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尽平生的力画圆圈”——论鲁迅《阿Q正传》阿Q画押的图像阐释

来源 :贵州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yao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阿Q正传》的图像阐释中,阿Q画押成为众多画家关注的画题.阿Q画押,是阿Q精神胜利法的重要表现,也是小说具有喜剧因素悲剧风格的生动呈现.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画家们对于阿Q画押的描画,突显出画家们对于小说《阿Q正传》的接受与阐释,也呈现了画家们不同的艺术风格.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阿Q画押的描画,更加丰富更加生动.丰子恺、刘建庵、丁聪等画家,将图像创作与抗战联系在一起;赵延年、裘沙、王伟君等画家,将图像创作与"文革"联系在一起.在关于阿Q画押画题的创作中,画家们以其对于文学经典的解读与阐释,在不同美术类型与艺术构思中,呈现出忠实于原作基础上的艺术创造.
其他文献
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考察壮泰"脸"的词语及其语义,探寻"脸"的词义组合发展模式及其背后的构词理据,总结壮泰"脸"在语义发展中的异同:相同点表现为二者均使用了转喻和隐喻机制,不同点表现为泰语"脸"在泰国文化的影响下,表现出更强的构词能力.
从克莱德·克拉克洪的文化定义出发,试图探究文化背后的“情感”集体因素和不同时代的集体情感对中医药历史变迁和发展的规训.情感人类学的提出是西方对理性主义的克服,人类
阳明心学不仅包含哲学的本体论(心即理)、认识论(格物致知)和实践观(知行合一),还包含了从行为主义心理学到认知心理学的相当完整的理论体系,涉及从神经认知、心理认知、语言认知、思维认知和文化认知等人类认知的所有五个层级.可以说,阳明心学与当代认知科学目标一致、理论契合.阳明心学就是中国古代的认知科学.我们可以从人类认知五层级理论和人类认知五层级研究方法两个方面将阳明心学问题转变为当代认知科学的重大问题,并且用当代认知科学的方法研究阳明心学,进而把握认知科学的经验转向机遇,以阳明心学建立中国的文化自信,重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