前,美军在2017年一共进入南海开展了四次公开的“航行自由宣示行动”,分别针对南沙美济礁和西沙中建岛邻近海域各两次。2017年5月25日,美军“杜威”号导弹驱逐舰擅自闯入中国南沙群岛美济礁邻近海域,中国军队随即派出军舰对美舰进行识别查证,并予以警告驱离。据媒体报道,“杜威”号不仅进入了美济礁12海里以内,还在那里停留了一个半小时,并且实施了“救生训练”。7月2日,美军“斯坦塞姆”号导弹驱逐舰擅自进入中国西沙群岛领海,中国随即派出军舰和战斗机对美舰实施警告驱离。8月10日,美军“麦凯恩”号导弹驱逐舰擅自进入中国南沙群岛美济礁邻近海域,中方随即派出军舰依法对美舰实施查证识别,并予以警告驱离。10月10日,美军“查菲”号导弹驱逐舰擅自进入中国西沙群岛领海,中方随即派出军舰机依法对美舰实施查证识别,并予以警告驱离。
  2017年12月31日,美国国防部发布了最新一期2017财政年度《自由航行报告》。根据该报告的统计,从2016年10月1日至2017年9月30日,全球共有22个国家和地区的所谓“过度海洋主张”遭到美国武力挑战。南海地区汇集了马六甲海峡、巽他海峡、龙目海峡等多条国际重要水道,是连接印度洋和太平洋的重要通道,承担着全球三分之一的海上贸易总额(每年超过5万亿美元),其中1.2万亿美元商品进出美国。因此,近年来美国“航行自由宣示行动”的重点也转移到南海地区,中国更是成为美国在南海开展有关行动的主要挑战目标。2017财年《自由航行报告》针对中国列举了多达六项所谓“过度海洋主张”,使中国成为受到挑战最多的国家。

美国的政策意图及国际法效果考量


  中美双方围绕“航行自由宣示行动”的“合法性”问题争论已久。由于美国并非《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缔约国,中美关于国际海洋法问题的争论主要围绕习惯国际法展开。在习惯国际法的识别问题上,《公约》中有关海上通行制度的条款基本属于对习惯法的编纂,中美两国均予适用。因此,根据《公约》有关条款,美军针对中国南海有关海域实施“航行自由宣示行动”的政策意图及“合法性”问题就不难评判。
  美国借“杜威”号在美济礁邻近海域行动所要表达的立场是十分清楚的,它并非挑战中国对外国军舰在自己领海“无害通过权”的管制措施,而是明确表达了美方对美济礁法律地位的政策立场,即该礁属于“低潮高地”,“不拥有领海”。所以,美国国务院和国防部官员在谈及有关事件时刻意避免使用“领海”的措辞,而使用“美济礁12海里”这样一种说法。同时,“杜威”号不仅进入了美济礁12海里以内,还在约6海里处停留并实施救生训练。根据《公约》对“无害通过”的定义,“通过应继续不停和迅速进行”(第18条第2款),“无害”不包括“进行任何操练或演习”(第19条第2款b项)。美军的操练行为自然不属于“无害”。美方也是故意以此种违背“无害通过”定义的方式向中方表明,在美方看来,美济礁不拥有领海。这一立场显然又是为2016年7月12日 “南海仲裁案仲裁庭”作出的裁决背书。该裁决认为,美济礁是《公约》第13条意义上的“低潮高地”,“不得拥有领海、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也不能被占有”。
  上述仲裁案及其所谓裁决早已被中方坚决拒绝,不具任何法律效力。“仲裁庭”和美方对南沙岛礁地位及其海洋权利的认知本身就反映出严重的偏见和无知。它们忽略的一个关键因素是,中方尚未在南沙群岛划设领海基线。
  中国政府一直避免对包括美济礁在内的南沙岛礁使用“领海”措辞,意在避免外界误认为中国要以南沙单个岛礁——无论陆域吹填前还是陆域吹填后——主张包括领海在内的海洋权利。中国始终坚持的立场是南沙作为一个群岛在整体上享有领海、专属经济区与大陆架权利,正如1958年9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领海的声明》指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海宽度為12海里。这项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领土,包括中国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和同大陆及其沿海岛屿隔有公海的台湾及其周围各岛、澎湖列岛、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以及其他属于中国的岛屿。”
