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专业高年级理论与设计课程结合的教学改革实践

来源 :陕西教育·高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c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建筑学是应用性的综合学科,如何将专业理论课程与设计课程进行合理有效的结合,一直是建筑学本科专业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文章通过从学生学习方式、理论课程特点、设计课程特点三方面分析建筑学专业高年级的特点,提出专业理论课程与设计课程相结合的必要性及途径。并通过“建筑计划与设计”理论课程和“医疗建筑改造设计”一体化教学为例展示了教学改革实践的过程,具有推广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一体化教学 理论结合设计 建筑计划
  建筑学理论与设计课程结合的重要性
  建筑学专业具有物质技术及文化、意识形态的双重需求,注重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结合,是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并重,涉及理、工、文、艺诸多领域的综合性、实践性学科。建筑学专业理论课程涉及范围广泛,其教授方式与文科、理工科的课程相似。建筑学专业理论课程是建筑设计的基础,是学生进行具体设计实践时无法回避的约束条件和前提,而建筑设计课程是建筑学科的核心内容,指向本专业建筑实践终极的目标,是对所有理论课程的具体运用,如果两者结合得不好就会造成理论脱离实践,使学生学习理论课程死记硬背缺乏理解,学习设计课程浮于形式虚有其表。因此,如何将理论课程与设计课程合理有效地结合在一起成为建筑学专业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建筑学专业高年级的特点
  高年级建筑教育是建筑学本科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随着“三阶段两环节”的总体教学体系的建立(即将一、二年级作为基础教育阶段,将三、四年级作为专业素质教育阶段,五年级作为专业实践与拓展教育阶段),高年级的建筑设计教学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需要引领学生进行从学习知识到运用知识创新的转变,建立起“设计的研究、研究的设计”观念。在这一阶段的专业教学实践中笔者感受到以下一些特点:
  1.学生学习方式的特点
  步入到高年级的学习阶段,学生的学习状态已经有了很大变化。学生的设计效率相对较高,学生不愿意天天呆在专业教室里。为了应对学生学习特点的变化,在这一阶段建筑设计课程题目的设置需要作出相应调整,更具真实性和实践性,保证设计内容的新鲜度,提高学生的设计兴趣。适度增加“外出”学习的时间比例,并创造分组学习的机会,使教学方式更加生动丰富。
  2.理论课程设置的特点
  高年级理论课程的内容和专业实践与拓展教育紧密相关,其中部分课程与更加细致和专门化的设计方向相关。第二部分理论课程在教学上不仅注重课堂知识的讲授,同时有调查研究实践的要求,需要通过真实的相应建筑环境的观察来理解和掌握课堂讲授的理论内容。因此这部分理论课程需要配备一定比例的学时进行外出调查实践。
  3.建筑设计课程的特点
  为适应教学计划的安排,高年级设计课程的开设具有专业深化的相应特点:需要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学生的专业认识、专业能力和专业基础,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主意识和自我拓展能力,形成循序渐进的教学模式。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建筑学高年级的教学环节中,理论课程有和建筑实践结合的需求,设计课程也加强了理论知识的指导作用,两者有相互结合的必要性;同时理论课程和设计课程在教学方式上都有相同的“外出”调查实践的教学环节,使课程结合有了合适的操作平台,在调整协调调查实践目的性一致的情况下,两者相结合切实可行。
  课程结合的具体方法
  建筑设计题目设定为“医疗建筑改造设计”。选择该设计题目的原因包括:设计内容具有综合性和复杂性,尤其是包含了复杂流线设计;建筑改造更新是目前建筑学研究领域中的热门课题,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医疗建筑中存在各种公共活动内容,便于观察人的生活、行为、心理与建筑空间环境之间的对应关系。
  1.空间调查
  以西安市上一定规模的综合性医院为调查对象(亦即改造对象),通过现场实地踏勘,全面了解其功能布局、环境条件及建筑形象。调查内容还包括医院所处位置、周边环境、服务半径、服务对象等背景资料。通过运用图像记录、影像记录、尺寸记录的方法还原医院主要功能区,包括门诊、急诊、医技、住院、辅助用房各部分的功能布局,最终以二维和三维图形的模式加以展现。
  2.行为调查
  以医院内各种使用者(患者、陪护、探视者及医护人员)的行为作为观察对象,观察使用者与医院建筑空间的相互关系,发现医院目前存在的问题。
  3.问卷分析
  为了更直接有效和准确了解医院设施使用者的意见和需求,要求学生采取发放问卷和座谈调查的方式,探寻医院改造的方向。对调查结果进行量化整理,使改造的内容和要求不仅依靠感性判断获得,更倚重科学分析来进行。
  4.跟踪调查
  分为整体性观察和典型案例跟踪调查两种方式。通过整体性的使用者数量、分布状态、轨迹观察,可以判断建筑空间尺度和布局合理性方面的问题;通过典型案例跟踪调查可以记录使用者利用建筑空间的全过程,发现主要矛盾,再从多个个例归纳总结出普遍性问题。
  作为建筑学专业高年级理论课程与设计课程结合的教学改革实践,这一做法在建筑学专业教学界具有推广和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龚恺.东南大学建筑系四年级建筑设计教学研究[J].建筑学报,2005,12:24-26.
  [2]李浩.城市规划社会调查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高等建筑教育,2006,15,3:55-57.
  [3]岳邦瑞,段德罡.城市规划专业低年级教学改革的探索[J]. 高等建筑教育,2006,15,3:71-73.
  作者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 陕西西安
其他文献
经典的经济定购模型通常假设缺货全部得到补充或不需补充,但在某些存贮系统中假设缺货补充率为等候到货时间的函数似乎更合理,文中建立了一个无限计划期缺货部分补充的物品的
1.前言 建筑中楼面板发生裂缝的问题屡克屡现.而在这些裂缝问题中现浇钢筋混凝土楼面板的裂缝.则是目前较难克服的质量通病之一,特别是住宅工程楼面出现裂缝,往往会引起投诉、
【摘 要】建构主义理论对大学英语教学具有积极的指导和借鉴作用,如何在教学中正确运用建构主义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已成为英语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文章提出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采用“建构主义教学+传统教学+自主合作学习”的新型教学模式,力求寻找建构主义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最佳契合点,以扬长避短,改进大学英语教学水平,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和学术英语能力。  【关键词】建构主义 建构主义教学 传统教学 自主
【摘 要】高职教育土建类专业要着力培养学生五大基本核心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识图与绘图能力、测量能力、试验检测能力和结构检算能力,以强化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文章阐述了专业基本核心能力的内涵和界定原则,并提供了行之有效的培养途径,可供同类院校借鉴。  【关键词】高职 土建专业 基本核心能力 人才培养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2011年高教教改项目《高职土建类专业五大基本核心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广东省常规能源资源贫乏,能源自给率低,近年国际石油市场大幅波动,国内能源供应趋向紧张,使我省相继出现了电力供应短缺,煤炭供应告急和油品脱销的状况,能源价格也在不断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