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建筑工程中,材料是基础和前提,通过检测试验保证材料的性能质量,才能提高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本文首先分析了建筑工程材料检测试验的重要性,然后指出检测试验中的常见问题,最后阐述了相关改进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工程材料;检测试验;问题;措施
在建筑工程项目中,材料成本在总成本中占比65%-70%,因此是一个管理重点。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材料种类更加多样,只有做好检测试验工作,才能及时排除不合格产品,避免留下质量隐患。以下结合工作实践,探讨了工程材料检测试验中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措施。
1、建筑工程材料检测试验的重要性
1.1 提高工程质量
工程材料是建筑项目的基本组成要素,开展材料检测试验工作,能从侧面提高工程项目的质量,延长使用年限。在检测试验中,工作人员通过对比不同材料的功能、性价比,能从中选择出价格低廉但性能优良的产品。以水泥为例,通过检测细度、强度、标准稠度、凝结时间、体积安定性等指标,选择满足施工技术要求的水泥类型,避免施工中更换材料带来的成本增加。
1.2 新材料推广使用
通过材料检测试验,是对新材料进行推广使用的有效手段,有利于促进建材行业快速发展。在检测试验过程中,施工企业能对不同材料的比例进行调整,结合现场施工要求从中选择最合适的材料。以混凝土为例,在强度均等的条件下,应该选择水灰比较小的配比类型。随着四新技术的应用,针对市场上出现的新材料,开展检测试验才能验证性能质量,为施工作业提供支持和保障。
2、工程材料检测试验中的常见问题
2.1 质量意识薄弱
在工程材料检测单位中,质量意识薄弱体现在:只对主要材料进行检测和质量控制,却忽视了次要材料的检测试验,从而形成质量隐患。实际上,建筑工程中的配件材料也具有重要作用,只有保证检测试验的全面性,才能从根源上避免出现质量隐患。此外,检测试验操作不够规范,例如技术人员没有严格按照流程操作,室间质控不到位,会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2.2 人员素质不足
工程材料检测试验的落脚点是人,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高低,和检测结果密切相关,具体包括技术素质、道德素质、责任素质等。人员素质不足体现在:①缺少实际检测工作经验,导致试验操作和工作要求相脱节;②部分人员道德修养差,为了自身利益而出具虚假报告,导致施工中使用假冒伪劣产品;③工作责任心不强,检测试验过程中不认真,得到的试验结果没有科学依据。
2.3 试验设备落后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材料检测机构的数量也在增多,扩展了检测项目的范圍。但是,调查发现检测机构在规模扩大的同时,试验设备的更新换代不及时,不满足先进性要求。采用陈旧的设备开展检测试验,不仅会影响试验结果,还会阻碍检测作业顺利进行,威胁技术人员的安全。此外,在设备管理上存在重视采购、轻视保养的现象,检测试验完成后,没有及时进行清理清洁,没有定期校准精准度,甚至存在带病工作的情况。
3、工程材料检测试验质量的提升措施
3.1 合理选择检测样本
如今工程材料大多从建筑市场中获得,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检测试验难度,检测期间,技术人员要分析材料是否满足国家规范标准。以混凝土配合比为例,首先要检查水泥的型号、规格、厂家,以及砂子、石子的细度模数,然后进行性能试验。选择检测样本时,要求具有代表性,一般是在相同批次的材料中,随机从不同部位、不同数量中抽选。例如钢材,取样时要在固定部位截取;例如混凝土,取样时要了解内部钢筋的位置,样本中不能含有纵向配筋。如果配筋密集,取样时难以避开,芯样中最多有2根钢筋,且直径均在10mm以内。对单个构件进行检测时,芯样数量至少3个,且直径达到骨料最大粒径的3倍。
3.2 加强检测试验管理
一是设备管理。选用高标准、高精度的检测设备,是工程材料检测的基础。在力学性能检测时,设备的加荷速度不同,会影响最终的检测数据。这就要求技术人员注重设备的保养工作,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清洁校准;试验期间合理控制加荷速度,试件发生变形后及时关闭开关,以保证加荷质量。二是环境控制。影响检测试验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温度、湿度两个方面。在环境控制上,一方面要做好室间质控工作,试验过程中调节室内的温度、湿度,使其处于最佳状态;另一方面要从材料本身入手,保管时置于合适的环境中,注意光照、防潮等特殊要求,避免造成性能损害。三是数据处理。要想获得准确的检测结果,不仅要严格执行操作流程,以降低检测误差,还要对数据进行合理取舍。针对同一试件出现不同的测试结果,一般要选择离散性较大的数据,必要时重新取样检测。