  按照199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和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的明确规定,中国南沙群岛拥有领海、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2011年4月14日,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在致联合国秘书长的第CML/8/2011号照会中亦明确表达了上述立场。201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声明》重申,“中国南海诸岛拥有内水、领海和毗连区;中国南海诸岛拥有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为防止某些国家意图对南沙群岛进行支解,将其分割成为一个个没有海域管辖权的岩礁或低潮高地,中国必然始终坚持南沙作为一个群岛的完整性。
  当前,中国和东盟国家在《南海各方行为宣言》(DOC)框架下的海上合作不断取得新进展,各方已达成“南海行为准则”(COC)框架,充分展现了中国与东盟国家维护南海和平稳定的共同愿望,为中国与东盟合作营造了良好氛围。因此,中国短期内也许并不会主动划设南沙群岛领海基线。但是,如果中国认为包括美方在内的域内外国家对南沙岛礁及驻守人员的安全构成愈发严重的威胁,或许不得不选择恰当时机以恰当的管辖范围和管辖方式划设南沙群岛领海基线。美方在南沙有关岛礁附近的“航行自由宣示行动”只会起到与其政策目标相反的推动效果。   美舰在中国西沙中建岛邻近海域开展“航行自由宣示行动”的性质与其在南沙群岛的行动性质不同。中国外交部和国防部在有关声明中均明确指出,美舰是“未经中国政府允许,擅自进入中国西沙群岛领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中国政府于1996年5月公布了西沙群岛的领海基线。该法第6条同时规定,“外国军用船舶进入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须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批准”。表面上看,美舰挑战的是中国对外国军用船舶在自己领海“无害通过”的管制措施。但在本质上,中美两国争论的首要问题在于西沙群岛直线基线的划設。美国官员明确表示,美舰在西沙并未驶入任何单个岛礁12海里范围内。而在中国看来,中建岛是以直线基线方式划设的西沙群岛领海基线的西南基点,美舰的航行路线虽未进入中建岛自身12海里范围,但进入了中国划设的整个西沙群岛领海范围内。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赋予缔约国既可以选择“正常基线”(第5条)也可以选择“直线基线”(第7条)作为划设领海基线方式的权利。根据《公约》,《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第3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基线采用直线基线法划定。”
  诚然,国际法是否允许大陆国家通过直线基线的方式划设其远洋群岛的领海基线,是一个需要澄清的问题,但《公约》仅规定了第46条意义上的“群岛国”,并未规范与大陆国家“远洋群岛”有关的制度。而关于后者是否应纳入前者一并对待,在1973~1982年召开的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期间也未达成共识。在这种情况下,应按照《公约》序言中确立的“本公约未予规定的事项继续以一般国际法为准据”这一规则加以处理。
  以美国为代表的部分西方国家倾向于严格限制直线基线方法的适用,认为直线基线属于正常基线的例外,仅在“海岸线极为曲折”或“紧临海岸有一系列岛屿”的情况下才能适用。包括2001年国际法院“卡塔尔诉巴林案”在内的国际判例强化了这种认识。然而,这种认识不仅背离了国际法院1951年在“英国诉挪威渔业案”中确认直线基线合法性时阐述的一般法理,也与主要海洋国家的实践不符。
  在“英挪渔业案”中,国际法院在确认挪威通过直线基线划设领海基线的合法性时考虑了三个主要因素,即挪威海岸线特殊的地理特征、挪威自19世纪起就采用直线基线的历史、以及挪威当地人以捕鱼作为主要经济活动的现实,而并非将适用条件仅限于特定海岸地理状况。中国将直线基线方法纳入国内立法时的考量因素既包括海洋地理,也包括自身的历史、政治、安全和经济因素。即使在美国内部,联邦政府与沿岸各州也在是否通过直线基线方法划设领海基线的问题上存在分歧,例如1969年的“美国联邦政府诉路易斯安那州案”。显然,美国以其自身利益为出发点,将限制直线基线适用这一“偏好”强加于国际社会,没有国际法依据。
