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不放过你

来源 :当代体育·篮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c542023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119底特律大乱斗的阴影好不容易行将褪去,但在两个后的12月16日,尼克斯与掘金,却又在离NBA总裁大卫·斯坦恩总部办公室几条街之外的纽约麦迪逊花园广场,上演了一场NBA史上罕见的场上十位球员全数遭驱逐出场的球员互殴事件。NBA刚刚有所好转的形象,再次遭到严重破坏。这个突然横祸带来的最直接的影响是,由于安东尼禁赛15场,实际是加速艾弗森的入主丹佛。冷静过后让我们再来温习,实际会感觉有太多的因素在左右着这场战争。也就是说,打归打,但这里的故事决不简单。
  


  拳头江湖
  
  镜头一:在掘金队前锋J.R.史密斯的一次快攻上篮时,尼克斯队替补球员马蒂·科林斯对他粗野犯规。
  我觉得这个导火索本来是可免则免的。因为当时掘金队已大比分领先,尼克斯队基本已翻盘无望。按照NBA的“潜规则”,这个时候领先的一方,最好就不要对对方穷追猛打,以免就此结怨。但掘金队似乎不太知趣,J.R.史密斯再次显出他不长大脑的一面,还要刻意羞辱对手。但请不要忘了,这是在客场,而且还是在群殴事件的多发地——纽约。记性好的人应该不会忘记,在这里曾发生了多起群殴事件。而在尼克斯队方面,科林斯剧烈的反应并不奇怪。在纽约,输球并不要紧,但要是让别人在你地盘上动粗,还没有回击,那肯定是要被骂死的。所以科林斯根本就没有保护对手的意思。反而施展“锁喉功”,一把将正快攻上篮的J.R.史密斯摔了个踉跄。这个动作太过分了,史密斯当时就被激怒,起身就要跟科林斯动手,但被尼克斯队员拉开。但不管怎样,这回科林斯是出了名了。
  镜头二:受辱后的J.R.史密斯自然不肯吃亏,他迅速爬起身来准备去殴打马蒂·科林斯。“扣篮王”内特·罗宾逊眼见形势不妙,马上把科林斯拉到一边。然后大家怒目相向,彼此问候对方的亲人……
  如果事态就此打住,那也就很普通,虽然双方的火气都很大,但情绪激动下,也顶多是横眉冷对,动口不动手而已。不过这时裁判并没有起到息事宁人的作用,于是让80%打算拉偏仗的内特·罗宾逊有机会加入战团。虽然史密斯被尼克斯队队员团团包围,但谁也没有群殴的意思。也许是罗宾逊的破嘴最终惹怒了J.R.史密斯。
  镜头三:J.R.史密斯不知怎么地就从尼克斯球员的包围圈中冲出,尤其是挣脱了大卫·李的死死纠缠后,先行与内特·罗宾逊厮打起来,接着两人一齐滚入观众席。
  说起来简单,其实这场殴斗最精华的部分就在这里。史密斯出拳在先,但罗宾逊毫不吃亏,左勾拳和右勾拳尤其打得有声有色,甚至最后一把将史密斯摔到观众席上。不过史密斯也没有怎么吃亏,他在地上暗地里也连续击中罗宾逊身体的有效部位N+1次。因此看起来势弱,实际并没怎么吃亏。这里还有个看点,事发地点原来有几个老年观众,在见势不妙后他们赶紧起身逃离,跑得比百米选手还快……
  镜头四:掘金队主将卡梅隆·安东尼冲上前来,对着马蒂·科林斯的面部狠狠一记勾拳,结果后者应声倒地。
  我们现在几乎可以断言,科林斯一定会被纽约不久后交易出去。球技不出色,出事时还躲得远远的,但到底还是没有逃脱安东尼的一个偷袭,简直就是不会打架。
  镜头五:安东尼得手后迅速逃离,尼克斯队球员开始追打安东尼……
  这里其实才是整个事件的高潮。安东尼的“打蹭拳”当然不可取,不过他跑得还真快。但尼克斯队球员自然不干,本来是拉架的杰弗里斯,这时被彻底激怒。纵然纽约助教和队友们使出浑身力气想阻拦,他依然一路高歌地追了出去,而且球衣还没有被撕破——看来尼克斯队球衣的质量真不错。但就在这时,坎比,江湖老油条就是可怕,他突然伸出一条腿把杰弗里斯绊倒,客观上也起到了阻止事态恶化的好作用。
  