3.3 提高人员综合素质
对于工程材料试验检测单位而言,应该落实培训学习,提高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其一,学习和材料检测相关的法律法规、行业标准,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结合建材市场的发展现状,及时更新知识体系。其二,采用外出进修、专家讲座、专题会议的形式,组织技术人员学习先进的检测试验方法,结合国内外成功的工程案例,不断创新检测手段,以满足新时期工程材料检测工作的需求。其三,推广应用信息技术,以计算机、互联网为代表,提高检测操作的自动化、信息化程度,实现数据信息采集、分析、处理、保存的一体化,减轻技术人员的工作量,提高试验检测的效率和质量。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工程材料检测试验,是判断材料性能质量的有效手段,能提高工程质量,有利于新材料推广使用。分析可知,当前检测试验中常见的问题,主要是质量意识薄弱、人员素质不足、试验设备落后。对此,应该合理选择检测样本、加强检测试验管理,并提高人员综合素质,从而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推动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佳慧.强化建筑工程材料检测力度的必要性[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30):781-781.
[2] 孙少全.建筑工程材料检测的质量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23):2839-2839.
[3] 薛亮.建筑工程材料检测试验及常见问题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16):4697-4697.
[4] 周名扬,周奇,汤林勇.建筑材料检测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27):2048-2048.
(作者单位:平泉安泰建设工程检测试验有限公司)
关键词:工程材料;检测试验;问题;措施
在建筑工程项目中,材料成本在总成本中占比65%-70%,因此是一个管理重点。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材料种类更加多样,只有做好检测试验工作,才能及时排除不合格产品,避免留下质量隐患。以下结合工作实践,探讨了工程材料检测试验中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措施。
1、建筑工程材料检测试验的重要性
1.1 提高工程质量
工程材料是建筑项目的基本组成要素,开展材料检测试验工作,能从侧面提高工程项目的质量,延长使用年限。在检测试验中,工作人员通过对比不同材料的功能、性价比,能从中选择出价格低廉但性能优良的产品。以水泥为例,通过检测细度、强度、标准稠度、凝结时间、体积安定性等指标,选择满足施工技术要求的水泥类型,避免施工中更换材料带来的成本增加。
1.2 新材料推广使用
通过材料检测试验,是对新材料进行推广使用的有效手段,有利于促进建材行业快速发展。在检测试验过程中,施工企业能对不同材料的比例进行调整,结合现场施工要求从中选择最合适的材料。以混凝土为例,在强度均等的条件下,应该选择水灰比较小的配比类型。随着四新技术的应用,针对市场上出现的新材料,开展检测试验才能验证性能质量,为施工作业提供支持和保障。
2、工程材料检测试验中的常见问题
2.1 质量意识薄弱
在工程材料检测单位中,质量意识薄弱体现在:只对主要材料进行检测和质量控制,却忽视了次要材料的检测试验,从而形成质量隐患。实际上,建筑工程中的配件材料也具有重要作用,只有保证检测试验的全面性,才能从根源上避免出现质量隐患。此外,检测试验操作不够规范,例如技术人员没有严格按照流程操作,室间质控不到位,会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2.2 人员素质不足
工程材料检测试验的落脚点是人,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高低,和检测结果密切相关,具体包括技术素质、道德素质、责任素质等。人员素质不足体现在:①缺少实际检测工作经验,导致试验操作和工作要求相脱节;②部分人员道德修养差,为了自身利益而出具虚假报告,导致施工中使用假冒伪劣产品;③工作责任心不强,检测试验过程中不认真,得到的试验结果没有科学依据。
