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建施工技术问题分析及对策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zqww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首先对土建施工特点进行了简单的介绍,然后从三方面分析了当前我国土建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重点分析了施工技术中的缺陷和不足,并就此类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为相关行业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提升土建施工技术水平。
  关键词:土建施工;技术问题;对策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质的飞跃。就建筑企业来讲,土建施工技术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土建工程施工技术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尚待改进,这不仅影响土建技术的发展,还影响建筑的施工效率和质量,因此施工企业应该结合新兴的科学技术,大胆创新新的施工技术,为建筑行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土建施工的特点
  土建施工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如图1),以下将从三方面进行介绍。
  1.1土建施工的固定性和流动性
  每个具体的土建施工项目都有其固定的施工位置,建造地址是不能随意更改的,具有固定性。但是施工单位的机械设备、施工材料、施工人员等都是可以活动的,建筑公司有时候会几个施工项目同时开工,这使得设备资本和人力资本会在施工环节中会被调集到不同的施工地点,具有很强的流动性。
  1.2土建施工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不同的土建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受各个地区的地质环境、文化环境等的影响,在建筑规划、外形构造、外表装修等方面都有自己独特的特征,因此,土建工程具有多样性的特点。此外,土建施工过程还会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即材料价格、施工技能水平、物资供应等都会为工程项目的施工带来一定的影响,并且有的影响是无法预测的,因此土建工程的项目施工过程还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1.3土建施工的协调性和综合性
  土建施工项目的工程量很大,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需要各个部门及资源的协调配合才能够完成,因此土建施工还具有协调性和综合性。
  2土建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
  2.1保护层施工技术问题
  土建工程在施工工程中的钢筋下面一般不会加放垫块,但是一些企业施工人员偶尔会在钢筋下面放一些石子作为铺垫。小石子具有良好的垫层效果,但是稳定性不佳,容易出现走位性错误问题,造成薄厚不均,影响土建基层的铺垫水平。并且,土建施工过程中有的企业还会将钢筋网架网上台,这不仅起不到保护混凝土基层的作用,还可能导致钢筋网片出现严重的位移现象,可能还会对基层造成严重的形变,从而影响建筑整体的质量,为后续的建筑施工带来一定的隐患。
  2.2混凝土养护的技术问题
  按照国家标准,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三周到四周的养护,才可以达到荷载承重的标准硬度,但是有些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为了追求企业利益最大化,提高工期进度,缩短混凝土的浇筑时间,这直接影响混凝土施工的技术强度指标,造成建筑土基的施工质量综合水平下降,使得混凝土的荷载能力达不到国家标准,为建筑后续的使用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
  2.3混凝土变形缝的技术问题
  混凝土变形缝是土建施工中较难处理的问题,建筑企业在施工之前需要对施工环境进行详细的考察,设计符合当地使用便准的建筑图纸,如果在对变形缝隙的设计中存在不合理的技术处理,就会出现变形缝隙,且大部分变形缝隙都会出现渗水的现象,这对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传统的变形缝隙是在施工过程中进行铝板弯折处理,但弯折后很难随着建筑结构的改变而改变。这直接影响建筑混凝土的缝隙衔接。建筑外墙的走线较为复杂,无法实现传统变形的作用。
  3提升土建施工技术的对策
  3.1保护层施工技术提升对策
  土建工程在施工过程中要对混凝土的浇筑过程进行严格的把控,避免在钢筋下面铺设小石子以及将钢筋网架网上台等情况的出现,施工人员可以通过加强混凝土上层盖板的放置标准,合理的提升物体的位置,从而有效的改善外观效果,避免混凝土上层出现严重载荷不合理的现象。并且在施工过程中还要严格的控制混凝土的混合比例,保持其合理的松紧度,防止由于施工技术不到位使得保护层出现开裂、承载力较差的现象,从而提升保护层的荷载强度。
  3.2混凝土养护技术提升对策
  在进行土建项目梁柱浇筑的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在混凝土达到1.2N强度时才能对施工缝隙面进行处理,即控制水泥混凝土层的缝隙清理水平,对混凝土砂浆进行搅拌处理,待其紧密结合后方可以进行后续施工。如果混凝土表面出现了不良的状况,技术员可以采用1:2的配比标准,对水泥砂浆面进行修正处理。此外技术人员要根据混凝土的梁板质量,对混凝土的养护面进行处理,控制混凝土养护时间在3到4周以上,对渗透用的混凝土进行加固处理,浇水后确保有足够的湿润因子,提高混凝土的混凝土效果。这有这样才可以有效的保证混凝土的质量水平。
  3.3混凝土变形缝技术提升对策
