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沪高铁凭什么赚钱

来源 :世纪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ot1234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10月22日,京沪高速铁路(简称“京沪高铁”)向中国证监会递交了上市申请,拟在上交所发行不超过75.6亿股(不超过扩大后总股本的15%)。
  十个工作日后(11月6日),京沪高铁及其保荐机构收到证监会的54个反馈意见,被媒体吹得是“个个犀利”。
  比如“42名正式员工如何管理1871亿资产”,“发行人是否为资产管理公司而非高铁旅客运输公司”,“与京沪二高铁等平行线路及普铁、城际是否存在竞争”,还有涉及“关联交易”(营业成本的60% 、营收的50% 都属关联交易)、“京福安徽公司亏损”的问题。
  尽管被问的问题又多又犀利,但五个工作日后(11月14日),京沪高铁依然顺利过会。证监会的“犀利”不过是刷刷存在感,表示“我看出来了,不跟你计较”。
  证监会不敢较真,投资人还是有必要了解一下京沪高铁的“里子”。

京沪高铁为什么要上市


  “十二五”时期(2011年~2015年),我国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累计完成投资13.4万亿(是“十一五”时期的1.6倍),包括鐵路、公路、水运、民航等运输。高铁建设举世瞩目,“四纵四横”高速铁路网已经建成,“八纵八横”主通道正在全面推进。
  进入“十三五”(2016年~2020年),铁路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进一步增长,2016年、2017年、2018年分别为8015亿、8010亿和8028亿。到2018年末,铁路营业里程达13.1万公里,其中高铁2.9万公里。
  作为资本密集型行业,高铁投资金额巨大、回收周期长,行业负债率高、利息负担重,致使国铁集团自我积累能力不足。面对每年8000多亿需求,有必要进行融资体制改革,利用社会资本投资建设铁路。
  作为“中国高铁第一股”,京沪高铁登陆资本市场,是高铁投资多元化的重要探索。
  京沪高铁于2008年4月18日开工建设,2011年6月30建成通车,正线长1318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小时,建设成本2200亿。
  京沪高铁是全世界一次性建成最长、综合技术水平最高、经济效益最好的高铁。它连接京津沪三大直辖市,纵贯河北、山东、安徽、江苏四省,全线共设24个车站,年输送旅客近2亿人次。根据2018年数据,京沪高铁沿线区域拥有全国27.3%的常住人口、GDP总量相当于全国的35.2%。
  京沪高铁是中国、也是全世界最赚钱的高铁。
  2016年~2018年营收分别为262.6亿、295.6亿和311.6亿;
  2019年前三季度,营收、净利润分别为250亿和95.2亿,净利润率达33%;
  2016年~2018年及2019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分别为143.9亿、148.9亿、137.7亿和133.3亿。
  用京沪高铁到资本市场投石问路,显然是国铁集团的“靓女先嫁”策略。
  资产管理公司?

  证监会要求京沪高铁“说明主营业务披露为高铁旅客运输是否准确”,虽然京沪高铁可以自圆其说,但“准确”谈不上。
  首先看人员配置。
  截至2019年9月末,京沪高铁总资产1871亿,员工67名(含25名借调人员),人均管理27.9亿。这67人(含7位公司级领导)的工作如下图所示:红色虚线框中为京沪高铁参与的主要环节,其它由受托铁路局承担,京沪高铁负债监督检查。
  招股文件披露京沪高铁主要向北京、上海、济南三个铁路局(员工总数超过40万)采购“运输管理服务”、“动车组使用服务”。
  假设提供京沪高铁所采购的服务占用上述三个铁路局员工六分之一工作量,相当于7万人全职服务于京沪铁路。
  红色虚线框中的工作67人就能胜任,红色虚线框外的工作6.7万人都未必忙得过来!
  其次看组织架构。
  京沪高铁67名员工(其中正式职工42名),专业构成如下:管理23人、技术37名、财务7人。按职级分为:高层7人、中层16人、基层44人。
  从组织架构图看,已知管理层7人、计财部7人。假设董事会办公室、综合管理、党群工作、人力、党委、组织部、法务、审计等职能部门占用20个岗位,剩下30人(估计主要是借调人员)分管设备安全、济南经营部、上海经营部,每条业务线大约10人!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京沪高铁67名员工中,51岁以上的有35人、41~50岁的23人,31~40岁的9人。根据国企行政级别与年龄的关系,考虑京沪高铁的行政级别,估计7位领导层至少有正厅级干部“坐镇”。其余35名正式员工中,正处级大有人在。这些人的“特长”是开会,而不是运送旅客。
  从人员配置和组织架构来看,京沪高铁自身不具备“高铁旅客运输能力”。刘备没有“温酒斩华雄”及“喝断当阳桥”的能力。即便三兄弟“犹如一体”,说刘备有这些能力也不准确。
  还可以换个角度,从流动资产与总动资产的比值入手,与A股同类上市公司进行比较。
  非流动资产是“死的”,比如厂房、设备、土地;流动资产是“活的”,比如现金、理财产品、应收款等。非流动资产只有在流动资产配合下才能创造效益。每个行业的企业,流动资产与非流动资产会有一定的比例关系。好比制作面点,不论是烤面包还是烙馅饼,往面里加水的比例不会相差太多。   A股以铁路客货运输为主营业务的公司,有广深铁路(601333.SH)、大秦铁路(601006.SH)。

