α-肾上腺素受体在脊髓损伤大鼠血管高反应性中的作用

来源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riginalwin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高位脊髓横切(SCT)慢性期大鼠腹主动脉离体血管环对α-肾上腺素受体(α-AR)激动剂的反应性及腹主动脉α1-AR、α2-AR各亚型mRNA的表达量,探讨其与腹主动脉高反应性的关系.方法取SCT4周后大鼠的腹主动脉,利用离体血管环张力测定技术,以血管环对梯度浓度去氧肾上腺素(Phe)和可乐定的收缩力,反映血管环对α1-AR、α2AR激动剂的反应性;通过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测定腹主动脉α1A-AR、α1BAR、α1D-AR、α2A-AR、α2B-AR和α2C-AR的mRNA表达量改变,并与假手术组比较.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SCT4周组大鼠腹主动脉对可乐定反应性上升(P<0.05 或 P<0.01),对Phe反应性无明显改变;SCT组腹主动脉α1A-AR和α1D-AR的mRNA表达上调(P<0.05或P<0.01),而α1B-ARmRNA表达未见明显改变(P>0.05),α2A-AR、α2BAR和α2C-AR的mRNA表达均上调(P<0.05或P<0.01).结论在SCT慢性期,腹主动脉高反应性的机制可能为血管对α2-AR激动剂敏感性上升,α2-ARmRNA表达上调.虽然α1-AR mRNA表达上调,但离体血管对Phe收缩力无明显改变,α1AR可能并不是引起SCT慢性期血管高反应性的原因。

其他文献
脓毒症和内毒素血症的发病与过度炎症反应和凝血功能紊乱相关,后二者皆可引起器官功能衰竭乃至死亡。最近荷兰学者研究了电刺激迷走神经(VNS)对内毒素血症时凝血和纤溶指标的影响。实验使用注射了非致死剂量脂多糖(LPS)的大鼠,随机进行VNS或假手术(对照),在注射LPS前及注射后2、4和6h检测凝血与纤溶指标及细胞因子的释放。结果显示:LPS能激活凝血纤溶系统,引起血浆凝血酶一抗凝血酶复合物浓度增加,抗
奶牛妊娠毒血症也称为母牛肥胖综合症,其发生原因主要是由于干奶期母牛日粮能量水平过高,牛只变肥而引起的消化、代谢、生殖等机能失调的综合表现。临床上以食欲废绝、胃肠蠕动
失控性致炎细胞因子释放是脓毒症的特征。CD14(&#177;)CD16(+)单核细胞被认为是细胞因子的主要产生者且已在脓毒症患者中得到证实。Toll样受体(TLR)是公认的重要最初免疫应答受体,它
乳猪教槽料做好了,就能解决猪场最大的问题,从此就很少用药了。因为,仔猪断奶重多0.5千克,相同水平和环境饲养下,出栏重就多5千克,即多赢利65元;同时如果饲养管理良好,环境卫
尿素含氮量为42%~46%,若按尿素中的氮70%被合成菌体蛋白计算,1千克尿素经反刍动物瘤胃转化后,可提供相当于4.5千克豆饼的蛋白质。据报道,在蛋白质不足的日粮中加入1千克尿素,
目的 探讨早期内毒素休克肾脏损伤的发病机制。方法 猕猴11只,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5只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实验组6只,静脉注射脂多糖(LPS)2.8mg/kg。LPS攻击后120min,处死动物,取肾脏标本
1病原、病因及替换疗法病原疗法是针对引起疾病因素的治疗方法,如传染病的病原有病菌、病毒或寄生虫。针对这些病原需采取相应的免疫血清、抗生素或化学药剂等进行治疗。
精播种是提高玉米产量、品质,增加经济效益,省工艺本的好措施。运用该技术,单产可增加1成,籽粒蛋白质含量可提高1.0-1.3个百分点。
奶牛乳腺炎.又名奶牛乳房炎,是奶牛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虽然长期以来的研究频多,但仍然是奶牛业影响较大,造成损失较大的疾病之一,奶牛发病后造成的产奶量下降,乳房炎阳性奶、有抗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