  恶战迷思
  


  现在最大的一个疑问是:在大局已定后,掘金队为何还是没有“放弃比赛”?我们看到的是尼克斯队那一边已经派上板凳球员,但掘金队这方的大部分主力还在场上。很简单。掘金队主教练乔治·卡尔,就是要好好羞辱伊塞亚·托马斯一番。不过他这样做的后果也很严重,大部分主力都遭到停赛。而纽约人并没有伤到筋骨,因此后来他们以哀兵之姿出战,得以拿到三连胜……
  恶斗的发生绝非偶然,而是由多个因素的碰撞而成。球员在场上比赛,自然要听从教练的指挥,那么球员要是在场上打架,就与教练没有丝毫的关系吗?这里有故事。其实科林斯的那个恶意犯规,也是托马斯有意交代的。而且此前,托马斯曾警告过安东尼,不要靠近自己一方的禁区。看来在做球员时,乔丹如此和托马斯交恶,也是有情可原的。据说联盟有意对托马斯的小动作进行彻查,不过最后还是由于证据不足而不了了之。
  而在乔治·卡尔方面,感觉他似乎早有准备,在打架时他甚至悠闲地在场外踱步。其实他和托马斯不和,早已是联盟中公开的秘密,早在今年六月选秀会前夕的选秀测试营和夏季联赛时,两人就曾先后有过两次不愉快的冲突。如果深究两人的恩怨,恐怕还要查看一下历史背景,那就是老卡尔在为拉里·布朗出气。卡尔是前尼克斯队主教练拉里·布朗的挚友,他对老布朗被尼克斯队近乎“凌辱式”地开除,在斯坦恩的亲自干预下,最后达成买断和约一事早已心存不满,他也曾多次在公开场合痛批托马斯与尼克斯管理机构对此事的处理有失君子之风。
  看来,拳头、比赛和情谊,是NBA世界里最让人难懂的文化。
  
  忏悔有理
  
  可以说,这次打仗并不是时候。因为自从上次的“奥本山”事件后,联盟一直都没有足够有力的补救措施跟进,甚至演变到两位事主本·华莱士和阿泰斯特发生冷战,最后直到美国黑人领袖杰西·杰克逊出面调停,才了结了这段江湖恩怨。不过后来,NBA还是亮出了自己的态度,他们希望每个主场都能营造出一种和顺的气氛,来迎接他们的客人。就像姚明每一次赛前都会手执麦克风说:“欢迎你们来到休斯敦,希望你们在这里度过一个美好的夜晚!”但就在这时,纽约大殴斗就发生了,而且就在他的眼皮底下,斯坦恩没理由不火大。“NBA是个健康向上的联盟,我们是篮球世界的代表,球员们理应做好表率作用。虽然我们一直在致力于消除球场暴力,可在麦迪逊,不幸的事件还是再次发生了。”斯坦恩说。不过因为这次斗殴,并没有殃及球迷,因此斯坦恩的判罚,多少给人一种量刑过重的感觉。
  作为元凶的安东尼,最初的想法可能是最多也就只有10场左右的禁赛,结果他却被禁赛整整15场之多。大概斯坦恩是这样分配的:有5场是对安东尼的不安分,在场内出来搅局的判罚;5场是对他那“漂亮”偷袭的“奖励”;还有5场是对他在事后在场下仍喋喋不休的警告。在NBA,罚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禁赛,因为那损失更大。更有甚者,安东尼不但因此失去了很多广告合同,而且他也收到了来自斯坦恩的警告:“有些人在比赛中会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绪,我认为,这种球员在NBA的生涯绝不会长。”显然安东尼开始自危,于是他公开向科林斯道歉,并自责自己成为了青少年的不良榜样。事实上,刚刚得到“得分王”的安东尼还没来得及大展拳脚就被匆匆判出局,对他来说似乎有些残忍,但这也是必然。
  而作为引发整个斗殴争端的J.R.史密斯和内特·罗宾逊,联盟自然也不会轻饶他们,原本也就是五到六场的惩戒,最后也变成了十场。至今脸颊上还留有红肿血块,还要承受严厉的处罚,其实史密斯并不委屈,因为在那之前,他还曾有过一次扣篮后热情欢呼的莫名其妙的表演。不过在艾弗森来到球队之后,他的出手权会遭到瓜分,尽管老卡尔并不讨厌他。但不管怎样,事情是他开的头,他就有这个义务来承担。事实上,他本人也对自己所蒙受的处罚欣然接受。还有那个“坏脾气的”罗宾逊,以后真该好好管管自己不老实的嘴巴了。此外,科林斯和杰弗里斯分别被处以六场和四场的禁赛处罚,应该无话可说。而当时不在场上的替补中锋杰罗姆·詹姆斯,也因冲入场内而遭到一场停赛。
  总之,只要你挑事,决不放过你。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