2.3 试验设备落后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材料检测机构的数量也在增多,扩展了检测项目的范圍。但是,调查发现检测机构在规模扩大的同时,试验设备的更新换代不及时,不满足先进性要求。采用陈旧的设备开展检测试验,不仅会影响试验结果,还会阻碍检测作业顺利进行,威胁技术人员的安全。此外,在设备管理上存在重视采购、轻视保养的现象,检测试验完成后,没有及时进行清理清洁,没有定期校准精准度,甚至存在带病工作的情况。
3、工程材料检测试验质量的提升措施
3.1 合理选择检测样本
如今工程材料大多从建筑市场中获得,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检测试验难度,检测期间,技术人员要分析材料是否满足国家规范标准。以混凝土配合比为例,首先要检查水泥的型号、规格、厂家,以及砂子、石子的细度模数,然后进行性能试验。选择检测样本时,要求具有代表性,一般是在相同批次的材料中,随机从不同部位、不同数量中抽选。例如钢材,取样时要在固定部位截取;例如混凝土,取样时要了解内部钢筋的位置,样本中不能含有纵向配筋。如果配筋密集,取样时难以避开,芯样中最多有2根钢筋,且直径均在10mm以内。对单个构件进行检测时,芯样数量至少3个,且直径达到骨料最大粒径的3倍。
3.2 加强检测试验管理
一是设备管理。选用高标准、高精度的检测设备,是工程材料检测的基础。在力学性能检测时,设备的加荷速度不同,会影响最终的检测数据。这就要求技术人员注重设备的保养工作,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清洁校准;试验期间合理控制加荷速度,试件发生变形后及时关闭开关,以保证加荷质量。二是环境控制。影响检测试验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温度、湿度两个方面。在环境控制上,一方面要做好室间质控工作,试验过程中调节室内的温度、湿度,使其处于最佳状态;另一方面要从材料本身入手,保管时置于合适的环境中,注意光照、防潮等特殊要求,避免造成性能损害。三是数据处理。要想获得准确的检测结果,不仅要严格执行操作流程,以降低检测误差,还要对数据进行合理取舍。针对同一试件出现不同的测试结果,一般要选择离散性较大的数据,必要时重新取样检测。
3.3 提高人员综合素质
对于工程材料试验检测单位而言,应该落实培训学习,提高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其一,学习和材料检测相关的法律法规、行业标准,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结合建材市场的发展现状,及时更新知识体系。其二,采用外出进修、专家讲座、专题会议的形式,组织技术人员学习先进的检测试验方法,结合国内外成功的工程案例,不断创新检测手段,以满足新时期工程材料检测工作的需求。其三,推广应用信息技术,以计算机、互联网为代表,提高检测操作的自动化、信息化程度,实现数据信息采集、分析、处理、保存的一体化,减轻技术人员的工作量,提高试验检测的效率和质量。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工程材料检测试验,是判断材料性能质量的有效手段,能提高工程质量,有利于新材料推广使用。分析可知,当前检测试验中常见的问题,主要是质量意识薄弱、人员素质不足、试验设备落后。对此,应该合理选择检测样本、加强检测试验管理,并提高人员综合素质,从而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推动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佳慧.强化建筑工程材料检测力度的必要性[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30):781-781.
[2] 孙少全.建筑工程材料检测的质量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23):2839-2839.
[3] 薛亮.建筑工程材料检测试验及常见问题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16):4697-4697.
[4] 周名扬,周奇,汤林勇.建筑材料检测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27):2048-2048.
(作者单位:平泉安泰建设工程检测试验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