  目前,全球已有十多个国家通过直线基线的方式划设了各自远洋群岛的领海基线,例如丹麦的法罗群岛、挪威的斯瓦尔巴德群岛、西班牙的康纳利群岛、厄瓜多尔的加拉帕戈斯群岛、加拿大的北极群岛、印度的安达曼-尼科巴群岛,等等。即使不认为上述国际实践业已形成习惯法规则,也没有理由认为这种实践违背了现有国际法规则或原则。
  美军“霍珀”号导弹驱逐舰在黄岩岛12海里内海域的行动则可能触及中美双方围绕“无害通过权”的分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21条规定了一国有权对领海通行制度加以规范和管制:沿岸国可以就以下事项制定关于无害通过领海的法律和规章,包括航行安全及海上交通管理、保护助航设备和设施以及其他设施或设备、保护电缆和管道、养护海洋生物资源、防止违反沿海国的渔业法律和规章、保全沿海国的环境、海洋科学研究和水文测量等,“行使无害通过领海权利的外国船舶应遵守所有这种法律和规章”。不仅如此,为使缔约国公布有效的管理规章,《公约》第310条还特别规定缔约国可以作出声明或说明,使国内法律和规章同《公约》规定取得协调。针对外国军舰在本国领海的“无害通过权”,许多缔约国根据第310条作出声明,要求外国军舰进入沿岸国领海前需获得批准(如伊朗、阿曼、也门、阿尔及利亚等)或事先通告(如埃及、马耳他、克罗地亚、芬兰、瑞典、塞尔维亚、孟加拉国等)。中国对外国军用船舶在领海“无害通过”的管制措施符合国际实践。

“以力量投射规则”是无效的行为


  在学术界,常有人把美军的“航行自由宣示行动”称作一种“以力量投射规则”的行为。换句话说,美国的政策意图是要通过军事力量将对其有利的国际规则强加于其他国家。这在本质上是一种政治和军事挑衅行为,有违主权平等原则这一国际法基石。以这种方式确立的所谓“规则”也必然归于无效,不具备任何作为国际实践解释和发展国际法的效果。
  中美南海军事博弈正在成为未来南海形势发展的一条主线。尽管特朗普政府亚太政策的首要关注点并非南海问题,但特朗普本人将开展“航行自由宣示行动”的决策程序简化,由奥巴马时期军方必须“一事一报”变为总统只一次性批准年度计划,具体怎么实施交军方自由裁量。今后,美军的“航行自由宣示行动”将继续作为美国展现其在亚太地区特别是南海地区军事存在、维持地区秩序主导权以及实施“印太战略”的主要抓手之一,从而对本地区安全稳定及有关争议的和平解决进程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对此,我们不能放松在法理外交和海上维权等方面的应对,继续把握住在南海的主动权,积极引导南海形势向好的方向发展。
  (作者为中国南海研究院、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助理研究员)
其他文献
2016年8月17日,印尼在纳土纳群岛附近海域沉没60艘没收的“非法”渔船。  4月27日,印度尼西亚海军护卫舰与越南渔监船在纳土纳群岛以北海域发生撞击事件。印尼和越南渔业纷争不断是诸多原因叠加作用的结果,不仅考验这两个东盟重要成员的关系,也对南海局势和平稳定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纷争再起引关注  综合国外有关媒体报道,4月28日,印尼海军第一舰队司令对媒体表示,印尼海军4月27日在纳土纳群岛以北“
2020年10月2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与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拜登在田纳西州纳什维尔市参加最后一场总统候选人电视辩论。  当地时间11月3日,美国总统大选选举日投票正式拉开帷幕。3日晚,投票全部结束,并随即开始计票。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现任总统特朗普相继拿下佛罗里达州、得克萨斯州、俄亥俄州等摇摆州,并在多个计票尚在进行的“摇摆州”暂时领先。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前副总统拜登则稳住了加利福尼亚州、华盛顿州、纽约
