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画形于无象,造响于无声”论音画通感

来源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li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比较艺术学是在当下世界文化碰撞、交流和融汇的过程中产生的新兴学科。站在各类艺术载体的巅峰处,以一种比较的视线俯视印象主义和抽象主义中绘画与音乐间的融通性,让两种艺术载体从异质中寻求"通感"。本文运用通感理论和比较艺术学的研究方法,从艺术作品的赏析中探讨绘画与音乐之间的关系,寻求作品更高的艺术表现力,让读者体会"交响音画般"的共振之感。
其他文献
为降低钢结构件的成本,开发了一种新型的贝氏体高强度钢.该钢种属普通低碳合金钢,其特点是以价格较低的V,Mn,Cr取代昂贵的Ni,Mo,B等进行合金化,勿需热处理,生产工艺简单.铸坯
为在CSP线利用V微合金化加控制轧制生产550 MPa以上高强度HSLA钢,通过试验钢的成分设计、模拟CSP连铸、试验轧制和Gleeble试验,初步确定了该产品在CSP线的生产工艺,为下一步
分析了以普碳钢成分生产的超细晶粒钢的显微组织.结果表明:工业生产的超细晶粒钢的显微组织由铁素体和珠光体组成,铁素体的晶粒尺寸为4~5 μm,组织中珠光体所占体积分数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