  技术人员在处理变形缝时应采用时下有效的处理技术,即利用变形挡水板与变形缝水板进行连接,将混凝土的浇筑进行预埋处理,能够有效的避免变形缝渗水的问题。其施工步骤为首先要对模板进行铝板线位置线控制,然后利用钢筋将画好的位置进行固定,如果没有突出的梁墙,可以采用梁钢骨板支架进行固定,实现模板的准确位置线定位,将位置线划在一个不小于15mm的焊制骨架中。根据铝板固定的位置进行扎邦处理,两个模板需要分别放置在安装线内,模板需要在铝板的处断开。通过加固铝板,插入一根钢管再系紧。在混凝土浇灌过程中,需要对混凝土进行分层浇灌处理。
  3.4建立严格的技术管理制度
  严格健全的技术管理制度是土建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保障,所以相關企业在施工过程中要根据实际的施工情况构建完善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体制,贯彻行业的相关施工技术标准,落实国家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此外施工企业还应该定期对技术人员以及管理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提高其专业技术水平,提升管理人员的能力。其次施工企业要认真组织相关施工技术人员学习土建工程的施工图纸,充分了解施工的详细过程,明确施工意图,加强技术管理,保证施工质量。
  3.5开展技术创新
  随着土建工程的不断发展,各种施工技术应运而生,我国的土建施工企业应充分吸收先进的技术手段,并结合自身的发展状况不断开展技术创新,突破自身的技术障碍,实现土建项目高质量和高效率施工,从而促进施工企业提升自己的竞争实力,不断与时俱进,不被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所淘汰,实现企业发展的可持续。
  土建工程是一项综合性和复杂性都较强的工程,为保证工程项目的质量,施工企业应加强对施工技术的管理,建立严格的管理对策,开展技术创新,不断提升企业的施工技术水平,增强企业在行业内的信誉及竞争力,从而成为行业内的佼佼者。
  参考文献:
  [1]梁钊伟.土建施工技术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以茂名市第五中学搬迁项目为例[J].江西建材,2017(11):286+290.
  [2]江建峰.对土建施工管理中所存问题的深入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7(30):170-171.
其他文献
摘 要:建筑物深基坑技术整体可以概括为顺作法与逆作法两种,属于较为常见的支护方法。另外,经过工程技术优化,半逆作法与局部逆作法应运而生,以传统逆作法为基础。本文主要针对建筑工程深基坑技术中的逆作法进行分析,对其具体事例中应用展开研究。  关键词:建筑工程;深基坑;逆作法  一、深基坑技术逆作法优势  (一)节约施工时间  在传统的施工过程中,通常采取逐层交接的施工方式,也就是基坑围护和桩基础、地下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路桥施工机械设备发展得更加专业化、智能化、规模化,这也使得路桥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变得更加含有技术性。本文结合多年工作经验,对路桥施工企业机械设备的管理创新与实践作一些探讨。  关键词:路桥施工企业 机械设备 管理 创新 实践  路桥施工是国家基础建设中的重要环节,更是道路施工的重要组成形式。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路桥施工机械设备发展得更加专业化、智能化、规模化,这也使得路桥
摘 要:在现代城市的整体规划与建设中,给排水作为市政工程的基础项目之一,市政工程的施工管理是非常复杂的,为了城市的发展必须加强其施工管理。本文主要对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性及加强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管理的具体措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市政给排水工程 施工管理 重要性 管理措施  在现代城市的整体规划与建设中,给排水作为市政工程的基础项目之一,其施工管理是非常复杂的,能否合理地衔接工序、安置劳
摘要国内专门关于朱子后学研究的著作并不多见。张加才先生的《诠释与建构——陈淳与朱子学》一书,可谓大大拓宽了朱子后学的研究视野,代表著朱子后学研究的较新成果。  关键词陈淳 朱子学 理学思想  中图分类号:B21文献标识码:A    当前,就朱子学的研究现状而言,国内学者对朱子思想的研究不论是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是骄人的。像陈来先生的《朱子哲学研究》、张立文先生的《朱子思想研究》、束景南先生的《朱子
摘 要:市政道路排水工程作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社会生活和人们生活的正常进行,影响到城市功能的发挥,并且对城市防洪排涝以及城市环保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影响。本文结合工程实际,对市政道路排水管道施工技术作一些探讨。  关键词:市政道路 排水管道 施工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城市化的进程也日益加快。市政道路交通与人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现代化社会发展对城市排水系统有着更高的要
摘要孔子代表的儒家思想和韩非子代表的法家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具有重要影响,他们对自身哲学的定位有着很大的不同,但都是為了实现各自的政治理想。一个强调“仁”、“义”、“礼”,一个追求“法”、“势”、“术”,但都以各自的方式给当时纷乱的社会带来了不同的治国之“术”。  关键词仁 礼 中庸 势  中图分类号:B21文献标识码:A    1 韩非子和孔子构建思想时“自身定位”之异  虽然孔子和韩非子思想之异