  广深铁路2018年末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分别为64.2亿、287.3亿,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18.3%;大秦铁路2018年营收783.4亿,年末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分别为282亿、989.5亿,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22.2%。
  而截至2019年9月末,京沪高铁非流动资产、无形资产账面值分别为1305亿、431亿,非流动资产合计1751亿,占总资产的93.6%,流动資产仅占总资产的6.4%。#面太多水太少#
  总之,京沪高铁与大秦铁路、广深铁路不是同一类型的公司。

“担当” VS. “非担当”


  京沪高铁线路上跑的所有列车,都由各个铁路局为旅客提供服务。
  对京沪高铁来讲,分为“担当”、“非担当”两种模式。担当模式下,京沪高铁将票款确认为“旅客运输收入”,向铁路局支付的款项计为营收成本;
  非担当模式下,京沪高铁向“担当”铁路局的收取款项被确认为“路网服务收入”。
  两种收入大致各占营收的一半。2018年,旅客运输收入158亿,占总营收的50.7%;2019年前三季,旅客运输收入120亿,占总营收的48.2%。
  京沪高铁没有单独披露旅客运输(“担当模式”)成本,但向北京、上海等路局采购“委托运输管理服务”、“动车组使用服务”、“高铁运输能力保障服务”以及“电费”、“供电电力维管支出”都属于客运成本。
  前三项服务主要向“五大供应商”采购,2018年金额达97亿;电费由国家电网收取,2018年支出21.6亿;电力维管向中铁电气化局采购,2018年支出1.33亿;以上各项采购合计126亿,为客运服务的主要成本,占客运收入79.6%。
  因此可以推断:京沪高铁旅客运输毛利润率不高于20%。
  从京沪高铁披露的营收成本中扣除肯定属于客运服务的支出,剩余的“其它成本”是“路网服务”成本的上限。
  例如2018年营收成本为163亿,采购服务、采购电力的成本为126亿,剩下37亿是路网服务最大可能成本。进而推算出路网服务毛利润率不低于25%。
  客运服务毛利润率上限为20%、路网服务毛利润率下限为25%,京沪高铁在“担当”、“非担当”两种模式下的毛利润率非常接近。从一个侧面说明关联交易(关联采购及关联销售)的定价比较“均衡”。假如说采购价定高了,销售价也高。反之亦然。
  对旅客来说,根本无法区分(也没有必要区分)跑在京沪高铁上的“复兴号”是京沪高铁公司“担当”还是北京局、上海局、济南局“担当”。
  比如北京南到上海虹桥的G1、G7、G9、G17都是整点出发,大约4个半小时到上海,深受旅客欢迎、上座率高于其它车次,这四个车次就是由北京铁路局担当的。
  从上海虹桥到北京南的G8、G4、G14、G16也是整点发车、也是4个半小时跑完全程,也由北京铁路局“担当”。

