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研究了不同预处理方法对玉米秸秆发酵产氢气的影响和秸秆降解产氢的机理。实验分别采用酸解(AP)、酸解耦合固态酶解(AEP)、高温蒸煮(HP)和高温蒸煮耦合固态酶解(HEP)的玉米秸秆进行发
【机 构】
:
中州大学实验管理中心,河南牧业经济学院生物工程系,郑州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人才培养联合基金(U1204522), 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项目(13HASTIT033)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了不同预处理方法对玉米秸秆发酵产氢气的影响和秸秆降解产氢的机理。实验分别采用酸解(AP)、酸解耦合固态酶解(AEP)、高温蒸煮(HP)和高温蒸煮耦合固态酶解(HEP)的玉米秸秆进行发酵产氢,分析预处理后秸秆累积产氢量与可溶性糖含量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通过秸秆化学组成成分分析、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衍射分析,探讨了秸秆降解的机理。结果表明,秸秆的累积产氢量与可溶性糖含量基本正相关,秸秆糖化效率是影响秸秆累积产氢量的主要因素。四种预处理方法主要作用于秸秆半纤维素和纤维素的无定型区,预处
其他文献
新丹黑猪具有繁殖力高、肉质好、耐粗饲等特性,其繁殖性能和肉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被专家赞誉为"中国东北第一猪".……
义县高台子镇东高村西高屯村民刘贵荣来信反映,该屯有耕地2377亩。1997年3月村里抽回每口人承包地0.5亩,共抽回327亩做棚菜地,当年扣棚占地65亩。还有262亩始终未扣棚,另有机动地1
秸秆分解技术是一种不经发酵过程,直接对植物秸秆进行分解、转化的最新秸秆处理技术。该技术在分解秸秆的过程中,快速切断分子链,打破细胞壁,使细胞间质和胞内营养充分释放,
以碳纳米管(CNTs)为载体,金属镍为活性组分,用化学镀镍法制备了镀镍碳纳米管(Ni/CNTs)催化剂,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量散射光谱仪(SEM/EDS)分析方法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利用"湿-干多
研究了对羟基苯甲醛在离子液体中经溴化、水解一锅法合成3,4-二羟基苯甲醛的简便方法。对羟基苯甲醛首先与离子液体[bmim]Br3进行溴化反应得到3-溴-4-羟基苯甲醛,在对羟基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