2018年上映的国产电影《我不是药神》讲述了中国的癌症病患们苦苦等来自印度仿制药的故事,一度使得印度仿制药产业成为国内民众热议的话题。今年发生的新冠肺炎全球疫情使印度也受到重创,该国长时间的封国封城措施影响到不少发展中国国家百姓对印度产仿制药的可及性。4月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不惜以“贸易报复”相威胁,公开呼吁莫迪政府解除对一些抗病毒制剂及原药的出口限制。此外,一些国家对印度药品的需求也看涨,巴西、
7月11日,新华社发布了一条“短新闻”:中国人民解放军驻吉布提保障基地成立暨部队出征仪式在广东湛江某军港码头举行。该消息全文不足250字,低调之中内涵却极为丰富,掀起世界舆论的关注热潮。自2015年中国外交部首次透露有意在吉布提修建“后勤保障设施”,至今将近两年过去,靴子终于落地。中国军队“走出去”可谓是利己利他,既可为保障中国日益扩大的海外利益提供支持,也有助于为护航、维和、人道救援等任务提供保
为应对美国金融制裁,俄罗斯央行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图为俄罗斯央行。  近期中美在政治和经济领域的博弈升温,外界对于两国在贸易、科技等领域的摩擦会不会蔓延至金融领域也有诸多讨论。业内人士认为,我国应做好防范美国不同程度金融制裁的准备。研究美国金融制裁的主要手段及相关国家反制裁措施对于我国建立应对金融制裁的机制有一定启示。  二战后,美国依靠其主导的国际金融秩序和以及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核心地位,
2019年1月28日,安倍首相发表施政演说。  2019年1月28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众院全体会议上发表施政演说。由于今年5月1日接受父亲明仁天皇让位的皇太子德仁将正式登基,这个一年一度的施政演说就成了平成年间的最后一次。从各种角度来说,它都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激烈变化的平成时代  1989年1月,55岁的皇太子明仁即位成为日本第125代天皇,改元“平成”。正如安倍首相在施政演说开头的解释,“平
据日媒报道,日本国立癌症研究中心近日发布数据称,日本2000年至2003年被诊断为癌症的患者十年后的生存率达到58.5%。  研究团队分析了在日本全国20个设施得到诊断的约4.5万名患者。从患者较多的主要癌症来看,胃癌为67.3%,大肠癌为69.2%,肝癌为16.4%,肺癌为32.6%。其中,前列腺癌(94.5%)和甲状腺癌(89.3%)病后治愈过程良好,另一方面,几乎没有自觉症状、难以早期发现的
2020年8月3日,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冉承其在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提前半年完成全球星座部署,开通全系统服务。北斗500余种核心部件全部实现了国产化,包括星间链路、高精度原子钟等核心高技术难题已经全部攻克。由24颗中圆地球轨道卫星、3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和3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共30颗卫星组成的北斗三号卫星导
冷战时期的中国战略决策、大战略的研究,是近年来学界关注的热点和重点,如文安立(Odd Arne Westad)、苏尔曼·汗(Sulmaan Wasif Khan)、傅泰林(M.Taylor Fravel)等学者的研究。北京大学牛军教授的新著《冷战时代的中国战略决策》(世界知识出版社2019年版)从中国领导人的战略思想、国内政治、国际体系等方面出发,系统全面考察有关中国从卷入冷战到退出冷战的战略决策
美国白宫5月31日宣布,美国总统特朗普决定不再延长豁免期限,6月1日起将对从欧盟、加拿大和墨西哥进口的钢铁和铝分别征收25%及10%的关税。据了解,欧盟、加拿大和墨西哥合计约占美国钢材进口量的40%。其中,2017年10月数据显示,加拿大当年向美国出口了580万公吨钢材,位居各地区向美出口钢材榜首。  欧盟、加拿大和墨西哥分别出台了反制措施。加拿大政府宣布,计划从7月1日起对美国的钢铁、铝和其他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