  京沪高铁公司诞生及上市的逻辑已经浮出水面——
  国铁集团(原“中国铁路总公司”)建设京沪高铁花了2200亿,为拓宽融资渠道,需要搭建上市主体,该主体不能只收“路网服务费”,转过身来偿还巨额银行贷款的本息,那就只能算是一个资产管理公司了。
  国铁集团的方案是让京沪高铁公司“担当”一部分车次,收取相应的票款。列车运营、旅客服务等工作仍由铁路局承担,京沪高铁公司以采购服务的形式返还票款的80%。铁路局自己“担当”的车次,毛利润率也不过如此,现在把这部分毛利润“捐献”给了京沪高铁。对国铁集团来说是“背着抱着一边沉”,不过是把钱从左口袋放进右口袋。
  由于京沪高铁、北京局、上海局、济南局都是国铁集团子公司,清算起来非常方便(当月预付、季度结算),否则700名财务人员也不够。
  国铁集团和各路局都远远不如京沪高铁赚钱。2018年国铁集团净利润仅为20.45亿,北京局、济南局分别亏损61.4亿和6.72亿,上海局净利润17.09亿,而京沪高铁公司净利润102.48亿!
  “将欲取之,必先予之”,国铁集团为让京沪高铁上市融资操碎了心,北京局、上海局、济南局也做出了牺牲。
  京沪高铁担当探索铁路建设融资体制改革的重任,尽管净利润好像挤出来的“乳沟”,但相信不会一上市就变脸。
  来源: 虎嗅APP
其他文献
人类最大的敌人,一为战争,二为传染病。在数千年的文明史中,被传染病夺走的生命比战争更多。那是一场场看不见硝烟、看不见敌人的战争,甚至能将躲在角落、躲在城堡的人们席卷,不分身份、不分年龄。在那些黑暗的日子里,人类从未放弃希望,从未放弃制服病魔、守护家人的决心。威廉,牺牲自己保全英国北部  在欧洲,黑死病三个字令人闻风丧胆。中世纪时期,黑死病,也就是鼠疫,夺走了一半欧洲人的性命,即便在一些游人罕至的偏
下一个造车的大佬出现了。  投资界多方核实,曾一手创立小牛电动的李一男,已投身造车大军。一位接近李一男的VC/PE圈人士对投资界透露:“男哥正在造车,只是他个人比较低调。”  更多的细节显现出来。最近,江苏牛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江苏牛创”)收购了北汽新能源常州工厂。经过层层穿透,江苏牛创背后的掌舵者正是李一男,这家公司的经营范围包括新能源汽车研发和销售。  “我起起伏伏的人生,如同过山车一
李永刚双腿股骨头坏死10年了,刺痛常伴随着他。他走路时一跛一跛的,站立时身子总是向右斜,有时甚至要趴在床上办公。疫情来袭,这位“跛子”医生却选择冲在抗“疫”第一线,每当同事劝他休息,他却总是那一句话:“我会一直站下去,战斗下去,直到倒下去的那一天。”  58岁的李永刚是黑龙江省大庆市第二医院院长、市新冠肺炎救治专家组组长。大庆市第二医院是大庆唯一一所传染病医院,截至2月11日,这里收治了13例新冠
微博上的潘石屹不怎么发学Python、做饭的日常了。大部分时候,这位地产大佬只是转一转SOHO中国的官方微博。那些充满个人色彩的表达,如今不见踪迹。  潘石屹想低调,但江湖上关于他和SOHO中国的传言却从未远去。  进入6月以来,SOHO中国的股价接连大涨,这是个熟悉的场景。去年3月,SOHO中国股价也曾直线拉升,当时据《路透》报道,黑石集团提出私有化SOHO中国。  时隔一年多,传言又起,但这次
近日,这些视频从国内火到了国外,李子柒在YouTube上的订阅者数量已超过760多万,相关视频的点击量达数千万。不少外国人通过视频,开始了解“有趣又好看”的中国传统文化,进而开始喜欢中国人,喜欢这个国家。  李子柒的视频,没有对中国文化进行直接介绍和夸赞,甚至连台词都很少,她只是默默地在那里干着农活,偶尔跟奶奶说几句四川方言。她在拍摄这些视频时,没想到会火到国外,更没想过要借此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
这是一条驶向新中国的巨轮。  1948年圣诞节次日凌晨,从香港到大连的“阿尔丹号”巨轮上载满了30多位民主人士,其中包括李济深、茅盾夫妇、朱蕴山、章乃器、柳亚子、马寅初等人。他们之中一部分人在内战爆发后避居香港,还有一部分人此次专门借道香港北上,到解放区筹备即将召开的新政协,共商建立新中国的大计。  一位“不速之客”的到来让所有人大吃一惊。  “你卢总经理到那里去干什么?”救国会“七君子”之一、经
一入直播深似海,老派演员变了味儿!  很难想象,“劝嘎勇士终成嘎”、“潘嘎之交”、“潘子”……这些略带嘲讽的外号儿,竟然是在指潘长江——没错,就是那个出道40余载、受人尊敬的著名小品演员。  不久前,潘长江劝说小兵张嘎扮演者卖假酒的一顿“骚操作”,让网友直呼:潘子,你晚节不保了……  从娱乐圈颇受敬重的潘叔,到网络上人人嘲讽的潘子,一股直播带货的大风刮过,潘长江到底经历了什么?娱乐圈是否正在一步步
12月19日,海淀黄庄地铁站附近, 山猫纵队北京大队“礼让斑马线”志愿者正在维持路口秩序。本版摄影/新京报记者 李凯祥  “您好,请您在停止线后等待”“马上绿灯了,您稍等一下”……今年是山猫纵队北京大队参与“礼让斑马线”活动的第二年,上周,他们完成了最冷一天的“执勤”工作。作为车友,志愿者们说,参加“礼让斑马线”活动,让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文明礼让观念得到了加强。现场志愿者更要做到“眼观八方”  12
“五一”假期,深圳《晶报》总编辑胡洪侠和夫人作家姚峥华,来到苏州后,忙不迭地赶赴钮家巷深处一家旧书店。见到今年96岁的“掌柜”江澄波先生,夫妻二人颇为激动。因为他们上一次见面还是14年前,那一次,他们在这家名为“文学山房”的书店买了不少书,还被推荐购入几锭徽墨,至今还引以为幸事。  再次见面,江澄波先生依然认得这对“老顾客”。他还记得当时他们手里钱不够,又跑到银行去取了现金……  胡洪侠和夫人姚峥
“今天,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在中华民族历史上,都是一个十分重大而庄严的日子。”7月1日上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飞行表演、齐唱国歌、致贺词、致献词等环节之后,习近平总书记这句开场白,简单、朴素,却特别有分量。  此时此刻,微风习习。头天晚上的倾盆大雨,让7月的第一个早晨空气清新、天气凉爽。现场7万余名各界代表带着激动愉悦的心情,感受着这场百年庆典。100年来,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